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三十 虎五

關燈
見畫虎則喜,不見則不樂。

    我每夢中多與群虎遊。

    我不欲言于兒孫輩。

    至晚年尤甚。

    至于縱步遊賞之處,往往見虎。

    及問同遊人。

    又不見,我方恐懼。

    尋乃盡毀去所畫之虎。

    今卧疾後,又夢化身為虎兒。

    又夢覺既久,而方複人身。

    我死之後,恐必化為虎,兒孫輩遇虎,慎勿殺之。

    ”其夕卒,家方謀葬,其屍忽化為虎,跳躍而出。

    其一子逐出觀之,其虎回趕其子,食之而去。

    數日,忽家人夜夢真歸謂家人曰:“我已為虎,甚是安健。

    但離家時,便得一人食之,至今猶不饑。

    ”至曙,家之人疑不識其子而食之,述于鄰裡。

    有識者曰:“今為人,即識人之父子。

    既化虎,又何記為人之父也。

    夫人與獸,豈不殊耶?若為虎尚記前生之事,人奚必記前生之事也。

    人尚不記前生,足知獸不靈于人也。

    ”(出《潇湘記》) 邺中有個叫楊真的居民,家裡挺富。

    他平生酷愛畫虎。

    因此他家裡畫的虎特别多,不管是躺着還是坐着,一定能看到。

    後來他到了老年,讓家人把家裡所畫的虎全都毀掉。

    到他九十歲的時候,他突然病倒了。

    他把兒孫們找到跟前說:“我平生不應該那麼喜歡畫虎。

    我那時候見了畫虎就高興,不見就不高興。

    我常常在夢裡和一群老虎遊玩,我不想對兒孫們講。

    到了晚年就更厲害,一到任意遊賞的時候就能看見老虎。

    等到我問同遊的人,人家還沒看見。

    這才害怕。

    不久我就把畫的虎都毀了。

    這回病倒以後,又夢見我自己變成一隻虎,夢醒之後老半天,才恢複人的身形。

    我死之後,恐怕一定要變成老虎。

    兒孫們遇上老虎,可千萬不要打死它。

    ”那天晚上,老楊真就死了,家裡正為他張羅葬禮,他的屍體忽然變成一隻老虎,跳躍着跑出去。

    他的一個兒子竄出去看,他回來把兒子吃了才離去。

    幾天之後,家人忽然夢見楊真回來對家人說:“我已經變成老虎,身體很安康,隻是在離家的時候吃了一個人,便直到現在也沒餓。

    ”到天亮,家裡人懷疑楊真是因為變成老虎以後不認識兒子了才把兒子吃了,就向鄰人說了這件事,一個有知識的人說:“現在的人,即使是認識自己的兒子,已經變成了老虎,又怎麼能記得自己是誰的父親呢?人和獸不是有不同麼?如果做老虎還能記得前生的事,那麼人也一定能記得前生的事。

    人尚且不能記得前生,可想而知,獸的靈性還不如人呢!” 王居貞 明經王居貞者下第,歸洛之颍陽。

    出京,與一道士同行。

    道士盡日不食。

    雲:“我咽氣術也。

    ”每至居貞睡後,燈滅,(“滅”原作“燈”,據明抄本、許本、黃本改。

    )即開一布囊,取一皮披之而去,五更複來。

    他日,居貞佯寝,急奪其囊,道士叩頭乞。

    居貞曰:“言之即還汝。

    ”遂言吾非人,衣者虎皮也,夜即求食于村鄙中,衣其皮,即夜可馳五百裡。

    居貞以離家多時,甚思歸。

    曰:“吾可披乎?”曰:“可也。

    ”居真去家猶百餘裡,遂披之暫歸。

    夜深,不可入其門,乃見一豬立于門外,擒而食之。

    逡巡回,乃還道士皮。

    及至家,雲,居貞之次子夜出,為虎所食。

    問其日,乃居貞回日。

    自後一兩日甚飽,并不食他物。

    (出《傳奇》) 王居貞考明經科未中,從京城回歸洛州的颍陽。

    出京之後,和一位道士同行。

    道士整天不吃飯,他說:“我這是咽氣術。

    ”每當王居貞睡了之後,熄了燈,道士就打開一個布口袋,從裡邊取出一張皮來披到身上,然後出去,五更天再回來。

    後來的一天晚上,王居貞假裝睡着了,當道士取出布口袋的時候,王居貞一下子就奪了過來。

    道士又叩頭又作揖地往回要。

    王居貞說:“你對我說實話我就還給你。

    ”于是道士說道:“我不是人,每天夜裡偷偷穿上的是虎皮,穿上它到村邊上找東西吃。

    穿上這張虎皮,一夜可以跑五百裡。

    ”王居貞因為離開家很長時間了,特别想家,就問道:“我可以借披一下嗎?”道士說可以。

    王居貞家離此還有一百多裡,就披上這張虎皮暫時跑回去看看。

    夜裡回到家裡,不能進門,就把立在門外的一頭豬逮住吃了。

    很快又返回來,把虎皮還給道士。

    等到回到家裡,家人說,王居貞的二兒子夜間出門,被虎吃了。

    他問是哪一天,恰恰是他披着虎皮回家的那天。

    此後的一兩天内他一直感到很飽,不吃任何東西。

     歸生 弘文學士歸生,亂後家寓巴州。

    遣使入蜀,早行,遇虎于道。

    遂升木以避。

    數虎疊來攫躍,取之不及。

    虎相謂曰:“無過巴西縣黃二郎也。

    ”一虎乃去。

    俄有白狸者至,視其人而哮吼攫躍,使人升木愈高。

    既皆不得,環而守之。

    移時,有群騾撼鈴聲,遂各散。

    使人至巴西,果有黃二郎者乃巴西吏人,為虎所食也。

    (出《聞奇錄》) 弘文學士歸生,戰亂之後家住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