第六十五回 胡宗憲用謀賺海盜 趙文華弄巧忤權奸
關燈
小
中
大
文華支吾道:“沒,沒有什麼進獻。
”嚴嵩更不答語,取出袖中一紙,徑向文華擲去。
文華忙接過一瞧,乃是一張奏折,從頭看去,不是别樣文字,就是密奏仙方的原疏。
這一驚非同小可,吓得面如土色,隻好雙膝跪地,磕頭似搗蒜一般。
嚴嵩厲聲道:“你可知罪麼?”文華嗫嚅道:“兒子知罪,求義父息怒!”嵩複道:“哪個是你的義父!”文華尚是叩頭,嵩顧着家人道:“快将這畜生拖出去!我的座前,不配畜生跪伏!”連跪伏尚且不許,嚴家之威焰可知。
家人聽着此語,還有什麼容情,當有兩人過來,把文華拉出相府。
文華回到私第,左思右想,無法可施,可憐他食不得安,夜不得眠。
到了次日,天明即起,早餐才畢,盤算了許多時,方命輿夫整車,怏怏的登車而行,輿夫問往何處?文華才說是快往嚴府。
須臾即至,由文華親自投刺,門上的豪奴,煞是勢利,看見文華,故意不睬。
文華隻好低心下氣,求他通報。
門奴道:“相爺有命,今日無論何人,一概擋駕。
”文華道:“相爺既如此說,煩你入報公子。
”門奴道:“公子未曾起來。
”想與二十七姬共做好夢哩。
文華一想,這且如何是好,猛然記起一人,便問道:“萼山先生在府麼?”門奴答道:“我也不曉得他。
”文華便悄悄的取出一銀包,遞與門奴,并說了無數好話,門奴方才進去。
轉瞬間便即出來,說是萼山先生有請,文華才得入内。
看官!你道這萼山先生是何人?他是嚴府家奴的頭目,呼作嚴年,号為萼山,内外官僚,夤緣嚴府,都由嚴年經手,因此人人敬畏,統稱他為萼山先生。
文華出入嚴府,所有饋遺,當然另送一份。
此時彼此相見,文華格外客氣,與嚴年行賓主禮,嚴年佯為謙恭,互相遜讓一回,方分坐左右。
一個失勢的義兒,不及得勢的豪奴。
文華便問起嚴嵩父子。
嚴年搖首道:“趙少保!你也太負心了。
該罵。
相爺恨你得很,不要再見你面,就是我家公子,也與你有些宿嫌,暗應上文。
恐此事未便轉圜哩。
”文華道:“萼山先生!你無事不可挽回,此次總要請你斡旋,兄弟自然感激。
”與家奴稱兄道弟,丢盡廉恥。
嚴年猶有難色,經文華與他附耳數語,才蒙點首。
用一蒙字妙。
時已晌午,嚴年方入報世蕃,好一歇,這一歇時,未知文華如何難過。
始出來招呼文華。
文華趨入,世蕃一見,便冷笑道:“吾兄來此何為?想是急時抱佛腳呢。
”文華明知他語中帶刺,但事到其間,無可奈何,隻好高拱手,低作揖,再三告罪,再四哀懇,世蕃才淡淡的答應道:“我去禀知母親,瞧着機緣,當來報知。
”文華乃去。
過了兩三日,不見世蕃動靜,再去谒候,未得會面。
又越兩日,仍無消息,但聞嚴嵩休沐,料此日出入嚴府,定必多人,他也不帶随役,獨行至嚴府内,沖門直入。
門役已屢受饋金,卻也不去攔阻。
到了大廳外面,停住腳步,暗從軒櫺中探望,遙見嚴嵩夫婦,高坐上面,一班乾兒子及世蕃,侍坐兩旁,統在廳中暢飲,笑語聲喧;正在望得眼熱,忽見嚴年出來,慌忙相迎。
嚴年低語道:“公子已禀過太夫人了,太夫人正盼望你呢!”文華即欲趨入,嚴年道:“且慢!待我先去暗報。
”言畢自去。
文華側耳聽着,又閱半晌,方聞嵩妻歐陽氏道:“今日阖座歡飲,大衆都至,隻少一個文華。
”嗣又由嚴嵩接口道:“這個負心賊,還說他甚麼?”從文華耳中聽出,叙次甚妙。
文華心中一跳,又在櫺隙中偷瞧,見嚴嵩雖如此說,恰還沒甚怒容,随又聽得歐陽氏道:“文華前次,原是一時冒失,但俗語說得好:‘宰相肚裡好撐船,’相公何必常念舊惡呢。
”接連是嚴嵩笑了一聲。
這時候的趙文華,料知機會可乘,也不及待嚴年回報,竟大着膽闖将進去;走至嚴嵩席前,伏地涕泣。
嚴嵩正欲再責,偏是歐陽夫人,已令家婢執着盃箸,添置席上,并叫起文華,入座飲酒,一面勸慰道:“教你後來改過,相公當不複計較了。
”文華叩謝而起,方走至坐位前,勉飲數巡。
這番列座,趣味如何?未幾酒闌席散,文華待外客謝别,方敢告辭。
猶幸嚴嵩不甚诃責。
總算放心歸去。
哪知内旨傳來,令他督建正陽門樓,限兩日竣工,文華又不免慌張起來。
正是: 相府乞憐才脫罪,皇城限築又罹憂。
欲知文華何故慌張,容待下回分解。
---------- 胡宗憲用謀賺盜,計劃層出不窮,頗得孫吳三昧,徐海、陳東、麻葉,俱因此緻戮,不得謂非宗憲之功。
惟阿附趙文華,掠奪張經戰績,緻為士論所不齒,可見有才尤須有德,才足辦盜,而德不足以濟之,終緻身名兩敗,此君子之所以重大防也。
文華患得患失,心愈苦,計愈左,納寶髻反結怨世蕃,獻酒方即得罪嚴嵩,彼豈竟顧前忘後,鹵莽行事者?蓋緣勢利之見,橫亘方寸,當其納寶髻時,心目中隻有嚴嵩,不遑計及世蕃,及獻藥方時,心目中隻有世宗,不遑顧及嚴嵩,卒之左支右绌,處處受虧,所謂心勞日拙者非耶?一經作者演述,愈覺當日情形,躍然紙上。
”嚴嵩更不答語,取出袖中一紙,徑向文華擲去。
文華忙接過一瞧,乃是一張奏折,從頭看去,不是别樣文字,就是密奏仙方的原疏。
這一驚非同小可,吓得面如土色,隻好雙膝跪地,磕頭似搗蒜一般。
嚴嵩厲聲道:“你可知罪麼?”文華嗫嚅道:“兒子知罪,求義父息怒!”嵩複道:“哪個是你的義父!”文華尚是叩頭,嵩顧着家人道:“快将這畜生拖出去!我的座前,不配畜生跪伏!”連跪伏尚且不許,嚴家之威焰可知。
家人聽着此語,還有什麼容情,當有兩人過來,把文華拉出相府。
文華回到私第,左思右想,無法可施,可憐他食不得安,夜不得眠。
到了次日,天明即起,早餐才畢,盤算了許多時,方命輿夫整車,怏怏的登車而行,輿夫問往何處?文華才說是快往嚴府。
須臾即至,由文華親自投刺,門上的豪奴,煞是勢利,看見文華,故意不睬。
文華隻好低心下氣,求他通報。
門奴道:“相爺有命,今日無論何人,一概擋駕。
”文華道:“相爺既如此說,煩你入報公子。
”門奴道:“公子未曾起來。
”想與二十七姬共做好夢哩。
文華一想,這且如何是好,猛然記起一人,便問道:“萼山先生在府麼?”門奴答道:“我也不曉得他。
”文華便悄悄的取出一銀包,遞與門奴,并說了無數好話,門奴方才進去。
轉瞬間便即出來,說是萼山先生有請,文華才得入内。
看官!你道這萼山先生是何人?他是嚴府家奴的頭目,呼作嚴年,号為萼山,内外官僚,夤緣嚴府,都由嚴年經手,因此人人敬畏,統稱他為萼山先生。
文華出入嚴府,所有饋遺,當然另送一份。
此時彼此相見,文華格外客氣,與嚴年行賓主禮,嚴年佯為謙恭,互相遜讓一回,方分坐左右。
一個失勢的義兒,不及得勢的豪奴。
文華便問起嚴嵩父子。
嚴年搖首道:“趙少保!你也太負心了。
該罵。
相爺恨你得很,不要再見你面,就是我家公子,也與你有些宿嫌,暗應上文。
恐此事未便轉圜哩。
”文華道:“萼山先生!你無事不可挽回,此次總要請你斡旋,兄弟自然感激。
”與家奴稱兄道弟,丢盡廉恥。
嚴年猶有難色,經文華與他附耳數語,才蒙點首。
用一蒙字妙。
時已晌午,嚴年方入報世蕃,好一歇,這一歇時,未知文華如何難過。
始出來招呼文華。
文華趨入,世蕃一見,便冷笑道:“吾兄來此何為?想是急時抱佛腳呢。
”文華明知他語中帶刺,但事到其間,無可奈何,隻好高拱手,低作揖,再三告罪,再四哀懇,世蕃才淡淡的答應道:“我去禀知母親,瞧着機緣,當來報知。
”文華乃去。
過了兩三日,不見世蕃動靜,再去谒候,未得會面。
又越兩日,仍無消息,但聞嚴嵩休沐,料此日出入嚴府,定必多人,他也不帶随役,獨行至嚴府内,沖門直入。
門役已屢受饋金,卻也不去攔阻。
到了大廳外面,停住腳步,暗從軒櫺中探望,遙見嚴嵩夫婦,高坐上面,一班乾兒子及世蕃,侍坐兩旁,統在廳中暢飲,笑語聲喧;正在望得眼熱,忽見嚴年出來,慌忙相迎。
嚴年低語道:“公子已禀過太夫人了,太夫人正盼望你呢!”文華即欲趨入,嚴年道:“且慢!待我先去暗報。
”言畢自去。
文華側耳聽着,又閱半晌,方聞嵩妻歐陽氏道:“今日阖座歡飲,大衆都至,隻少一個文華。
”嗣又由嚴嵩接口道:“這個負心賊,還說他甚麼?”從文華耳中聽出,叙次甚妙。
文華心中一跳,又在櫺隙中偷瞧,見嚴嵩雖如此說,恰還沒甚怒容,随又聽得歐陽氏道:“文華前次,原是一時冒失,但俗語說得好:‘宰相肚裡好撐船,’相公何必常念舊惡呢。
”接連是嚴嵩笑了一聲。
這時候的趙文華,料知機會可乘,也不及待嚴年回報,竟大着膽闖将進去;走至嚴嵩席前,伏地涕泣。
嚴嵩正欲再責,偏是歐陽夫人,已令家婢執着盃箸,添置席上,并叫起文華,入座飲酒,一面勸慰道:“教你後來改過,相公當不複計較了。
”文華叩謝而起,方走至坐位前,勉飲數巡。
這番列座,趣味如何?未幾酒闌席散,文華待外客謝别,方敢告辭。
猶幸嚴嵩不甚诃責。
總算放心歸去。
哪知内旨傳來,令他督建正陽門樓,限兩日竣工,文華又不免慌張起來。
正是: 相府乞憐才脫罪,皇城限築又罹憂。
欲知文華何故慌張,容待下回分解。
---------- 胡宗憲用謀賺盜,計劃層出不窮,頗得孫吳三昧,徐海、陳東、麻葉,俱因此緻戮,不得謂非宗憲之功。
惟阿附趙文華,掠奪張經戰績,緻為士論所不齒,可見有才尤須有德,才足辦盜,而德不足以濟之,終緻身名兩敗,此君子之所以重大防也。
文華患得患失,心愈苦,計愈左,納寶髻反結怨世蕃,獻酒方即得罪嚴嵩,彼豈竟顧前忘後,鹵莽行事者?蓋緣勢利之見,橫亘方寸,當其納寶髻時,心目中隻有嚴嵩,不遑計及世蕃,及獻藥方時,心目中隻有世宗,不遑顧及嚴嵩,卒之左支右绌,處處受虧,所謂心勞日拙者非耶?一經作者演述,愈覺當日情形,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