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六回 滅拳會訂和約太後回銮

關燈
詩曰: 一年又過一年春,百歲曾無百歲人。

     能向花中幾回醉,十年沽酒莫辭貧。

     卻說洪秀全占據金陵一十八載,一旦被曾、左、李諸人殲滅,所有餘部又結聯撚軍等,聚衆肆擾。

     其先,西太後派欽差大臣曾國藩專任剿撚,駐防徐州。

    迨國藩開缺後,複派李鴻章為湖廣總督。

    同治六年,鴻章抵徐州,定議先剿東撚,後剿西撚。

    一切計劃,不改曾帥舊制。

    聞得任、賴尚在鄂境逗留,遂檄各路統領,四面圍攻,賴文洸與任柱再竄江西。

    經各統領夾擊,擒撚酋汪老魁、陳大狗等十六人,斬撚衆二千餘名,陣亡總兵劉啟福一名。

    任、賴經此大創,折回皖境,又被劉銘傳攔剿,連敗數陣,又竄南陽。

    鴻章聞報,調推軍全營三面兜剿。

    撚酋又竄即墨,由東撫率軍擊退。

    迨至冬初,任、賴又欲圖蘇境。

    經各軍前後截擊,進退不可,遂返山東。

    不意劉銘傳跟後尾追,把撚酋分作數截,斬撚軍甚衆。

    任、賴二酋又向南竄,劉銘傳親率全軍,搖旗追至。

    任柱望見銘傳,亦親身接戰。

    酣戰多時,忽賴文洸一股先行潰退。

    銘傳乘此時機,遂派劉克仁步兵六營,又丁壽昌、膝學義二人,率軍繞城北出攻任撚背後;自率兵攻任撚前隊。

    任撚分兵相拒,指麾自如。

    不料後軍紛亂,任撚心慌。

    銘傳遂傳令:有得任撚首者,受上賞。

    怎奈任撚手下。

    盡皆悍勇異常,一時急難攻入。

    忽聽大呼道:“任柱中彈死了。

    ”衆撚聞聲,一時大潰。

    銘傳遂率兵窮追二十餘裡,斬撚千餘名。

    後任柱被手下黨羽潘貴升暗施槍洞胸而死,遂攜首降清。

    任柱既死,隻剩賴文洸一人,無能為也。

    撚衆遂推賴酋為首領,賴遂激勵衆撚,為任柱複仇。

    遂自贑榆奔海州,收集餘撚,再圖大舉。

     卻說清将郭松林,因平蘇常有功,任福建陸軍提督,前因病乞假,今病愈來營。

    鴻章遂撥馬步二十營,交他帶領,令赴前敵,助銘傳剿撚,會潘昆新至海州,擊敗賴文洸。

    途次正遇潰撚,攔頭一擊,殺得賴酋一籌莫展,撚衆叫苦連天,即向壽光、昌邑、濰縣三處逃奔。

    突見清軍大隊鼓舞而來,見旗上大書一“劉”字,賴軍到此,已手足無措,遂整隊迎戰。

    正戰間,隻聽四面八方,口口隻叫:“快拿賴酋文洗。

    ”賴酋慌張,忙沖開血路,向東狂奔,一氣馳奔杞縣。

    聞前面炮聲響徹雲際,随聲閃出清軍一隊,為首一員大将,紅頂花翎,躍馬沖入,原來就是郭松林。

    賴酋不知他厲害,呼衆迎戰,被松林手刃數撚,才知他不是好惹的。

    正思逃走,不料銘傳又至,賴撚已勢蹙,不得不舍死求生。

    怎經郭、劉兩軍猛勇,逼至河曲,浮水逃遁,其餘壯撚均被殺盡,隻剩七八千殘撚随賴酋竄至壽光縣界。

    官軍四面相逼,至海隅南、北洋河、巨彌河中間,撚衆背水死戰。

     經松林、鼎勳兩軍從東攻入,銘傳從西攻入,把撚衆沖作數段,文洸死拒,看看不敵,賴酋遂棄辎重等,輕身東奔。

    追至沵河,又折回淮安。

    有鴻章弟昭慶迎擊,不能過去。

    又逃揚州,至瓦窯鋪,天方大雨,适吳道台毓蘭奉李督檄,統帶淮南防戌,聞撚衆突至,出隊迎戰。

    文洗且戰且走。

    此時文洗已人圍中,無路逃出,遂心想一計:将民房縱火焚燒,指望借此逃遁。

    不料吳道員已成竹在胸,防他一着,遂麾軍冒火搜剿。

    遙見火光中有一巨酋,正指麾殘撚,知是賴文洸,疊發數彈,擊中文洸馬首,随馬仆地。

    吳道員急親率兵突進,将他擒住。

    審訊屬實,就地正法,餘撚擒斬殆盡,東撚遂平。

    朝發捷書,夕頒恩典,李鴻章及諸将均升賞一級。

    曾國藩籌饷有功,升授體仁閣大學士。

     卻說撚軍中有一位張七先生,其初本江南儀征人,因屢試不售,投奔周星垣門下,拜他為師。

    後星垣集徒招搖,被江督拿去正法,門徒等逃匿山東,以傳教為名,全行收錄。

    适撚軍滋擾山東,他借籌防為名,不論男女,遂占住黃崖山。

    後來約會撚軍,揭竿起事,至撚軍失敗,官軍遂将黃崖山一陣亂殺,已都無完卵了,東撚遂平。

     西撚首領張總愚,自河南逃入陝西。

    ”又值叛回騷擾陝甘,遂與他聯成一氣。

    陝回頭目白彥虎,甘回頭目馬化隆,因發酋肇亂,乘亂擾清。

    清廷赦勝保罪,令他往讨,師久無功,逮問賜死。

    又調多隆阿往代,疊被重傷身亡。

    再命楊載福督師,亦告病乞歸。

    西警聞報,其中卻惱了恪靖伯左宗棠,自請往讨。

     兩宮太後欣然批準,立命移督陝、甘。

    宗棠到了陝西,聞撚回聯絡,遂上疏二條:剿撚宜急,剿回宜緩,朝旨準奏。

    宗棠即令提督劉松山、郭寶昌總兵等率兵驅撚,不令撚、回合勢。

    張總愚自秦入晉、入豫、入燕,及保定深州等處,京都戒嚴。

    朝旨調盛京将軍都興阿赴天津防堵,并調李鴻章督師北上,會剿西撚。

    鴻章既到京,遂先清野,使撚衆無所掠食,并令當地紳民築圩防禦,免為匪掠。

    紳民遵谕辦理。

    無奈張撚來得突湧,築堡不疊,随派郭松林率一軍,破張撚于安平城下。

    接連河南、陝西各軍皆到,與郭松林會合,襲斬撚酋數名。

    撚衆逃竄,松軍跟蹤,殺死甚衆。

    張撚遂率衆向南逃逸,自直隸複竄河南,複由河南逃直隸,往來回竄。

    朝旨将左宗棠責譴,連李鴻章也革職留任。

    左宗棠被此一譴,遂負氣督兵前敵,親至京南,與鴻章會商,嚴守運防,蹙賊海東。

    張撚遂走天津,松林等冒雨忍饑,日夜行數百裡,繞出敵前,襲敗張撚。

    張撚從陝西到京? 迅速異常,隻望馬到成功。

    不料淮軍亦來得迅速,日夕痛剿,未能如願。

    遂往來回竄,牽制淮軍,再犯津沽,出其不意,占住隘區。

    偏遇郭松林出來,與撚衆角逐。

    深悉撚軍計劃,防他回襲,趕他上風,遂折入運東。

    李鴻章力主防運,先扼西北運河,絕撚出路。

    鴻章飛饬郭松林,并調淮、直、豫、陝、皖、楚各軍,各守汛地。

    鴻章又親率周盛波行隊,由德州沿運河察勘形勢。

    尚未回轅,張撚率衆來撲。

    淮軍整隊出迎。

    料不能敵,即行退走。

    行近鹽山,遇兩支大軍:一支是湘軍劉松山,一支是豫軍張曜、宋慶,由左宗棠統來。

    兩下對陣,張撚大敗。

    從此清軍一陣勝一陣,撚軍一步衰一步。

    張撚退至沙阿左近,又被松林探悉,即率馬步全軍連環而進,無不以一當十,槍彈如雨。

    撚衆大敗,張撚中彈落馬,衆撚忙将扶起,挾之向東而遁,斃撚衆三千餘名,生擒千餘名,斬撚目數十人。

    鴻章奏調劉銘傳赴軍,聯絡各路。

    撚被逼無路,逃入山東濟陽境内。

    斬尾撚二百餘,生擒撚目鄭文起,餘撚逃入黃河沿岸老海窪,浮水狂奔。

    官軍亦浮水進逼,由水登陸,把撚中最悍頭目程二、老坎等四人統行殺死。

    張撚退轉德州,連番搶渡運河,被水師炮船擊退。

    各撚見無路可逃,有著名悍酋張正邦,會同張正位、邱麻子等七人,率黨羽繳械乞降。

    張撚手下已零零落落,不能成隊。

    劉銘傳等已率隊來追,追總愚于黃河、運河間,八面圍攻,擒獲總愚愛子張葵兒,及其兄宗道、弟宗先、侄正江,并悍目數人,即就陣前枭首。

    總愚遂于亂軍逃出,向東北而走。

    至徒駭河濱,回顧隻有八騎,不禁大痛。

    又見官兵追到,諒難逃出,下馬與八人永訣,投水而死。

    及官軍到時,六人皆死刀下,兩人被擒,亦即正法。

    西撚肅清,申表奏捷,朝旨複左宗棠?李鴻章官職,其餘将弁亦獎賞有差。

    由軍機大臣恭親王奕欣,及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