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有做生意的,也有當衙門的,不過總想在他面子上治點光,或在官府面前說兩句話,或薦個把小小的館地,也是好的。
就是他那兩個娘舅莫仁、莫信,有多年不通往來,這回也先上門來替外甥道喜,還要過來幫忙。
在賈端甫呢,本來不願意把惹這些人的,因想了一想,一來是桑梓之情難卻,二來就要開資,這些人既來認親,那有不送些資儀的,積少可以成多,大處不可小算,至于以後的事再想法子撒開他們,也不難的。
當時也就不十分拒絕。
忙了幾天,賈瑞甫又去上了幾處本支的祖墳,揀了日子開賀,官場生意親友人等多多少少的都送了些賀儀。
就是那位龍師爺,當時彼此雖然不歡而散,此時也還送了四塊鈔。
到開賀之後結算下來,總共也收了有三四百塊鈔的光景,也就不算少了。
他開賀是挑了兩個日子,一個日子請官場,一個日子請的是本城親友。
到了請親友這天,把三間廳的隔闆打通接着廊檐,勉強擺了十二桌,幸虧都是借的闆凳。
若用椅子就萬擺不下了,卻是坐的滿滿的。
賈端甫各桌送了酒,坐在中間檐口末席相陪。
上了兩道菜,讓了幾杯酒,賈端甫舉着杯子向着各席道:“今天蒙各位高親貴友賞光,我賈崇方不勝榮幸之至。
我卻有句話要趁着各位高親貴友通同在坐先告過罪,望各位幹了此杯,聽我賈崇方一言。
” 大家皆略略舉了一舉杯子,側耳靜聽,寂然無嘩,隻聽見賈瑞甫說道:“我賈崇方,托衆位福庇,得中兩榜,通籍朝端,便是一個朝廷的命官,儒林的表率了,在國就要想做一個正色立朝的臣子,在鄉就要想做一個守正不阿的紳士。
但是要做名臣正紳,自然先打立品起,凡有替人說事薦館等事,那是最幹礙品行的,我可發誓不為,恐怕各位親友不知,看見我做了京官常與地方官來往,有些事體要托我向官府關說關說,或是要謀個托征收厘金之類的館地,要找我推薦推薦。
那時,我要答應呢,壞了我的品行聲名,那是我斷斷不肯的。
若要回報,豈不叫來托的人下不去?所以,今日當着大衆說明,望諸位高親貴友,總要原諒,免得臨時見怪。
還有一說,我目今是個京官那不必說,将來提了員外,做了郎中,得了京察,放了府道,那時是做外官了。
外官衙門最壞事的,就是官親,你們不看見那時報裡論的麼,可謂将官親的弊端,發揮淨荊将來找放了外官,我那衙門裡可一個官親也不用,倘各位高親貴友以俗情相待,到那時遠道見訪,不要怪我賈崇方無情,不但衙門裡不能破例位置,就是盤川也分文不能送的,甯可将來回家盡情負荊請罪,在官的時候,可不能不惜守官箴的呢。
”這一席語,說的各親友面面相觑,默默無言,有兩個善于奉承的讀書人,還說端翁這話真是做官的正理,而且預先向大家說明,免得人家不知誤犯,到那時進退兩難,更是端翁忠厚待人的地方。
隻有那達怡軒在東首靠牆的一個桌上冷笑了一聲,低低的說道:“做官的正不正、清不清全在自己,那裡有會被人家帶累的呢? 我不信古來那些名臣正士,難道他都是斷絕六親的麼?”賈端甫耳朵裡。
也微微聽着兩句,心裡想道:他是個同年的舉人,若同他兜搭起來,設或他再響響的說兩句不中聽的話,那時同他辯也不好,不同他辯也不好,倒不如裝作不聽見過去罷。
這正是他的天禀聰明,一入仕途就會了這見風收帆的訣竅,無怪他将來要宦途得意呢。
賈端甫把話說完,又拿着杯子勸着大家道:“我隻顧說話,把衆位的酒都耽誤了,請幹一杯。
”一面又催管家斟酒。
不多一會萊完席散,衆親友各自告謝而去。
賈端甫在家裡住了一個多月,也到州裡去過兩次,惠蔭洲也來談了幾回,又托惠蔭洲寫了幾封信帶在身邊,先在場下,後到揚州、南京、上海、江蘇各處官嘗鹽務、商号張羅了些,約摸也有千金左右,回到通州,已自臘月中旬。
這天看見報上的電傳閣抄,是傅中堂逐出軍機創職回籍,卻把厲尚書派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他看見他的恩師進了軍機,不覺怦然心動,就有個王陽在位貢禹彈冠的意思。
忙忙收拾過年料理進京,隻因要帶着家眷走,不帶老媽子,路上無人服侍,帶老媽子,通州人聽見進京,覺得路遠得狠,要的工價甚昂,這是個日長歲久的事體,怎能不打算打算呢?張全乘機說道:“小的也隻一妻一女,妻子本是北邊人,女兒也方三四歲,本想帶着進京,不如叫他路上服侍太太小姐,求老爺
就是他那兩個娘舅莫仁、莫信,有多年不通往來,這回也先上門來替外甥道喜,還要過來幫忙。
在賈端甫呢,本來不願意把惹這些人的,因想了一想,一來是桑梓之情難卻,二來就要開資,這些人既來認親,那有不送些資儀的,積少可以成多,大處不可小算,至于以後的事再想法子撒開他們,也不難的。
當時也就不十分拒絕。
忙了幾天,賈瑞甫又去上了幾處本支的祖墳,揀了日子開賀,官場生意親友人等多多少少的都送了些賀儀。
就是那位龍師爺,當時彼此雖然不歡而散,此時也還送了四塊鈔。
到開賀之後結算下來,總共也收了有三四百塊鈔的光景,也就不算少了。
他開賀是挑了兩個日子,一個日子請官場,一個日子請的是本城親友。
到了請親友這天,把三間廳的隔闆打通接着廊檐,勉強擺了十二桌,幸虧都是借的闆凳。
若用椅子就萬擺不下了,卻是坐的滿滿的。
賈端甫各桌送了酒,坐在中間檐口末席相陪。
上了兩道菜,讓了幾杯酒,賈端甫舉着杯子向着各席道:“今天蒙各位高親貴友賞光,我賈崇方不勝榮幸之至。
我卻有句話要趁着各位高親貴友通同在坐先告過罪,望各位幹了此杯,聽我賈崇方一言。
” 大家皆略略舉了一舉杯子,側耳靜聽,寂然無嘩,隻聽見賈瑞甫說道:“我賈崇方,托衆位福庇,得中兩榜,通籍朝端,便是一個朝廷的命官,儒林的表率了,在國就要想做一個正色立朝的臣子,在鄉就要想做一個守正不阿的紳士。
但是要做名臣正紳,自然先打立品起,凡有替人說事薦館等事,那是最幹礙品行的,我可發誓不為,恐怕各位親友不知,看見我做了京官常與地方官來往,有些事體要托我向官府關說關說,或是要謀個托征收厘金之類的館地,要找我推薦推薦。
那時,我要答應呢,壞了我的品行聲名,那是我斷斷不肯的。
若要回報,豈不叫來托的人下不去?所以,今日當着大衆說明,望諸位高親貴友,總要原諒,免得臨時見怪。
還有一說,我目今是個京官那不必說,将來提了員外,做了郎中,得了京察,放了府道,那時是做外官了。
外官衙門最壞事的,就是官親,你們不看見那時報裡論的麼,可謂将官親的弊端,發揮淨荊将來找放了外官,我那衙門裡可一個官親也不用,倘各位高親貴友以俗情相待,到那時遠道見訪,不要怪我賈崇方無情,不但衙門裡不能破例位置,就是盤川也分文不能送的,甯可将來回家盡情負荊請罪,在官的時候,可不能不惜守官箴的呢。
”這一席語,說的各親友面面相觑,默默無言,有兩個善于奉承的讀書人,還說端翁這話真是做官的正理,而且預先向大家說明,免得人家不知誤犯,到那時進退兩難,更是端翁忠厚待人的地方。
隻有那達怡軒在東首靠牆的一個桌上冷笑了一聲,低低的說道:“做官的正不正、清不清全在自己,那裡有會被人家帶累的呢? 我不信古來那些名臣正士,難道他都是斷絕六親的麼?”賈端甫耳朵裡。
也微微聽着兩句,心裡想道:他是個同年的舉人,若同他兜搭起來,設或他再響響的說兩句不中聽的話,那時同他辯也不好,不同他辯也不好,倒不如裝作不聽見過去罷。
這正是他的天禀聰明,一入仕途就會了這見風收帆的訣竅,無怪他将來要宦途得意呢。
賈端甫把話說完,又拿着杯子勸着大家道:“我隻顧說話,把衆位的酒都耽誤了,請幹一杯。
”一面又催管家斟酒。
不多一會萊完席散,衆親友各自告謝而去。
賈端甫在家裡住了一個多月,也到州裡去過兩次,惠蔭洲也來談了幾回,又托惠蔭洲寫了幾封信帶在身邊,先在場下,後到揚州、南京、上海、江蘇各處官嘗鹽務、商号張羅了些,約摸也有千金左右,回到通州,已自臘月中旬。
這天看見報上的電傳閣抄,是傅中堂逐出軍機創職回籍,卻把厲尚書派在軍機大臣上行走。
他看見他的恩師進了軍機,不覺怦然心動,就有個王陽在位貢禹彈冠的意思。
忙忙收拾過年料理進京,隻因要帶着家眷走,不帶老媽子,路上無人服侍,帶老媽子,通州人聽見進京,覺得路遠得狠,要的工價甚昂,這是個日長歲久的事體,怎能不打算打算呢?張全乘機說道:“小的也隻一妻一女,妻子本是北邊人,女兒也方三四歲,本想帶着進京,不如叫他路上服侍太太小姐,求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