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關燈
小
中
大
然發迹呢! 原來,全似莊這個侄兒原名善言号鬲聞。
他父親也是蔭生用的通判分發廣東,到省不久染疫身亡,他母親亦相繼而故,他才十二歲,無人收留,幸虧他的房東是在香港洋行做生意的,把他帶去學徒。
他卻生性聰明,幾年功夫英文英語學的很好。
有一位廣東候補道光泰号平階的,常到香港與這洋行有點往來,很喜歡他生的清秀、靈勁。
那年放了英國欽差,就帶了他出去做個小翻譯,順便在上房裡跑跑。
在那段時間,這光觀察一位千金叫做玉妞,這年才十三歲,一個兒子才四歲。
這玉妞姨娘資秉聰慧,口齒尤為伶俐,就要跟着全鬲聞學外國話。
欽差說這也很好,就天天叫全鬲聞教他,一年多下來,英文英語都很有個樣子。
固是他天資聰悟,也因住在倫敦有個引而置之莊獄之間的道理在裡頭,不但這位姑娘容易學,就是全鬲聞也長進了許多。
這位姑娘時常同着全鬲聞出去玩耍,看過兩回英國男女結婚。
又有一天,同着全鬲聞去看茶會跳舞,回來就同全鬲聞說道:“外國的規矩真好,将來我也要學他呢!”這一天,又拉了全鬲聞出去到了一家餐館進去同吃,說是吃醉了,叫全鬲聞陪他在那裡住,全鬲聞始而不敢,那姑娘說:“你要不答應我,我回去叫你不得了。
”這種送上門的好事體,全鬲聞又何肯固辭,也就隻得答應。
這位姑娘雖隻十四歲的人,但是旗下女孩往往發育的早,也就有個成人的樣子。
這晚,住在餐館裡,居然行了個自由結婚的大禮,不過沒有請做書的做證人,所以不知其詳。
在餐館一住三天,然後雙雙回家。
這位欽差各處派人去找,因為不是什麼美名,恐怕被人登了報紙,傳到中國,所以未敢去報警察。
看見女兒回來,如獲至寶。
隻見這位姑娘走到老子面前,靠着膝前跪下說道:“女兒實是該死,因為看見外國人自主婚姻,實在很有道理,我想我們中國的男女總是彼此從未見面,強合着做成夫婦,有何趣味?這全鬲聞他教我的語言文字一年多了,我看他人很好,又盡心待我,如果回了國裡嫁的人斷不能及他,本來要同阿媽說明了,恐怕嫌他窮,不肯答應,所以,就學了外國人。
現在女兒身體已屬于他,父母要這不肖的女兒呢?就請提拔提拔他,他也是個世家子第,沒有什麼低微。
若不要女兒,女兒就跟着他去讨飯也不要緊。
”那全鬲聞也跟着跪在地下。
這姑娘又說:“錯處全在女兒一人身上,不能怪他,要是難為他,女兒也就隻有一死。
” 這位欽差本是愛這女兒如同掌上明珠,看見生米已成熟飯,不答應也是不能的了,且這全鬲聞也還生得一表人才,滿漢通婚又奉過明谕的,隻得歎歎氣道:“既已如此,還有什麼說呢,你們且起去罷。
”兩人磕頭起來,擇了個日子就在使館設了甥館。
後來又問他有功名沒有?全鬲聞道:“自己沒有,卻是在洋行裡的時候,有個同事也姓全,叫做全燕福,他卻有個候選,領執照的那年,他得瘍子事症身故,家裡沒人,這照被我收在身邊,不過是個廣東籍。
”這欽差道:“這就行了,如今停了捐,必須有個底子,才能加捐呢。
”就替他加捐了個分省試用同知,托人在京裡替他繳了捐,免保舉同印結,那姑娘又拿體己的錢,替他捐了條花翎。
這年差滿,保了一個以知府公省補用,并賞加三品銜。
如今,跟着欽差回來的。
他侄兒把這番話大緻說了一遍,這位全似莊喜不自勝,一口一聲贊他能幹。
遠不似在袁寶仙家得信的光景兒。
問他住在哪裡,全鬲聞道:“還跟着丈人住在天後宮行台,今日下午才上岸,看見報上說叔叔在這裡,所以過來請安,明兒再叫侄兒媳婦過來叩見。
” 全似莊道:“我明兒要去見欽差呢,就在那邊見罷。
”又談了些家常,這全鬲聞才辭了回去。
次早,全似莊穿了衣帽,到欽差行台拜見。
等了一刻,欽差請進,見了面行禮,起來請了個安,光欽差說:“咱們兒女親家,你怎麼還用手本,以後萬萬不可再行這些官禮。
”談了一陣,又請進上房叫姨娘、女兒、兒子通同見過。
全似莊約光欽差晚上到海國去,光欽差道:“那不是番菜館麼?”全似莊道:“是。
”光欽差道:“我在外洋可吃厭了,我倒想有什麼好堂子裡去見識見識。
”全似莊遲了一遲不肯拂這欽差親家的意思,連忙說:“就是這樣,我去招呼一聲,就寫帖子過來罷。
” 光欽差請他寬了衣帽,留他吃了點心,然後出來上了馬車,就趕緊吩咐到小久安裡。
下了馬車,叫小馬夫跟着進了禦堂去問,幸喜這顧媚香是在小久安裡底,大門迎着禦堂最易尋的。
全似莊進了大門,問顧媚香的房間,相幫說在樓上,一面喊阿銀姐客人上來。
顧媚香正同任天然吃點心,聽說客人上來,媚香想:我什麼客人這會子來呢?阿銀忙到樓梯口一看,同過幾回台面,認得的,連忙打起門簾說:“任大人朋友來。
”又向着全似莊叫聲:“全大人好早!”引着進了房。
媚香也站起來叫了聲:“全大人!”任天然忙問:“似翁先生如此早兒想必有什麼事體?”全似莊坐下道:“不但有事奉求天翁,并且要奉求貴相好呢。
”任天然忙問何事,全似莊道:“昨天席上不是我的家人來回說我的舍侄來了,這是我的胞侄,我先兄隻此一子,從小兒是我撫養大的,送在香港學堂裡學書。
那年光平階欽差出使欽差,我因為他的英文英語都還有點功夫,薦了過去,光欽差就把他奏調出洋。
蒙欽差賞識,将他贅作東牀。
現在也保舉了公省知府,昨天同了光欽差一起回來,今天我去見了光欽差,他因為在外洋悶的久了,要在上海散散心,叫我在堂子裡請請他,我是向不叫局的,哪裡去擺酒呢?想着任天翁是至交,可
他父親也是蔭生用的通判分發廣東,到省不久染疫身亡,他母親亦相繼而故,他才十二歲,無人收留,幸虧他的房東是在香港洋行做生意的,把他帶去學徒。
他卻生性聰明,幾年功夫英文英語學的很好。
有一位廣東候補道光泰号平階的,常到香港與這洋行有點往來,很喜歡他生的清秀、靈勁。
那年放了英國欽差,就帶了他出去做個小翻譯,順便在上房裡跑跑。
在那段時間,這光觀察一位千金叫做玉妞,這年才十三歲,一個兒子才四歲。
這玉妞姨娘資秉聰慧,口齒尤為伶俐,就要跟着全鬲聞學外國話。
欽差說這也很好,就天天叫全鬲聞教他,一年多下來,英文英語都很有個樣子。
固是他天資聰悟,也因住在倫敦有個引而置之莊獄之間的道理在裡頭,不但這位姑娘容易學,就是全鬲聞也長進了許多。
這位姑娘時常同着全鬲聞出去玩耍,看過兩回英國男女結婚。
又有一天,同着全鬲聞去看茶會跳舞,回來就同全鬲聞說道:“外國的規矩真好,将來我也要學他呢!”這一天,又拉了全鬲聞出去到了一家餐館進去同吃,說是吃醉了,叫全鬲聞陪他在那裡住,全鬲聞始而不敢,那姑娘說:“你要不答應我,我回去叫你不得了。
”這種送上門的好事體,全鬲聞又何肯固辭,也就隻得答應。
這位姑娘雖隻十四歲的人,但是旗下女孩往往發育的早,也就有個成人的樣子。
這晚,住在餐館裡,居然行了個自由結婚的大禮,不過沒有請做書的做證人,所以不知其詳。
在餐館一住三天,然後雙雙回家。
這位欽差各處派人去找,因為不是什麼美名,恐怕被人登了報紙,傳到中國,所以未敢去報警察。
看見女兒回來,如獲至寶。
隻見這位姑娘走到老子面前,靠着膝前跪下說道:“女兒實是該死,因為看見外國人自主婚姻,實在很有道理,我想我們中國的男女總是彼此從未見面,強合着做成夫婦,有何趣味?這全鬲聞他教我的語言文字一年多了,我看他人很好,又盡心待我,如果回了國裡嫁的人斷不能及他,本來要同阿媽說明了,恐怕嫌他窮,不肯答應,所以,就學了外國人。
現在女兒身體已屬于他,父母要這不肖的女兒呢?就請提拔提拔他,他也是個世家子第,沒有什麼低微。
若不要女兒,女兒就跟着他去讨飯也不要緊。
”那全鬲聞也跟着跪在地下。
這姑娘又說:“錯處全在女兒一人身上,不能怪他,要是難為他,女兒也就隻有一死。
” 這位欽差本是愛這女兒如同掌上明珠,看見生米已成熟飯,不答應也是不能的了,且這全鬲聞也還生得一表人才,滿漢通婚又奉過明谕的,隻得歎歎氣道:“既已如此,還有什麼說呢,你們且起去罷。
”兩人磕頭起來,擇了個日子就在使館設了甥館。
後來又問他有功名沒有?全鬲聞道:“自己沒有,卻是在洋行裡的時候,有個同事也姓全,叫做全燕福,他卻有個候選,領執照的那年,他得瘍子事症身故,家裡沒人,這照被我收在身邊,不過是個廣東籍。
”這欽差道:“這就行了,如今停了捐,必須有個底子,才能加捐呢。
”就替他加捐了個分省試用同知,托人在京裡替他繳了捐,免保舉同印結,那姑娘又拿體己的錢,替他捐了條花翎。
這年差滿,保了一個以知府公省補用,并賞加三品銜。
如今,跟着欽差回來的。
他侄兒把這番話大緻說了一遍,這位全似莊喜不自勝,一口一聲贊他能幹。
遠不似在袁寶仙家得信的光景兒。
問他住在哪裡,全鬲聞道:“還跟着丈人住在天後宮行台,今日下午才上岸,看見報上說叔叔在這裡,所以過來請安,明兒再叫侄兒媳婦過來叩見。
” 全似莊道:“我明兒要去見欽差呢,就在那邊見罷。
”又談了些家常,這全鬲聞才辭了回去。
次早,全似莊穿了衣帽,到欽差行台拜見。
等了一刻,欽差請進,見了面行禮,起來請了個安,光欽差說:“咱們兒女親家,你怎麼還用手本,以後萬萬不可再行這些官禮。
”談了一陣,又請進上房叫姨娘、女兒、兒子通同見過。
全似莊約光欽差晚上到海國去,光欽差道:“那不是番菜館麼?”全似莊道:“是。
”光欽差道:“我在外洋可吃厭了,我倒想有什麼好堂子裡去見識見識。
”全似莊遲了一遲不肯拂這欽差親家的意思,連忙說:“就是這樣,我去招呼一聲,就寫帖子過來罷。
” 光欽差請他寬了衣帽,留他吃了點心,然後出來上了馬車,就趕緊吩咐到小久安裡。
下了馬車,叫小馬夫跟着進了禦堂去問,幸喜這顧媚香是在小久安裡底,大門迎着禦堂最易尋的。
全似莊進了大門,問顧媚香的房間,相幫說在樓上,一面喊阿銀姐客人上來。
顧媚香正同任天然吃點心,聽說客人上來,媚香想:我什麼客人這會子來呢?阿銀忙到樓梯口一看,同過幾回台面,認得的,連忙打起門簾說:“任大人朋友來。
”又向着全似莊叫聲:“全大人好早!”引着進了房。
媚香也站起來叫了聲:“全大人!”任天然忙問:“似翁先生如此早兒想必有什麼事體?”全似莊坐下道:“不但有事奉求天翁,并且要奉求貴相好呢。
”任天然忙問何事,全似莊道:“昨天席上不是我的家人來回說我的舍侄來了,這是我的胞侄,我先兄隻此一子,從小兒是我撫養大的,送在香港學堂裡學書。
那年光平階欽差出使欽差,我因為他的英文英語都還有點功夫,薦了過去,光欽差就把他奏調出洋。
蒙欽差賞識,将他贅作東牀。
現在也保舉了公省知府,昨天同了光欽差一起回來,今天我去見了光欽差,他因為在外洋悶的久了,要在上海散散心,叫我在堂子裡請請他,我是向不叫局的,哪裡去擺酒呢?想着任天翁是至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