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百四十九

關燈
蔔酋與忠順四月間調集部落。

    六月間印結求封。

    不虞忠順一旦物故。

    群情幾離。

    臣又差撫夷官一面出邊。

    忄?尉其哀情。

    一面密授方畧。

    聯其異志。

    且草枯馬弱。

    眾部思歸蔔酋終無所容其要挾。

    始令三枝十二部遣使投結於臣。

    求臣轉 奏。

    乞 封王爵。

    臣面進諸夷於前。

    逐一研審。

    蔔酋果否應嗣。

    諸酋果否推戴。

    邊約、果否能遵。

    諸夷果否能聽約束。

    諸夷同聲應臣雲俺荅立法。

    後代子孫嗣封以長。

    黃台吉撦力克皆以長子襲封。

    蔔石兔乃撦力克長孫。

    名分應立。

    各部同心以為當立。

    蔔石兔既立之後。

    不敢不感 皇恩。

    一意恭順。

    諸部落共保蔔石兔。

    封王之後。

    邊約見在。

    不敢不聽約束。

    審無異詞。

    臣始酌量撫賞。

    遣令出邊靜聽明示。

    旋報素囊台吉因忠順所遺賞物例應分得。

    欲與蔔石兔相爭。

    臣尤恐一人之爭。

    或以攜眾部之志。

    申諭五路兀慎諸酋雲。

    素囊既爭。

    恐礙王封。

    何不從中講明。

    我方好為題 請。

    隨據兀慎等差使稟雲、外邊家事相爭、原與 中國無與、況我眾部既巳投結、急求軍門題 請、早得 封王、以忄?尉外夷盻望之情、且馬市未開、撫賞懸望等情、臣思十二部皆戴蔔酋、素囊一人。

    焉能抗阻。

    萬一狂逞。

    則十一部仗大義而責之於外。

    我 中國嚴封守以拒之於內。

    素酋亦何所迯。

    且稱亂無形。

    稽封非策。

    相應題 請。

    伏乞 勑下禮兵二部再加計議、查照先年撦力克襲封事例、擬議上 請、準令蔔石兔嗣封王爵、其蔔石兔所遺龍虎將軍、姑候本酋生有嫡嗣、具實再請、準其襲替、并照節年常格給賞、庶夷情可忄?尉、而 國體以尊、款貢之利、亦可永保矣、然我之所以王虜。

    本為借其鈐束諸部之力。

    及其相沿之久。

    虜反肆其要挾無巳之謀。

    今使虜王足以制諸部。

    而 中國足以制虜王。

    其道在可合可分。

    可操可縱。

    施不測之恩威。

    使虜為我用。

    不為我難而巳矣請為 皇上陳之、初封俺荅之時、與之約曰。

    東自宣府。

    西至河套。

    責令俺荅約朿。

    今宣府白洪口自為一枝。

    河套吉能自為一枝。

    虜王所制者。

    山大二鎮十二部而巳。

    十二部之中。

    智力足以雄長諸酋者。

    五路台吉也。

    兵馬足以抗拒蔔酋者。

    素囊台吉也。

    公正足以攝服諸酋者。

    兀慎台吉也。

    恭順足以調和素囊者。

    把漢比妓也。

    制虜機宜全在於此使非得虜中強弱順逆之情豈能辦此臣先收此三酋與一酋婦密與之約使之為我用故蔔酋作難不請封五路促之。

    蔔酋大言肆要挾。

    五路阻之。

    數語大有機智借素囊之兵力樹兩匈奴之形借比妓之恭順調素囊之悍借兀慎之公正破諸酋之奸三大酋歸心於我。

    十二部無不歸心。

    臣皆得以聯朿之。

    十二部翕然歸心。

    此無藉於蔔酋之王封。

    而大順之象可覩矣。

    何也、 中國之市賞。

    足以示 恩。

    犯令之罰革。

    足以示威。

    我特執其機而善用□□夷何敢不服。

    故蔔酋要挾之時。

    臣號於眾曰自宣府至山西。

    各分邊界。

    諸夷各自開市。

    各自領賞。

    我 中國順者撫之。

    逆者剿之。

    何藉於王。

    蔔酋之王封尚不可得何況額外之賞故蔔酋不得不畏也及蔔酋收藏保結。

    不令諸酋投逓。

    臣又號於眾曰。

    眾酋逓結。

    蔔酋不令來投。

    我將請命於 朝。

    先開眾酋馬市見給眾酋賞物惟蔔酋之馬市不開賞物不給待其悔過乞求。

    而後與之。

    則體面何存。

    故蔔酋不得不畏不得不令眾酋投結也此所謂因其勢而分之。

    使諸酋合於我。

    諸酋合於我。

    蔔酋雖欲令之為不善。

    眾必不與矣。

    此所以陰制蔔酋而不至於驕者也然蔔酋雖無統馭三枝十二部之才。

    而有鼓動三枝十二部之分。

    俺酋遺令。

    立嗣以長。

    名分既定。

    至久不渝。

    蔔酋應立。

    三枝十二部同心擁戴。

    絕無異詞。

    此所謂因其勢而合之。

    使蔔酋依憑於我。

    以顯制諸夷。

    而不至於散者也。

    惟其勢不可以不合故蔔酋宜與之王封惟其勢不可以不分故諸酋宜榮之陞賞五路台吉見職龍虎將軍。

    宜陞以都督同知。

    兀慎台吉。

    見職指揮同知。

    宜陞以龍虎將軍。

    素囊台吉。

    見職都督僉事。

    宜陞以都督同知。

    把漢比妓宜陞以忠義夫人。

    猛克台吉乃冉??酋親孫。

    應授以指揮僉事。

    此皆有功於我與之以陞賞之名。

    而鼓其恭順之實者也。

    至於蔔酋之妻父耳六倘不浪。

    蔔酋之弟把兒慢台吉他兒泥歹成台吉。

    勸成封事。

    多所匡正。

    應授以指揮僉事。

    西僧哀乞葢朝兒計喇麻誦經勸化。

    夷皆信之。

    應授都綱名目。

    查往例應陞者不止此數。

    此其有與于封事。

    相應先為陞授。

    應授 敕旨照例 頒給。

    餘俟進貢再為 請陞。

    未為晚也再照中國所以屈夷狄者。

    莫先于自強。

    自強之道。

    如大同廵撫所雲預時糗糈之儲倍極兵將之選。

    練兵馬以備戰。

    修城堡以固守。

    宣府撫臣所雲後患之當防。

    與貢市之可久。

    其機不在虜而在內。

    所謂因款修備。

    一言以蔽之矣。

    山西撫臣所雲選將練兵修邊儲餉。

    凡可以為戰守之備者。

    當汲汲圖之。

    則既無遺策矣而臣之所憂者。

    獨在乎人心之懈弛。

    溺於晏安而不可振。

    狃于目前而不知警將多軟熟之流。

    無當于折衝之實。

    餉多缺乏之患無有乎宿飽之期。

    此則封疆之臣。

    與 廟堂之臣。

    所當交相警戒者也。

    伏乞 敕下該部將前各虜陞賞再加議擬請 旨陞授、其邊備事宜、仍乞 天語丁寧、通行三鎮撫鎮督責大小文武將吏各要遵照前議常如虜在目前、著寔嚴飭修舉、用伐虜謀、不得恃款弛防、緻失事機、庶戰守有裨、而款局亦永固矣、 皇明經世文編卷四百四十九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