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丁撫台智斬安太監 慈安後妙選窈窕娘

關燈
呢?” 二格格道:“聲音兒的清脆,奴婢真也形容她不出。

    ” 東太後道:“我知道你細心,能夠辦事,果然不錯的。

     ”太監入報:“西宮慈禧太後來了。

    ” 慈安後忙起身要迎,隻見慈禧後已進來了,笑吟吟的道:“鳳秀的女孩子,已經相看過了,相單在這裡,請太後過目。

    ” 慈安後接來瞧時,都不過是月貌花容、柳腰杏臉的套話。

    慈安後道:“皇後統率六宮,母儀天下,據我意思,年長的好。

    ” 慈禧後道:“鳳女年紀雖輕,倒很賢明婉淑。

    ” 慈安後道:“既是這麼,就冊封了她做貴妃吧!” 慈禧後道:“貴妃隻并皇後一等,原無不可,但不知皇帝心裡如何?” 慈安後道:“傳皇帝進來,叫他自己定奪也好。

    ” 慈禧後暗忖:“皇帝是我生的,諒來心志總與我相同。

     ”一時穆宗入内,見過兩太後。

    慈安後把崇、鳳二女二紙相單,交給他瞧,随道:“這兩張單子,一後一妃,你瞧哪一個配做皇後?” 穆宗笑道:“何用問得,總是十九歲的合格呢!” 慈安後笑問慈禧道:“他也這麼說,如何?” 慈禧後道:“那定是祟女的福氣了!” 于是定議立崇绮女為皇後。

    特下恩旨,封崇绮為一等承恩公,定了日子,命大學士瑞常、禮部尚書李鴻藻充納采使,用柬帛雁璧,駿馬四匹,至承恩公第,為皇帝納采。

    納采之後,随即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典制祟隆,儀注繁重,不用細表。

     到了大婚吉期,欽派滿漢大學士、尚書各二員,迎皇後于承恩公第。

    是日,皇後穿着大禮服,頭上黃緞頭披,身上黃緞長袍,都繡着紅牡丹金鳳,長袍之外,再有一個披肩,卻是紅寶石穿就的,寶光四射,令人目眩心搖。

    頂上戴一枝金鳳凰,左右兩邊翠繞珠團,盡是希世奇珍,曠代異寶,繡彩輝煌,翠珠耀眩,差不多是天仙下降,玉女臨凡。

    侍婢扶着,在阿魯特氏祖廟拜辭。

    辭過廟,承恩公抱女登輿,傳呼警跸,宮娥、内監、侍衛、執事人等分隊排行,平蕩蕩,靜悄悄,徐徐行走。

     霎時已到,鳳辇徑入宮門,至丹墀降輿。

    這時光,天子臨軒,百官陪位,王公侯伯,六部九卿,文武各官,滿漢各将,沒一人不到,沒一個不來,真是曠世大觀,隆朝盛舉。

    宮女扶皇後上殿,北面而立,禮部尚書手捧金冊,朗聲誦讀,皇後俯伏跪聽,兩宮眷引皇後至帝前謝恩。

    皇後拜伏于地,久無聞響,宮眷附耳教導,皇後無奈,口稱:“臣妾阿魯特氏,謹賀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幽韻如微風振箫,清脆如嬌莺初啭,滿廷之人,無不動容。

    皇後興起退立,文華殿大學士才捧皇後之寶,武英殿大學士手捧玺绶,坤甯宮掌院内監跪受玺绶,轉授宮眷。

    宮眷以帶皇後。

    皇後跪地,口稱“臣妾謝恩”訖,天子退朝,皇後即位。

    群臣朝見皇後,都就位行禮,嵩呼畢,退朝。

     皇後乘坐軟輿,十二名宮女提着六對紅紗宮燈前導,四名太監擡起軟輿,緩步緊行,擡到中宮。

    四壁新論的黃金椒粉,夾着檀楠蘭麝,撲鼻芬芳,香的人腦袋都暈起來。

    宮中陳設,耀眼争光,更使人神昏目眩。

    簾是明珠綴成的,幾是青玉琢就的,沉香為床,鑲以珊瑚,紅羅為帳,飾以翡翠,上鋪錦衾繡枕,下列玉架金盂,其他珍玩,十色五光,諸如此類,不可勝數。

    皇後下輿,由宮眷引導,入内鹄候。

    早有四員三品以上的宮仆宮你站一邊,守護着金台绛蠟龍鳳花燭。

    這四位護燭官,都是千挑百揀來的,一個個都是夫婦齊眉,子孫繞膝,很吉利很吉利的。

    忽見一個太監奔入道:“萬歲爺來了!” 随見十二名太監,六對紅紗燈,引進一個少年天子來。

    頭戴紅纓緞帽,冠着紅寶石頂子,頂上無梁,帽後無翎,身穿四開襟龍袍,扣着金鑲玉帶,外罩青緞外套,腳登粉底緞靴,氣宇軒昂,神彩煥發,端的是當代聖人,承平令主!頓時鼓樂喧天,笙箫疊奏,帝後行起合卺禮來。

    皇後從宮眷之教,奉觞帝前,口稱:“臣妾賀皇帝陛下萬歲!” 穆宗喜甚,親酌金樽,還賜皇後。

    皇後赧然,勉盡一樽。

    雙頰微酡,宛似朝霞映雪,又如雨後海棠。

     說不盡的嬌豔。

    穆宗越瞧越愛,越愛越瞧,不禁樂極忘懷起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