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世說政事第三》注)P.145〔越承制,以劉喬為冀州,使虓領豫州,喬拒之。
〕劉喬有贊世志力,惠帝末為豫州刺史。
喬冑胤丕顯,貴盛至今。
(孫盛《晉陽秋》《三國志注》二十一)P.146〔四月,越奉帝東還,六月至洛,八月以越為太傅。
〕庾敳為太傅從事中郎。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46〔越以敳名重,辟之。
〕敳頹然淵放,莫有動其聽者。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46〔十月,範陽王虓薨,長史劉輿誅穎。
〕劉輿字慶孫,中山人,有豪俠才算,善交結。
為範陽王虓所昵,虓薨,太傅召之,大相委仗,用為長史。
(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注)P.146太傅将召劉輿,或曰﹕“輿猶膩也,近将污人。
”太傅疑而禦之。
輿乃密視天下兵簿諸屯戍及倉庫處所,人谷多少牛馬器械,水陸地形,皆默識之。
是時軍國多事,每會議事,自潘滔以下皆不知所對。
劉輿便屈指籌畫計,所發兵杖處所,糧廪運轉,事無疑滞。
于是太傅遂委杖之。
(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注)P.146〔十一月,帝中毒崩。
〕惠帝崩,由食餅也。
(孫盛《晉陽秋》《禦覽》860)P.147 懷帝永嘉元年春帝正月。
〔七月,琅邪王睿為安東将軍,都督揚州。
〕祖逖為汝南太守,值京師傾覆,率流民數百家南渡,行達泗口,安東拔為徐州刺史。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P.147)〔睿用王導計,始鎮建業,以周○、劉超等為掾屬。
〕劉超字世瑜,琅邪人,漢城陽景王六世孫。
封臨沂慈鄉侯,遂家焉。
父征為琅邪國上将軍。
超為縣小吏,稍遷記室掾、安東舍人。
忠清慎密,為中組所拔。
自以職在中書,絕不與人交關書疏,閉門不通賓客,家無儋石之儲。
(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注)P.148永嘉二年春帝正月。
〔王彌寇洛陽,王衍敗之。
〕夷甫善施舍,父時有假貸者,皆與焚券,未嘗謀貸利之事。
(孫盛《晉陽秋》《世說規箴第十》注)P.148〔以王衍為太尉。
〕太尉王夷甫言選者,以弟澄為荊州刺史,從弟敦為青州刺史。
澄、敦俱詣太尉辭。
太尉謂曰﹕“今王室将卑,生物使弟等居齊、楚之地,外可以建霸業,内足以匡帝室,所望于二弟也。
(孫盛《晉陽秋》《世說簡傲第二四》注)P.149永嘉四年春帝正月。
澄至鎮,日夜縱酒,不以寇戎為懷。
郭舒為荊州别駕,谏刺史王澄宜撫養文武,簡練士卒,以備不虞,不可輕佻。
(孫盛《晉陽秋》《書抄》)P.149〔周○斬錢璯睿以○為吳興太守。
〕吳興錢璯亂。
(孫盛《晉陽秋》《玉篇》“玉部”)P.149〔六月劉淵死,聰代之。
〕聰一名載,字玄明,屠各人,父淵因亂起兵,死聰嗣業。
(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谲第二七》注)P.149〔五月,石寇汲郡。
〕司、冀、青、雍蝗,茅草皆盡。
石勒與蝗競取民禾,百姓謂之“胡蝗”。
(孫盛《晉陽秋》《類聚》100)P.150永嘉五年春帝正月。
太傅東海王越之東奔也,石勒追之。
焚屍于甯平,數十萬斂受受害。
樂縱騎圍射,屍積如山,王夷甫死焉。
(原注﹕餘謂﹕俊者所以智勝群情,辯者所以文身祛惑。
夷甫雖體荷隽令,口擅雌黃,侮辱君親,獲罪羯樂。
史官方之舉正,諒為褒矣。
《水經注》12)P.150夷甫将為石勒所殺,謂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虛,不至于此。
”(孫盛《晉陽秋》《世說輕诋第二六》注)P.151王夷甫論曰﹕“夫芝蘭之不與茨棘俱植,鸾鳳之不與枭鸮同栖,天理固然,易在曉晤。
”(孫盛《晉陽秋》《文選辯命論》注)P.151庾敳字字嵩,颍川人,侍中峻第三子。
恢廓有度量,自謂是老莊左徒。
曰﹕“昔未讀此書,意嘗謂至理如此。
今見之,正與人意暗同。
”仕至豫州長史。
(原注﹕時越領豫州)為石勒所害。
先是敳見王室多難,知終嬰其禍,乃作《意賦》以寄懷。
(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P.152〔越之出也,使河南尹潘滔居守。
〕滔字陽仲,荥陽人,太常尼之從子也。
有文學才識,永嘉末為河南尹,遇害。
(孫盛《晉陽秋》《世說識鑒第七》注)P.153六月劉曜入于京都,六宮幽辱。
(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注。
懷帝陷于平陽。
(孫盛《晉陽秋》《禦覽》588)P.153〔七月六曜入長安。
〕征西将軍南陽王模出降,斬之。
以模妃劉氏賜胡張平為妻。
(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注)P.153永嘉六年春帝正月。
劉淵加帝開府儀同三司、會稽郡公。
引帝入宴。
謂帝曰﹕“卿為豫章王時,朕與王武子俱造卿。
武子稱朕于卿,卿言聞名久矣。
卿以所作樂府文示朕曰﹕‘劉君,聞君善詞賦,試為看也。
’朕與武子俱為盛德頌卿,稱善者久之。
又引朕射于皇堂,朕得十二籌,卿與武子得九籌。
卿又贈朕柘弓、銀硯,卿頗憶否?”帝曰﹕“臣安敢忘之,恨爾日不得早識龍顔。
”聰曰﹕“卿家骨肉何相殘之甚?”帝曰﹕“此殆非人事,皇天意也。
大漢将興,應幹受曆,故為陛下自相驅耳。
且臣家若能奉武皇帝之業,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聰甚有喜色。
(孫盛《晉陽秋》《禦覽》588)P.153〔王敦殺其兄澄。
〕澄為荊州,群賊并起,乃奔豫章。
(原注﹕使敦方讨杜○,屯豫章。
)而恃其宿名,猶陵侮敦,敦使勇士路戎等搤而殺之。
(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二》注)P.154〔永嘉七年正月,帝遇弒,崩。
〕荀崧常謂人曰﹕“懷帝天姿清劭,少有聲名。
若遭承平之世,足為守文之佳主。
而繼惠帝擾亂之後,東海專政,祿去王室,無幽、厲之釁,而有犬戎之禍,悲夫!”(孫盛《晉陽秋》《禦覽》98) 愍帝建興元年(四月奉懷兇聞,即位改元)〔睿以祖逖為豫州刺史。
〕逖性統濟,不拘小節。
又賓從多是桀黠勇士,逖待之如子弟。
永嘉中,流民以萬數,揚土大饑,賓客攻剽。
逖則用戶全衛。
譚者以此少之,故久不得調。
(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二三》注)P.155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乃說中宗雪複神州之計,拜為奮威将軍(四字依《書抄》補)、豫州此時。
使自招募。
逖歲率部曲百餘家,北渡江,誓曰﹕“祖逖若不能清中原而複濟此者,有如大江!”(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55建興二年春,帝正月。
〔石勒複奉表于王浚。
〕石勒僞事王浚,浚遺勒麈尾。
勒為不執,置之于壁,朝拜之,雲:“見王公所賜如見公也。
”(孫盛《晉陽秋》《禦覽》703,《書抄》)P.156建興三年春帝正月。
建興四年春帝正月。
〕劉喬有贊世志力,惠帝末為豫州刺史。
喬冑胤丕顯,貴盛至今。
(孫盛《晉陽秋》《三國志注》二十一)P.146〔四月,越奉帝東還,六月至洛,八月以越為太傅。
〕庾敳為太傅從事中郎。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46〔越以敳名重,辟之。
〕敳頹然淵放,莫有動其聽者。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46〔十月,範陽王虓薨,長史劉輿誅穎。
〕劉輿字慶孫,中山人,有豪俠才算,善交結。
為範陽王虓所昵,虓薨,太傅召之,大相委仗,用為長史。
(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注)P.146太傅将召劉輿,或曰﹕“輿猶膩也,近将污人。
”太傅疑而禦之。
輿乃密視天下兵簿諸屯戍及倉庫處所,人谷多少牛馬器械,水陸地形,皆默識之。
是時軍國多事,每會議事,自潘滔以下皆不知所對。
劉輿便屈指籌畫計,所發兵杖處所,糧廪運轉,事無疑滞。
于是太傅遂委杖之。
(孫盛《晉陽秋》《世說雅量第六》注)P.146〔十一月,帝中毒崩。
〕惠帝崩,由食餅也。
(孫盛《晉陽秋》《禦覽》860)P.147
〔七月,琅邪王睿為安東将軍,都督揚州。
〕祖逖為汝南太守,值京師傾覆,率流民數百家南渡,行達泗口,安東拔為徐州刺史。
(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P.147)〔睿用王導計,始鎮建業,以周○、劉超等為掾屬。
〕劉超字世瑜,琅邪人,漢城陽景王六世孫。
封臨沂慈鄉侯,遂家焉。
父征為琅邪國上将軍。
超為縣小吏,稍遷記室掾、安東舍人。
忠清慎密,為中組所拔。
自以職在中書,絕不與人交關書疏,閉門不通賓客,家無儋石之儲。
(孫盛《晉陽秋》《世說政事第三》注)P.148永嘉二年春帝正月。
〔王彌寇洛陽,王衍敗之。
〕夷甫善施舍,父時有假貸者,皆與焚券,未嘗謀貸利之事。
(孫盛《晉陽秋》《世說規箴第十》注)P.148〔以王衍為太尉。
〕太尉王夷甫言選者,以弟澄為荊州刺史,從弟敦為青州刺史。
澄、敦俱詣太尉辭。
太尉謂曰﹕“今王室将卑,生物使弟等居齊、楚之地,外可以建霸業,内足以匡帝室,所望于二弟也。
(孫盛《晉陽秋》《世說簡傲第二四》注)P.149永嘉四年春帝正月。
澄至鎮,日夜縱酒,不以寇戎為懷。
郭舒為荊州别駕,谏刺史王澄宜撫養文武,簡練士卒,以備不虞,不可輕佻。
(孫盛《晉陽秋》《書抄》)P.149〔周○斬錢璯睿以○為吳興太守。
〕吳興錢璯亂。
(孫盛《晉陽秋》《玉篇》“玉部”)P.149〔六月劉淵死,聰代之。
〕聰一名載,字玄明,屠各人,父淵因亂起兵,死聰嗣業。
(孫盛《晉陽秋》《世說假谲第二七》注)P.149〔五月,石寇汲郡。
〕司、冀、青、雍蝗,茅草皆盡。
石勒與蝗競取民禾,百姓謂之“胡蝗”。
(孫盛《晉陽秋》《類聚》100)P.150永嘉五年春帝正月。
太傅東海王越之東奔也,石勒追之。
焚屍于甯平,數十萬斂受受害。
樂縱騎圍射,屍積如山,王夷甫死焉。
(原注﹕餘謂﹕俊者所以智勝群情,辯者所以文身祛惑。
夷甫雖體荷隽令,口擅雌黃,侮辱君親,獲罪羯樂。
史官方之舉正,諒為褒矣。
《水經注》12)P.150夷甫将為石勒所殺,謂人曰﹕“吾等若不祖尚浮虛,不至于此。
”(孫盛《晉陽秋》《世說輕诋第二六》注)P.151王夷甫論曰﹕“夫芝蘭之不與茨棘俱植,鸾鳳之不與枭鸮同栖,天理固然,易在曉晤。
”(孫盛《晉陽秋》《文選辯命論》注)P.151庾敳字字嵩,颍川人,侍中峻第三子。
恢廓有度量,自謂是老莊左徒。
曰﹕“昔未讀此書,意嘗謂至理如此。
今見之,正與人意暗同。
”仕至豫州長史。
(原注﹕時越領豫州)為石勒所害。
先是敳見王室多難,知終嬰其禍,乃作《意賦》以寄懷。
(孫盛《晉陽秋》《世說文學第四》)P.152〔越之出也,使河南尹潘滔居守。
〕滔字陽仲,荥陽人,太常尼之從子也。
有文學才識,永嘉末為河南尹,遇害。
(孫盛《晉陽秋》《世說識鑒第七》注)P.153六月劉曜入于京都,六宮幽辱。
(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注。
懷帝陷于平陽。
(孫盛《晉陽秋》《禦覽》588)P.153〔七月六曜入長安。
〕征西将軍南陽王模出降,斬之。
以模妃劉氏賜胡張平為妻。
(孫盛《晉陽秋《文選晉紀總論》注)P.153永嘉六年春帝正月。
劉淵加帝開府儀同三司、會稽郡公。
引帝入宴。
謂帝曰﹕“卿為豫章王時,朕與王武子俱造卿。
武子稱朕于卿,卿言聞名久矣。
卿以所作樂府文示朕曰﹕‘劉君,聞君善詞賦,試為看也。
’朕與武子俱為盛德頌卿,稱善者久之。
又引朕射于皇堂,朕得十二籌,卿與武子得九籌。
卿又贈朕柘弓、銀硯,卿頗憶否?”帝曰﹕“臣安敢忘之,恨爾日不得早識龍顔。
”聰曰﹕“卿家骨肉何相殘之甚?”帝曰﹕“此殆非人事,皇天意也。
大漢将興,應幹受曆,故為陛下自相驅耳。
且臣家若能奉武皇帝之業,九族敦睦,陛下何由得之?”聰甚有喜色。
(孫盛《晉陽秋》《禦覽》588)P.153〔王敦殺其兄澄。
〕澄為荊州,群賊并起,乃奔豫章。
(原注﹕使敦方讨杜○,屯豫章。
)而恃其宿名,猶陵侮敦,敦使勇士路戎等搤而殺之。
(孫盛《晉陽秋》《世說方正第二》注)P.154〔永嘉七年正月,帝遇弒,崩。
〕荀崧常謂人曰﹕“懷帝天姿清劭,少有聲名。
若遭承平之世,足為守文之佳主。
而繼惠帝擾亂之後,東海專政,祿去王室,無幽、厲之釁,而有犬戎之禍,悲夫!”(孫盛《晉陽秋》《禦覽》98)
〕逖性統濟,不拘小節。
又賓從多是桀黠勇士,逖待之如子弟。
永嘉中,流民以萬數,揚土大饑,賓客攻剽。
逖則用戶全衛。
譚者以此少之,故久不得調。
(孫盛《晉陽秋》《世說任誕第二三》注)P.155逖既有豪才,常慷慨以中原為己任,乃說中宗雪複神州之計,拜為奮威将軍(四字依《書抄》補)、豫州此時。
使自招募。
逖歲率部曲百餘家,北渡江,誓曰﹕“祖逖若不能清中原而複濟此者,有如大江!”(孫盛《晉陽秋》《世說賞譽第八》注)P.155建興二年春,帝正月。
〔石勒複奉表于王浚。
〕石勒僞事王浚,浚遺勒麈尾。
勒為不執,置之于壁,朝拜之,雲:“見王公所賜如見公也。
”(孫盛《晉陽秋》《禦覽》703,《書抄》)P.156建興三年春帝正月。
建興四年春帝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