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馬前,知為重臣,突執熙祚,擁之去;熙祚大罵,不屈。
賊縛至宗師館,備加楚毒;以繩曳足,倒拖地上,破腹刳髒而死。
有絕命詩,授小史陳緯置髻中佚出;緯走郴,遇部将,出詩镌之。
弘光朝,贈左都禦史,謚「忠毅」。
·金毓峒,字鶴沖,保定完縣人,萬曆庚辰進士司徒铨仲子;舉萬曆乙卯科鄉試。
與從子肖孫讀書郎山,相對慨然,辄有澄清之志。
已而中崇祯甲戌進士,官中書舍人。
辛已秋,以「陳漕務」稱旨,授湖廣道監察禦史。
尋上寬徵徭、誅骫師、解黨锢、慎铨法諸疏,四上而四報可。
其解黨锢一疏,尤诤于群小羅織清流之日,而為海内所傳誦。
出按秦川,闖逆方窺函榖,不敢入。
及峒複命,賊果逾關,舉朝以不久任為恨。
甲申春,召對便殿;旋草诏命,監宣、大軍。
宣、雲告陷,随奉命督禁旅,往扼畿南要害。
峒冒矢石馳至保郡,散家赀千金犒士卒,為固守計。
而是時峒之從子振孫以劍術登武科,相見泣下,為誓死;士卒皆流涕——振孫者,肖孫弟也。
賊圍急,振孫登陴,挾矢殪渠帥數人;兄弟私誓曰:『一旦有變,必從季父遊地下』!峒聞之,謂肖孫曰:『死易,存孤難;我以弱子為託』。
肖孫拜受命。
峒妻王氏,盡出簪珥、冠帔以犒士,士益奮。
賊相顧謂曰:『此固曩時按秦禦史也』!欲引去。
而三月十九日之信至,峒痛哭,誓與城俱死;懸銀牌以賞擊賊者,得級無數。
二十四日辰刻,城南樓火起,賊乘焰登城,遂陷。
振孫躍馬赴賊曰:『城頭殺爾帥者,我也』!格鬥斃數人而死,賊支解之。
峒裂皆罵,提劍斬一綠衣賊;負印,北叩首曰:『臣力竭矣』!投三皇廟古井死。
王孺人缢死,姪孫婦罂妻陳氏及侍兒桂春皆投井死。
賊大索兩孤,肖孫備受砲烙慘刑,體刺剟無完膚;終以得免。
三日後,肖孫收峒骸骨如生。
人義峒之死,而益稱肖孫之不負所託。
·關永傑,字人孟,山西蒲州人;崇祯辛未進士。
初任紹興府司李,昇南京兵部武選司主事。
尋以佥事為河南監軍。
賊自關陝流毒楚、豫,積二十年;初掠亭聚,既窺城堡。
壬、癸之交,每至一城,不即挺殺,為限射城,不如期者必屠勿赦;百姓久不見敵,聞僞仁義之聲,争先縛守令,開門迎。
時永傑以睢陳道兵備副使駐陳州——陳州距睢陽百八十裡,李賊陷睢陽,以令至陳;陳既寡守具,而故民不足守。
永傑本拟保境待援,而士民合詣永傑,請必毋守,開門迎降便;永傑持義不可。
衆曰:『即不能有,競自破鑰矣』!永傑知不能守,單騎巡城;号曰:『百姓即愚無知,顧諸生豈無通大義,率先拜牛酒哉』!諸生搖手去。
及城陷,永傑入其署,引缳為大呼者三,自缢死。
贈太僕寺卿、祭葬。
·蔡道憲,福建晉江人。
崇祯丁醜進士,授湖廣長沙府推官。
癸未八月,流賊寇長沙;長沙人民先走,李幹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總兵尹先民、何一德降賊,巡撫王聚奎單騎走江夏。
賊至城下,呼蔡推官曰:『吾軍中皆知爾名,速降,毋自苦也』!道憲挽弩射之。
獻賊怒,攻三日夜而城陷;執道憲,百計誘降不屈,磔之。
健卒林國俊等九人,追侍道憲不去。
賊勸道憲降,國俊曰:『如吾主可降,亦去矣,不至今日』。
賊曰:『爾主不降,爾亦不得活』!國俊曰:『若我輩願生,亦去矣,不至今日』。
賊并殺之。
内四卒奮然曰:『願少延旦夕,葬主骸而後受刃』!賊義而許之。
于是四卒解衣裹主骸,葬之南郭。
葬畢,四卒自經。
百姓裹殘骸葬之,為立廟于長沙,題曰「忠烈」。
·徐學顔,浙江永嘉人。
以恩貢選楚府長史;危言正色,王敬憚之。
豪宗有不率者,理格勢禁之,不少阻。
攝江夏篆,以寇氛震鄰,築砲台以資守禦。
滿三載考,王與撫、按交薦之,晉兵備副使。
癸未六月,流寇陷武昌,學顔與賊鬥。
賊斷學顔左臂,學顔右手持刀鬥愈力,大聲罵賊;執支解之,閣門殉難者三十餘人。
事聞,贈按察使,予祭一壇,有司治葬;建祠于鄉,錄一子入監讀書。
·李貞,□□人,以進士為湖廣郏縣(原誤,當作河南汝州)知縣。
癸未二月,闖賊攻郏縣。
貞率士民堅守一晝夜,殺傷賊甚衆。
賊百道環攻,一鼓而拔,縱兵大殺。
李貞大聲叱賊曰:『驅百姓死守者,知縣也,妄殺何為』!見自成,唾罵不已。
自成怒,褫其衣,倒懸于樹。
貞大呼曰:『高皇帝有靈,我必訴之上帝以殺賊』!賊斷其舌,碎割之。
母喬氏及妻俱死。
·黎弘業,廣東順德人;天啟辛酉舉人。
年甫十九,應省試。
直指監粵東闱事,夢順德報冊第一人官至太僕;覺,異之。
是日放榜,弘業首唱;注視之,不言其故。
而弘業出李司李應昇之門,直指乃語所夢;弘業應曰:『業通籍止此乎』?則屢踬春官。
崇祯甲戌,授和州知州。
在官廉幹,與鄉禦史馬如蛟交厚。
時流寇自廬州三掠其鄙,弘業具方略,上之道臣,請固圉;不省。
乃與如蛟鼓義,壘城浚濠;躬擐甲冑,登埤嚴晝夜。
如是數月,不懈。
冬,賊以十萬突城,弘業同如
賊縛至宗師館,備加楚毒;以繩曳足,倒拖地上,破腹刳髒而死。
有絕命詩,授小史陳緯置髻中佚出;緯走郴,遇部将,出詩镌之。
弘光朝,贈左都禦史,謚「忠毅」。
·金毓峒,字鶴沖,保定完縣人,萬曆庚辰進士司徒铨仲子;舉萬曆乙卯科鄉試。
與從子肖孫讀書郎山,相對慨然,辄有澄清之志。
已而中崇祯甲戌進士,官中書舍人。
辛已秋,以「陳漕務」稱旨,授湖廣道監察禦史。
尋上寬徵徭、誅骫師、解黨锢、慎铨法諸疏,四上而四報可。
其解黨锢一疏,尤诤于群小羅織清流之日,而為海内所傳誦。
出按秦川,闖逆方窺函榖,不敢入。
及峒複命,賊果逾關,舉朝以不久任為恨。
甲申春,召對便殿;旋草诏命,監宣、大軍。
宣、雲告陷,随奉命督禁旅,往扼畿南要害。
峒冒矢石馳至保郡,散家赀千金犒士卒,為固守計。
而是時峒之從子振孫以劍術登武科,相見泣下,為誓死;士卒皆流涕——振孫者,肖孫弟也。
賊圍急,振孫登陴,挾矢殪渠帥數人;兄弟私誓曰:『一旦有變,必從季父遊地下』!峒聞之,謂肖孫曰:『死易,存孤難;我以弱子為託』。
肖孫拜受命。
峒妻王氏,盡出簪珥、冠帔以犒士,士益奮。
賊相顧謂曰:『此固曩時按秦禦史也』!欲引去。
而三月十九日之信至,峒痛哭,誓與城俱死;懸銀牌以賞擊賊者,得級無數。
二十四日辰刻,城南樓火起,賊乘焰登城,遂陷。
振孫躍馬赴賊曰:『城頭殺爾帥者,我也』!格鬥斃數人而死,賊支解之。
峒裂皆罵,提劍斬一綠衣賊;負印,北叩首曰:『臣力竭矣』!投三皇廟古井死。
王孺人缢死,姪孫婦罂妻陳氏及侍兒桂春皆投井死。
賊大索兩孤,肖孫備受砲烙慘刑,體刺剟無完膚;終以得免。
三日後,肖孫收峒骸骨如生。
人義峒之死,而益稱肖孫之不負所託。
·關永傑,字人孟,山西蒲州人;崇祯辛未進士。
初任紹興府司李,昇南京兵部武選司主事。
尋以佥事為河南監軍。
賊自關陝流毒楚、豫,積二十年;初掠亭聚,既窺城堡。
壬、癸之交,每至一城,不即挺殺,為限射城,不如期者必屠勿赦;百姓久不見敵,聞僞仁義之聲,争先縛守令,開門迎。
時永傑以睢陳道兵備副使駐陳州——陳州距睢陽百八十裡,李賊陷睢陽,以令至陳;陳既寡守具,而故民不足守。
永傑本拟保境待援,而士民合詣永傑,請必毋守,開門迎降便;永傑持義不可。
衆曰:『即不能有,競自破鑰矣』!永傑知不能守,單騎巡城;号曰:『百姓即愚無知,顧諸生豈無通大義,率先拜牛酒哉』!諸生搖手去。
及城陷,永傑入其署,引缳為大呼者三,自缢死。
贈太僕寺卿、祭葬。
·蔡道憲,福建晉江人。
崇祯丁醜進士,授湖廣長沙府推官。
癸未八月,流賊寇長沙;長沙人民先走,李幹德奉吉王、惠王走衡州,總兵尹先民、何一德降賊,巡撫王聚奎單騎走江夏。
賊至城下,呼蔡推官曰:『吾軍中皆知爾名,速降,毋自苦也』!道憲挽弩射之。
獻賊怒,攻三日夜而城陷;執道憲,百計誘降不屈,磔之。
健卒林國俊等九人,追侍道憲不去。
賊勸道憲降,國俊曰:『如吾主可降,亦去矣,不至今日』。
賊曰:『爾主不降,爾亦不得活』!國俊曰:『若我輩願生,亦去矣,不至今日』。
賊并殺之。
内四卒奮然曰:『願少延旦夕,葬主骸而後受刃』!賊義而許之。
于是四卒解衣裹主骸,葬之南郭。
葬畢,四卒自經。
百姓裹殘骸葬之,為立廟于長沙,題曰「忠烈」。
·徐學顔,浙江永嘉人。
以恩貢選楚府長史;危言正色,王敬憚之。
豪宗有不率者,理格勢禁之,不少阻。
攝江夏篆,以寇氛震鄰,築砲台以資守禦。
滿三載考,王與撫、按交薦之,晉兵備副使。
癸未六月,流寇陷武昌,學顔與賊鬥。
賊斷學顔左臂,學顔右手持刀鬥愈力,大聲罵賊;執支解之,閣門殉難者三十餘人。
事聞,贈按察使,予祭一壇,有司治葬;建祠于鄉,錄一子入監讀書。
·李貞,□□人,以進士為湖廣郏縣(原誤,當作河南汝州)知縣。
癸未二月,闖賊攻郏縣。
貞率士民堅守一晝夜,殺傷賊甚衆。
賊百道環攻,一鼓而拔,縱兵大殺。
李貞大聲叱賊曰:『驅百姓死守者,知縣也,妄殺何為』!見自成,唾罵不已。
自成怒,褫其衣,倒懸于樹。
貞大呼曰:『高皇帝有靈,我必訴之上帝以殺賊』!賊斷其舌,碎割之。
母喬氏及妻俱死。
·黎弘業,廣東順德人;天啟辛酉舉人。
年甫十九,應省試。
直指監粵東闱事,夢順德報冊第一人官至太僕;覺,異之。
是日放榜,弘業首唱;注視之,不言其故。
而弘業出李司李應昇之門,直指乃語所夢;弘業應曰:『業通籍止此乎』?則屢踬春官。
崇祯甲戌,授和州知州。
在官廉幹,與鄉禦史馬如蛟交厚。
時流寇自廬州三掠其鄙,弘業具方略,上之道臣,請固圉;不省。
乃與如蛟鼓義,壘城浚濠;躬擐甲冑,登埤嚴晝夜。
如是數月,不懈。
冬,賊以十萬突城,弘業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