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十三回 曾文正左文襄同心秉政
關燈
小
中
大
。
朝貴入内,辭别洪宜嬌,迳率部下千人,一路破安仁,陷攸縣、醴陵,直至長沙城下叫戰。
哪知新任巡撫尚未到任,原來駱秉章因未交卸,還在城中,一聞太平軍到來,忙率提督鮑起豹登城守禦,一面飛檄各鎮,率兵人援。
朝貴連攻數日不克,下令猛攻。
忽報清各鎮總兵等領兵前來入援,朝貴又下令停攻。
各總兵見他壁壘深固,隊伍整齊,也不敢合圍,隻得暫紮城外相持。
适清廷因長沙緊急,賽尚阿、程矞彩畏賊如虎,觀望不前,有旨革職,調徐廣缙督兩湖,并饬向榮進援湖南。
向榮接旨後,急速起程。
江忠源由蓑衣渡戰敗,秀全等亦率兵倍道馳至,遙望蕭兵,已分據城外天心閣,營壘森嚴,欲撲不得。
忠源心想道:“閣上地勢高,今被賊占,憑高視下,勢如破竹,長沙不保矣。
”遂督兵争取天心閣。
衆兵猛力撲攻,才将朝貴攻退。
朝貴又攻南門,被守城兵一彈射中頭顱,墜城而死。
此信傳至秀全,秀全大痛,遂率衆北行,來攻長沙,為朝貴報仇。
朝貴之妻宣嬌,亦整一班女兵,來與丈夫報仇,跟随軍後。
此時長沙城中援兵叢集,秀全屢攻無效,意欲退軍,宣嬌不允。
秀全許她任意招緻男妾,方領軍西行,遂一路破州克府,直至嶽州。
嶽州官兵已逃得一個沒有,遂得嶽州。
悉查武庫,所得器械不下數千,遂傳令進攻漢陽。
知府董振铎死守數日,因救兵不至,城遂陷,振铎巷戰而死,知縣劉宏庚亦自盡。
卻說向榮自援救湖南,至洪山下寨,聞漢口已失,不欲妄動。
方才紮住停當,不料秀清率衆來攻幾次,皆被向軍擊退。
秀清料向軍初到不敢來襲,便安心安息。
誰知時将半夜,外面聲如鼎沸,大叫不要走了楊賊。
秀清連忙率衆迎敵,怎奈向軍厲害,殺得秀清兵十去其八。
正在危急,幸石達開來援。
還不能夠,又來陳、郜兩支生軍,方将向軍殺退,計上賊兵死去數千,器械亦失去不少。
此時武昌城被秀全用地雷轟破,城内官員統同殉難。
清廷聞警,授向榮為欽差大臣,起故大學士琦善駐兵河南,令駱秉章署湖北巡撫。
此時秀全占據武昌,一日有浙江人錢江來見,秀全令入。
錢江進内,先談明他的履曆,後言他來的宗旨。
秀全與談,句句投機,恨相見之晚,遂封錢江為軍師。
于鹹豐二年正月元旦,連舟萬餘,載資糧等物,棄武昌東下,沿江守卒,聞風奔避,遂破九江,陷安慶,安徽巡撫蔣文慶自缢。
秀全遂入安慶,得藩庫營三十餘萬兩,米四十餘萬石。
乘勝東下,又破太平蕪湖,擊死福山總兵陳勝元。
正月二十九日,已逼江甯城下,連營數十座,水陸兵号稱百萬,把南京城圍得水洩不通。
城内總督、将軍、都統,率兵防守。
總奈太平軍衆多,晝夜攻城,炮聲隆隆,城内彈丸又盡,外援又無,勉力守了七八日,被太平軍在儀風門外挖築地道,埋藏地雷,一聲響亮,把城角崩坍數丈。
太平軍遂紛紛入城,外城遂陷,陸制台自盡。
秀全複攻内城,将軍祥厚守城,亦力盡而死。
内城亦破,城内官紳士民死難者不下數萬。
時鹹豐二年四月十日也。
秀全遂大出金帛,犒賞将士,部衆皆呼萬歲。
于是召集東王、北王、軍師、丞相等會議。
錢江複上條陳,第一注重北伐,其餘如開科設捐、置官通商、種種諸大端,一一奏明。
秀全道:“軍師的奏議,朕無不次第施行,但金陵之地,朕欲在此建都定鼎,未知諸卿以為何如?”東王道:“金陵定都,以長江為天塹,必要先取鎮江、揚州,梗塞南北交通,以固金陵根本。
”秀全道:“取鎮江、揚州,但不知何人敢去?”林鳳祥出班奏道:“臣願往取。
”東王道:“丞相願去,定獲大勝。
”于是令羅大綱等為副,發兵數千,直向鎮江進發。
不數日,鎮江、揚州捷音至,并言所有錢米财帛,赉送天京,祈賞收。
天王大喜,遂留鳳祥指揮官曾立昌防守鎮江、揚州,以備北伐。
一日,秀全向諸王道:“朕既建都南京,難道還稱南京麼?” 秀清道:“我朝既稱天朝,我主又稱天王,何不就改南京為天京呢?”秀全稱善,就把朝天宮改為皇宮,總督衙門改為東王府,又将故大家住宅改為諸王府,複令匠工大加修飾,以期華美為盡善。
又定官制,起朝儀,訂法律一切禮制。
又設立女官,又立種種禁約,号為天條,犯者死刑。
又造蓋龍鳳殿,匾額是“龍鳳朝陽”四字,旁邊又有對聯兩副。
各制定就,于三月初一日升龍鳳殿,即天王位,受百官朝賀。
禮畢,就在殿中大宴文武諸臣。
忽報清廷命向妖領大兵五萬,已到城東下寨。
又報清琦善與陳金绶亦統兵到,又勝保亦領兵數萬,由河南來攻都城了。
秀全大驚道:“朕國事初定,未能安枕,就有許多妖兵前來作耗,真是朕的國運不振呢。
”錢江道:“妖兵雖多,不足為慮。
不過,向妖一軍尚稱勁敵,琦善那妖是沒有一點能為的,臣前在林公幕中是知道的。
勝保這一軍,未知如何?”秀全道:“雖然如此,如何抵禦?”錢江道:“第一,我兵不要與他對敵,于各要隘添設重兵,曠日持久,他不得一戰,自然退去。
再派兵分取安徽、江西,斷他饷道,他兵雖多,無能為也。
”秀清道:“安徽一帶,派翼王去取;江西一帶,派北王去取;我與天王共守此城,靜待捷音。
他如李秀成、陳玉成等皆是人中佼佼者也,向、張二妖雖然強悍,何足
朝貴入内,辭别洪宜嬌,迳率部下千人,一路破安仁,陷攸縣、醴陵,直至長沙城下叫戰。
哪知新任巡撫尚未到任,原來駱秉章因未交卸,還在城中,一聞太平軍到來,忙率提督鮑起豹登城守禦,一面飛檄各鎮,率兵人援。
朝貴連攻數日不克,下令猛攻。
忽報清各鎮總兵等領兵前來入援,朝貴又下令停攻。
各總兵見他壁壘深固,隊伍整齊,也不敢合圍,隻得暫紮城外相持。
适清廷因長沙緊急,賽尚阿、程矞彩畏賊如虎,觀望不前,有旨革職,調徐廣缙督兩湖,并饬向榮進援湖南。
向榮接旨後,急速起程。
江忠源由蓑衣渡戰敗,秀全等亦率兵倍道馳至,遙望蕭兵,已分據城外天心閣,營壘森嚴,欲撲不得。
忠源心想道:“閣上地勢高,今被賊占,憑高視下,勢如破竹,長沙不保矣。
”遂督兵争取天心閣。
衆兵猛力撲攻,才将朝貴攻退。
朝貴又攻南門,被守城兵一彈射中頭顱,墜城而死。
此信傳至秀全,秀全大痛,遂率衆北行,來攻長沙,為朝貴報仇。
朝貴之妻宣嬌,亦整一班女兵,來與丈夫報仇,跟随軍後。
此時長沙城中援兵叢集,秀全屢攻無效,意欲退軍,宣嬌不允。
秀全許她任意招緻男妾,方領軍西行,遂一路破州克府,直至嶽州。
嶽州官兵已逃得一個沒有,遂得嶽州。
悉查武庫,所得器械不下數千,遂傳令進攻漢陽。
知府董振铎死守數日,因救兵不至,城遂陷,振铎巷戰而死,知縣劉宏庚亦自盡。
卻說向榮自援救湖南,至洪山下寨,聞漢口已失,不欲妄動。
方才紮住停當,不料秀清率衆來攻幾次,皆被向軍擊退。
秀清料向軍初到不敢來襲,便安心安息。
誰知時将半夜,外面聲如鼎沸,大叫不要走了楊賊。
秀清連忙率衆迎敵,怎奈向軍厲害,殺得秀清兵十去其八。
正在危急,幸石達開來援。
還不能夠,又來陳、郜兩支生軍,方将向軍殺退,計上賊兵死去數千,器械亦失去不少。
此時武昌城被秀全用地雷轟破,城内官員統同殉難。
清廷聞警,授向榮為欽差大臣,起故大學士琦善駐兵河南,令駱秉章署湖北巡撫。
此時秀全占據武昌,一日有浙江人錢江來見,秀全令入。
錢江進内,先談明他的履曆,後言他來的宗旨。
秀全與談,句句投機,恨相見之晚,遂封錢江為軍師。
于鹹豐二年正月元旦,連舟萬餘,載資糧等物,棄武昌東下,沿江守卒,聞風奔避,遂破九江,陷安慶,安徽巡撫蔣文慶自缢。
秀全遂入安慶,得藩庫營三十餘萬兩,米四十餘萬石。
乘勝東下,又破太平蕪湖,擊死福山總兵陳勝元。
正月二十九日,已逼江甯城下,連營數十座,水陸兵号稱百萬,把南京城圍得水洩不通。
城内總督、将軍、都統,率兵防守。
總奈太平軍衆多,晝夜攻城,炮聲隆隆,城内彈丸又盡,外援又無,勉力守了七八日,被太平軍在儀風門外挖築地道,埋藏地雷,一聲響亮,把城角崩坍數丈。
太平軍遂紛紛入城,外城遂陷,陸制台自盡。
秀全複攻内城,将軍祥厚守城,亦力盡而死。
内城亦破,城内官紳士民死難者不下數萬。
時鹹豐二年四月十日也。
秀全遂大出金帛,犒賞将士,部衆皆呼萬歲。
于是召集東王、北王、軍師、丞相等會議。
錢江複上條陳,第一注重北伐,其餘如開科設捐、置官通商、種種諸大端,一一奏明。
秀全道:“軍師的奏議,朕無不次第施行,但金陵之地,朕欲在此建都定鼎,未知諸卿以為何如?”東王道:“金陵定都,以長江為天塹,必要先取鎮江、揚州,梗塞南北交通,以固金陵根本。
”秀全道:“取鎮江、揚州,但不知何人敢去?”林鳳祥出班奏道:“臣願往取。
”東王道:“丞相願去,定獲大勝。
”于是令羅大綱等為副,發兵數千,直向鎮江進發。
不數日,鎮江、揚州捷音至,并言所有錢米财帛,赉送天京,祈賞收。
天王大喜,遂留鳳祥指揮官曾立昌防守鎮江、揚州,以備北伐。
一日,秀全向諸王道:“朕既建都南京,難道還稱南京麼?” 秀清道:“我朝既稱天朝,我主又稱天王,何不就改南京為天京呢?”秀全稱善,就把朝天宮改為皇宮,總督衙門改為東王府,又将故大家住宅改為諸王府,複令匠工大加修飾,以期華美為盡善。
又定官制,起朝儀,訂法律一切禮制。
又設立女官,又立種種禁約,号為天條,犯者死刑。
又造蓋龍鳳殿,匾額是“龍鳳朝陽”四字,旁邊又有對聯兩副。
各制定就,于三月初一日升龍鳳殿,即天王位,受百官朝賀。
禮畢,就在殿中大宴文武諸臣。
忽報清廷命向妖領大兵五萬,已到城東下寨。
又報清琦善與陳金绶亦統兵到,又勝保亦領兵數萬,由河南來攻都城了。
秀全大驚道:“朕國事初定,未能安枕,就有許多妖兵前來作耗,真是朕的國運不振呢。
”錢江道:“妖兵雖多,不足為慮。
不過,向妖一軍尚稱勁敵,琦善那妖是沒有一點能為的,臣前在林公幕中是知道的。
勝保這一軍,未知如何?”秀全道:“雖然如此,如何抵禦?”錢江道:“第一,我兵不要與他對敵,于各要隘添設重兵,曠日持久,他不得一戰,自然退去。
再派兵分取安徽、江西,斷他饷道,他兵雖多,無能為也。
”秀清道:“安徽一帶,派翼王去取;江西一帶,派北王去取;我與天王共守此城,靜待捷音。
他如李秀成、陳玉成等皆是人中佼佼者也,向、張二妖雖然強悍,何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