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一百七十 【宋紀一百七十】
關燈
小
中
大
。
長阙則次官任責,遷擢報罷,并如外官交承例,聯銜申省。
仍令禦史台覺察。
” 冬,十月,癸醜,敕令所言臣寮世賞不許奏異姓,著為令。
甲寅,進史嵩之永國公。
蒙古攻通州,守臣杜霆載其私帑渡江遁。
乙醜,城破,蒙古屠其民。
十一月,辛卯,诏谕兩淮節制李曾伯:“無以通州被兵之故,不安厥職。
其督勵諸将,勉圖後效!” 甲申,诏:“軍功補授人願就鄉舉者,聽。
” 辛卯,诏實錄院修孝宗、光宗、甯宗禦集。
戊戌,雷。
己亥,日南至,雷電交作。
诏避殿,減膳。
癸卯,诏決中外系囚。
甲辰,先給諸軍雪寒錢,出戍者倍之。
乙巳,蠲三衙、大理寺、臨安府及屬縣點檢贍軍犒賞酒所贓賞錢。
丁未,诏曰:“比者一陰一陽一失和,冬令常燠,日至之日,雷乃發聲,朕甚懼焉。
内而卿士、師尹,外而牧、監、伍、參,其各罄忠嘉,無有所隐,輔朕不逮。
” 十二月,己未,诏:“杜霆追毀出身文字,羁官南雄州。
”以通州士庶訴其誤民棄土之罪也。
辛酉,以儒林郎鐘宏辭除太學博士,乞緻仕養母,诏特改京官秩,奏祠,以獎孝行。
癸亥,蒙古兵連攻叙州,帳前都統楊大全戰死。
丙寅,以京湖安一撫制置大使孟珙為四川安一撫使兼知夔州,同知樞密院事别之傑為資政殿大學士、湖南安一撫大使兼權參知潭州,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趙蔹福建安一撫使兼知福州,資政殿學士趙與懽知溫州,權工部侍郎、四川宣谕使餘玠權兵部侍郎、四川安一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
丁卯,诏:“餘玠任責全蜀,應軍行調度,權許便宜施行。
” 庚午,诏以許浦水軍都統制劉虎為和州防禦使,旌五河捍禦之勞也。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淳祐三年(蒙古太宗皇後稱制二年) 春,正月,戊寅朔,高定子兼參知政事。
癸未,起居郎兼秘書監項容孫言:“乃者求言,請如建隆筆事,集官參詳,書于方策,關君德者上之禁中,關時政者置之都省,關民事者頒之郡國。
”诏類送後省看詳。
癸巳,以湖南安一撫司奏東安寇平,永州通判鄧均進一秩,馀官補、轉、贈恤及官其子各有差。
甲午,诏:“嗣榮王與芮恩數,視嗣秀王師彌。
” 丙午,以呂文德為福州觀察使、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總統兩淮軍馬。
蒙古張柔分遣部下将十人屯田于襄城。
二月,己酉,诏:“淮西提舉制置司參謀官趙希靜、淮西總管聶斌等,各進一秩。
”以淮東、西制置司言其兩淮戰守之勞也。
甲子,诏進安豐軍守臣王福二秩,廬州路钤吳仁等一秩;旌修築城壁之勞也。
三月,丁醜朔,日有食之。
蒙古兵破資州。
庚寅,同簽書樞密院事杜範乞歸田裡,诏不許。
丁酉,诏進池州都統制何舜臣一秩;旌部領舟師策應通、泰之勞也。
辛醜,诏知招信軍趙東,奪三秩,罷;以淮東制司言其撫馭失宜也。
蒙古入蜀,汪世顯之功居多,至是皇子庫端,承制拜世顯便宜總帥,統秦、鞏等二十馀軍州事,尋卒。
子德臣代為總帥,将兵從入蜀。
夏,四月,癸醜,以閣門宣贊舍人兼淮西路钤王傑、閣門祗候前江東路钤李季實,往馬帥王鑒軍前議事,遇敵戰死,贈官有差,仍各官其二子。
乙卯,诏進嘉定守臣程立之一官,以成都提刑宇文峒言其守城之勞也。
丁巳,诏以經筵進講《尚書》終篇,講讀、說書、修注官各進一秩。
甲戌,殿中侍禦史項容孫,言知嚴州李彌高、趙與汶侵取酒息,獨衛湜一無所私。
有旨:“獎廉黜貪,今日先務。
彌高、與汶各奪官二秩,湜進積二等。
” 甲申,以禦前軍器所隸于軍器監。
丙戌,诏贈閣門宣贊舍人楊大全武節大夫、眉州防禦使,仍官其二子,以四川制司言其力戰而死也。
五月,蒙古耶律楚材奏熒惑犯房,當有驚擾,然訖無事。
。
居無何,用兵事起,皇後遂令授甲選心腹臣,至欲西遷以避之。
楚材進曰:“朝廷天下根本,根本一搖,天下将亂。
臣觀天道,必天患也。
”後數日乃定。
蒙古後信任溫都爾哈瑪爾,付以禦寶空紙,使自書填行之。
耶律楚材谏曰:“天下者,先帝之天下。
朝廷自有憲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诏。
”俄有旨:“凡溫都爾哈瑪所建白,令史不為書者,斷其手。
”楚材曰:“國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與焉!事若合理,自當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況截手乎?”後不悅。
楚材辯論不已,因大聲曰:“老臣事太祖、太宗二十馀年,無負于國,皇後亦豈能無罪殺臣也!”後雖憾之,亦以先朝舊勳,深敬憚焉。
六月,庚戌,大理少卿蔡仲龍言:“創建小學,須早為權宜之計,以系天下之心。
”又言:“本朝用刑平恕,而未享繼嗣之慶,競宦官太多。
仁宗嘉祐中,诏内臣權罷進養子,宜取法行之。
” 戊午,資政殿學士、知溫州趙與懽請廢并諸寨,增置鎮海寨兵,以備倉猝;從之。
戊辰,太白晝見。
庚午,大理寺鞫前嘉定知縣旨枹、尉趙與等贓狀,獄成,旨枹、與除名勒停,枹一千裡羁管,與五百裡居住。
甲戌,錄行在系囚。
令知濠州兼淮西揭刑徐敏子經理毫州。
秋,七月,甲申,诏進無為軍守臣戴埴一秩,以沿江制置使杜杲言其守邊因圉之功也。
四川制置司言:“蒙古攻大安軍,忠義副總管楊世安守魚孔隘,孤壘不降,有特立之一操一,可任邊防。
”诏以世安就知大安軍。
癸巳,诏摘京湖、沿江制司兵,置殿司策應軍,屯京口。
八月,辛亥,诏戶部申嚴州縣納苗多取之禁。
戊午,令福建安一撫司,照沿海例,一團一結福、泉、漳、興化民船,以備分番遣戍;從帥臣項寅孫請也。
癸亥,以寅孫言,并福州延祥、荻蘆二寨,置武濟水軍,摘本州廂禁習水者補充,凡一千五百人。
壬午,诏申嚴郡縣社倉科配之禁。
長阙則次官任責,遷擢報罷,并如外官交承例,聯銜申省。
仍令禦史台覺察。
” 冬,十月,癸醜,敕令所言臣寮世賞不許奏異姓,著為令。
甲寅,進史嵩之永國公。
蒙古攻通州,守臣杜霆載其私帑渡江遁。
乙醜,城破,蒙古屠其民。
十一月,辛卯,诏谕兩淮節制李曾伯:“無以通州被兵之故,不安厥職。
其督勵諸将,勉圖後效!” 甲申,诏:“軍功補授人願就鄉舉者,聽。
” 辛卯,诏實錄院修孝宗、光宗、甯宗禦集。
戊戌,雷。
己亥,日南至,雷電交作。
诏避殿,減膳。
癸卯,诏決中外系囚。
甲辰,先給諸軍雪寒錢,出戍者倍之。
乙巳,蠲三衙、大理寺、臨安府及屬縣點檢贍軍犒賞酒所贓賞錢。
丁未,诏曰:“比者一陰一陽一失和,冬令常燠,日至之日,雷乃發聲,朕甚懼焉。
内而卿士、師尹,外而牧、監、伍、參,其各罄忠嘉,無有所隐,輔朕不逮。
” 十二月,己未,诏:“杜霆追毀出身文字,羁官南雄州。
”以通州士庶訴其誤民棄土之罪也。
辛酉,以儒林郎鐘宏辭除太學博士,乞緻仕養母,诏特改京官秩,奏祠,以獎孝行。
癸亥,蒙古兵連攻叙州,帳前都統楊大全戰死。
丙寅,以京湖安一撫制置大使孟珙為四川安一撫使兼知夔州,同知樞密院事别之傑為資政殿大學士、湖南安一撫大使兼權參知潭州,同知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趙蔹福建安一撫使兼知福州,資政殿學士趙與懽知溫州,權工部侍郎、四川宣谕使餘玠權兵部侍郎、四川安一撫制置使兼知重慶府。
丁卯,诏:“餘玠任責全蜀,應軍行調度,權許便宜施行。
” 庚午,诏以許浦水軍都統制劉虎為和州防禦使,旌五河捍禦之勞也。
○理宗建道備德大功複興烈文仁武聖明安孝皇帝淳祐三年(蒙古太宗皇後稱制二年) 春,正月,戊寅朔,高定子兼參知政事。
癸未,起居郎兼秘書監項容孫言:“乃者求言,請如建隆筆事,集官參詳,書于方策,關君德者上之禁中,關時政者置之都省,關民事者頒之郡國。
”诏類送後省看詳。
癸巳,以湖南安一撫司奏東安寇平,永州通判鄧均進一秩,馀官補、轉、贈恤及官其子各有差。
甲午,诏:“嗣榮王與芮恩數,視嗣秀王師彌。
” 丙午,以呂文德為福州觀察使、侍衛馬軍副都指揮使,總統兩淮軍馬。
蒙古張柔分遣部下将十人屯田于襄城。
二月,己酉,诏:“淮西提舉制置司參謀官趙希靜、淮西總管聶斌等,各進一秩。
”以淮東、西制置司言其兩淮戰守之勞也。
甲子,诏進安豐軍守臣王福二秩,廬州路钤吳仁等一秩;旌修築城壁之勞也。
三月,丁醜朔,日有食之。
蒙古兵破資州。
庚寅,同簽書樞密院事杜範乞歸田裡,诏不許。
丁酉,诏進池州都統制何舜臣一秩;旌部領舟師策應通、泰之勞也。
辛醜,诏知招信軍趙東,奪三秩,罷;以淮東制司言其撫馭失宜也。
蒙古入蜀,汪世顯之功居多,至是皇子庫端,承制拜世顯便宜總帥,統秦、鞏等二十馀軍州事,尋卒。
子德臣代為總帥,将兵從入蜀。
夏,四月,癸醜,以閣門宣贊舍人兼淮西路钤王傑、閣門祗候前江東路钤李季實,往馬帥王鑒軍前議事,遇敵戰死,贈官有差,仍各官其二子。
乙卯,诏進嘉定守臣程立之一官,以成都提刑宇文峒言其守城之勞也。
丁巳,诏以經筵進講《尚書》終篇,講讀、說書、修注官各進一秩。
甲戌,殿中侍禦史項容孫,言知嚴州李彌高、趙與汶侵取酒息,獨衛湜一無所私。
有旨:“獎廉黜貪,今日先務。
彌高、與汶各奪官二秩,湜進積二等。
” 甲申,以禦前軍器所隸于軍器監。
丙戌,诏贈閣門宣贊舍人楊大全武節大夫、眉州防禦使,仍官其二子,以四川制司言其力戰而死也。
五月,蒙古耶律楚材奏熒惑犯房,當有驚擾,然訖無事。
。
居無何,用兵事起,皇後遂令授甲選心腹臣,至欲西遷以避之。
楚材進曰:“朝廷天下根本,根本一搖,天下将亂。
臣觀天道,必天患也。
”後數日乃定。
蒙古後信任溫都爾哈瑪爾,付以禦寶空紙,使自書填行之。
耶律楚材谏曰:“天下者,先帝之天下。
朝廷自有憲章,今欲紊之,臣不敢奉诏。
”俄有旨:“凡溫都爾哈瑪所建白,令史不為書者,斷其手。
”楚材曰:“國之典故,先帝悉委老臣,令史何與焉!事若合理,自當奉行;如不可行;死且不避,況截手乎?”後不悅。
楚材辯論不已,因大聲曰:“老臣事太祖、太宗二十馀年,無負于國,皇後亦豈能無罪殺臣也!”後雖憾之,亦以先朝舊勳,深敬憚焉。
六月,庚戌,大理少卿蔡仲龍言:“創建小學,須早為權宜之計,以系天下之心。
”又言:“本朝用刑平恕,而未享繼嗣之慶,競宦官太多。
仁宗嘉祐中,诏内臣權罷進養子,宜取法行之。
” 戊午,資政殿學士、知溫州趙與懽請廢并諸寨,增置鎮海寨兵,以備倉猝;從之。
戊辰,太白晝見。
庚午,大理寺鞫前嘉定知縣旨枹、尉趙與等贓狀,獄成,旨枹、與除名勒停,枹一千裡羁管,與五百裡居住。
甲戌,錄行在系囚。
令知濠州兼淮西揭刑徐敏子經理毫州。
秋,七月,甲申,诏進無為軍守臣戴埴一秩,以沿江制置使杜杲言其守邊因圉之功也。
四川制置司言:“蒙古攻大安軍,忠義副總管楊世安守魚孔隘,孤壘不降,有特立之一操一,可任邊防。
”诏以世安就知大安軍。
癸巳,诏摘京湖、沿江制司兵,置殿司策應軍,屯京口。
八月,辛亥,诏戶部申嚴州縣納苗多取之禁。
戊午,令福建安一撫司,照沿海例,一團一結福、泉、漳、興化民船,以備分番遣戍;從帥臣項寅孫請也。
癸亥,以寅孫言,并福州延祥、荻蘆二寨,置武濟水軍,摘本州廂禁習水者補充,凡一千五百人。
壬午,诏申嚴郡縣社倉科配之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