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疑風雨,幽崖若鬼神。

    月明三峽曙,潮滿九江春。

    為問陽臺客,應知入夢人。

    」王無競詩曰:「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徘徊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雲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李端詩曰:「巫山十二重,皆在碧虛中。

    迴合雲藏日,霏微雨帶風。

    猿聲寒渡水,樹色暮連空。

    愁向高唐去,千秋見楚宮。

    」皇甫冉詩曰:「巫峽見巴東,迢迢出半空。

    雲藏神女館,雨到楚王宮。

    朝暮泉聲落,寒暄樹色同。

    清猿不可聽,偏在九秋中。

    」白公但吟四篇,與繁生同濟,竟而不為。

    故太尉李德裕鎮渚宮,嘗謂賓侶曰:「餘偶欲遙賦《巫山神女》一詩,下句雲『自從一夢高唐後,可是無人勝楚王』。

    晝夢宵征巫山,似欲降者,如何?」段記室成式曰:「屈平流放湘沅,椒蘭友而不爭,卒葬江魚之腹,為曠代之悲。

    宋玉則招屈之魂,明君之失,恐禍及身,遂假高唐之夢以惑襄王,非真夢也。

    我公作神女之詩,思神女之會,唯慮成夢,亦恐非真。

    」李公退慙,其文不編集於卷也。

     靈丘誤 麻姑山,山谷之秀,草木所奇。

    鄧仙客至延康,四五代為國道師,而錫紫服。

    洎死,自京輦歸,葬是山,是謂「屍解」也。

    然悉為丘壠,松栢相望。

    詞人經過,必當興詠幾千首矣。

    忽有一少年,偶題一絕句,不言姓字,但雲「天嶠遊人」耳。

    後來觀其所刺,無復為文,且鄧氏之名,因斯稍減矣。

    詩曰:「鶴老芝田雞在籠,上清那與俗塵同。

    既言白日昇仙去,何事人間有殯宮?」 襄陽傑 鄭太穆郎中為金州刺史,緻書於襄陽于司空頔。

    鄭書傲倪自若,似無郡吏之禮。

    書曰:「閤下為南溟之大鵬,作中天之一柱。

    騫騰則日月暗,搖動則山嶽頹。

    真天子之爪牙,諸侯之龜鏡也。

    太穆孤幼二百餘口,飢凍兩京。

    小郡俸薄,尚為衣食之憂;溝壑之期,斯須至矣。

    伏惟賢公,息雷霆之威,垂特達之節,賜錢一千貫、絹一千疋、器物一千事、米一千石、奴婢各十人。

    」且曰:「分千樹一葉之影,即是濃陰;減四海數滴之泉,便為膏澤。

    」于公覽書,亦不嗟訝,曰:「鄭使君所須,各依來數一半;以戎旅之際,不全副其本望也。

    」又有匡廬符載山人,遣三尺童子齎數幅之書,乞買山錢百萬,公遂與之,仍加紙墨衣服等。

    又有崔郊秀才者,寓居於漢上,蘊積文藝,而物產罄懸。

    無何,與姑婢通,每有阮鹹之從。

    其婢端麗,饒彼音律之能,漢南之最也。

    姑貧,鬻婢於連帥。

    連帥愛之,以類無雙,無雙,即薛太保愛妾,至今圖畫觀之。

    給錢四十萬,寵眄彌深。

    郊思慕無已,即強親府署,願一見焉。

    其婢因寒食來從事家,值郊立於柳陰,馬上連泣,誓若山河。

    崔生贈之以詩曰:「公子王孫逐後塵,綠珠垂淚滴羅巾。

    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或有嫉郊者,寫其詩于座,公覩詩,令召崔生,左右莫之測也。

    郊則憂悔而已,無處潛遁也。

    及見郊,握手曰:「『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

    』便是公製作也。

    四百千,小哉!何靳一書,不早相示!」遂命婢同歸,至於幃幌奩匣,悉為增飾之,小阜崔生矣。

    初,有客自零陵來,稱戎昱使君席上,有善歌者,襄陽公遽命召焉。

    戎使君豈敢違命,逾月而至。

    及至,令唱歌,乃戎使君送妓之什也。

    公曰:「丈夫不能立功立業,為異代之所稱;豈有奪人姬愛,為己之嬉娛?以此觀之,誠可竄身於無人之地。

    」遂多以繒帛贐行,手書遜謝於零陵之守也。

    雲谿子曰:「王敦驅女樂以給軍士,楊素歸徐德言妻;臨財莫貪,於色不恡者,罕矣!」時人用為雅譚。

    歷觀國朝挺特英雄,未有如襄陽公者也。

    戎使君詩曰:「寶鈿香蛾翡翠裙,粧成掩泣欲行雲。

    慇懃好取襄王意,莫向陽臺夢使君。

    」 馮生佞 雍陶員外,蜀川人也。

    上第後,稍薄於親黨。

    其舅雲安劉敬之,罷舉歸三峽,素事篇章,讓陶不寄書,曰:「山近衡陽雖少鴈,水連巴蜀豈無魚?」陶得詩悸赧,方有狐首之思歟。

    後為簡州牧,自比之謝宣城、柳吳興也。

    賓至則折挫之,閽者亦怠,投贄者稀得見焉。

    有馮道明下第,請謁,雲:「與員外故舊。

    」閽者以道明言啟之,及引進,陶訶曰:「與公昧平生,何方相識矣!」道明曰:「誦員外之言,仰員外之德;詩集中日得相見,何隔平生也?」遂吟曰:「立當青草人先見,行近白蓮魚未知。

    」又曰:「江聲秋入寺,雨氣夜侵樓。

    」又曰:「閉門客到常疑病,滿院花開不似貧。

    」陶聞吟,欣狎待道明如曩昔之友。

    君子以雍君矜誇而好媚,馮子匪藝而求知;其兩違之,文園豈尚也? 江都事 李相公紳督大梁日,聞鎮海軍進健卒四人,一曰富蒼龍,二曰沈萬石,三曰馮五千,四曰錢子濤;悉能拔橛角觝之戲。

    既至,果然趫徑也。

    翌日,於毬場内犒勞,以駕車老牛筋皮為炙瘤魁之臠。

    魁,酒罇也,盛一鬥二升,多以梄槐榴為之,或銅鑄也。

    坐四輩於地茵,大柈,令食之。

    萬石等三人,視炙堅麤,莫敢就食。

    獨五千瞋目張口,兩手捧炙,如虎啖肉。

    丞相曰:「真壯士也!可以撲殺西域健胡。

    」又令試於觗戲,蒼龍等亦不利;獨五千勝之。

    十萬之眾,為之披靡。

    於是獨進五千,蒼龍等退還本道,語曰:「壯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