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 天命九年正月至十年十一月

關燈
、銀器等物。

    甚厚。

    送之還 ○天命十年三月 三月。

    己酉朔。

    上欲自東京。

    遷都渖陽。

    與貝勒諸臣議。

    貝勒諸臣谏曰。

    迩者築城東京。

    宮室既建。

    而民之廬舍。

    尚未完繕。

    今複遷移。

    歲荒食匮。

    又興大役。

    恐煩苦我國。

    上不許。

    曰。

    渖陽形勝之地。

    西征明。

    由都爾鼻渡遼河。

    路直且近。

    北征蒙古。

    二三日可至。

    南征朝鮮。

    可由清河路以進。

    且於渾河蘇克蘇浒河之上流、伐木、順流下。

    以之治宮室、為薪。

    不可勝用也。

    時而出獵。

    山近獸多。

    河中水族。

    亦可捕而取之。

    朕籌此熟矣。

    汝等甯不計及耶 ○庚午。

    上自東京啟行。

    夜駐虎皮驿。

    辛未。

    至渖陽。

    初上命喀爾達、富喀納、塔羽、引兵征東海瓦爾喀部。

    是日。

    率降附之衆三百三十人歸 ○天命十年四月 夏四月。

    戊寅朔○己卯。

    初上命族弟王善、副将達朱戶、車爾格、統兵一千五百人。

    征東海瓦爾喀部。

    俘獲甚衆。

    至是軍還。

    上自渖陽城。

    出畋迎之。

    翼日。

    至避蔭地。

    行獵。

    凡四日。

    會於木戶角洛地。

    椎八牛、祭纛畢。

    王善、達朱戶、車爾格、率衆軍士朝谒。

    上問曰。

    爾等所向俱利耶。

    王善對曰。

    荷皇帝福。

    俱獲奏功。

    因叩首。

    上與三臣、以次行抱見禮。

    以所獵獸百餘。

    所攜酒二百甕。

    飨從征士卒。

    并及降附戶口。

    庚寅。

    還至渖陽城北岡。

    複以牛羊四十。

    酒四百甕。

    筵四百席。

    大宴勞焉。

    未刻入城。

    又賜從征士卒銀各五兩 ○庚子。

    上大宴諸貝勒。

    谕之曰。

    語雲、其為人也孝弟、而好作亂者。

    未之有也。

    吾世世子孫。

    當孝於親。

    悌於長。

    其在禮法之地。

    勿失孝弟恭敬之儀。

    至於燕閑之時。

    長者與少者居。

    宜藹然相接。

    俾子弟得翕如和樂以共處。

    少敬其長。

    以誠意将之。

    長愛其少。

    亦以誠意出之。

    毋虛假也。

    昔者我國、各分居其地。

    今滿洲、蒙古、漢人、共處一城。

    如同室然。

    若遇卑幼過嚴。

    則卑幼無暇豫時矣。

    物雖少、亦當宴會懽聚耳。

    朕所訓示者如此。

    汝等勿違朕言 ○天命十年六月 六月。

    丁醜朔 ○癸卯。

    明将毛文龍兵三百人。

    夜入耀州城南之喬麥沖地。

    至官屯寨。

    方踰牆入。

    總兵楊古利、率兵擊走之。

    追殲其衆 ○天命十年八月 秋八月。

    丁醜朔○上欲毀耀州城、更加修治。

    命土穆布祿、阿爾代、毛海、光石等。

    率兵屯守耀州。

    時修葺将半。

    明甯遠城、及山海關兵。

    二路來、謀襲耀州。

    至遼河入海處。

    於天妃宮渡口。

    乘舟渡河。

    夜半攻城。

    城守諸将擊敗之。

    追至遼河。

    明兵盡溺於水。

    人馬死者相枕藉。

    獲其馬七百匹。

    铠甲器械無算。

    至渖陽城獻捷。

    上出城。

    迎十裡許。

    椎八牛祭纛。

    以所獲馬、分赉破敵諸将有差。

    各賜銀牌一。

    以餘馬給衆軍士○上命遊擊署副将侍衛博爾晉、備禦官衛齊、紮努、塞紐克、锺諾、通果毅、尼堪、率兵二千。

    征東海南路虎爾哈部。

    降其五百戶而歸。

    上聞之。

    出城迎至渾河。

    上禦帳殿。

    出征諸将、并招來頭目、朝見。

    賜宴畢。

    乃還○上命雅護、喀穆達尼、率兵征東海北路卦爾察部。

    獲其人二千以歸。

    上出城迎之。

    賜宴而還 ○乙酉。

    科爾沁台吉奧巴、聞蒙古察哈爾國林丹汗、欲興兵侵之。

    使人緻書於上。

    其詞曰。

    昔我二國。

    原欲合為一國刑馬牛。

    以告天地。

    歃血盟。

    凡被兵、必以兵來援。

    今偵知南察哈爾、與北阿祿察哈爾林丹汗、期會舉兵。

    於次月望。

    乘河冰未結。

    草未枯。

    夾攻我。

    去年聞其構兵。

    欲偵實、使人馳告。

    而皇帝預聞。

    命易沙穆、兼程而至。

    今兵來果真。

    助兵多寡。

    惟皇帝命。

    幸以練習火器者千人助我。

    至五部落喀爾喀貝勒中。

    吾不知其他。

    惟洪巴圖魯貝勒、今将田中之禾。

    急為刈獲。

    欲與我合。

    我所恃者。

    惟洪巴圖魯貝勒。

    及巴林而已。

    至於介賽、巴哈達爾漢情狀。

    皆欲附察哈爾加兵於我。

    彼若連兵來可襲其後而取之。

    惟皇帝聖明鑒此。

    上覽其書。

    翼日。

    使使者四。

    習火器者八齎書報奧巴曰。

    爾借兵多、多與爾。

    若少、少與爾。

    勿過憂也。

    然兵不在多寡。

    在天而已。

    凡此各國。

    皆天所命。

    以衆暴寡。

    天豈容之。

    但堅爾城郭。

    據城堵禦。

    察哈爾不能拔。

    必退。

    否則或敗而走。

    國且危。

    即不敗、知爾國不可得。

    亦不複侵。

    爾可安處無虞矣。

    昔察哈爾土門劄薩克圖汗、侵輝發國。

    時輝發兵五百。

    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