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愛纏綿 采藥上名山 驚搖落 攜女遊城市

關燈
,衆劍仙由玉清大師、素因大師恭送出玉清觀外,分别自去。

    除周輕雲、女空空吳文琪在成都府一帶活動仍住玉清觀不走外,各人俱按指定的地點進發。

    笑和尚因同金蟬莫逆,自己請求同黑孩兒尉遲火往雲南全省行道,以便得與金蟬相遇之後,結伴同行。

    二老也知他可以勝任,便點頭應允。

    笑和尚打算先到昆明去,立下一點功績,再往回走,來追金蟬等三人。

    當下便向玉清大師等告别,同黑孩兒尉遲火上路。

     至于靈雲姊弟陪朱文到桂花山求取靈藥,以及峨眉門下這些小劍客的許多奇異事迹,後文自有交代。

    那本書中最重要的女俠李甯之女英瓊,自前文中出現後,久已不與閱者相見。

     現在成都比劍已經告一段落,從今日起,便要歸入英瓊等的本傳,引出英瓊峨眉學劍,偶遇昆侖派赤城子接引莽蒼山,月夜梅花林中鬥龍,巧得紫郢劍,重牛嶺斬山魈,百餘馬熊感恩搭熊橋,五俠戰八魔等故事,均為全書中最精采處,尚祈閱者注意為幸。

    閑話少提,書歸正傳。

     話說李甯父女,自周淳下山後,轉瞬秋盡冬來。

    又見周淳去了多日,并無音信回來,好生替他憂急。

    這日早起,李甯對英瓊說道:"你周叔父下山兩個多月了,蜀山高寒,不久大雪封山,日用物品便無法下山去買。

    我意欲再過一二日,便同你到山下去,買一些油鹽米菜臘肉等類,準備我父女二人在山上過年。

    到明年開春後,再往成都去尋你周叔父的下落。

    你看可好?"英瓊在山中住了多日,很愛山中的景緻。

    加以她近來用一根繩子綁在兩棵樹梢之上,練習輕身術,頗有進展,恐怕下山耽擱了用功。

    本想讓她父親一人前去,又恐李甯一人搬運東西費力。

    尋思了一會,便決定随着李甯前往。

    且喜連日晴朗。

    到了第二天,李甯父女便用石塊将洞門封閉,然後下山。

    二人在山中住了些日子,道路業已熟悉,便不從舍身岩險道下去,改由後山捷徑越過歌鳳溪,再走不遠,便到了歌鳳橋。

    橋下百丈寒泉,澗中如挾風雨而來,洪濤翻滾,驚心駭目,震蕩成一片巨響,煞是天地奇觀。

    父女二人在橋旁賞玩了一陣飛瀑,再由寶掌峰由右轉左,經過大峨山,上有明督學郭子章刻的"靈陵太妙之天"六個擘窠大字。

    二人又在那裡瞻仰片刻,才走正心橋、袁店子、馬鞍山,到楠枰,走向下山大路。

    楠枰之得名,是由于一株大可數抱的千年楠樹。

    每到春夏之交,這高約數丈、筆一般直的楠樹,枝柯盤郁,綠蔭如蓋,蔭覆畝許方圓。

    人經其下,披襟迎風,煩暑一祛,所以又有木涼傘的名稱。

    可惜這時已屆冬初,享不着這樣清福了。

    李甯把山中古迹對英瓊談說,英瓊越聽越有趣。

    便問道:"爹爹雖在江湖上多年,峨眉還是初到,怎麼就知道得這般詳細?莫非從前來過?"李甯道:"你這孩子,一天隻顧拿刀動劍,跳高縱遠,在自給你預備了那麼多的書,你也不看。

    我無論到哪一處去,對于那一處地方的民情風土,名勝形勢,總要設法明了。

    我所說的,一半是你周叔父所說,一半是從峨眉縣志上看來的。

    人隻要肯留心,什麼都可以知道,這又何足為奇呢?" 二人且行且說,一會兒工夫便到了華岩堠。

    這時日已中午,李甯覺着腹中饑餓。

    英瓊便把帶來的幹糧取出,正要去尋水源,舀點泉水來就着吃。

    李甯忙道:"無須。

    此地離山下隻有十五裡,好在今晚是住在城裡,何苦有現成福不享?我聽你周叔父說,離此不遠有一個解脫庵,那裡素齋甚好,我們何妨去飽飽口福?"說罷,帶着英瓊又往前走了不遠,便到了解脫坡。

    坡的右邊,果然有一座小庵,梵呗之聲隐隐随風吹到。

    走近庵前一看,隻見兩扇庵門緊閉。

    李甯輕輕叩了兩下。

    庵門開處,出來一個年老佛婆。

    李甯對她說明來意,老佛婆便引李甯父女去到禅堂落座,送上兩盞清茶,便到裡面去了。

    不多一會,唪經聲停歇,出來一個四十多歲的老尼姑。

    互相問過姓名法号之後,李甯便說遊山饑渴,意欲在她香積廚内擾一頓素齋。

    那尼姑名喚廣慧,聞言答道:"李施主,不瞞你說,這解脫庵昔日本是我師兄廣明參修之所,雖不富足,尚有幾頃山田竹園,她又做得一手的好素齋,曆年朝山的居士,都喜歡到此地來用一點素齋。

    誰想她在上月圓寂後,被兩個師侄将廟産偷賣與地方上一些痞棍。

    後來被我知道,不願将這一所清淨佛地憑空葬送,才趕到此間将這座小庵盤頂過來,隻是那已經售出去的廟産無力贖回。

    現在小庵十分清苦,施主如不嫌草率,我便叫小徒英男作兩碗素面來,與施主用可好?"李甯見廣慧談吐明朗,相貌清奇,二目神光内斂,知是世外高人,連忙躬身施謝。

    廣慧便喚佛婆傳話下去。

    又對李甯道:"女公子一身仙骨,隻是眉心這兩粒紅痣生得煞氣太重。

    異日得志,千萬要多存幾分慈悲之心,休忘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