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

關燈
謀自王于荊州,遣親信大帥二十九人,分守各處郡縣要害,以劉宗敏總步、白旺總騎。

    闖王行軍,雖左右不知所往,其百萬之衆;惟自成馬首是瞻,席卷而趨,遇大川則囊土雍上流而渡之。

     每有謀略,集衆計之,自成不言可否,而陰用其長者。

    其攻城望風降者不殺。

    其兄自秦中來,自成執而殺之。

    無子,以李雙喜為養子,-時流亂十餘年,自北京以南,南京以北,縱橫數千裡間,白骨滿地,人煙斷絕,行人稀少。

    上召保定巡撫徐标人見。

    标曰:“臣自江淮來,數千裡蕩然一空,即有城池,僅餘四壁,蓬蒿滿目,雞犬無聞,曾未遇一耕者。

    陛下将何以緻治乎?”上聞之,欷欺泣下。

    為祭難民,祭陣亡将士,祭各親王,作佛事子宮中,以祈太平,下诏罪己。

    趨督師孫傳庭,着速平亂。

    八月,孫傳庭次阌鄉,克寶豐,誅僞州牧陳可新,遂入唐縣,反民家口悉伏誅。

    孫傳庭複郏縣,李自成将兵逆戰,大敗。

    時孫傳庭前鋒盡收左、革故部,皆緻死于反民。

    而高傑所統諸降将,備悉其中曲折。

    自成複遣其弟一隻虎李過逆戰,三戰三北。

    自成奔襄城,渚軍進逼之,自成累敗,挑土築牆以自守,已而食盡,有饑色。

    自成謀所向,牛金星請先取河北,直搗京師,楊承裕欲先據河南。

    獨顧君恩曰:“否,否,先據留都,勢居下流,難濟大事,其策失之緩;直搗京師,萬一不勝,退無所歸,其策失之太急;如先取關中,為元帥桑梓之地,秦邦百二山河,足以建國立業,然後旁略三邊,資其兵力,攻取山西,後向京城,進退有餘,方為全策。

    ”自成從其計。

    正欲進取關中,會大雨連旬,孫傳庭軍乏饷,兵噪于汝州,降将李際遇陰通于自成。

    自成率諸騎大至,官軍與戰,堕自成伏中,遂大敗。

    孫傳庭與高傑走河北,自成向潼關,孫傳庭亦整兵向潼關,衆尚有四萬。

    一隻虎陷阌鄉,疾走潼關,獲督師大纛,自成以纛給守關者,突入潼關,官軍大潰。

    自成入關西行,一隻虎陷華陰,孫傳庭退屯渭南。

    冬十月,賊合衆數十萬陷渭南,孫傳庭沒于陣,楊暄被執不屈,死之。

    李自成陷商州,商洛道黃世清死之。

    李自成陷西安,陝西巡撫馮師孔、按察使黃炯、長安知縣吳從義、指揮崔爾達、秦府長史章世炯等皆死之。

    自成據秦王府,擄秦王,僞授權将軍。

    秦藩富甲天下,擁資數百萬,盡為自成部所有,自成分兵徇諸群縣,皆陷之,自成改西安府為長安,擄掠巨室助饷。

    十一月,陷延安,複陷鳳翔,屠之。

    總兵高傑引兵奔山西,高傑即翻山鹞,後率兵入扛南。

    李自成陷榆林,總兵尤世威及諸将、一城男婦盡死之,無一人屈節辱身者。

    自成搗甯夏,甯夏以降。

    陷慶陽,屠之,執韓王。

     陷平陽,殺西河王等數百人。

    山西群縣望風款附,自成遣僞牌遍行山西,其辭甚悖。

     甲申,大清世祖章皇帝順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稱王号于西安,僭國号曰順,改元永昌。

    其掠河東,河津一路俱陷,李自成僞牒兵部約戰,言三月十五日至。

    上憂,臨朝而歎。

    大學士李建泰曰:“主憂如此,臣敢不竭力,願以家财佐軍,提兵西行,剿寇立功。

    ”上悅曰:“卿若行,朕當仿古推輪禮行之。

    ”遂命大學士李建泰出師,上以特牲告廟,廷授節劍,駕禦正陽門,設宴作樂,親賜卮酒曰:“先生之去,如朕親行。

    ”建泰頓首起行,上目送之,是日大風揚沙,占曰:“不利行師。

    ”建泰肩輿不數步,杆折,識者憂之。

    建泰出都,聞山西烽火甚急,家已破。

    進退失措。

    次于涿州,未幾,為自成所執。

    二月朔,上平旦視朝,忽得僞封,啟之,其詞甚悖,末雲:“限三月望日至順天會同館繳。

    ”一時相顧失色,朝罷,遂不複問。

    李自成至太原,太原無重兵為守,巡撫蔡懋德,遣骁将牛勇、朱孔訓出戰,孔訓傷于炮,勇陷陣死,一軍皆沒。

     自成移檄遠近,有雲:“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甚至賄通官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威紳,闾左之脂膏盡竭。

    ”又雲:“公侯皆食肉,纨袴而倚為腹心;宦官皆龅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獄囚累累,士無報禮之心;征斂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人讀之多為扼腕。

    蔡懋德知事必不支,寫遺表,令監紀賈士璋間道奏京師。

     自成陷太原,執晉王,巡撫蔡懋德,中軍盛應時等皆死之。

    李自成兵趨正定,知府邱茂華叛降,自成遣數騎入城,收帑籍,近京三百裡,寂無言者。

    吏科鄙給事中吳麟征,請棄山海關,征吳三桂入衛京師,群臣皆以棄地非策,不從。

    李自成兵至甯武關,總兵周遇吉悉力拒守,大炮擊殺自成所部萬餘人。

    會火藥盡,或言:“賊勢盛,可款也。

    ”遇吉曰:“戰三日,殺賊且萬,君輩何怯耶?能勝之,則一軍盡為忠義;萬一不勝,縛我以獻,若輩可無恙。

    ”于是開門奮擊,衣服旗幟,悉與自成部同,而自為記别。

    自成部大亂,被殺數千人,懼欲退。

    或為之策曰:“我衆彼寡,請去帽為識,見戴帽者擊之可殲也。

    ”自成引兵複戰,皆脫帽以自别,明兵大敗,遇吉合家自焚。

    身揮短刀力鬥,見執,罵賊而苑,自成歎曰:“使守臣盡如周将軍,吾安得至此?”李自成陷大同,殺代王,總兵朱三樂、巡撫衛景瑗等死之。

    上以自成兵日迫,問戰守之策,群臣默然。

    上歎曰:“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

    ”遂拂袖而起。

    欽天監奏,帝星下移,李自成兵陷保定,禦史金毓峒及其妻王氏與其從子振孫等皆死之。

    賊執督師李建泰,自成長驅向宣府,監視太監杜勳,與衆約降,巡撫朱之馮獨巡城,見大炮,命衆燃之,衆不應。

    之馮乃自起燃火,兵民竟挽其手,之馮乃奪士卒刀自刎。

    宣府軍民俱降。

     時帝内庫銀,不肯發饷,必取給于戶部,戶部用竭,乃征勳戚大珰助饷,遣太監徐高谕嘉定伯周奎為倡,奎謝無有,不得已奉捐萬金。

    太監王之心最富,上面谕之,僅獻萬金。

    其餘各獻多寡不等。

    惟太康伯張國紀,輸二萬金。

    後拷王之心,追現銀十五歹,周奎抄現銀五十二萬,珍币複數十萬。

    李自成部益迫,有勸上南遷者,上怒曰:“卿等平日專營門戶,今日死守,夫複何言?”分營都門,設大炮,給九門守者人百錢,诏前太監曹化淳守城。

    南京太祖孝陵夜哭。

    李自成自柳溝直抵居庸關,僞權将軍移檄至京師,雲:“十八日至幽州會伺館暫繳。

    ” 京師大震,诏三大營屯齊化門外。

    自成兵陷昌平州;總兵燕守钅榮罵賊,不屈而死。

    傳警至京師,上乃下前吳麟征疏,飛檄吳三桂入援,然已無及矣。

    自成騎過昌平,太監高起潛棄關走西山,自成分兵掠通州糧儲。

     十六日上方禦殿,召考選諸臣入對,問裕饷安入,滋陽知縣黃國琦對中旨,授給事中。

    其餘以次對,未及半,秘封入,上覽之色變,即起入,諸臣立候。

    移刻,命俱退,始知為昌平失守也。

    是夜,自成部直犯平則門。

    京師内外城堞凡十五萬四千有奇,時登陴守城止羸弱五六萬人,又無炊具,市飯為餐,饷久阙,僅人給百錢,無不解體。

    自成潛遣其黨辇金錢,飾為大賈,列肆于都門。

    更遣奸黨挾資,充衙門掾吏,專刺陰事,纖細悉知。

    十七日,上早朝,召對諸臣而泣。

    俄聞自成兵大至,方報過蘆溝橋,俄攻平則、彰儀等門矣。

    城外三大營皆潰降賊,火車巨炮,皆為其有,其反炮攻城,轟聲震地。

    諸臣方侍班,襄城伯李國桢匹馬馳阙下,汗浃沽衣。

    内侍呵止之,國桢曰:“此何時也?君臣即求相見,不可多得矣。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