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客館對孤燈 不世仙緣白眉留尺簡 凍雲迷蜀嶺 幾番腸斷孝女哭衰親

關燈
說話英瓊天性好動,便走向窗前,憑窗往外看去。

    這間房離店門不遠,看得很是清楚。

     這時店小二端了一碗粉蒸肉進來,李甯正要喊英瓊坐下,趁熱快吃。

    忽聽英瓊道:"爹爹快來看,這不是那個和尚嗎?"李甯也走向窗前看時,隻見外面一堆人,擁着一個和尚,正是适才街中遇見的那個白眉紅臉的和尚。

    不禁心中一動,正想問适才端菜進來的店小二。

    這人生來口快,不俟李甯問話,便搶先道:"客官快來用飯,免得涼了,天氣又冷,不好受用。

     按說我們開店做買賣,隻要不賒不欠,誰都好住。

    也是今天生意大好,又趕十月香汛,全店隻剩這一間房未賃出去,讓給客官住了。

    這個白眉毛和尚,本可以住進附近廟宇,還可省些店錢。

    可他不去挂單,偏偏要跑到我們這裡來強要住店。

    主顧上門,哪敢得罪?我們東家願把帳房裡間勻給他住,他不但不要,反出口不遜,定要住客官這一間房。

    問他是什麼道理? 他說這間房的風水太好,誰住誰就要成仙。

    如若不讓,他就放火燒房。

    不瞞客官說,這裡廟宇太多,每年朝山的人盈于累萬,靠佛爺吃飯,不敢得罪佛門弟子。

    如果在别州府縣,像他這種無理取鬧,讓地方捉了去,送到衙門裡,怕不打他一頓闆子,驅逐出境哩。

    "店小二連珠似他說了這一大套,李甯隻顧沉思不語。

    不由惱了英瓊,說道:"爹爹,這個和尚太不講理了。

    "話言未了,忽聽外面和尚大聲說道:"我來了,你就不知道嗎?你說我不講理,就不講理。

    就是講理,再不讓房,我可要走了。

    " 李甯聽到此處,再也忍耐不住,顧不得再吃飯,急忙起身出房,走到和尚面前深施一禮。

    然後說道:"此店實在客位已滿,老禅師如不嫌棄,先請到我房中小坐,一面再命店家與老禅師設法,勻出下榻之所。

    我那間房,老禅師倘若中意時,那我就搬在櫃房,将我那間奉讓與老禅師居住如何?"那白眉毛和尚道:"你倒是個知趣的。

    不過你肯讓房子,雖然很好,恐怕你不安好心,要連累貧僧,日後受許多麻煩,我豈不上了你的當?我還是不要。

    "這時旁觀的人見李甯出來與店家解圍,那和尚還是一味不通情理,都說李甯是個好人,那和尚不是東西,出家人哪能這樣不講理?大家以為李甯聞言,必要生和尚的氣,誰知李甯禮愈恭,詞更切。

    說到後來,那和尚哈哈大笑,說道:"你不要以為我那樣不通情理,我出家人出門,哪有許多銀兩帶在身邊?你住那間房,連吃帶住怕不要四五錢銀子一天,你把房讓與我,豈不連累我多花若幹錢?我住是想住,我打算同你商量:你住櫃房,可得花上房的錢;我住上房,仍是花櫃房的錢。

    适才店家隻要八分銀子一天,不管吃,隻管住。

    我們大家交代明白,這是公平交易,願意就這麼辦,否則你去你的,我還是叫店家替我找房,與你無幹。

    你看可好?"李甯道:"老禅師說哪裡話來。

    你我萍蹤遇合,俱是有緣,些須店錢算得什麼? 弟子情願請老禅師上房居住,房飯錢由弟子來付,略表寸心。

    尊意如何?"那和尚聞言大喜道:"如此甚好。

    "一面朝店家說道:"你們大家都聽見了,房飯錢可是由他來給,是他心甘情願,不算我訛他吧?我早就說過,我如要那間房,誰敢不讓?你瞧這句話沒白說吧?" 這時把店家同旁觀的人幾乎氣破了肚皮。

    一個是恭恭敬敬地認吃虧,受奚落;一個是白吃白喝當應該,還要說便宜話。

    店家本想囑咐李甯幾句,不住地使眼色。

    李甯隻裝作不懂,反一個勁催店家快搬。

    店家因是雙方情願,不便管閑事,隻得問明李甯,講好房飯錢由他會帳,這才由李甯将英瓊喚出,遷往櫃房。

    那和尚也不再理人,徑自昂然直入。

    到了房中落座後,便連酒帶菜要個不停。

     話說那間櫃房原是帳房一個小套間,店家拿來堆置雜物之用,肮髒黑暗,光線空氣無不惡劣異常。

    起初店家原是存心搪塞和尚,誰想上房客人居然肯讓。

    搬進去以後,店家好生過意不去,不斷進房賠話。

    李甯竟安之若素,一點不放在心上,見店家進房安慰,隻說出門人哪裡都是一樣住,沒有什麼。

    那伺候上房的店小二,見那和尚雖然吃素,都是盡好的要了一大桌,好似倚仗有人會帳,一點都不心疼,暗罵他窮吃餓吃,好生替李甯不服氣。

    又怕和尚吃用多了,李甯不願意,抽空來到李甯房中報告道:"這個和尚簡直不知好歹,客官何苦管他閑帳?就是喜歡齋僧布道,吃虧行善,也要落在明處,不要讓人把自己當作空子。

    "李甯暗笑店小二眼光太小,因見他也是一番好心,不忍駁他。

    隻說是自己還願朝山,立誓不與佛門弟子計較,無論他吃多少錢,都無關系。

    并囑咐店小二好好伺候,如果上房的大師父走時,不怪他伺候不周,便多把酒錢與他。

    店小二雖然心中不服,見李甯執意如此,也就無可奈何,自往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