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二十八

關燈
死義諸臣列傳 劉斯球 華允誠 楊廷樞 劉曙 續孔教 沈履祥(唐禧) 邝露 蔡孺法 ·劉斯球,号大容,江西南昌人;萬曆丙辰進士。

    由吏科都給事,昇大理寺右寺丞。

    崇祯中,推右佥都禦史。

    命未下,國變;賊誅金,創甚。

    清師入,間歸田居。

     及金聲桓反正,清以固山譚太率京兵恢複;斯球隐紫溪,絕迹城市。

    己醜春正旦,斯球以主歲預挂一單堂柱,黎明各冠帶俨來,意私臘其祖。

    仇者高承龍偵得之,以脅斯球;責貨不滿,僞告密于清。

    清以密騎猝就其家廟擒之,則峨冠大袍、髮完加網如明制。

    時督撫朱延慶欲姑生之,譚太不可,必以為違清;并其子明經北京武學教授元鑒,于二月十三日父子對戮于市。

    幼子元■〈金盡〉避他處,不及難。

     又上元吳漢章,亦宦裔。

    嘗一見金聲桓江右中興檄,持歸,吟哦不去口;以硃筆顔色之,複加評贊。

    有叛奴竊此紙聞當事,當事疑其與聲桓合,刑之通市。

    頭既落,身移時不倒;行刑之人亦驚,遁去。

     ·華允誠,号鳳超,常州無錫人;天啟壬戌進士。

    癸亥,選工部都水司主事。

    會魏奄用事,諸名賢皆放逐,允誠假歸。

    崇祯己已,起補營繕司主事;尋昇員外郎。

    其冬,東兵入塞,都城戒嚴,諸曹郎守城門,多以守禦不備杖阙下,有死者;而允誠守德勝門獨完,調兵部職方員外。

    乞休,不允。

    允誠見當時铨閣比周,舉錯徇私,上疏言「三大可惜、四大可憂」;可憂一條言:『國家罷設丞相,用人之職,吏部掌之;閣臣不得侵焉。

    今次輔、冢臣,以同邑為朋比,惟異己之驅除。

    閣臣兼操吏部之權,吏部惟阿閣臣之意;線索呼吸,機關首尾:庇同鄉則逆黨可公然保舉,排正類則講官可借題逼逐』。

    又言:『喪師誤國之王化貞,宜正罪;潔己愛民之餘大成,有可矜』。

    疏入,奉旨切責回話。

    又再疏直糾次輔溫體仁、冢臣闵洪學罪狀,言尤切直;體仁、洪學疏辯。

    幸上明察,頗得其情,允誠僅得罰俸。

    未幾,以終養歸。

    上尋釋餘大成于獄、置王化貞于法、逐唐世濟而罷闵洪學,皆用允誠之言。

    裡居十餘年,而有京師之變。

     南渡後,起補吏部驗封司員外郎,署選司事。

    允誠見時事日非,曰:『内無李、趙,外無韓、嶽,欲為建炎、紹興,亦何可得』!遂謝歸。

    南京陷,允誠惟飾巾待盡,杜門者三年。

    戊子,以不剃髮,為人所告,執去見殺。

    從孫尚濂,字靜觀,年十九;平日舉動,皆效允誠。

    同日遇害。

     允誠登第,出賀文忠之門,而師事高忠憲;嘗帥弟子靜坐終日,如泥塑人。

    忠憲臨難,特書一帖授允誠曰:『心如太虛,本無生死』!是時,允誠遂豁然于生死之際矣。

    臨刑,神色不變。

    義僕朱孝、薛成從死。

     ·楊廷樞,蘇州吳縣人;舉崇祯庚午南京解元。

    以文名世,學者稱為「維鬥先生」。

     乙酉,金陵失守,廷樞攜其妻費氏并其女匿洞庭山中,三年不至城市。

    一日,為縣官所迹,報聞土國寶,差兵擒獲。

    諸校縛置舟中,索筆墨不得,咬斷一指,以白衫寫遺囑曰:『蘇州有明朝遺士楊廷樞者,幼讀聖賢之書,長懷忠孝之志。

    作士林鄉黨之規模,庶幾東京郭有道;負綱常名教之重任,願為宋室文文山。

    為孝廉者一十五載,生世間者五十三年。

    嗟時命之不猶,未登朝而食祿;值中原之多故,遂蒙難以捐生。

    其年則丁亥之歲,某日則孟夏之中:方隐山阿,忽罹羅網;時遭其變,命付于天。

    雖雲突如其來,亦已知之久矣。

    有妻費氏,歸餘一十餘載;有女觀慧,年已二十餘齡。

    罵賊全貞,不媿丈夫氣概;舍生就死,絕勝男子鬚眉。

    一家視死如歸,舉室成仁何恨!但懷忠莫展,報國無能;未竟生平欲完之事,尚辜累朝所受之恩!魂炯炯而昇天,願為厲鬼;氣英英以堕地,将待來生。

    舟中書此,不能盡言。

    留此血衣,付兒永訣;如痛父母,即思忠孝』!寫畢,付諸校曰:『小兒來贖,必有以相酬;幸藏之毋失』!諸校擁見國寶,國寶下階相勞曰:『楊先生負天下重名,奈何不目愛,尚靳此數莖髮,以自取僇辱耶』!廷樞曰:『廷樞世受國恩,不能即死以報先帝,赧顔實甚!今既見收,有死無二。

    惟願早殺,以遂生平』!國寶曰:『楊先生天下名士,養其身以有用,何得輕死!即不屑用世,少芟數莖,優遊林下,何如』?廷樞曰:『此與鼠尾何異!廷樞惟有一死,不敢奉命』!國寶曰:『今亦有剃髮為僧者,先生何不出此』?廷樞曰:『全髮偷生,已非本願;況剃髮逃死,愈趨愈下矣。

    廷樞無顔再活人世,願即賜死』!國寶乃曰:『楊先生忠義如此,不得不為先生成此大節』。

    廷樞點首謝曰:『敬受賜』!遂慷慨就戮。

    臨刑,但呼「太祖高皇帝」!不屈膝。

    頭将落,猶呼「大明」二字而死。

    後交遊醵五十金贖出血衣,流傳海内。

    其鄉人葉襄雲:『維鬥妻女尚在,無死節事』。

     ·劉曙,号稚圭,南直長洲人;崇祯癸未進士。

    生時,母徐夢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