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三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江南死義列傳
沈猶龍
陳子龍
夏允彜
侯峒曾
黃淳耀
錢旃
李待間
方維新
華夏
·沈猶龍,号雲昇,南直華亭人;萬曆丙辰進士。
曆兩廣總督,昇兵部右侍郎,家居。
乙酉,南都不守,清遣故鴻胪少卿王世焯,以戚裡招撫松江。
時知府姚序之、同知趙元會、通判吳源先後解绶去;惟通判陳淳、華亭知縣張大事與鄉紳杜士全、朱國盛、李淩雲、吳培昌等迎降,清收府縣印去。
閏六月,諸生沈雲生與進士沈泓等約吳淞總兵吳志葵提兵複松江,赦獄、管庫,以官舍常壽甯守之,而令金山衛指揮侯承祖即守金山。
于是兵科給事中陳子龍、吏部主事夏允彜、兵部主事章簡、中書舍人李待問、殷之辂等為名藩移檄,改元「神武」。
推猶龍為盟主,子龍監其軍;以李向中為兵巡道、史啟明為華亭知縣,措饷練兵,聯絡浙西等處為聲援。
與志葵約,合兵襲姑蘇;會故帥黃蜚統水師屯泖湖,軍聲大振。
猶龍有姻家董庭,為故尚書其昌之孫,以河南知府歸清落籍;乃來說降猶龍,以自功于清。
猶龍笑而不答;庭遂變計,陽為勸猶龍朱家閣與黃蜚密議,而潛告清虛實。
八月初三日,清李成棟、李延齡等猝以兵大至,執蜚及志葵等;監軍子龍亡去。
将軍翁英負猶龍逃,中流矢卒;中書李待問見害。
東川織染局迹允彜急,允彜不屈,投水死。
清攻金山衛,三日不下;李成棟間入水門,守兵潰,執承祖并其子傑。
父子罵不絕口,與蜚及志葵并逮南都,同日被難。
·陳子龍,字卧子,南直青浦人。
少英敏,束髮籍譽東南。
崇祯丁醜成進士,授惠州推官,艱去;補紹興。
子龍博學,悉典故、精韬略,居常喜談兵。
癸未,金華諸生許都反,以朱之彪為先鋒,陷東陽、義烏數縣。
都能文,骛聲望,常執贽子龍之門;子龍曰:『吾可遣谕歸降』!或曰:『彼負不赦,不複可悟』!子龍曰:『吾喋血生之,彼必信我。
今海内多故,彼才不靜,令塞一要害可也』。
都果來歸;之彪說都曰:『陳司李即不賣若,保巡方必不賣司李乎』?都不聽,之彪脫去。
都乃解散其衆,以三十餘人,儒服渡錢唐。
巡方詭受降,皆掩殺之;子龍大懊恨。
尋以考最,擢監察禦史。
越三月,燕京變,子龍曰:『吾欲善用都,乃為廢然諾!使都在,其衆可呼也』!弘光中,改兵科給事中,多疏論封疆事,當事不能用。
乙酉,南都複陷,吳松總兵吳志葵以兵恢複松江;子龍自為監軍,推原任兵部侍郎沈猶龍為盟主。
已為董庭所賣,清兵猝至,縛志葵;吏部主事夏允彜投水死,子龍亡去。
聞魯王監國紹興,距錢唐;拟東渡,未果。
先是,子龍司李紹興,諸生鄭遵謙有所嬖小妻金氏者妒殺其婢事發,子龍執法拟棄市,未決;尋國變出。
時遵謙已擁數萬衆,稱制将軍,開府小亹,诏封義興伯;喜怒嶽勳,氣淩浙西。
而金姬為胡服,玉勒珠鞯坐軍中,擅生殺;即遵謙惟恐後。
子龍乃令諸生夏之旭往釋前故;遵謙曰:『今日為國雪恥,前事何足介懷』!子龍終以遵謙不能令金姬無怨遲遲,而清兵五月渡江東矣。
丁亥,清松江鎮将吳聖兆與東海富平将軍張名振初相善,子龍令夏之旭通謀,議盡檄澤中諸負甲須海師至。
一日,起事不集。
清從海卒欽浩得一冊,挂子龍、錢旃等名,而子龍奴茅太者複告變;誅子龍亟,連徐爾榖、黃濤等以為常一坐。
又獲謝堯文本稿,迹乙榜侯岐曾家,乃得子龍,并逮南都。
子龍意不受辱,舟至跨塘,夜躍水死。
清以子龍首号西門,一日夜不見;或曰有僧某私收殓之。
妻張氏,亦自缢。
妻兄賢書張寬以與謀連及,被難。
子龍有子甫四歲。
石匮書曰:陳子龍司李紹興,其當事多任,其慮事多疏:不能殺鄭遵謙,則不當窘之以法;不能活許都,則不當誘之以降。
此二人稍遲半年,皆堪為子龍所用,而亦何至為臨河之歎哉!至若吳聖兆之變,海師未至,則不當先殺府佐;既殺府佐,則自當取道航海。
徒以酒席上禽人而束手就縛,則亦何貴于「通海」也哉!是皆子龍之慮事多疏;一敗塗地,則又将誰尤耶! ·夏允彜,字彜仲,南直華亭人;崇祯丁醜進士。
任長樂知縣,舉卓異,行取到京。
其議吏治、議練兵、議邊帥,皆侃侃碩畫。
時黨議紛沓,允彜亦以牆宇過峻,病在好同。
方欲開發至公,急求時務;而有疾之者,目為異物。
天子大計,吏最十八人,而允彜首之;則為書名禦屏。
而甲申之變作,不果用
曆兩廣總督,昇兵部右侍郎,家居。
乙酉,南都不守,清遣故鴻胪少卿王世焯,以戚裡招撫松江。
時知府姚序之、同知趙元會、通判吳源先後解绶去;惟通判陳淳、華亭知縣張大事與鄉紳杜士全、朱國盛、李淩雲、吳培昌等迎降,清收府縣印去。
閏六月,諸生沈雲生與進士沈泓等約吳淞總兵吳志葵提兵複松江,赦獄、管庫,以官舍常壽甯守之,而令金山衛指揮侯承祖即守金山。
于是兵科給事中陳子龍、吏部主事夏允彜、兵部主事章簡、中書舍人李待問、殷之辂等為名藩移檄,改元「神武」。
推猶龍為盟主,子龍監其軍;以李向中為兵巡道、史啟明為華亭知縣,措饷練兵,聯絡浙西等處為聲援。
與志葵約,合兵襲姑蘇;會故帥黃蜚統水師屯泖湖,軍聲大振。
猶龍有姻家董庭,為故尚書其昌之孫,以河南知府歸清落籍;乃來說降猶龍,以自功于清。
猶龍笑而不答;庭遂變計,陽為勸猶龍朱家閣與黃蜚密議,而潛告清虛實。
八月初三日,清李成棟、李延齡等猝以兵大至,執蜚及志葵等;監軍子龍亡去。
将軍翁英負猶龍逃,中流矢卒;中書李待問見害。
東川織染局迹允彜急,允彜不屈,投水死。
清攻金山衛,三日不下;李成棟間入水門,守兵潰,執承祖并其子傑。
父子罵不絕口,與蜚及志葵并逮南都,同日被難。
·陳子龍,字卧子,南直青浦人。
少英敏,束髮籍譽東南。
崇祯丁醜成進士,授惠州推官,艱去;補紹興。
子龍博學,悉典故、精韬略,居常喜談兵。
癸未,金華諸生許都反,以朱之彪為先鋒,陷東陽、義烏數縣。
都能文,骛聲望,常執贽子龍之門;子龍曰:『吾可遣谕歸降』!或曰:『彼負不赦,不複可悟』!子龍曰:『吾喋血生之,彼必信我。
今海内多故,彼才不靜,令塞一要害可也』。
都果來歸;之彪說都曰:『陳司李即不賣若,保巡方必不賣司李乎』?都不聽,之彪脫去。
都乃解散其衆,以三十餘人,儒服渡錢唐。
巡方詭受降,皆掩殺之;子龍大懊恨。
尋以考最,擢監察禦史。
越三月,燕京變,子龍曰:『吾欲善用都,乃為廢然諾!使都在,其衆可呼也』!弘光中,改兵科給事中,多疏論封疆事,當事不能用。
乙酉,南都複陷,吳松總兵吳志葵以兵恢複松江;子龍自為監軍,推原任兵部侍郎沈猶龍為盟主。
已為董庭所賣,清兵猝至,縛志葵;吏部主事夏允彜投水死,子龍亡去。
聞魯王監國紹興,距錢唐;拟東渡,未果。
先是,子龍司李紹興,諸生鄭遵謙有所嬖小妻金氏者妒殺其婢事發,子龍執法拟棄市,未決;尋國變出。
時遵謙已擁數萬衆,稱制将軍,開府小亹,诏封義興伯;喜怒嶽勳,氣淩浙西。
而金姬為胡服,玉勒珠鞯坐軍中,擅生殺;即遵謙惟恐後。
子龍乃令諸生夏之旭往釋前故;遵謙曰:『今日為國雪恥,前事何足介懷』!子龍終以遵謙不能令金姬無怨遲遲,而清兵五月渡江東矣。
丁亥,清松江鎮将吳聖兆與東海富平将軍張名振初相善,子龍令夏之旭通謀,議盡檄澤中諸負甲須海師至。
一日,起事不集。
清從海卒欽浩得一冊,挂子龍、錢旃等名,而子龍奴茅太者複告變;誅子龍亟,連徐爾榖、黃濤等以為常一坐。
又獲謝堯文本稿,迹乙榜侯岐曾家,乃得子龍,并逮南都。
子龍意不受辱,舟至跨塘,夜躍水死。
清以子龍首号西門,一日夜不見;或曰有僧某私收殓之。
妻張氏,亦自缢。
妻兄賢書張寬以與謀連及,被難。
子龍有子甫四歲。
石匮書曰:陳子龍司李紹興,其當事多任,其慮事多疏:不能殺鄭遵謙,則不當窘之以法;不能活許都,則不當誘之以降。
此二人稍遲半年,皆堪為子龍所用,而亦何至為臨河之歎哉!至若吳聖兆之變,海師未至,則不當先殺府佐;既殺府佐,則自當取道航海。
徒以酒席上禽人而束手就縛,則亦何貴于「通海」也哉!是皆子龍之慮事多疏;一敗塗地,則又将誰尤耶! ·夏允彜,字彜仲,南直華亭人;崇祯丁醜進士。
任長樂知縣,舉卓異,行取到京。
其議吏治、議練兵、議邊帥,皆侃侃碩畫。
時黨議紛沓,允彜亦以牆宇過峻,病在好同。
方欲開發至公,急求時務;而有疾之者,目為異物。
天子大計,吏最十八人,而允彜首之;則為書名禦屏。
而甲申之變作,不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