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卷一·禦制門 王師圍金陵,唐使徐铉來朝。

    铉伐其能,欲以口舌解圍,謂太祖不文盛稱其主博學多藝,有聖人之能。

    使誦其詩,曰:《秋月》之篇,天下誦傳之。

    其句雲雲。

    太祖大笑曰:“寒士語耳,吾不道也。

    ”铉内不服,謂大言無實可窮也,以請。

    殿上驚懼相目。

    太祖曰:“吾微時自秦中歸,道華下,醉卧田間,覺而月出,有句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铉大驚,殿上稱壽。

     〔《後山詩話》,《漁隐叢話》前集卷二五〕 故事,進士期集,常擇榜中最年少者為探花郎。

    熙甯中始罷之。

    太平興國三年,胡秘監旦榜,馮文懿拯為探花,是歲登第七十四人,太宗以詩賜之曰:“二三千客裡成事,七十四人中少年。

    ”始,唐以禮部放榜,故座主門生之禮特盛,主司因得竊市私恩。

    上(本朝)稍欲革其弊,既更廷試,前一歲呂文穆公蒙正為狀頭,始賜以詩,蓋示以優寵之意,至是複賜文懿。

    然狀頭詩迄今詩有,探花詩後無繼者,惟文懿一人而已,最為科舉之盛事也。

    〔《蔡寬夫詩話》。

    同上後集卷一九〕 太平興國七年十二月十七日大雪,禦制《雪詩》并酒賜學士,詩雲:“輕輕相亞凝如酥,宮樹花妝萬萬株。

    今賜酒卿時一盞,玉堂聞話道情無?”又禦制五七言詩賜蘇易簡,五言詩曰:“翰林承旨貴,清淨玉堂中。

    應用鹹依式,深岩比更崇。

    歸家思值日,入内集英風。

    儒措門生盛,高明大化雄。

    ”七言詩曰:“運偶昌時遠更深,果然谷在我中心。

    從風臣偃光朝野,此日清華見翰林。

    舉措樂時周禮法,思賢教古善規箴。

    少年學士文明世,一寸賢毫數萬尋。

    ”〔《金坡遺事》〕 《石林詩話》:楊文公在翰林,以讒佯狂去職,然真宗眷之不衰,聞疾愈即起為郡,未幾,複以判秘書監召。

    既到阙,以詩賜之,曰:“瑣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類相如。

    蓬山昔日诠墳史,還仰多聞過仲舒。

    報政列城歸觐後,疏恩高閣拜官初。

    諸生濟濟彌瞻望,鉛椠咨詢辨魯魚。

    ”祖宗愛惜人才保全忠孝之意如此。

    〔文公後卒與寇萊公協定大策,功雖不終,其盡力于國亦無愧矣。

    〕〔《溪》、《漁隐叢話》前集卷二五〕 大中祥符五年,楊億為學士,季夏被疾,至十月方赴朝參,具狀稱謝,禦筆狀尾批七言二韻詩賜之,詩雲:“承明迩侍究儒玄,苦學勞心疾已痊。

    善保興居調飲食,副予前席待名賢。

    ”〔《金坡遺事》〕 大中祥符二年春,真宗禦制詩賜知貢舉晁迥雲:“禮闱選士古稱難,都為升沉咫尺間。

    較藝清時公道在,掄才應得惠人寰。

    ”五年二月又制詩賜知貢舉晁迥雲:“盛時選士貢闱開,殿宇聞風獻藝來。

    心似權衡求實效,勿教蓬荜有遺才。

    ” 〔同上〕 天禧三年正月九日,錢惟演、承明殿面奉知舉,真宗禦制詩并序雲:“蔔賢能之多士,允協盛猷;資侍從之洪儒,聿蘭伸藻鑒。

    期申職業,用示篇章。

    ”詩雲:“寅奉昌圖紹慶基,選倫多士葉前規。

    鄉間薦拔期無濫,草澤搜羅讵有遺? 德舉況逢全盛日,計偕鹹造廣場時。

    春官任職當求善,宗伯掄材務得宜。

    侍從名儒當委任,藝文公道辯妍媸。

    伫伸衡鑒裁深念,允協《菁莪》樂育詩。

    ”〔《金坡遺事》〕 二月十八日将放榜,賜詩并序,序雲:“詳延造士,允葉于盛猷;乃眷儒臣,式分于重寄。

    論秀才臻于顯效,當官備著于純誠”詩雲:“四海為家寶緒隆,旁求文雅振儒風。

    命鄉随計來多士,較藝掄材有澤宮。

    簪绂近臣當顯任,絲綸深旨渝丹衷。

    旰宵汲汲予存念,夙夜孜孜爾徇公。

    名實豈惟衡鑒内,賢能皆萃網羅中。

     伫觀翹楚登時用,布政分憂協庶功。

    ”〔同上〕 真宗賦《禦溝柳》詩,令宰相兩省和進。

    陳執中詩曰:“一度春來一度新,翠光長得照龍津。

    君王自愛天然态,恨殺昭陽學舞人。

    ”其詩最尤者。

    〔《兩朝寶訓》〕 神宗遵太祖遺意,聚積金帛成帑,自制四言詩一章雲:“五季失圖,猃狁孔熾。

    藝祖造邦,意有懲艾。

    爰設内府,基以募士。

    曾孫保之,敢忘厥志!”每庫以一字目之。

    又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