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泰慮城破不免,與其中軍郭中傑謀,懸士陰約賊領後小白旗為号,賊乃從是入,于是西南城陷。
羅輔猝欲保其伯兄潰圍出,圖再舉,羅彥不從;則身返巷戰。
遇賊,手起應弦而倒,縱馬赴賊,賊無不辟易者,所擊殺數十人。
須臾,賊圍之數重,身洞矢數百十,遂死。
羅俊方守東門,賊蔓至東門,則徂擊賊,賊仆地。
羅俊怒,扼賊吭,齧其面不得,齧其耳;吐耳大呼曰:『吾皇明進士張羅俊』!語未畢,中矢倒。
而羅彥急抵舍,題其壁:『明光祿寺少卿張羅彥,義不受辱』!缢死井亭。
時妻宋氏奮利刃自刭,不得絕;乃同妾錢氏及生女赴井死。
羅善觀其妻高氏攜女三人投井死,而身赴仲兄羅彥,欲與同難。
羅彥曰:『吾受朝廷爵祿,義不得不死;弟諸生,可不死』。
羅善不肯,睨井欲下,顧井中有婦人,遂釋井;拜其兄,歸投其室井而死。
羅俊子諸生伸、羅彥子諸生晉,皆投井以從。
李氏者,年七十有四,為羅俊伯母;厲聲罵賊,賊擊破李腦。
高氏者,弟羅士妻,寡居;王氏者,弟羅哲妻:同梁争缢死。
白氏者,羅輔妻,與王氏從母家促入危城;是日王氏死,白绐其女看井中何物,女方視井,遽推之下,身從之;而幼子女二,坐失母,亦随死。
張晉妻師氏,偕張震妻徐氏、張巽妻劉氏、劉母胡氏,同井争投死。
而張氏止羅哲變容易服,從水門出亡,存血祀;一家同死者三十三人。
賊衆見羅彥題壁語,無不歎息,至有泣下者。
屍久堕地,無人一視。
獨故犬三不去,疊守護屍旁,不令鸢鳥得下;下則号恐去之。
賊一至此,則噬其拇指去;賊益驚異,乃令席藁埋之。
·劉會昌,保定清範人。
幼負奇氣,長古文辭。
十歲,居父喪,哀如成人禮。
崇祯三年,舉于鄉。
能任大事,有氣敢任。
甲申,闖賊北犯,僞檄數至。
時秦、晉及畿南諸郡望風盡失,昌素膽略,倉卒倡義,同鄉紳光祿卿張羅彥暨兄進士羅俊誓死守禦。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陷,賊急攻城;至二十四日,賊撤水涸隍,雲梯蜂進,砲矢風發。
會昌率城兵屹然嶽立,指僞如平時。
适西南城樓為賊火箭所焚、西北角樓下穿數穴,併力進攻,城破。
賊拽會昌于西關古廟,擁鋒刃問:『京城久破,數省盡降;爾何敢拒』?會昌裂眦罵曰:『我本布衣,無官責。
但恨天下無人,緻爾小醜淪陷宗社。
欲脔食李自成肉,以報先帝耳』!鬚發橫豎。
賊愈憤,夾打三次;然驚其勇壯,百計誘降。
終不屈,遂斷首懸西關街市。
市人士大呼曰:『此吾郡劉凝禧先生,生不肯棄城、死不肯降賊也』!共經營,匍匐請建祠祀之。
·尹洗,安肅人。
天啟壬戌進士,工科給事中。
居保定三世,同諸紳登陴抗賊。
城破,被執。
賊向洗索金銀,洗曰:『我貧給事,那得金銀?惟速殺我』!賊曰:『抗我師者,爾輩也』!立殺之于西門。
·韓東明,安肅人,邠州知州;徙居郡城。
聞賊入,從容着冠服,望阙拜畢,辭祖廟,投井死。
子仲淹,負俠氣;城将破,猶登陴立砲台,引弓射殪數賊。
堕城,死之。
·高泾,清苑人;崇祯壬午舉人。
事母孝;城破,負母跳。
遇賊,求釋其母。
母得釋,賊執泾索賄;泾绐之曰:『到家即有』。
過水邊,賊不提防,推賊仆地,躍入水死。
後屍浮出水上,兩目怒瞠、兩拳擎向,有擊賊之狀。
·徐複儀,号雪潭,錢塘人。
世多顯者:祖大參五橋,舉進士;四傳生複儀。
大母陸,早寡;四歲,口授毛詩章句。
九歲,屬文。
年十一,通子史百家言。
崇祯十五年,舉于鄉;十六年,成進士。
明年,盜入京師,烈皇帝崩;複儀居家,躃踴曰:『嗚呼,臣不獲從皇帝地下,顧乃腼面苟活,忘大仇不讨賊耶』?即日赴南京,授刑部員外。
時定逆臣罪,多所按治;複儀每以死诤。
會大比,命複儀試滇南。
就道,與父母訣。
行數十日,未至滇,南京陷。
複儀聞,齧指誓,屏左右泣曰:『國家竟至此耶!今閩、越數千裡,正朔不移;滇南遠屬荒徼,恐人心易動。
吾姑鎮撫之,以待其定』。
于是益整威儀、飾驺從,講賓興禮。
夜乃密谒黔公,流涕為言;使陳兵衛,士裔不得逞。
滇南以安,而閩、越亦得乘間改元;朝論重之,加翰林編修。
複儀叩頭流血辭,略曰:『侍從文墨,所以潤色太平也。
今戎馬日逼,臣不得馳騁疆場為陛下負弩矢,猥賜臣清燕,死無以塞責』!不報。
未幾,閩、越陷,複儀裂冕服、棄車徒,幅巾草履,走千裡歸家。
拜父母床下,辭妻妾,即夕去家,宿三十裡外草堂。
獨居,不飲酒、不食肉,讀「易」、誦「離騷」;妻妾死,俱不問。
所居喜林莽,或登崩崖,從上堕;或入大窖,夜寝其中。
虎豹觸之,不為怪。
一日,大風雨,晝晦,傳聞兵四合;複儀曰:『吾命盡矣』!扼喉,死茆
羅輔猝欲保其伯兄潰圍出,圖再舉,羅彥不從;則身返巷戰。
遇賊,手起應弦而倒,縱馬赴賊,賊無不辟易者,所擊殺數十人。
須臾,賊圍之數重,身洞矢數百十,遂死。
羅俊方守東門,賊蔓至東門,則徂擊賊,賊仆地。
羅俊怒,扼賊吭,齧其面不得,齧其耳;吐耳大呼曰:『吾皇明進士張羅俊』!語未畢,中矢倒。
而羅彥急抵舍,題其壁:『明光祿寺少卿張羅彥,義不受辱』!缢死井亭。
時妻宋氏奮利刃自刭,不得絕;乃同妾錢氏及生女赴井死。
羅善觀其妻高氏攜女三人投井死,而身赴仲兄羅彥,欲與同難。
羅彥曰:『吾受朝廷爵祿,義不得不死;弟諸生,可不死』。
羅善不肯,睨井欲下,顧井中有婦人,遂釋井;拜其兄,歸投其室井而死。
羅俊子諸生伸、羅彥子諸生晉,皆投井以從。
李氏者,年七十有四,為羅俊伯母;厲聲罵賊,賊擊破李腦。
高氏者,弟羅士妻,寡居;王氏者,弟羅哲妻:同梁争缢死。
白氏者,羅輔妻,與王氏從母家促入危城;是日王氏死,白绐其女看井中何物,女方視井,遽推之下,身從之;而幼子女二,坐失母,亦随死。
張晉妻師氏,偕張震妻徐氏、張巽妻劉氏、劉母胡氏,同井争投死。
而張氏止羅哲變容易服,從水門出亡,存血祀;一家同死者三十三人。
賊衆見羅彥題壁語,無不歎息,至有泣下者。
屍久堕地,無人一視。
獨故犬三不去,疊守護屍旁,不令鸢鳥得下;下則号恐去之。
賊一至此,則噬其拇指去;賊益驚異,乃令席藁埋之。
·劉會昌,保定清範人。
幼負奇氣,長古文辭。
十歲,居父喪,哀如成人禮。
崇祯三年,舉于鄉。
能任大事,有氣敢任。
甲申,闖賊北犯,僞檄數至。
時秦、晉及畿南諸郡望風盡失,昌素膽略,倉卒倡義,同鄉紳光祿卿張羅彥暨兄進士羅俊誓死守禦。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北京陷,賊急攻城;至二十四日,賊撤水涸隍,雲梯蜂進,砲矢風發。
會昌率城兵屹然嶽立,指僞如平時。
适西南城樓為賊火箭所焚、西北角樓下穿數穴,併力進攻,城破。
賊拽會昌于西關古廟,擁鋒刃問:『京城久破,數省盡降;爾何敢拒』?會昌裂眦罵曰:『我本布衣,無官責。
但恨天下無人,緻爾小醜淪陷宗社。
欲脔食李自成肉,以報先帝耳』!鬚發橫豎。
賊愈憤,夾打三次;然驚其勇壯,百計誘降。
終不屈,遂斷首懸西關街市。
市人士大呼曰:『此吾郡劉凝禧先生,生不肯棄城、死不肯降賊也』!共經營,匍匐請建祠祀之。
·尹洗,安肅人。
天啟壬戌進士,工科給事中。
居保定三世,同諸紳登陴抗賊。
城破,被執。
賊向洗索金銀,洗曰:『我貧給事,那得金銀?惟速殺我』!賊曰:『抗我師者,爾輩也』!立殺之于西門。
·韓東明,安肅人,邠州知州;徙居郡城。
聞賊入,從容着冠服,望阙拜畢,辭祖廟,投井死。
子仲淹,負俠氣;城将破,猶登陴立砲台,引弓射殪數賊。
堕城,死之。
·高泾,清苑人;崇祯壬午舉人。
事母孝;城破,負母跳。
遇賊,求釋其母。
母得釋,賊執泾索賄;泾绐之曰:『到家即有』。
過水邊,賊不提防,推賊仆地,躍入水死。
後屍浮出水上,兩目怒瞠、兩拳擎向,有擊賊之狀。
·徐複儀,号雪潭,錢塘人。
世多顯者:祖大參五橋,舉進士;四傳生複儀。
大母陸,早寡;四歲,口授毛詩章句。
九歲,屬文。
年十一,通子史百家言。
崇祯十五年,舉于鄉;十六年,成進士。
明年,盜入京師,烈皇帝崩;複儀居家,躃踴曰:『嗚呼,臣不獲從皇帝地下,顧乃腼面苟活,忘大仇不讨賊耶』?即日赴南京,授刑部員外。
時定逆臣罪,多所按治;複儀每以死诤。
會大比,命複儀試滇南。
就道,與父母訣。
行數十日,未至滇,南京陷。
複儀聞,齧指誓,屏左右泣曰:『國家竟至此耶!今閩、越數千裡,正朔不移;滇南遠屬荒徼,恐人心易動。
吾姑鎮撫之,以待其定』。
于是益整威儀、飾驺從,講賓興禮。
夜乃密谒黔公,流涕為言;使陳兵衛,士裔不得逞。
滇南以安,而閩、越亦得乘間改元;朝論重之,加翰林編修。
複儀叩頭流血辭,略曰:『侍從文墨,所以潤色太平也。
今戎馬日逼,臣不得馳騁疆場為陛下負弩矢,猥賜臣清燕,死無以塞責』!不報。
未幾,閩、越陷,複儀裂冕服、棄車徒,幅巾草履,走千裡歸家。
拜父母床下,辭妻妾,即夕去家,宿三十裡外草堂。
獨居,不飲酒、不食肉,讀「易」、誦「離騷」;妻妾死,俱不問。
所居喜林莽,或登崩崖,從上堕;或入大窖,夜寝其中。
虎豹觸之,不為怪。
一日,大風雨,晝晦,傳聞兵四合;複儀曰:『吾命盡矣』!扼喉,死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