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回 滬甯站宋教仁中彈亡身
關燈
小
中
大
,諒難統一。
初次就同蔡元培北上,迎袁南來。
适京津兵變,袁不果行,仍就職北京。
唐組閣時,任為農林總長,未兩月,唐内閣猝倒,他就辭職。
經此閱曆,已見老袁心腸。
他遂決意從政黨辦起,把共和、統一黨聯絡起來,引入同盟會,皆組為國民黨黨員,共舉他為黨中理事。
他已經回籍,不願再出,偏偏黨員屢函敦請,勸他再往北京,維持黨務。
他本少年英雄,含着一腔鐵血,見組閣二次,新人物多半賦閑,又兼老袁野心勃勃欲見,遂辭别母妻,道出滬上。
聞教育總長範濂源辭職回杭,他欲探聽政府詳情,即至杭晤範,略談數節,已不勝憤怒。
正值催電交來,遂别範返申,由申至甯。
江南國民黨支部開會歡迎,都督程德全到會主席,因口疾未痊,托人代表報告,謂:“宋君革命多年。
政治有素,請宋君發表政見。
”宋遂上台演說,每至切當處,大家皆拍手,聲達戶外。
及宋下壇,又有會中人上台演說,不過說宋君說的切當。
不一時,日暮散會。
駐甯數日,又至滬,随處演說,内中皆指斥時政。
不料北京出現一救國團,通電各省,斥他所談皆是荒謬。
宋皆一一辯駁,登報答複。
正在牢騷,忽袁總統來了急電,邀他即日赴京,商議要政。
時人以為老袁省悟,召宋入京,置諸首揆。
宋自亦以此次入京,定組政黨内閣,遂拟三月二十啟行北上。
宋啟行時,正在晚間十時許,滬上同志,紛紛送行。
至車站議員招待室,略坐片時,忽汽笛亂鳴,催客登車。
彩遂起身前行,正至剪票處,忽劈拍一聲,滴溜溜一顆子彈,從宋背後飛來,直貫前胸。
宋忍痛道:“我中彈了。
”說未了,又二彈飛來,幸未傷人,行客登時大亂。
黃興等亦非常驚恐,忙扶宋出月台,急呼巡警速拿兇手,哪知連一巡士皆無,隻見有空汽車一乘在此,急扶宋上車,囑車夫使足勁,送至滬甯車站醫治。
及巡警至,宋車已去,兇手亦不知去向了。
遂一面電緻各機關,請探偵緝。
當時國民黨辦事人于右任送宋至院,時夜将半,醫生均不在院,遂于别室少待。
登時宋面已白,諒難再生,遂撫着于手,囑其三事,留了一事道:“諸君仍努力進行,勿以我遭不測,緻生退縮,放棄國民責任。
”于等允諾。
醫生來,見傷甚重,說要取出彈子,再行醫治。
經右任承認,醫生用刀,将彈取出,又上止痛藥,望他安睡。
宋呼叫不已。
挨至天明,黃興等皆來探問,宋欷歔道:“我要死了,諸君總要向前做去。
” 黃遂點頭。
宋又請黃報告中央,略述己意,由黃代電。
黃等複電,召好手醫生,到來診治,醫生一見,均雲無救,至夜遂長歎一聲,氣絕而逝。
在座諸同志皆大聲恸哭,彼此坐待天明,共議殓葬事宜。
且議攝一相片,留作紀念,天明即饬人至照相館,招兩人前來,由黃興主議,先将上身傷痕露出,拍一相片,至後穿衣時,又拍一片,方才大殓。
其時黨員來送殓的,有男有女,不下千人。
越日,自院移棺,往殡湖南會館,這且不言。
且說袁總統接宋電後,亦疊發兩電,前來慰問。
并令江蘇行政長官,懸賞緝拿兇手。
第二電是由上海交涉使電達宋耗,袁乃緻複唁詞,内有宋身後事宜,望會同滬路總辦鐘文耀妥為辦理,所治喪費用,作正開銷雲雲。
且說宋案發生,蘇省長官通電地方官,一體懸賞緝拿。
黃興、陳其美又密囑公共租界總巡捕羅斯,托他密拿,如能破案,定酬一萬元。
鐵路局亦懸賞五千元。
俗雲:天下無難事,最怕有心人。
這一班偵探,均想發這注财。
哪知漸漸探出形影來。
那日宋在病院時,忽來一封奇怪信,外面署名系“鐵民自上海本支部發”幾字。
拆開一看,皆是嘲笑語,下注“救國協會代表鐵民啟”。
将此信看過,就知不是一人,現仍在租界中。
其時正是二十三日晚間,上海地方非常熱鬧,一班大闊少,遊娼狎妓,車馬盈途,由總巡捕羅斯與西探目安姆斯脫郎帶巡捕在迎春坊李桂玉妓館,查獲應夔丞一名,帶至總巡房去了,皆因他是宋案中唆犯。
次日天明,捕總巡會同法捕房總目,又至應家拿獲操晉音外鄉人,并所有男客,一齊帶入捕房,當搜出手槍一枝,槍内還有子彈二粒,細看即與宋所中之彈一樣。
又搜出多少要證,即派人至車站,覓得當時服役西崽,前來細認,西崽同入捕房,将該犯認過,及到操晉音的跟前,仔細一看,說就是他。
那操晉音的一聽,将首低下,口中自言姓武名士英,與應桂馨素來認識,并無暗殺等情。
是日由法領事聶谳員與英界會審員關炯之,及城内審判廳,一同列坐會審,将武士英帶堂訊問。
武初不招,經問官誘供,武始言:“本姓吳,名福銘,山西人,此事皆是陳姓朋友叫我做的。
陳又是姓應的托出,我将事辦過,即将手槍交還陳友。
”問官道:“陳姓何名?”武道:“不知。
”問官道:“你刺後曾有酬勞否?”武道:“允給我一千元。
”問官道:“陳姓哪去了?”武道:“不知。
”次日又訊,方說:“陳姓名叫玉生,刺宋一節,皆是姓陳叫我,與應無涉。
”是時,蘇督程德全因此案甚大,親至滬上與黃等商議辦法。
孫文亦聞此案,由日本返滬,皆在黃府研究。
座中陳其美問程督道:“應稱江蘇巡查長,是由貴督委任麼。
”程德全道:“有的,這是内務部洪蔭之所薦。
”黃興道:“洪述祖與袁總統有關系,這事不止應桂馨一人。
”程督道:“我再細查。
”黃興又再三緻謝,程亦答禮。
談夠多時,由交涉使陳贻範函緻各領事,言此案發生地點是在車站,地屬華界,所獲之犯又是華人,理應由華官辦理。
請指定日期,将此案解交過來。
英領事接函,有心承認,因目前羽黨未盡獲,俟此案辦有頭緒,再送中國法庭辦理。
陳交涉無可如何,隻得耐等。
法領事以應居法界,應歸法廨會審。
英領事以獲應地點在英界,應歸英廨會審,或者英法會同辦理亦可。
法領事乃将武犯解至公共租界會審,武并無懼色。
應仗外有運動,心中更是泰然。
當延著名律師替他辯護,一經上堂,隻見律師互相辯難,問官連一句不得問。
就是應、武兩犯,今日這樣說,明日那樣說,口供也是不一。
問官隻得展期,應又買通人,囑武翻供,就說此事是自己意,諒不妨事,事過後,即将某銀行存款為謝。
武果到堂翻供,種種皆供是自己所為,我與應姓不識。
問官道:“你何故殺宋?”武道:“他自大,恐将來為亂,我殺他為同胞除害。
”問官又問桂馨,應亦謊供,将宋案推得幹淨。
孫、黃拟向捕房索取搜出書證,捕房不肯交出。
忽國務院來一通電,内述應桂馨曾函告政府,說近日發現一種印刷品,有監督議院政府,特立神聖裁判機關告文。
這電一到滬上,更生疑議。
又有國民黨交通部接得無名倍數通,統閱全文,皆是設詞恫吓。
大衆計劃一番,已知戕宋案與袁總統大有關系。
又由捕房傳出,在應宅搜出之件,内與洪述祖往來甚多。
又由程督邀應省長同至滬上。
調查電報局中,将應犯送達北京電一一譯出,不但洪述祖一人。
連趙總理皆有關系。
當由程督會同地方檢察廳長陳英,電達北京,請将洪拘留。
誰知洪聞風已逃去。
孫、黃等屢向領事團交涉,要求将證據人犯交出。
北京内務部司法部也電饬交涉員。
緣洋泾浜租界章程,内地發生案件,犯人逃往租界,捕房一體協拿,所獲人犯,應交中國官廳辦理,照此辦法,定可将此案交歸華官。
陳交涉接電,即向英法領事嚴重交涉。
英法兩領事也未推诿,遂将兩犯及證據全行移解華官,當由上海檢察廳接收,把兇犯看管。
不到二日,由看守所呈報,兇手武士英(即吳福銘) 在押暴斃。
當由程督、應省長等派西醫會同檢察廳共四人,剖屍檢驗,實系服毒自盡。
原來武士英聽人唆使,做此大惡。
又因被騙翻供,心思諒難得生,故此緻死呢。
且說程督與應省長,将應證件中有最緊要的檢出,公同蓋印,并拍成影片,電請政府組特别法庭,審訊案犯。
這電發後,袁總統并無複電,連趙總理也無一詞。
于是上海審判廳開庭,提應質訊,應一味狡展。
兩造仍請律師到庭互辯,原告律師金泯瀾到庭要求,非洪述祖、趙秉鈞兩人來案,不能水落石出。
你想:洪述祖現在青島,趙總理更不說了,惟各處追悼宋教仁挽詞,類皆指斥政府,到處皆譏談洪、趙。
趙聽不過,遂上呈辭職,奉令慰留。
宋案遂懸起來,應仍收留獄中。
國民黨以老袁袒護洪、趙,想從根本上解決,忽北京又來一訃,說林述慶暴卒于京都山本醫院中。
哪知這電一來,頓使血戰英雄登程北上。
既見袁總統,談起蒙古問題,一意主戰。
哪那知老袁并不在征蒙,總想收攬人才,季以重任,他好暢所欲為。
宋、林既逝後,京中正齊集議員,行國會開幕禮。
由袁總統頒布正式召集令,所有議員皆已選出,會集京中,準于二年四月八日,行國會第一次開會禮。
當時高懸國旗,盛陳軍樂,自總理以下,所有國務員全行到會,統至國旗下行鞠躬三敬禮。
當推議員年長者為主席,宣讀開會詞。
讀畢,應由袁總統宣讀頌詞,偏這一日,袁總統不到會,遣秘書長梁士贻來代表緻頌詞。
讀畢,大禮告成,各員通皆辭去。
各議員亦出會場,依約法第二十八條,将參議院解散,又至參議院中,行解散禮。
此時美利加洲的巴西國電達國務院,才承認為中華民國。
兩院議員皆要選正副議長主席,無奈議員共分四黨:一國民黨;一共和黨;一民主黨;一統一黨。
惟國民黨人數居多,三黨不肯降服,故聯成一氣,竟與國民黨反抗。
老袁巴不得将國民黨推倒,他好行專制,自是三黨合并,還是國民黨占多數。
為這兩院問題,選舉兩三次才定。
參議院議長選張繼,是國民黨。
衆議院的議長選湯化龍,是民主黨。
參議院副議長選王正廷,衆議院選陳國祥,這也不表。
惟老袁趁選議長争竟時候,竟做出一件專制的事件,未交院議,硬行簽字。
列公,你看是甚專制事件,就是銀行團大借款。
自倫敦借款後,六銀行團很不自在,發出閑言,以鹽課已抵前清庚子年賠款,不應再抵倫敦新借款。
經外交部答複,說前清所抵賠款是若幹,今已增三四倍,前
初次就同蔡元培北上,迎袁南來。
适京津兵變,袁不果行,仍就職北京。
唐組閣時,任為農林總長,未兩月,唐内閣猝倒,他就辭職。
經此閱曆,已見老袁心腸。
他遂決意從政黨辦起,把共和、統一黨聯絡起來,引入同盟會,皆組為國民黨黨員,共舉他為黨中理事。
他已經回籍,不願再出,偏偏黨員屢函敦請,勸他再往北京,維持黨務。
他本少年英雄,含着一腔鐵血,見組閣二次,新人物多半賦閑,又兼老袁野心勃勃欲見,遂辭别母妻,道出滬上。
聞教育總長範濂源辭職回杭,他欲探聽政府詳情,即至杭晤範,略談數節,已不勝憤怒。
正值催電交來,遂别範返申,由申至甯。
江南國民黨支部開會歡迎,都督程德全到會主席,因口疾未痊,托人代表報告,謂:“宋君革命多年。
政治有素,請宋君發表政見。
”宋遂上台演說,每至切當處,大家皆拍手,聲達戶外。
及宋下壇,又有會中人上台演說,不過說宋君說的切當。
不一時,日暮散會。
駐甯數日,又至滬,随處演說,内中皆指斥時政。
不料北京出現一救國團,通電各省,斥他所談皆是荒謬。
宋皆一一辯駁,登報答複。
正在牢騷,忽袁總統來了急電,邀他即日赴京,商議要政。
時人以為老袁省悟,召宋入京,置諸首揆。
宋自亦以此次入京,定組政黨内閣,遂拟三月二十啟行北上。
宋啟行時,正在晚間十時許,滬上同志,紛紛送行。
至車站議員招待室,略坐片時,忽汽笛亂鳴,催客登車。
彩遂起身前行,正至剪票處,忽劈拍一聲,滴溜溜一顆子彈,從宋背後飛來,直貫前胸。
宋忍痛道:“我中彈了。
”說未了,又二彈飛來,幸未傷人,行客登時大亂。
黃興等亦非常驚恐,忙扶宋出月台,急呼巡警速拿兇手,哪知連一巡士皆無,隻見有空汽車一乘在此,急扶宋上車,囑車夫使足勁,送至滬甯車站醫治。
及巡警至,宋車已去,兇手亦不知去向了。
遂一面電緻各機關,請探偵緝。
當時國民黨辦事人于右任送宋至院,時夜将半,醫生均不在院,遂于别室少待。
登時宋面已白,諒難再生,遂撫着于手,囑其三事,留了一事道:“諸君仍努力進行,勿以我遭不測,緻生退縮,放棄國民責任。
”于等允諾。
醫生來,見傷甚重,說要取出彈子,再行醫治。
經右任承認,醫生用刀,将彈取出,又上止痛藥,望他安睡。
宋呼叫不已。
挨至天明,黃興等皆來探問,宋欷歔道:“我要死了,諸君總要向前做去。
” 黃遂點頭。
宋又請黃報告中央,略述己意,由黃代電。
黃等複電,召好手醫生,到來診治,醫生一見,均雲無救,至夜遂長歎一聲,氣絕而逝。
在座諸同志皆大聲恸哭,彼此坐待天明,共議殓葬事宜。
且議攝一相片,留作紀念,天明即饬人至照相館,招兩人前來,由黃興主議,先将上身傷痕露出,拍一相片,至後穿衣時,又拍一片,方才大殓。
其時黨員來送殓的,有男有女,不下千人。
越日,自院移棺,往殡湖南會館,這且不言。
且說袁總統接宋電後,亦疊發兩電,前來慰問。
并令江蘇行政長官,懸賞緝拿兇手。
第二電是由上海交涉使電達宋耗,袁乃緻複唁詞,内有宋身後事宜,望會同滬路總辦鐘文耀妥為辦理,所治喪費用,作正開銷雲雲。
且說宋案發生,蘇省長官通電地方官,一體懸賞緝拿。
黃興、陳其美又密囑公共租界總巡捕羅斯,托他密拿,如能破案,定酬一萬元。
鐵路局亦懸賞五千元。
俗雲:天下無難事,最怕有心人。
這一班偵探,均想發這注财。
哪知漸漸探出形影來。
那日宋在病院時,忽來一封奇怪信,外面署名系“鐵民自上海本支部發”幾字。
拆開一看,皆是嘲笑語,下注“救國協會代表鐵民啟”。
将此信看過,就知不是一人,現仍在租界中。
其時正是二十三日晚間,上海地方非常熱鬧,一班大闊少,遊娼狎妓,車馬盈途,由總巡捕羅斯與西探目安姆斯脫郎帶巡捕在迎春坊李桂玉妓館,查獲應夔丞一名,帶至總巡房去了,皆因他是宋案中唆犯。
次日天明,捕總巡會同法捕房總目,又至應家拿獲操晉音外鄉人,并所有男客,一齊帶入捕房,當搜出手槍一枝,槍内還有子彈二粒,細看即與宋所中之彈一樣。
又搜出多少要證,即派人至車站,覓得當時服役西崽,前來細認,西崽同入捕房,将該犯認過,及到操晉音的跟前,仔細一看,說就是他。
那操晉音的一聽,将首低下,口中自言姓武名士英,與應桂馨素來認識,并無暗殺等情。
是日由法領事聶谳員與英界會審員關炯之,及城内審判廳,一同列坐會審,将武士英帶堂訊問。
武初不招,經問官誘供,武始言:“本姓吳,名福銘,山西人,此事皆是陳姓朋友叫我做的。
陳又是姓應的托出,我将事辦過,即将手槍交還陳友。
”問官道:“陳姓何名?”武道:“不知。
”問官道:“你刺後曾有酬勞否?”武道:“允給我一千元。
”問官道:“陳姓哪去了?”武道:“不知。
”次日又訊,方說:“陳姓名叫玉生,刺宋一節,皆是姓陳叫我,與應無涉。
”是時,蘇督程德全因此案甚大,親至滬上與黃等商議辦法。
孫文亦聞此案,由日本返滬,皆在黃府研究。
座中陳其美問程督道:“應稱江蘇巡查長,是由貴督委任麼。
”程德全道:“有的,這是内務部洪蔭之所薦。
”黃興道:“洪述祖與袁總統有關系,這事不止應桂馨一人。
”程督道:“我再細查。
”黃興又再三緻謝,程亦答禮。
談夠多時,由交涉使陳贻範函緻各領事,言此案發生地點是在車站,地屬華界,所獲之犯又是華人,理應由華官辦理。
請指定日期,将此案解交過來。
英領事接函,有心承認,因目前羽黨未盡獲,俟此案辦有頭緒,再送中國法庭辦理。
陳交涉無可如何,隻得耐等。
法領事以應居法界,應歸法廨會審。
英領事以獲應地點在英界,應歸英廨會審,或者英法會同辦理亦可。
法領事乃将武犯解至公共租界會審,武并無懼色。
應仗外有運動,心中更是泰然。
當延著名律師替他辯護,一經上堂,隻見律師互相辯難,問官連一句不得問。
就是應、武兩犯,今日這樣說,明日那樣說,口供也是不一。
問官隻得展期,應又買通人,囑武翻供,就說此事是自己意,諒不妨事,事過後,即将某銀行存款為謝。
武果到堂翻供,種種皆供是自己所為,我與應姓不識。
問官道:“你何故殺宋?”武道:“他自大,恐将來為亂,我殺他為同胞除害。
”問官又問桂馨,應亦謊供,将宋案推得幹淨。
孫、黃拟向捕房索取搜出書證,捕房不肯交出。
忽國務院來一通電,内述應桂馨曾函告政府,說近日發現一種印刷品,有監督議院政府,特立神聖裁判機關告文。
這電一到滬上,更生疑議。
又有國民黨交通部接得無名倍數通,統閱全文,皆是設詞恫吓。
大衆計劃一番,已知戕宋案與袁總統大有關系。
又由捕房傳出,在應宅搜出之件,内與洪述祖往來甚多。
又由程督邀應省長同至滬上。
調查電報局中,将應犯送達北京電一一譯出,不但洪述祖一人。
連趙總理皆有關系。
當由程督會同地方檢察廳長陳英,電達北京,請将洪拘留。
誰知洪聞風已逃去。
孫、黃等屢向領事團交涉,要求将證據人犯交出。
北京内務部司法部也電饬交涉員。
緣洋泾浜租界章程,内地發生案件,犯人逃往租界,捕房一體協拿,所獲人犯,應交中國官廳辦理,照此辦法,定可将此案交歸華官。
陳交涉接電,即向英法領事嚴重交涉。
英法兩領事也未推诿,遂将兩犯及證據全行移解華官,當由上海檢察廳接收,把兇犯看管。
不到二日,由看守所呈報,兇手武士英(即吳福銘) 在押暴斃。
當由程督、應省長等派西醫會同檢察廳共四人,剖屍檢驗,實系服毒自盡。
原來武士英聽人唆使,做此大惡。
又因被騙翻供,心思諒難得生,故此緻死呢。
且說程督與應省長,将應證件中有最緊要的檢出,公同蓋印,并拍成影片,電請政府組特别法庭,審訊案犯。
這電發後,袁總統并無複電,連趙總理也無一詞。
于是上海審判廳開庭,提應質訊,應一味狡展。
兩造仍請律師到庭互辯,原告律師金泯瀾到庭要求,非洪述祖、趙秉鈞兩人來案,不能水落石出。
你想:洪述祖現在青島,趙總理更不說了,惟各處追悼宋教仁挽詞,類皆指斥政府,到處皆譏談洪、趙。
趙聽不過,遂上呈辭職,奉令慰留。
宋案遂懸起來,應仍收留獄中。
國民黨以老袁袒護洪、趙,想從根本上解決,忽北京又來一訃,說林述慶暴卒于京都山本醫院中。
哪知這電一來,頓使血戰英雄登程北上。
既見袁總統,談起蒙古問題,一意主戰。
哪那知老袁并不在征蒙,總想收攬人才,季以重任,他好暢所欲為。
宋、林既逝後,京中正齊集議員,行國會開幕禮。
由袁總統頒布正式召集令,所有議員皆已選出,會集京中,準于二年四月八日,行國會第一次開會禮。
當時高懸國旗,盛陳軍樂,自總理以下,所有國務員全行到會,統至國旗下行鞠躬三敬禮。
當推議員年長者為主席,宣讀開會詞。
讀畢,應由袁總統宣讀頌詞,偏這一日,袁總統不到會,遣秘書長梁士贻來代表緻頌詞。
讀畢,大禮告成,各員通皆辭去。
各議員亦出會場,依約法第二十八條,将參議院解散,又至參議院中,行解散禮。
此時美利加洲的巴西國電達國務院,才承認為中華民國。
兩院議員皆要選正副議長主席,無奈議員共分四黨:一國民黨;一共和黨;一民主黨;一統一黨。
惟國民黨人數居多,三黨不肯降服,故聯成一氣,竟與國民黨反抗。
老袁巴不得将國民黨推倒,他好行專制,自是三黨合并,還是國民黨占多數。
為這兩院問題,選舉兩三次才定。
參議院議長選張繼,是國民黨。
衆議院的議長選湯化龍,是民主黨。
參議院副議長選王正廷,衆議院選陳國祥,這也不表。
惟老袁趁選議長争竟時候,竟做出一件專制的事件,未交院議,硬行簽字。
列公,你看是甚專制事件,就是銀行團大借款。
自倫敦借款後,六銀行團很不自在,發出閑言,以鹽課已抵前清庚子年賠款,不應再抵倫敦新借款。
經外交部答複,說前清所抵賠款是若幹,今已增三四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