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回 浴日補天片言格主 移花接木一語立君

關燈


    從此慈安後靜坐深宮,誦經禮佛,消磨那太平歲月;慈禧後則縱情詩酒,極意聲歌,消遣之法,自各不同。

    這年考差,詩題是《江南江北青山多》。

    慈禧後偶而興發,拟作一首,中有佳句道:雨後螺深淺,風前雁往還。

     舍連春樹外,峰雜夏雲間。

     四海升平,八方無事。

    那些熙朝周召,盛世臯夔,靜極思動,不免無中生有,想出點子事情來,點綴升平景象。

    便慫恿穆宗,修建圓明園。

    穆宗正苦大内裡祖制嚴密,起居服食,都有制度,舉動一切,不很方便。

    立刻準奏,批傷内務府估值興工。

    幾位公忠體國的大臣一得此信,疾忙飛章谏阻,哪裡谏阻得祝衆人都向奕訢道:“這件事,王爺不出場,怕不易挽回呢!” 奕訢道:“論到現在的時勢,國家的财力,這種不急之務,如何興力理。

    同治八年,禦史德泰奏請安戶畝鱗次捐輸複修,那時經我請旨,把他切責谪戍,上頭也總紀得。

    怎麼這會子又要動工呢?” 衆人都道:“哪裡都是上頭意思,左右近侍,哪一個是好人?又不知哪一位閑極了,想出法兒來讨上頭的好,上頭年輕,聽見玩的事情,自然總嘉許的。

    ” 奕訢道:“做我不着,入宮碰一回看。

    ” 随叩宮門請見。

     太監飛奏穆宗:“恭親王爺有要事求見,現在宮門候旨。

     ”穆宗道:“什麼要事?你大概總問過了。

    ” 太監道:“奴才問過,恭親王爺說須見了萬歲爺面奏。

    ” 穆宗道:“哪裡是真要事!又不知在哪裡聽了些什麼,又來訂磨我了。

    ” 随命傳他進見。

    一時引入,穆宗劈頭就問:“太監說你有要事,是什麼緊要事情,這會子還要見我,明兒都不能等?就農工百職,忙了大半天,也總要歇歇了,王爺怎麼倒又不乏呢?” 奕訢道:“聽說皇上降旨,要修建圓明園,真有此事嗎?” 穆宗道:“你來就為這件事嗎?我當是什麼。

    若說這件事,你可白費心思了,連我也不能作主,這是太後意思,有本領你自去見太後。

     ”奕訢碰頭道:“以太後之聖明,皇上之仁孝,稍飾園居,果也無傷盛德。

    奈眼前時勢,内患雖平,外難日亟,庫空如洗,民不聊生,這麼大的工程,如何能夠興辦?圓明園是憲純兩廟所修,當時财力遠過今日。

    且純廟爾時明降谕旨,後世子孫,勿得踵事華飾,這會子興工修建,工程簡陋,無以備翠華之臨幸。

    要全複舊觀,國力又有所不足。

    奴才下見,還是少緩為妙! ”穆宗聽了這種不入耳之談,心中異常不自在,倒下身軀,歪在榻上,一聲兒不言語。

    奕訢見他不答,更提足精神,長篇大套的講說祖制。

    如何訓儉、如何訓勤,勞叨的不堪。

    穆宗再也不能忍耐,開言道:“你熟祖訓,于朕事還有說嗎?” 奕訢見穆宗穿着黑色長衫,随道“皇上穿些黑衣,也非祥制所許。

    ” 穆宗道:“朕此衣跟載澄穿的一個顔色,你不禁載澄,倒來谏朕,是什麼道理?你且退去,朕還有旨意。

    ” 奕訢沒法,諾諾連聲而出。

    穆宗随命取上朱筆,草了一道诏旨,封固定當,傳旨大學士文祥速到養心殿陛見。

     穆宗朝冠公服,坐出殿去,文祥叩頭朝見。

    穆宗道:“朕有一道旨意,着你發與軍機大臣,公同拆閱,速速照旨行事,毋得有誤。

    ” 文祥見禦容不似往常,知道必有緣故,拆開一看,見寫着:奕訢着革去親王,賜令自盡。

    著文祥前往傳旨監視。

    欽此。

     廿二個朱字,吓得魂飛魄散,碰頭道:“此事非同小可,懇求天恩,收回成命。

    ” 穆宗拂袖起身,踱回宮裡去了。

     文祥沒法,趕到軍機處跟衆大臣商議。

    衆大臣道:“這件事情,隻有叩宮奏知太後,或者還有挽回的法子。

    ” 一句話提醒了文祥,立刻詣太後宮,懇請召見。

    慈禧後很是詫異,召入問道:“我已經退了政,什麼事,還混我?” 文祥碰頭,回明緣故。

    慈禧後道:“皇帝真也淘氣,這道朱谕,你交給了我就完了。

    ” 文祥呈上,慈禧後閱過,藏在袖中,随道:“你去吧。

     ”文祥叩頭退出。

    一樁禍事,霧解煙消,而圓明園卻已降旨饬匠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