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宣光殿省母啟争端沃野鎮弄兵開禍亂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魏相州刺史元熙,系中山王元英長子,英自攻克三關後,三關事見三十二回。
還朝病故,由熙襲封。
熙頗好學,具有文才,惟輕躁浮動,常為英憂。
英欲立熙弟略為世子,略固辭乃止。
熙妻為于忠女,借忠威權,驟擢為相州刺史,又與清河王怿素稱友善,通問不絕。
熙莅任時,時方初秋,忽遇狂風驟雨,釀成奇寒,凍死驢馬數十匹,随卒數人。
嗣複有蛆生庭中。
熙嘗夜寝,見有一人與語道:“任城王當死,死後三日外,君亦不免;如或不信,但看任城王家。
”熙恍惚相随,趨至任城王家前,果見四面牆坍,不遺一堵。
正在驚歎,蓦被雞聲喚醒,方知是夢。
回憶夢境,恐兆不祥,告諸親友,大都從旁勸解,說是夢不足憑。
及聞怿被誣受戮,不禁怒從中來,便欲起兵讨罪。
熙妃于氏,援夢谏阻,熙已忿不可遏,不從妻言,遽稱兵邺上,聲讨爰騰。
黃門侍郎元略,司徒祭酒元纂,俱系熙弟,由洛陽奔至邺城,助兄舉兵。
長史柳元章等佯為從命,暗中卻嗾動部衆,鼓噪入府,殺熙左右,即将熙、纂二人拿住,锢置高樓。
一面飛報都中,元爰立派尚書左丞盧同,赍诏至邺,監斬熙、纂及熙諸子。
熙将死時,贻僚友書道:“我與弟并蒙太後知遇,兄據大州,弟得入侍,垂訓殷勤,恩同慈母。
今太後見廢北宮,清河王橫遭屠酷,主上幼年,不能自主,君親若此,臣子奚安?所以督厲兵民,誓建大義,不幸智力淺短,遽見囚執,上慚朝廷,下愧知交,流腸碎首,亦複何言!凡百君子,各敬爾身,為國為家,善勖名節!”元熙發難,雖若可原,但始謀不慎,徒死何裨?至熙首傳至洛陽,親舊莫敢過視,惟前骁騎将軍刁整,竟為收埋,時共稱為義友。
熙弟元略獨得幸脫,走匿西河太守刁雙家,約曆年餘。
因内外索捕甚急,别雙奔梁,梁封為中山王,領宣城太守。
魏元爰聞略受梁封,特遣使至建康,與梁通好。
梁亦知魏深意,虛與應酬,即日遣歸罷了。
魏主诩久疏定省,意欲朝母,向爰陳明,爰乃允諾。
太後在西林園,由魏主帶領文武百官,朝見太後。
并即開宴,魏主與群臣侍飲。
飲至半酣,武臣起舞為歡。
右衛将軍奚康生獨為力士舞,階下盤旋,每顧視太後,舉手蹈足,作執殺罪人形狀。
太後窺透微意,暗暗心喜,但一時未敢遽言。
看官聽着!康生與爰,本是轉灣親戚,康生子難當,娶侯剛女為妻,剛子為元爰妹婿,所以爰幽太後,康生亦曾與謀。
但康生素性粗武,與爰同值禁中,往往因詞氣高下,緻有龃龉,積久遂成嫌隙。
也是一個小人。
此時借着舞勢,示殺爰意。
胡太後畢竟聰明,默視良久,待至日色将暮,即命魏主留宿北宮。
侯剛在旁道:“至尊已經朝訖,何必在此留宿?”康生道:“至尊為太後陛下親兒,太後有命,至尊不可不遵。
”胡太後乘勢起座,即攜住魏主臂,下堂徑去。
既入宣光殿,在北宮中。
太後挈魏主上坐,左右侍臣,分立階下。
康生仗着酒膽,即欲傳诏執爰,不意爰已防着急變,指令軍士,闖入殿中,七手八腳,把康生牽去。
兩階侍臣當然嘩亂,胡太後見此情形,也覺慌張,光祿勳賈粲,入白太後道:“侍臣惶恐不安,請陛下出殿撫慰。
”胡太後便即起身,甫出殿階,粲即扶魏主下座,就東序趨出,至顯陽殿。
太後回顧,已失魏主所在,自知為粲所绐,複入殿徘徊。
聰明人,又着了道兒。
那賈粲又偕劉騰等人,進脅太後,仍居北宮。
所有宮殿各門,照舊關鎖去了。
奚康生被牽至門下省,由侍中黃門仆射尚書等十餘人,私承爰囑,當夜審訊,模糊定谳,康生拟斬,子難當拟絞。
草案呈入,爰在内矯诏處決,康生死罪,如群臣議,難當恕死,坐流安州。
時已昏暮,刑官即驅康生赴市,依谳處斬。
難當哭辭乃父,康生獨慨然道:“我無反狀,乃為賊臣陷害,一死何辭!汝亦不必多哭了!”遂伸頸就刑。
前時何故附爰?難當收屍埋葬,又得留家百餘日,始往流所。
這是元爰顧全侯剛面目,暫時買情。
及難當去後,密遣人緻書行台
還朝病故,由熙襲封。
熙頗好學,具有文才,惟輕躁浮動,常為英憂。
英欲立熙弟略為世子,略固辭乃止。
熙妻為于忠女,借忠威權,驟擢為相州刺史,又與清河王怿素稱友善,通問不絕。
熙莅任時,時方初秋,忽遇狂風驟雨,釀成奇寒,凍死驢馬數十匹,随卒數人。
嗣複有蛆生庭中。
熙嘗夜寝,見有一人與語道:“任城王當死,死後三日外,君亦不免;如或不信,但看任城王家。
”熙恍惚相随,趨至任城王家前,果見四面牆坍,不遺一堵。
正在驚歎,蓦被雞聲喚醒,方知是夢。
回憶夢境,恐兆不祥,告諸親友,大都從旁勸解,說是夢不足憑。
及聞怿被誣受戮,不禁怒從中來,便欲起兵讨罪。
熙妃于氏,援夢谏阻,熙已忿不可遏,不從妻言,遽稱兵邺上,聲讨爰騰。
黃門侍郎元略,司徒祭酒元纂,俱系熙弟,由洛陽奔至邺城,助兄舉兵。
長史柳元章等佯為從命,暗中卻嗾動部衆,鼓噪入府,殺熙左右,即将熙、纂二人拿住,锢置高樓。
一面飛報都中,元爰立派尚書左丞盧同,赍诏至邺,監斬熙、纂及熙諸子。
熙将死時,贻僚友書道:“我與弟并蒙太後知遇,兄據大州,弟得入侍,垂訓殷勤,恩同慈母。
今太後見廢北宮,清河王橫遭屠酷,主上幼年,不能自主,君親若此,臣子奚安?所以督厲兵民,誓建大義,不幸智力淺短,遽見囚執,上慚朝廷,下愧知交,流腸碎首,亦複何言!凡百君子,各敬爾身,為國為家,善勖名節!”元熙發難,雖若可原,但始謀不慎,徒死何裨?至熙首傳至洛陽,親舊莫敢過視,惟前骁騎将軍刁整,竟為收埋,時共稱為義友。
熙弟元略獨得幸脫,走匿西河太守刁雙家,約曆年餘。
因内外索捕甚急,别雙奔梁,梁封為中山王,領宣城太守。
魏元爰聞略受梁封,特遣使至建康,與梁通好。
梁亦知魏深意,虛與應酬,即日遣歸罷了。
魏主诩久疏定省,意欲朝母,向爰陳明,爰乃允諾。
太後在西林園,由魏主帶領文武百官,朝見太後。
并即開宴,魏主與群臣侍飲。
飲至半酣,武臣起舞為歡。
右衛将軍奚康生獨為力士舞,階下盤旋,每顧視太後,舉手蹈足,作執殺罪人形狀。
太後窺透微意,暗暗心喜,但一時未敢遽言。
看官聽着!康生與爰,本是轉灣親戚,康生子難當,娶侯剛女為妻,剛子為元爰妹婿,所以爰幽太後,康生亦曾與謀。
但康生素性粗武,與爰同值禁中,往往因詞氣高下,緻有龃龉,積久遂成嫌隙。
也是一個小人。
此時借着舞勢,示殺爰意。
胡太後畢竟聰明,默視良久,待至日色将暮,即命魏主留宿北宮。
侯剛在旁道:“至尊已經朝訖,何必在此留宿?”康生道:“至尊為太後陛下親兒,太後有命,至尊不可不遵。
”胡太後乘勢起座,即攜住魏主臂,下堂徑去。
既入宣光殿,在北宮中。
太後挈魏主上坐,左右侍臣,分立階下。
康生仗着酒膽,即欲傳诏執爰,不意爰已防着急變,指令軍士,闖入殿中,七手八腳,把康生牽去。
兩階侍臣當然嘩亂,胡太後見此情形,也覺慌張,光祿勳賈粲,入白太後道:“侍臣惶恐不安,請陛下出殿撫慰。
”胡太後便即起身,甫出殿階,粲即扶魏主下座,就東序趨出,至顯陽殿。
太後回顧,已失魏主所在,自知為粲所绐,複入殿徘徊。
聰明人,又着了道兒。
那賈粲又偕劉騰等人,進脅太後,仍居北宮。
所有宮殿各門,照舊關鎖去了。
奚康生被牽至門下省,由侍中黃門仆射尚書等十餘人,私承爰囑,當夜審訊,模糊定谳,康生拟斬,子難當拟絞。
草案呈入,爰在内矯诏處決,康生死罪,如群臣議,難當恕死,坐流安州。
時已昏暮,刑官即驅康生赴市,依谳處斬。
難當哭辭乃父,康生獨慨然道:“我無反狀,乃為賊臣陷害,一死何辭!汝亦不必多哭了!”遂伸頸就刑。
前時何故附爰?難當收屍埋葬,又得留家百餘日,始往流所。
這是元爰顧全侯剛面目,暫時買情。
及難當去後,密遣人緻書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