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宣光殿省母啟争端沃野鎮弄兵開禍亂
關燈
小
中
大
未幾東西鐵敕部,統皆叛命,歸附破六韓拔陵,魏主乃思李崇及元淵言,下诏改鎮為州,遣黃門侍郎郦道元為大使,撫慰六鎮兵民。
哪知六鎮已皆叛魏,道元去亦無益,仍折回都中。
南秀容人乞伏莫于,又複起反,總算出了一個酋長爾朱榮,集衆讨平。
當下奉表魏廷,詳報平賊情事,魏封榮為博陵郡公。
榮高祖羽健,初封秀容川,父名新興,善事畜牧,牛羊馬駝,辨色為群,嘗彌漫山谷間。
魏有事北方,新興辄獻牲畜助軍。
至榮讨平叛亂,進爵為公,方陰蓄大志,拟乘四方變亂的時候,發憤為雄。
所有畜牧資财,悉數取出,散給勇士,結交豪傑。
于是侯景、司馬子如、賈顯、段榮、窦泰等,先後趨附,整日裡練兵儲械,待時出發。
這乃是北魏一大隐患,不比那四方草寇,剽掠無定,尚容易處置呢。
俱為下文寫照。
且說梁主蕭衍,聞魏亂方盛,欲趁勢經略中原。
當時南朝良将,為韋睿、裴邃二人,睿于普通元年病逝,随筆帶過韋睿。
隻裴邃尚存。
乃授邃為信武将軍,領豫州刺史,出鎮合肥。
适臨川王宏第三子正德,背梁奔魏,魏已起蕭寶夤為尚書仆射,謂正德無故來投,情不可測,不若拘戮為是。
魏主雖然不從,但亦未嘗禮待,正德因複逃歸。
前時梁主無子,曾取正德為養兒。
及太子統生,仍使正德還本,賜爵西豐侯。
正德以不得立儲,銜恨多年,乃觑隙奔魏。
既不得志,南行還梁,恐遭梁主诘責,不得不捏造诳言。
當詣阙謝罪,托言北偵虜情,确是有亂可乘,請速出師等語。
梁主亦瞧透三分,诘問數語,正德具陣魏亂,似覺詳明,乃仍複本封,并促裴邃出兵北略。
邃因率騎襲壽陽,掩入外郛。
魏揚州刺史長孫稚,奮力抵禦,一日九戰,殺傷相當。
邃因後軍不至,引軍暫歸。
嗣複取魏建陵、曲木,及狄城、甓城、司吾城。
徐州刺史成景嚈拔雎陵,将軍彭寶孫拔琅琊,曹世宗拔曲陽、秦墟,李國興且進拔三關。
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又遣子景仲至梁,奉表輸誠。
梁即授降王元略為大都督,與将軍陳慶之等,率兵接應,為魏安樂王元鑒擊敗。
法僧卻乘鑒驕怠,殺将過去,得了一個大勝仗。
梁授法僧為司空,封始安郡公,複命西昌侯蕭淵藻及豫章王蕭綜等,相繼進兵,接濟裴邃。
邃攻下新蔡郡,進克鄭城、汝穎一帶,所在響應,魏河間王元琛及壽陽守将長孫稚,率衆五萬,前來截擊,邃暗設四伏,誘稚入阱,四面相迫,好似網中捕魚,甕中捉鼈。
還算長孫稚有些勇力,拚命沖突,奪路奔逃。
再加元琛從後援應,方得将長孫稚救回壽陽,但已喪斃了一、二萬人。
邃威名大振,将乘勝蕩平淮甸,再圖河洛,偏偏天不假年,竟爾一病不起,告殁軍中。
身後贈典,比韋睿更優。
睿得贈侍中,給谥曰嚴;邃亦得贈侍中,且進爵為侯,予谥曰烈。
淮、淝軍民,感念邃恩,莫不流涕。
再與韋睿相較,是不忘良将之意。
小子有詩歎道: 北征大将肅軍威,萬衆全憑隻手揮; 功業未成身已殒,蕭梁氣運兆衰微。
邃既死事,後任為中護軍夏侯斮。
亶雖有才名,究竟不及韋、裴兩人,因此斂兵不進,南北粗安,那魏人得專力北方。
欲知後事,且看下回叙明。
------------------------------- 元爰、劉騰,為北魏之禍首,而胡後實縱成之。
奚康生久預軍機,始不能誅鋤權戚,乃反甘作爪牙,與謀幽後。
後固自取,而康生之黨惡濟奸,未始非爰騰之流亞也。
及西林省母,漸有轉機。
康生如有悔心,亦惟導後以慈,勗主以孝,内聯母子,外正君臣,則苦志彌縫,安身即以安國。
計不出此,乃徒以舞勢示意,挑撥胡後,宣光殿之被執,門下省之受誅,雖死何補,适見其好亂取禍耳!沃野之亂,不特為六鎮之引線,并且為亡魏之禍階,一蟻潰穴,全隄皆動,亂之不可以使長也,有如此者。
然不有内亂,安有外亂?胡後導于先,又騰踵于後,讀史者可以知所鑒矣。
------------------
哪知六鎮已皆叛魏,道元去亦無益,仍折回都中。
南秀容人乞伏莫于,又複起反,總算出了一個酋長爾朱榮,集衆讨平。
當下奉表魏廷,詳報平賊情事,魏封榮為博陵郡公。
榮高祖羽健,初封秀容川,父名新興,善事畜牧,牛羊馬駝,辨色為群,嘗彌漫山谷間。
魏有事北方,新興辄獻牲畜助軍。
至榮讨平叛亂,進爵為公,方陰蓄大志,拟乘四方變亂的時候,發憤為雄。
所有畜牧資财,悉數取出,散給勇士,結交豪傑。
于是侯景、司馬子如、賈顯、段榮、窦泰等,先後趨附,整日裡練兵儲械,待時出發。
這乃是北魏一大隐患,不比那四方草寇,剽掠無定,尚容易處置呢。
俱為下文寫照。
且說梁主蕭衍,聞魏亂方盛,欲趁勢經略中原。
當時南朝良将,為韋睿、裴邃二人,睿于普通元年病逝,随筆帶過韋睿。
隻裴邃尚存。
乃授邃為信武将軍,領豫州刺史,出鎮合肥。
适臨川王宏第三子正德,背梁奔魏,魏已起蕭寶夤為尚書仆射,謂正德無故來投,情不可測,不若拘戮為是。
魏主雖然不從,但亦未嘗禮待,正德因複逃歸。
前時梁主無子,曾取正德為養兒。
及太子統生,仍使正德還本,賜爵西豐侯。
正德以不得立儲,銜恨多年,乃觑隙奔魏。
既不得志,南行還梁,恐遭梁主诘責,不得不捏造诳言。
當詣阙謝罪,托言北偵虜情,确是有亂可乘,請速出師等語。
梁主亦瞧透三分,诘問數語,正德具陣魏亂,似覺詳明,乃仍複本封,并促裴邃出兵北略。
邃因率騎襲壽陽,掩入外郛。
魏揚州刺史長孫稚,奮力抵禦,一日九戰,殺傷相當。
邃因後軍不至,引軍暫歸。
嗣複取魏建陵、曲木,及狄城、甓城、司吾城。
徐州刺史成景嚈拔雎陵,将軍彭寶孫拔琅琊,曹世宗拔曲陽、秦墟,李國興且進拔三關。
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又遣子景仲至梁,奉表輸誠。
梁即授降王元略為大都督,與将軍陳慶之等,率兵接應,為魏安樂王元鑒擊敗。
法僧卻乘鑒驕怠,殺将過去,得了一個大勝仗。
梁授法僧為司空,封始安郡公,複命西昌侯蕭淵藻及豫章王蕭綜等,相繼進兵,接濟裴邃。
邃攻下新蔡郡,進克鄭城、汝穎一帶,所在響應,魏河間王元琛及壽陽守将長孫稚,率衆五萬,前來截擊,邃暗設四伏,誘稚入阱,四面相迫,好似網中捕魚,甕中捉鼈。
還算長孫稚有些勇力,拚命沖突,奪路奔逃。
再加元琛從後援應,方得将長孫稚救回壽陽,但已喪斃了一、二萬人。
邃威名大振,将乘勝蕩平淮甸,再圖河洛,偏偏天不假年,竟爾一病不起,告殁軍中。
身後贈典,比韋睿更優。
睿得贈侍中,給谥曰嚴;邃亦得贈侍中,且進爵為侯,予谥曰烈。
淮、淝軍民,感念邃恩,莫不流涕。
再與韋睿相較,是不忘良将之意。
小子有詩歎道: 北征大将肅軍威,萬衆全憑隻手揮; 功業未成身已殒,蕭梁氣運兆衰微。
邃既死事,後任為中護軍夏侯斮。
亶雖有才名,究竟不及韋、裴兩人,因此斂兵不進,南北粗安,那魏人得專力北方。
欲知後事,且看下回叙明。
------------------------------- 元爰、劉騰,為北魏之禍首,而胡後實縱成之。
奚康生久預軍機,始不能誅鋤權戚,乃反甘作爪牙,與謀幽後。
後固自取,而康生之黨惡濟奸,未始非爰騰之流亞也。
及西林省母,漸有轉機。
康生如有悔心,亦惟導後以慈,勗主以孝,内聯母子,外正君臣,則苦志彌縫,安身即以安國。
計不出此,乃徒以舞勢示意,挑撥胡後,宣光殿之被執,門下省之受誅,雖死何補,适見其好亂取禍耳!沃野之亂,不特為六鎮之引線,并且為亡魏之禍階,一蟻潰穴,全隄皆動,亂之不可以使長也,有如此者。
然不有内亂,安有外亂?胡後導于先,又騰踵于後,讀史者可以知所鑒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