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三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利渠及各道之水,略仿古為溝洫以灌田。
且限步騎,一切清隐占、剔奸逋之法,無不備。
又奉檄督兵追賊朱明才等三百餘人至直羅,盡殲之。
又招降■〈犭回〉賊張成儒、丁世蕃等二百餘人、慶陽土賊潘自安等千餘人。
于是延中稍甯,田亦多墾。
會總制孫傳庭徵兵,将出關;鹹正上書,以為『今日出關安危繫全秦,全秦安危繫天下。
軍志曰:「兵無選鋒曰北」;萬一蹉跌,将不止三秦之憂』!不聽。
傳庭敗沒,賦入關陷西安。
鹹正率延營兵三百人登陴,并棄甲去;賊遂執鹹正。
降之不屈,乃拘之營中。
薊國兵入關,秦中人多應之;韓城人推鹹正為主,斬僞令王業昌。
已而知為東兵,遂入山中,不肯起。
明年,南歸,以全髮走二千餘裡抵吳,日夜籌所以報國。
會雲間事起,錄其黨姓名,首及鹹正;乃與同事四十餘人并死。
而其子天逵(貢生)、天遴(諸生)以藏陳子龍故,亦死。
鹹正弟鹹建,亦以不降見殺。
季弟鹹受,天啟四年舉人;城破,亦死。
一門父子兄弟五人同死國事,吳中人士莫不悲之。
·顧鹹建,字漢石,蘇州昆山人;文康公四世孫也。
年十六,試南闱,幾得複失;困頓諸生三十年,未嘗挫志。
崇祯癸未成進士,令錢塘。
甲申聞變,号恸幾不欲生。
乙酉,以馬士英當國,為疏糾之。
人以非所當言,止之;鹹建曰:『今日得所言而死,死亦有益也;若畏死不言,後雖欲言而死,得乎』?無何,清兵至武林,鹹建與潞王密議國是,有所建議;巡撫張秉貞從中抨之。
鹹建憤曰:『事不可為矣』!亟令妻子歸吳門。
張秉貞降,勒鹹建納錢塘縣印;鹹建痛哭不與。
尋複念曰:『我不納印,累錢塘一縣百姓矣』!強起應之。
歸縣,即欲挂冠去。
或告貝勒曰:『錢塘令,潞王所與深謀者也。
其人才望素着,且大得民心,宜亟用之;否則,亟殺之』!于是以騎卒趣鹹建。
鹹建知不免,曰:『往而死,職也』!乃具衣冠往。
具勒起握鹹建手,顧譯者,啖以美官;鹹建聲色甚厲:『願早賜一死』!貝勒不忍殺,命出就獄。
趨而出,衣冠坐獄中,不少變;書于案雲:『國不可負,親不可辱!吾文康公孫、汪夫子門人,若苟偷視息,所失多矣,如所學、所志何』!诘朝,複趣鹹建入;譯者曰:『爾從則為杭嚴道,不從則死』!鹹建曰:『死則死耳,吾豈為一杭嚴道生哉』!複啖以巡撫;鹹建踴而呼曰:『可速殺我』!遂徑出不顧;士民環擁呼号,人聲若沸。
或謂貝勒曰:『人才可惜,事變亦可慮』!迺與同絷者四人就刑朝天門——時六月二十日也。
是日暑甚,擁至鎮海樓,百姓男女遮道恸哭,路不得前。
儈子皆哭,不忍加刑。
鹹建顧儈子曰:『我暴烈日下渴甚,早一刻受一刻之賜』!儈子揮淚斫之,以鹹建及四人頭枭示鎮海樓上;百姓祭奠者日數千人,燒楮币者如山積。
十日夜,面猶如生;餘首蠅蚋攢集,而鹹建面無一蠅。
觀者駭異,百姓哀号請命。
貝勒曰:『好官也』!命收葬之。
·唐自彩,四川達州人。
以明經,為臨安縣令。
乙酉,貝勒至武林,自彩縣冠绶,去之臨安山中。
後自彩受魯監國敕,陰部分為應。
縣官覺之,申文部院;逮至不屈,斬之鎮海樓下。
至死,罵不絕口。
姪階豫,同被逮,亦不屈;與叔同死。
其故人陳某購其屍,葬之西湖南山。
·陸培,号鲲庭,浙之仁和人也。
父運昌,崇祯甲戌進士,授吉水縣;有文名,為東林所推重。
培博學、好奇字,為文多難識,以美言緻譽。
己卯鄉闱,大座師厄培不如式,本房豫章文德翼奇其才,至作狀以身保之。
庚辰,遂成進士;然卒以奇字得達,不更為也。
弘光中,授行人司行人。
乙酉五月,南都陷;六月,清兵至武林,培以家人避黃山。
時錢塘知縣顧鹹建以不屈見殺,清為令益嚴,勒朝所為諸紳士五日不赴者,兵至其門;及培,且曰:『即不出,吾發』!培笑曰:『吾陸鲲庭豈有朝清之理』!遂拜辭母去,潛自缢死。
遺囑「陳屍通衢,以絕清之迹培者」。
魯監國贈太常少卿,與謚、廕。
培絕命詞,有「雍國尚慚收采石,荊胥無計乞秦兵」及「千官椎髻金魚麗,萬壽青衣玉壘空」之句。
·王道焜,字昭平,浙江錢塘人。
性敏達,目數行下。
試每冠軍,為王慕蓼、蔡虛齋所賞識。
精書法,
且限步騎,一切清隐占、剔奸逋之法,無不備。
又奉檄督兵追賊朱明才等三百餘人至直羅,盡殲之。
又招降■〈犭回〉賊張成儒、丁世蕃等二百餘人、慶陽土賊潘自安等千餘人。
于是延中稍甯,田亦多墾。
會總制孫傳庭徵兵,将出關;鹹正上書,以為『今日出關安危繫全秦,全秦安危繫天下。
軍志曰:「兵無選鋒曰北」;萬一蹉跌,将不止三秦之憂』!不聽。
傳庭敗沒,賦入關陷西安。
鹹正率延營兵三百人登陴,并棄甲去;賊遂執鹹正。
降之不屈,乃拘之營中。
薊國兵入關,秦中人多應之;韓城人推鹹正為主,斬僞令王業昌。
已而知為東兵,遂入山中,不肯起。
明年,南歸,以全髮走二千餘裡抵吳,日夜籌所以報國。
會雲間事起,錄其黨姓名,首及鹹正;乃與同事四十餘人并死。
而其子天逵(貢生)、天遴(諸生)以藏陳子龍故,亦死。
鹹正弟鹹建,亦以不降見殺。
季弟鹹受,天啟四年舉人;城破,亦死。
一門父子兄弟五人同死國事,吳中人士莫不悲之。
·顧鹹建,字漢石,蘇州昆山人;文康公四世孫也。
年十六,試南闱,幾得複失;困頓諸生三十年,未嘗挫志。
崇祯癸未成進士,令錢塘。
甲申聞變,号恸幾不欲生。
乙酉,以馬士英當國,為疏糾之。
人以非所當言,止之;鹹建曰:『今日得所言而死,死亦有益也;若畏死不言,後雖欲言而死,得乎』?無何,清兵至武林,鹹建與潞王密議國是,有所建議;巡撫張秉貞從中抨之。
鹹建憤曰:『事不可為矣』!亟令妻子歸吳門。
張秉貞降,勒鹹建納錢塘縣印;鹹建痛哭不與。
尋複念曰:『我不納印,累錢塘一縣百姓矣』!強起應之。
歸縣,即欲挂冠去。
或告貝勒曰:『錢塘令,潞王所與深謀者也。
其人才望素着,且大得民心,宜亟用之;否則,亟殺之』!于是以騎卒趣鹹建。
鹹建知不免,曰:『往而死,職也』!乃具衣冠往。
具勒起握鹹建手,顧譯者,啖以美官;鹹建聲色甚厲:『願早賜一死』!貝勒不忍殺,命出就獄。
趨而出,衣冠坐獄中,不少變;書于案雲:『國不可負,親不可辱!吾文康公孫、汪夫子門人,若苟偷視息,所失多矣,如所學、所志何』!诘朝,複趣鹹建入;譯者曰:『爾從則為杭嚴道,不從則死』!鹹建曰:『死則死耳,吾豈為一杭嚴道生哉』!複啖以巡撫;鹹建踴而呼曰:『可速殺我』!遂徑出不顧;士民環擁呼号,人聲若沸。
或謂貝勒曰:『人才可惜,事變亦可慮』!迺與同絷者四人就刑朝天門——時六月二十日也。
是日暑甚,擁至鎮海樓,百姓男女遮道恸哭,路不得前。
儈子皆哭,不忍加刑。
鹹建顧儈子曰:『我暴烈日下渴甚,早一刻受一刻之賜』!儈子揮淚斫之,以鹹建及四人頭枭示鎮海樓上;百姓祭奠者日數千人,燒楮币者如山積。
十日夜,面猶如生;餘首蠅蚋攢集,而鹹建面無一蠅。
觀者駭異,百姓哀号請命。
貝勒曰:『好官也』!命收葬之。
·唐自彩,四川達州人。
以明經,為臨安縣令。
乙酉,貝勒至武林,自彩縣冠绶,去之臨安山中。
後自彩受魯監國敕,陰部分為應。
縣官覺之,申文部院;逮至不屈,斬之鎮海樓下。
至死,罵不絕口。
姪階豫,同被逮,亦不屈;與叔同死。
其故人陳某購其屍,葬之西湖南山。
·陸培,号鲲庭,浙之仁和人也。
父運昌,崇祯甲戌進士,授吉水縣;有文名,為東林所推重。
培博學、好奇字,為文多難識,以美言緻譽。
己卯鄉闱,大座師厄培不如式,本房豫章文德翼奇其才,至作狀以身保之。
庚辰,遂成進士;然卒以奇字得達,不更為也。
弘光中,授行人司行人。
乙酉五月,南都陷;六月,清兵至武林,培以家人避黃山。
時錢塘知縣顧鹹建以不屈見殺,清為令益嚴,勒朝所為諸紳士五日不赴者,兵至其門;及培,且曰:『即不出,吾發』!培笑曰:『吾陸鲲庭豈有朝清之理』!遂拜辭母去,潛自缢死。
遺囑「陳屍通衢,以絕清之迹培者」。
魯監國贈太常少卿,與謚、廕。
培絕命詞,有「雍國尚慚收采石,荊胥無計乞秦兵」及「千官椎髻金魚麗,萬壽青衣玉壘空」之句。
·王道焜,字昭平,浙江錢塘人。
性敏達,目數行下。
試每冠軍,為王慕蓼、蔡虛齋所賞識。
精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