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四百二十八 虎三
關燈
小
中
大
卷第四百二十八虎三
裴旻斑子劉薦勤自勵宣州兒笛師張竭忠裴越客盧造
裴旻
裴旻為龍華軍使,守北平。
北平多虎。
旻善射。
嘗一日斃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顧自矜。
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
将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
”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裡,往往有之。
”旻躍馬而往,次叢薄中。
果有一虎騰出,狀小而勢猛,據地一吼,山石震裂。
旻馬辟易,弓矢皆墜,殆不得免。
自此慚懼,不複射虎。
(出《國史補》) 裴旻是龍華軍使,鎮守北平。
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
裴旻善射,曾經在一天之内射死過三十一隻老虎。
然後他就在山下四處張望,顯出自得的樣子。
有一位老頭走過來對他說:“你射死的這些,都是彪,象虎而不是虎。
你要是遇上真虎,也就無能為力了。
”裴旻說:“真虎在哪兒呢?”老頭說:“從這往北三十裡,常常有虎出沒。
”裴旻催馬向北而往,來到一個草木叢生的地方,果然有一隻老虎跳出來。
這隻老虎的個頭較小,但是氣勢兇猛,站在那裡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點兒被虎吞食。
從此他又慚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斑子 山魈者,嶺南所在有之,獨足反踵,手足三歧。
其牝好傅脂粉。
于大樹空中作窠,有木屏風帳幔。
食物甚備。
南人山行者,多持黃脂鉛粉及錢等以自随。
雄者謂之山公,必求金錢。
遇雌者謂之山姑,必求脂粉。
與者能相護。
唐天寶中,北客有嶺南山行者,多夜懼虎,欲上樹宿,忽遇雌山魈。
其人素有輕赍,因下樹再拜,呼山姑。
樹中遙問:“有何貨物?”人以脂粉與之,甚喜。
謂其人曰:“安卧無慮也。
”人宿樹下,中夜,有二虎欲至其所。
山魈下樹,以手撫虎頭曰:“斑子,我客在,宜速去也。
”二虎遂去。
明日辭别,謝客甚謹。
其難曉者,每歲中與人營田,人出田及種,餘耕地種植,并是山魈,谷熟則來喚人平分。
性質直,與人分,不取其多。
人亦不敢取多,取多者遇天疫病。
(出《廣異記》)
山魈,是嶺南那地方的一種動物,獨腳,腳後跟在前,手和腳隻有三個分歧。
那些雌性的喜歡塗抹脂粉。
它們在大樹空裡築巢,有木制的屏風幔帳之類的東西。
它們的食物很豐足。
南方人在山裡走路,大多都随身帶些黃脂鉛粉以及錢币什麼的。
雄性的被稱作“山公”,遇上它,它一定向你要金錢。
雌性的叫“山姑”,遇上它肯定要脂粉,給它脂粉的人可以得到它的庇護。
唐天寶年間,有個在嶺南山中行路的北方人,夜裡怕虎,想要到樹上睡,忽然遇上了雌性山魈。
這個人平常總揣些可以送人的小東西,于是就下樹跪拜,稱它為山姑。
山姑在樹中遠遠地問:“你有什麼貨物?”這個人就把脂粉送給它。
它特别高興,對這個人說:“你就放心地睡吧,什麼也用不着擔心!”這個人睡在樹下。
半夜的時候,有兩隻老虎走過來。
山魈下樹,用手撫摸着虎頭說:“斑子,我的客人在這裡,你應該馬上離開!”兩隻虎于是就走了。
第二天辭别,它與客人道謝,很是客氣。
難弄明白的是,山魈每年都和人聯合起來種田,人隻出田和種子,剩下在耕地裡種植的、忙碌的全都是山魈,谷物成熟的時候,它們來喊人平分。
它們的性情耿直,和人分,不取多。
人也不敢多取,取多了會遇上天災的。
劉薦 天寶末,劉薦者為嶺南判官。
山行,忽遇山魈,呼為妖鬼。
山魈怒曰:“劉判官,我自遊戲,何累于君?(“君”原作“我”。
據明抄本改。
)乃爾罵我!”遂于下樹枝上立,呼班子。
有頃虎至,令取劉判官。
薦大懼,策馬而走,須臾為虎所攫。
坐腳下。
魈乃笑曰:“劉判官,薦大懼。
(明抄本無“薦大懼”三字。
)更罵我否?”左右再拜乞命。
徐曰:“可去。
”虎方舍薦,薦怖懼幾絕。
扶歸,病數日方愈。
薦每向人說其事。
(出《廣異記》) 天寶年末,劉薦是嶺南判官。
有一次他走在山中,忽然遇上山魈,喊它是鬼。
山魈生氣地說:“我自己遊戲,和你有什麼關系,竟如此罵我?”于是它站到樹下邊的枝上,喊“斑子!”,過一會兒虎就來了。
它讓虎捉住劉判
北平多虎。
旻善射。
嘗一日斃虎三十有一,既而于山下四顧自矜。
有父老至曰:“此皆彪也,似虎而非。
将軍若遇真虎,無能為也。
”旻曰:“真虎安在?”老父曰:“自此而北三十裡,往往有之。
”旻躍馬而往,次叢薄中。
果有一虎騰出,狀小而勢猛,據地一吼,山石震裂。
旻馬辟易,弓矢皆墜,殆不得免。
自此慚懼,不複射虎。
(出《國史補》) 裴旻是龍華軍使,鎮守北平。
北平那地方老虎很多。
裴旻善射,曾經在一天之内射死過三十一隻老虎。
然後他就在山下四處張望,顯出自得的樣子。
有一位老頭走過來對他說:“你射死的這些,都是彪,象虎而不是虎。
你要是遇上真虎,也就無能為力了。
”裴旻說:“真虎在哪兒呢?”老頭說:“從這往北三十裡,常常有虎出沒。
”裴旻催馬向北而往,來到一個草木叢生的地方,果然有一隻老虎跳出來。
這隻老虎的個頭較小,但是氣勢兇猛,站在那裡一吼,山石震裂,裴旻的馬吓得倒退,他的弓和箭都掉到地上,差一點兒被虎吞食。
從此他又慚愧又害怕,不再射虎了。
斑子 山魈者,嶺南所在有之,獨足反踵,手足三歧。
其牝好傅脂粉。
于大樹空中作窠,有木屏風帳幔。
食物甚備。
南人山行者,多持黃脂鉛粉及錢等以自随。
雄者謂之山公,必求金錢。
遇雌者謂之山姑,必求脂粉。
與者能相護。
唐天寶中,北客有嶺南山行者,多夜懼虎,欲上樹宿,忽遇雌山魈。
其人素有輕赍,因下樹再拜,呼山姑。
樹中遙問:“有何貨物?”人以脂粉與之,甚喜。
謂其人曰:“安卧無慮也。
”人宿樹下,中夜,有二虎欲至其所。
山魈下樹,以手撫虎頭曰:“斑子,我客在,宜速去也。
”二虎遂去。
明日辭别,謝客甚謹。
其難曉者,每歲中與人營田,人出田及種,餘耕地種植,并是山魈,谷熟則來喚人平分。
性質直,與人分,不取其多。
人亦不敢取多,取多者遇天疫病。
(出《
那些雌性的喜歡塗抹脂粉。
它們在大樹空裡築巢,有木制的屏風幔帳之類的東西。
它們的食物很豐足。
南方人在山裡走路,大多都随身帶些黃脂鉛粉以及錢币什麼的。
雄性的被稱作“山公”,遇上它,它一定向你要金錢。
雌性的叫“山姑”,遇上它肯定要脂粉,給它脂粉的人可以得到它的庇護。
唐天寶年間,有個在嶺南山中行路的北方人,夜裡怕虎,想要到樹上睡,忽然遇上了雌性山魈。
這個人平常總揣些可以送人的小東西,于是就下樹跪拜,稱它為山姑。
山姑在樹中遠遠地問:“你有什麼貨物?”這個人就把脂粉送給它。
它特别高興,對這個人說:“你就放心地睡吧,什麼也用不着擔心!”這個人睡在樹下。
半夜的時候,有兩隻老虎走過來。
山魈下樹,用手撫摸着虎頭說:“斑子,我的客人在這裡,你應該馬上離開!”兩隻虎于是就走了。
第二天辭别,它與客人道謝,很是客氣。
難弄明白的是,山魈每年都和人聯合起來種田,人隻出田和種子,剩下在耕地裡種植的、忙碌的全都是山魈,谷物成熟的時候,它們來喊人平分。
它們的性情耿直,和人分,不取多。
人也不敢多取,取多了會遇上天災的。
劉薦 天寶末,劉薦者為嶺南判官。
山行,忽遇山魈,呼為妖鬼。
山魈怒曰:“劉判官,我自遊戲,何累于君?(“君”原作“我”。
據明抄本改。
)乃爾罵我!”遂于下樹枝上立,呼班子。
有頃虎至,令取劉判官。
薦大懼,策馬而走,須臾為虎所攫。
坐腳下。
魈乃笑曰:“劉判官,薦大懼。
(明抄本無“薦大懼”三字。
)更罵我否?”左右再拜乞命。
徐曰:“可去。
”虎方舍薦,薦怖懼幾絕。
扶歸,病數日方愈。
薦每向人說其事。
(出《廣異記》) 天寶年末,劉薦是嶺南判官。
有一次他走在山中,忽然遇上山魈,喊它是鬼。
山魈生氣地說:“我自己遊戲,和你有什麼關系,竟如此罵我?”于是它站到樹下邊的枝上,喊“斑子!”,過一會兒虎就來了。
它讓虎捉住劉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