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這位增朗之,為甚麼丢着那最快活的少爺不做,跑到京裡來呢?原來那增朗之的老翁請的那位錢谷龍師爺,自從把賈端甫辭了之後,另請了一位姓王的秀才,是個揚州人。
這王先生不但做人圓到,筆下靈動,并且絲弦蕭管、京調小曲,無一不精。
到館一個多月之後,每到放學的時候,就自己以此消遣。
這男女兩個學生,正是投其所好,也就跟着要學,這王先生倒也不吝教誨。
誰知這兩個學生讀書的天份有限,學唱的天份甚高。
那女學生更是天生成的一串珠喉,又圓又脆,唱起那小榮歸來,雖隻十一二歲的人,那一種輕倩柔媚之神,能令人魂消心醉,比那些西南營的姑娘要高得多了。
絲弦到手就能成聲,而且抱的式樣、彈的指法都是不學而能,真是個生有夙慧的。
就是那男學生,雖說遜于乃姊,喉嚨卻也不錯,唱起那旦腳的昆曲京調,宛轉如好女一般。
這王先生見學有傳人不勝歡喜,也肯盡心指授。
不到一年工夫,這兩位高足,于那唱歌音律科的學問竟能領得卒業文憑。
龍老頭兒有這一雙兒女,又有一個千嬌百媚的愛姬,還有一個克紹箕裘的令子,家道又很溫飽,也可以娛此暮年。
不料他财多身弱,老态漸增,初隻步履需人,後則漸成癱瘓。
當那賈端甫登第回家開賀之後,這龍老頭兒已是卧牀不起一月有餘。
依着惠蔭洲的意思,看這位錢谷龍師爺不能到館,就想另請高明,幸虧這龍伯青向來恭維得增二少爺十分受用,到這時候就在他老翁面前說道:“這龍師爺在老爺子衙門裡也将近十年了,平日處的也很好,辦的公事也從沒有碰過上司的釘子,現在病着,雖然不能逐日到館,這世兄龍伯青在衙門裡學的年數也不少,平日公事也就有一半是他辦的,遇到有要緊的事體,也還可以叫他在老翁跟前商量請示。
今兒若因為龍師爺病了,就辭了他另外請人,豈不叫人家看得咱們待朋友太薄麼?”惠蔭洲聽他賢郎的這番議論,倒也十分近理,也就将就下去。
那龍伯青聽見感激萬分,但是自家的底子自家知道,心裡想着他待我的交情雖然甚好,然而沒有甚麼可以牽絆得住他的地方,這交情總靠不祝老翁的病看着是不會好的了,若萬一有個風吹草動,這館是終究要脫的。
我是個沒有出過手的人,到那裡去謀館哩?必得要想個法子,籠絡住這人才好。
這天又在小銀珠家吃酒,兩個人到了酒酣耳熱之時,這龍伯青開口道:“我承朗翁這番相待,真是情逾手足,無恩可報。
意思要想聯一個金蘭之好,但是我年紀稍長兩歲,似乎不當。
”這增二少爺正在高興頭上,滿口應允。
第二天,龍伯青趕緊寫了份帖子,穿了衣帽,到增二少爺書房拜換。
增朗之也連忙叫人去寫帖子,說明早一準登堂。
這龍伯青又吩咐廚房預備一桌酒菜,又同姨娘、妻子、妹妹說道:“明天須要早點收搶收拾,怕他是要請見的。
”次日十一點多鐘,增二少爺穿了衣帽,坐了轎子,叫家人拿了一個如弟帖子,來拜龍少爺。
龍伯青趕緊穿了衣帽,迎了出來,到廳上行了禮,交了蘭譜。
增朗之叫家人拿好便帖子,拜龍師爺。
龍伯青連忙自己拿着帖子進去回,出來說道:“家父雖然不能起牀,因系通家至好,不敢客氣,請到房裡相見,但是不可行禮。
” 增朗之應了,跟着龍伯青進了上房,到了龍鐘仁的房裡,走到牀面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聲:“老伯!”那龍鐘仁在牀上拱了一拱手,說道:“小兒承蒙不棄,許訂昆弟之好,真是高攀,将來一切總望格外看觑,我是老的不能動了。
不過拖延日子得一天算一天。
”增朗之又安慰了兩句道:“老伯這病不要緊,天氣暖些就會好的。
”那楊姨娘、龍玉燕同着龍伯青的少奶奶水柔娟,都打扮得花團錦簇,在堂屋裡等着見禮。
龍研香也從書房裡叫了進來;龍伯青就邀着增朗之出來-一相見。
增朗之看那楊姨娘雖是半老徐娘,而風緻不減,這位世妹更是嬌小玲珑,兩個雙眼睛箍兒含着一汪秋水,真是個天生尤物。
就是那位把嫂,似笑佯羞的一種小家風度,亦自撩人。
這三個美人對着這豪華公子,彼此都有個戀戀不舍的意思。
那龍研香見了禮,先回書房去了,龍伯青就讓着增朗之在堂屋裡坐。
楊姨娘們也都坐在旁邊陪着閑談。
那楊姨娘的談風最好,問長問短的,親熱異常。
隔了一回,毛升上來請示說:“菜已好了,開在那裡?”龍伯青體貼增二少爺的意思,說:“我們通家至
這王先生不但做人圓到,筆下靈動,并且絲弦蕭管、京調小曲,無一不精。
到館一個多月之後,每到放學的時候,就自己以此消遣。
這男女兩個學生,正是投其所好,也就跟着要學,這王先生倒也不吝教誨。
誰知這兩個學生讀書的天份有限,學唱的天份甚高。
那女學生更是天生成的一串珠喉,又圓又脆,唱起那小榮歸來,雖隻十一二歲的人,那一種輕倩柔媚之神,能令人魂消心醉,比那些西南營的姑娘要高得多了。
絲弦到手就能成聲,而且抱的式樣、彈的指法都是不學而能,真是個生有夙慧的。
就是那男學生,雖說遜于乃姊,喉嚨卻也不錯,唱起那旦腳的昆曲京調,宛轉如好女一般。
這王先生見學有傳人不勝歡喜,也肯盡心指授。
不到一年工夫,這兩位高足,于那唱歌音律科的學問竟能領得卒業文憑。
龍老頭兒有這一雙兒女,又有一個千嬌百媚的愛姬,還有一個克紹箕裘的令子,家道又很溫飽,也可以娛此暮年。
不料他财多身弱,老态漸增,初隻步履需人,後則漸成癱瘓。
當那賈端甫登第回家開賀之後,這龍老頭兒已是卧牀不起一月有餘。
依着惠蔭洲的意思,看這位錢谷龍師爺不能到館,就想另請高明,幸虧這龍伯青向來恭維得增二少爺十分受用,到這時候就在他老翁面前說道:“這龍師爺在老爺子衙門裡也将近十年了,平日處的也很好,辦的公事也從沒有碰過上司的釘子,現在病着,雖然不能逐日到館,這世兄龍伯青在衙門裡學的年數也不少,平日公事也就有一半是他辦的,遇到有要緊的事體,也還可以叫他在老翁跟前商量請示。
今兒若因為龍師爺病了,就辭了他另外請人,豈不叫人家看得咱們待朋友太薄麼?”惠蔭洲聽他賢郎的這番議論,倒也十分近理,也就将就下去。
那龍伯青聽見感激萬分,但是自家的底子自家知道,心裡想着他待我的交情雖然甚好,然而沒有甚麼可以牽絆得住他的地方,這交情總靠不祝老翁的病看着是不會好的了,若萬一有個風吹草動,這館是終究要脫的。
我是個沒有出過手的人,到那裡去謀館哩?必得要想個法子,籠絡住這人才好。
這天又在小銀珠家吃酒,兩個人到了酒酣耳熱之時,這龍伯青開口道:“我承朗翁這番相待,真是情逾手足,無恩可報。
意思要想聯一個金蘭之好,但是我年紀稍長兩歲,似乎不當。
”這增二少爺正在高興頭上,滿口應允。
第二天,龍伯青趕緊寫了份帖子,穿了衣帽,到增二少爺書房拜換。
增朗之也連忙叫人去寫帖子,說明早一準登堂。
這龍伯青又吩咐廚房預備一桌酒菜,又同姨娘、妻子、妹妹說道:“明天須要早點收搶收拾,怕他是要請見的。
”次日十一點多鐘,增二少爺穿了衣帽,坐了轎子,叫家人拿了一個如弟帖子,來拜龍少爺。
龍伯青趕緊穿了衣帽,迎了出來,到廳上行了禮,交了蘭譜。
增朗之叫家人拿好便帖子,拜龍師爺。
龍伯青連忙自己拿着帖子進去回,出來說道:“家父雖然不能起牀,因系通家至好,不敢客氣,請到房裡相見,但是不可行禮。
” 增朗之應了,跟着龍伯青進了上房,到了龍鐘仁的房裡,走到牀面前恭恭敬敬的叫了一聲:“老伯!”那龍鐘仁在牀上拱了一拱手,說道:“小兒承蒙不棄,許訂昆弟之好,真是高攀,将來一切總望格外看觑,我是老的不能動了。
不過拖延日子得一天算一天。
”增朗之又安慰了兩句道:“老伯這病不要緊,天氣暖些就會好的。
”那楊姨娘、龍玉燕同着龍伯青的少奶奶水柔娟,都打扮得花團錦簇,在堂屋裡等着見禮。
龍研香也從書房裡叫了進來;龍伯青就邀着增朗之出來-一相見。
增朗之看那楊姨娘雖是半老徐娘,而風緻不減,這位世妹更是嬌小玲珑,兩個雙眼睛箍兒含着一汪秋水,真是個天生尤物。
就是那位把嫂,似笑佯羞的一種小家風度,亦自撩人。
這三個美人對着這豪華公子,彼此都有個戀戀不舍的意思。
那龍研香見了禮,先回書房去了,龍伯青就讓着增朗之在堂屋裡坐。
楊姨娘們也都坐在旁邊陪着閑談。
那楊姨娘的談風最好,問長問短的,親熱異常。
隔了一回,毛升上來請示說:“菜已好了,開在那裡?”龍伯青體貼增二少爺的意思,說:“我們通家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