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經世文編卷之四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
外不屬交阯。
宜善諭其酋長。
與之建立衙門。
使自推寨主。
堪任知府等官者奏請定奪。
止許三年貢馬。
免其一應差發。
則內可以屏障雲南。
外可以捍蔽交阯。
一經制湖廣溪峒諸蠻、宋太祖時辰州夷人秦再雄武畧勇徤擢辰州刺史、終太祖世、邊境無患、今辰州苗賊地方。
宜因克平之後。
如宋太祖故事。
使各峒酋長自擇某溪峒可立宣撫長官司。
并土官知府等官。
則可使如宋之無邊患矣。
一經制四川都掌大壩、 太祖高皇帝經制雲南貴州、及四夷邊境、設立土官宣慰宣撫知府知州知縣等官。
獨廣西蠻蜑縣分。
胡廣苗蠻溪峒四川都掌大壩。
三處未盡設立。
所以三處每有夷人出沒之患。
乞如 祖宗成憲。
設立土官為便 ○條陳十二事疏【修內治】
君天下者、貴乎采眾言之善、而采眾善者、貴乎盡力行之功、故堯稽于眾、而舍巳從人、舜察邇言、而用中於民、禹拜昌言、而方懋厥德、湯若先民、而日躋聖敬武王受丹書之戒、緻慎德之功、是皆采眾善而力行者也、故能緻世太平、享國長久、伏覩 皇帝陛下、即位以來、招延賢俊、容受直言、其與前代帝王緻理之意、葢一撥矣、惟在力行之可也、且羣臣進言、有繫百司之分理者、有繫 聖躬之力行者、如整軍除寇守禦餽餉皆百司所當分理、至於親經筵以講聖學、謹德政以惇化本、此則 聖躬所當力行者、臣聞苦藥利病、忠言利行、伯禹戒舜有曰、無若丹朱傲、慢遊是好、傲虐是作、伯益戒舜亦曰儆戒無虞、罔失法度、罔遊於逸、罔淫于樂、是皆謹德之功保治之要也、夫舜聖神文武、重華恊帝、其德之盛、可以無加矣、其治之極、可以無憂矣、而猶戒以謹德保治如此、則凡圖舜之治者、其可不加慎乎、今羣臣所進、雖不及禹益之嘉言、亦當今之切務、 陛下誠能取其善者而體諸身、則必光大有裨益于 聖德矣、近年以來、星變累見、桃槐冬華、黃河泛溢、海水疊嘯、此皆上天譴告、有司嘗以上聞、 太上皇帝雖自抑畏、天變未消至於北征之時、大臣切諫以為不可、而卒莫從、臣以為若平昔因災異之言、而嚴修德。
聽臣下之諫而免親征則安有今日之患哉。
今天下臣民、以 鑾駕未復、痛恨之深、切於肝腸、入于骨髓、所望者、惟欲 陛下勵精聖學、懋昭厥德、以慰 四聖在天之靈、以承 太上皇帝之統也然而今日之務、在於外攘虜寇、內安民而巳、外攘之功、既無不舉、內安之政、豈容少緩、臣近捧詔陝西四川水陸往還、萬八千裡、得見民之所以疲政之所以敝者。
實由內治之未修也。
臣叨居侍近、不得不為 陛下言之、謹條十二事以聞、一察吏治以示勸懲、每歲各處巡按禦史乞差二員、其一留守三司、其一廵歷郡縣、一撫流民以防奸宄、各處流民、聽其遊食所到郡縣、撥與荒間田地耕種、免徵稅糧、一興學校以惇風化、各處提調學校僉事、無督教之實、乞裁革、及學官有缺、不許監生充選、一慎科舉以求真才、科目惟以得人為要、不必鄉貢是拘、宜令遊學之士、隨其所在、即許應試、一止苛歛以恤貧窮、各處有司科歛民財、或餽遺上官、或交通使客、宜加嚴禁、一均賦役以甦凋瘵四川所屬郡縣、差役不均、乞令每裡各置一籍、專書戶口多寡、騐丁科、一紏武職以足兵食、各處武職或治產業宅第、而私役軍丁、或貸錢以賂上司、而償以軍糧、宜令廵按禦史紏察、而加降黜、一肅軍令以止刼奪、各處征討軍士、有沿途刼財害民者、乞許諸人殺死勿論、一謹防廵以禦寇賊、各邊守堡軍官并廵檢、縱放軍士弓兵、緻有賊盜之患、乞令廵按禦史紏察治罪一恤吏員以廣仁惠、各處吏員兩考赴部、因文書差訛、送問重歷者、自今乞皆停免、一省虗費以節民財、各處驛傳什物極事華侈、及使臣往來、多用船隻馬匹、并需索酒
外不屬交阯。
宜善諭其酋長。
與之建立衙門。
使自推寨主。
堪任知府等官者奏請定奪。
止許三年貢馬。
免其一應差發。
則內可以屏障雲南。
外可以捍蔽交阯。
一經制湖廣溪峒諸蠻、宋太祖時辰州夷人秦再雄武畧勇徤擢辰州刺史、終太祖世、邊境無患、今辰州苗賊地方。
宜因克平之後。
如宋太祖故事。
使各峒酋長自擇某溪峒可立宣撫長官司。
并土官知府等官。
則可使如宋之無邊患矣。
一經制四川都掌大壩、 太祖高皇帝經制雲南貴州、及四夷邊境、設立土官宣慰宣撫知府知州知縣等官。
獨廣西蠻蜑縣分。
胡廣苗蠻溪峒四川都掌大壩。
三處未盡設立。
所以三處每有夷人出沒之患。
乞如 祖宗成憲。
設立土官為便 ○條陳十二事疏
聽臣下之諫而免親征則安有今日之患哉。
今天下臣民、以 鑾駕未復、痛恨之深、切於肝腸、入于骨髓、所望者、惟欲 陛下勵精聖學、懋昭厥德、以慰 四聖在天之靈、以承 太上皇帝之統也然而今日之務、在於外攘虜寇、內安民而巳、外攘之功、既無不舉、內安之政、豈容少緩、臣近捧詔陝西四川水陸往還、萬八千裡、得見民之所以疲政之所以敝者。
實由內治之未修也。
臣叨居侍近、不得不為 陛下言之、謹條十二事以聞、一察吏治以示勸懲、每歲各處巡按禦史乞差二員、其一留守三司、其一廵歷郡縣、一撫流民以防奸宄、各處流民、聽其遊食所到郡縣、撥與荒間田地耕種、免徵稅糧、一興學校以惇風化、各處提調學校僉事、無督教之實、乞裁革、及學官有缺、不許監生充選、一慎科舉以求真才、科目惟以得人為要、不必鄉貢是拘、宜令遊學之士、隨其所在、即許應試、一止苛歛以恤貧窮、各處有司科歛民財、或餽遺上官、或交通使客、宜加嚴禁、一均賦役以甦凋瘵四川所屬郡縣、差役不均、乞令每裡各置一籍、專書戶口多寡、騐丁科、一紏武職以足兵食、各處武職或治產業宅第、而私役軍丁、或貸錢以賂上司、而償以軍糧、宜令廵按禦史紏察、而加降黜、一肅軍令以止刼奪、各處征討軍士、有沿途刼財害民者、乞許諸人殺死勿論、一謹防廵以禦寇賊、各邊守堡軍官并廵檢、縱放軍士弓兵、緻有賊盜之患、乞令廵按禦史紏察治罪一恤吏員以廣仁惠、各處吏員兩考赴部、因文書差訛、送問重歷者、自今乞皆停免、一省虗費以節民財、各處驛傳什物極事華侈、及使臣往來、多用船隻馬匹、并需索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