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關燈
小
中
大
●卷五十·鬼神門下
餘與魯直壽朋天啟會于伯時齋看詩卷,皆仙鬼作或夢中所作也。
又記《太平廣記》中有人為鬼物所引入墟墓,皆華屋洞戶。
忽為劫墓者所驚出,遂失所見,但雲:“芫花半落,松風晚清。
”吾每愛此兩句,故附之書末。
〔《東坡題跋》卷三〕 王著,洛陽人也。
七歲能屬文,十四進士及第。
初依師冤句縣張嘏東京應舉,久不知消息。
賃居相國寺東,因出通衢,忽遇張嘏,遂邀茶肆叙闊,雲子《蝴蝶詩》最嘉,雲:“今夜君栖芳草裡,為傳消息到王孫。
”嘏無言,忽然不見。
著驚問鄉人,雲卒已半年。
著自及第便曆華省,至翰林學士。
隻及中年而終。
〔《郡閣雅談》〕 西川宰相高骈版築羅城日,有守禦指揮使姜知古分得西南趙波塊,即趙畚相公墳也。
知古号令候曉開之。
是夜有人黃衣束帶瘦骨長身卓立于知古前曰:“趙相公使上書。
”知古驚,覽書末後有詩一首,頃之鬼不見。
詩雲,“我昔勝君昔,君今勝我今。
人生一世第,何用苦相侵。
”〔《鑒戒錄》卷一〕 保大中,廣陵理城隍,因及古冢,得石志一所雲:“日為箭兮月為弓,四時射人兮無窮。
但得天将明月化,不覺人随流水空。
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猿啼烏嘯煙蒙蒙。
千年萬年松柏風。
”或雲李白詞。
〔《南唐近事》〕 甘露寺僧話,吳王收得浙右之明年夏,中夜月瑩無雲,長江如晝,有僧持課。
俄數人自西軒領仆厮輩挈酒上江亭,坐定,命酒羅列果肴。
竊窺之,思中夜禁行,從何而至,必是幽虛。
于窗隙俯伏伺之。
東向一人衣南朝衣,西向一人北虜衣,北向一人衣縫掖衣,指南向者設禮而坐。
南向一人衣朱衣霜簡,清瘦多髯。
飛杯之次,東向者曰:“今日恣縱江南之遊,皆不乏風流矣。
仆嘗記公雲:‘何人種得西施花,千古春風開不盡。
’可謂越古超今矣。
”酒至西虜服曰:“各述曩日臨危一言以代絲竹,自吟自送可乎?”衆曰:“可。
”虜服乃執杯而言曰,“趙壹能為賦,鄒陽解獻書。
可惜西川水,不救轍中魚。
”次至縫掖舉白而歌曰:“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
一旦失風水,翻為蝼蟻食。
”巡至東向雲:“功遂侔昔人,保退無智力。
既涉太行險,茲路信難陟。
”次至朱衣乃高吟曰:“握裡龍蛇紙上彎,逡巡千幅不将難。
顧雲已往羅隐耄,更有何人逞筆端!”吟罷,東樓晨鐘遽鳴,僧戶軋然而啟,忽爾而散。
〔《桂苑叢談》〕 秦太虛言寶應民有嫁娶會客者,有客徑起出門,若醉甚将赴水者,人急持之。
客曰:“有婦人以詩招我,其詞雲:“長橋直下有蘭舟,破月沖煙任意遊。
金玉滿堂何所用,争如年少去來休!”倉皇就之,不知其為水也。
”然客亦無他。
夜會說鬼與參寥,參寥舉此,聊為記之。
〔《東坡詩話》〕 唐丞相馬植弟固,武威太守,固弟西河太守。
二弟聞植罷安南都護又除黔南,不得意。
維舟峽中古寺前,夜月如晝,見白衣人緩步堤上吟曰:“截竹為筒作笛吹,鳳凰池上風凰飛。
勞公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鈞萬類時。
”曆曆可聽。
遣人尋訪已失之。
後黔南去,再入為大理卿,遷刑部侍郎,判鹽鐵,遂大拜。
〔《本事詩征異》〕 大曆元年,元載因早朝有人獻詩,載令左右收之,候入中書看,其人曰:“若不能讀,請自誦一篇。
”曰:“城東城西舊行處,城裡花飛柳如絮。
海燕銜泥欲下來,屋裡無人卻飛去。
”吟畢不見,乃知其非人也。
載後敗,家破,妻被戮。
〔《玄怪錄》〕 馮翊夏陽縣據大河,有冀河清澈可鑒。
大和中,縣尉趙生一夕與同輩聯步望月于冀泉上。
忽有人貌甚黑,綠袍,自泉中出,徐吟曰:“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生且驚其水溺。
明日生再遊冀水,見廟中土偶人被綠袍,視之,其貌乃昨日吟詩人也。
元和中,有陸橋家于丹陽,居有池塘亭榭,一夕有人叩門,急視,見一人儀狀秀逸,自稱曰沈約:“聞公雅好詩,故來奉谒。
”既而呼左右曰:“召青箱來。
” 有一兒年可十歲。
約曰:“此吾子也,欲使紹吾學,故名青箱。
然亦能詩,從吾與範仆射過台城曾作《感舊》詩。
”令諷之。
曰:“六代舊山川,興王幾百年。
繁華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風柳絮天。
傷時為懷古,垂淚國門前。
” 忽不見。
〔《宣室志》卷四〕 唐燕士,晉昌人,隐于九華。
晚步山下,見一白衣少年閑步自若曰:“澗水潺聲不絕,溪壟茫茫野花發。
自來自去人不知,歸時長對空山月。
”歸問裡人,曰:“是吳氏子,善詩,卒僅數年矣。
”〔《宣室民》卷六〕 錢起寓宿驿舍,聞窗外有人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起怪之。
十年後就試,座主李時試《湘靈鼓瑟詩》,落句意久不屬,遂以此一聯續之,乃中魁選。
詩全篇雲:“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雅調凄金石,清音發杳冥。
蒼梧來慕怨,白芷動芳馨
又記《太平廣記》中有人為鬼物所引入墟墓,皆華屋洞戶。
忽為劫墓者所驚出,遂失所見,但雲:“芫花半落,松風晚清。
”吾每愛此兩句,故附之書末。
〔《東坡題跋》卷三〕 王著,洛陽人也。
七歲能屬文,十四進士及第。
初依師冤句縣張嘏東京應舉,久不知消息。
賃居相國寺東,因出通衢,忽遇張嘏,遂邀茶肆叙闊,雲子《蝴蝶詩》最嘉,雲:“今夜君栖芳草裡,為傳消息到王孫。
”嘏無言,忽然不見。
著驚問鄉人,雲卒已半年。
著自及第便曆華省,至翰林學士。
隻及中年而終。
〔《郡閣雅談》〕 西川宰相高骈版築羅城日,有守禦指揮使姜知古分得西南趙波塊,即趙畚相公墳也。
知古号令候曉開之。
是夜有人黃衣束帶瘦骨長身卓立于知古前曰:“趙相公使上書。
”知古驚,覽書末後有詩一首,頃之鬼不見。
詩雲,“我昔勝君昔,君今勝我今。
人生一世第,何用苦相侵。
”〔《鑒戒錄》卷一〕 保大中,廣陵理城隍,因及古冢,得石志一所雲:“日為箭兮月為弓,四時射人兮無窮。
但得天将明月化,不覺人随流水空。
山川秀兮碧穹窿,崇夫人墓兮直其中。
猿啼烏嘯煙蒙蒙。
千年萬年松柏風。
”或雲李白詞。
〔《南唐近事》〕 甘露寺僧話,吳王收得浙右之明年夏,中夜月瑩無雲,長江如晝,有僧持課。
俄數人自西軒領仆厮輩挈酒上江亭,坐定,命酒羅列果肴。
竊窺之,思中夜禁行,從何而至,必是幽虛。
于窗隙俯伏伺之。
東向一人衣南朝衣,西向一人北虜衣,北向一人衣縫掖衣,指南向者設禮而坐。
南向一人衣朱衣霜簡,清瘦多髯。
飛杯之次,東向者曰:“今日恣縱江南之遊,皆不乏風流矣。
仆嘗記公雲:‘何人種得西施花,千古春風開不盡。
’可謂越古超今矣。
”酒至西虜服曰:“各述曩日臨危一言以代絲竹,自吟自送可乎?”衆曰:“可。
”虜服乃執杯而言曰,“趙壹能為賦,鄒陽解獻書。
可惜西川水,不救轍中魚。
”次至縫掖舉白而歌曰:“偉哉橫海鱗,壯矣垂天翼。
一旦失風水,翻為蝼蟻食。
”巡至東向雲:“功遂侔昔人,保退無智力。
既涉太行險,茲路信難陟。
”次至朱衣乃高吟曰:“握裡龍蛇紙上彎,逡巡千幅不将難。
顧雲已往羅隐耄,更有何人逞筆端!”吟罷,東樓晨鐘遽鳴,僧戶軋然而啟,忽爾而散。
〔《桂苑叢談》〕 秦太虛言寶應民有嫁娶會客者,有客徑起出門,若醉甚将赴水者,人急持之。
客曰:“有婦人以詩招我,其詞雲:“長橋直下有蘭舟,破月沖煙任意遊。
金玉滿堂何所用,争如年少去來休!”倉皇就之,不知其為水也。
”然客亦無他。
夜會說鬼與參寥,參寥舉此,聊為記之。
〔《東坡詩話》〕 唐丞相馬植弟固,武威太守,固弟西河太守。
二弟聞植罷安南都護又除黔南,不得意。
維舟峽中古寺前,夜月如晝,見白衣人緩步堤上吟曰:“截竹為筒作笛吹,鳳凰池上風凰飛。
勞公更向黔南去,即是陶鈞萬類時。
”曆曆可聽。
遣人尋訪已失之。
後黔南去,再入為大理卿,遷刑部侍郎,判鹽鐵,遂大拜。
〔《本事詩征異》〕 大曆元年,元載因早朝有人獻詩,載令左右收之,候入中書看,其人曰:“若不能讀,請自誦一篇。
”曰:“城東城西舊行處,城裡花飛柳如絮。
海燕銜泥欲下來,屋裡無人卻飛去。
”吟畢不見,乃知其非人也。
載後敗,家破,妻被戮。
〔《玄怪錄》〕 馮翊夏陽縣據大河,有冀河清澈可鑒。
大和中,縣尉趙生一夕與同輩聯步望月于冀泉上。
忽有人貌甚黑,綠袍,自泉中出,徐吟曰:“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生且驚其水溺。
明日生再遊冀水,見廟中土偶人被綠袍,視之,其貌乃昨日吟詩人也。
元和中,有陸橋家于丹陽,居有池塘亭榭,一夕有人叩門,急視,見一人儀狀秀逸,自稱曰沈約:“聞公雅好詩,故來奉谒。
”既而呼左右曰:“召青箱來。
” 有一兒年可十歲。
約曰:“此吾子也,欲使紹吾學,故名青箱。
然亦能詩,從吾與範仆射過台城曾作《感舊》詩。
”令諷之。
曰:“六代舊山川,興王幾百年。
繁華今寂寞,朝市昔喧阗。
夜月琉璃水,春風柳絮天。
傷時為懷古,垂淚國門前。
” 忽不見。
〔《宣室志》卷四〕 唐燕士,晉昌人,隐于九華。
晚步山下,見一白衣少年閑步自若曰:“澗水潺聲不絕,溪壟茫茫野花發。
自來自去人不知,歸時長對空山月。
”歸問裡人,曰:“是吳氏子,善詩,卒僅數年矣。
”〔《宣室民》卷六〕 錢起寓宿驿舍,聞窗外有人曰:“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起怪之。
十年後就試,座主李時試《湘靈鼓瑟詩》,落句意久不屬,遂以此一聯續之,乃中魁選。
詩全篇雲:“善鼓雲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
雅調凄金石,清音發杳冥。
蒼梧來慕怨,白芷動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