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
關燈
小
中
大
據米脂十八謀,乞降于秦撫楊鶴,而楊鶴昏懦無能,遣官四出招撫,黃虎、小紅狼,一丈青、龍江水、掠地虎、郝小泉等,俱給免死牌。
衆名雖降,而實叛。
冬十月,清太宗親率兵南下,過京城,群臣遂欲取明,太宗不忍取,班師而還。
明逮薊遼總督袁崇煥下獄,磔于市。
因都城警,诏天下勤王。
山西巡撫耿如杞以兵入援,其所統兵,皆沿邊勁卒,會京師解嚴,兵部屢調其兵不已,又不與糧,嘩于涿州。
朝廷逮耿如杞論死,其兵遂叛,與李自成合,衆萬餘,共推高迎祥為闖王,李自成為闖将,轉戰山西、河南等處。
庚午三年,秦地大旱,米粟騰貴,軍饷告匮,兵無糧,往往亡命山谷間為盜。
時東事甚急,廷議核兵饷,各邊鎮共厘汰至數十萬,多嘩而流亡,倡饑民為盜。
又給事劉懋請裁定驿站,謂可歲省金錢數十萬,上從之。
豈知河北遊民,向借驿糈,至是無所得食,遂群起為盜,而盜風大熾。
給事吳執禦請罷加派、捐助、搜括三項,以蘇民困。
勿聽。
又請于沿邊諸邑,擇賢守宰,界以本地錢糧,訓練土著兵丁,各自為守,再發兵讨之。
不聽。
六月,曹文诏擊斬王嘉胤于陽城,其黨複推王自用為首,号紫金梁。
其黨白相名目,有老回回、八金剛、闖王、闖将、八大王、擇地王、闖塌天、破甲錐、邢紅狼、亂世王、混天王、顯道人、鄉裡人、活地草、革裡狼、左金王、曹操、關索、混天星、過天星、獨行狼、蠍子塊、一字王、射塌天、混十萬、可天飛、混天飛、點燈子、王老虎、金翅鵬、滿天星、混天猴、上天龍、馬老虎、獨頭虎、上天猴、黑煞神、飛山虎、一隻虎、撞天王、翻山鹞、整齊王、紫微星、托天王、十反王、小秦王、混世王、上天王、一連莺、一盞燈、鑽天硝、開山斧、一座城、通天柱、爬天王、抓地虎、滾地狼等名号。
以上諸人,或一人為一營,或二三四五人合為一營,分為三十六營。
而張獻忠等亦皆叛去,分戰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湖廣、河西、北直之南、南直之北。
其殺戮之慘,亘古未聞。
時諸賊敗則就撫,旋撫旋叛,廷臣任其所為,于是有“官賊”之謠。
而官軍亦複到處淫掠,于是民不聊生,盡皆為盜,幾于無民矣。
八月,命洪承疇總督三邊。
洪承疇、曹文诏出擊,趙四兒擒之,即點燈子也。
壬申五年,秦地反民流入山西,山西巡按羅世錦歸咎于秦.謂以鄰國為壑。
給事裴君錫,晉人也,上言請責成秦撫,驅之回秦,然後再議剿撫,當事之無識如此。
洪承疇、曹文诏大敗秦地反民于西澳,又敗之于鐵角城,斬可夫飛、獨行狼等。
曹文诏忠勇無敵,屢建大功,而為文臣所排,其後力竭,自刎于娑羅寨。
時文臣結黨營私,武臣觀望畏縮。
反民陷城邑無虛日。
有一過者,有至數過者。
其數過者,則婦女民人廬舍皆盡,惟有空城而已。
癸酉六年,上命諸内臣各視師行營,諸内臣動以威倨上官庶司,于是上官庶司群相壅蔽,而軍事愈多掣肘矣。
張道浚堆滿天星,總兵張應昌擒一盞燈,延綏巡撫陳奇瑜擊斬鑽天哨、開山斧、一座城。
山西、陝西大饑,人相食,民反叛者愈衆。
甲戌七年,總督陳奇瑜圍李自成于車廂峽,會連雨四十日。
自成無所得食,遂大窘,乃自縛乞降于奇瑜,奇瑜受之。
已而,既出棧道,遂不受約束而叛。
先鋒高傑,因竊自成妻,乞降于賀人龍。
山西巡撫戴君恩誘斬通天柱。
山西、陝西大饑,人相食,叛者益熾,削總督陳奇瑜職聽勘。
洪承疇奏寺:“賊兵猖獗,動至數十萬,而官兵不過一二萬;賊多精騎,每跨雙馬,而官軍馬三步七,不能追逐;賊到處攻掠城堡,即可得食,而官軍必待轉運,若不大發兵饷,何能克敵哉?”河南大旱,叛者益熾。
乙亥八年,秦地反民數十萬出關,分而入晉、入豫、入楚、入蜀。
河南反民入江南,趙六安陷鳳陽,焚皇陵,闖、獻皆與。
皇陵報至,上素服避殿,親祭告太廟。
蕲黃村民擒斬爬天王。
丙子九年,武舉陳啟新上言科甲之無用,“惟知虐民剝民以自富,民奈之何不窮且為盜哉?勢不以皇上之天下,斷送于章句腐儒之手不止也。
”上異之,擢為吏科給事中,然啟新實無奇才異能可用,至十四年,以匿喪被劾,下撫按訊,遂遁。
總理盧象升敗反民于谷城,斬黑煞神、飛山虎。
四月,大清太宗建國号曰清,改天聰十年為崇傅元年。
七月,明陝撫孫傳庭擒闖王高迎祥及劉哲等送京師,磔之。
反民共推李處自成為闖王。
副将祖大樂敗反民于谷城,斬混天王,而柴金梁、掃地王諸人歸于闖王。
丁醜十年正月,老回回等趨桐城,總兵秦翼明敗之于麻城,老回回所部整齊王、八大王九營潰而為四:一支走啰田,一支走團風,一支向蕲水,一支趨岐亭。
闖塌天等又分兩路至江北,一自桐城犯廬江、舒城,一由光固逾霍山、六合東行,又分為數十股,分戰江北。
時混天星侵轶商洛,李自成縱橫西安,過天星盤踞湃隴,獨行狼、蠍子塊轉戰漢南、河西,聲勢大盛矣。
左良玉于舒城、六安間,連戰三捷。
秦翼明敗闖塌天于細石嶺,俘一條蔥、新來虎,反民退入大山中。
張國維檄左盡玉入山搜捕,良玉憚于入山,兵将日擁戰中奪回美女數千為樂。
國維三檄之,始自舒城進發,而反民已出境矣。
诏革左良玉職,俾殺反民自贖。
命陝西巡撫孫傳庭兼理河南,以熊文燦為兵部尚書,總理直隸、山、陝、川、湖軍務,督剿反民。
戊寅十一年正月,左良玉、陳洪範破反民于鄖西,張獻忠再降于陳洪範。
八月,曹操會革裡眼、過天星、托天王、十反王、整齊王、小秦王、混世王、整十萬等于陝州,犯襄陽。
熊文燦次襄陽,遣副将龍在田邀擊革裡眼、射塌天于雙溝,大破之。
老回回奔棗陽,曹操獨留内浙山中,勢孤,乞降于提督太監利瓦伊政。
維政為言于熊文燦,文燦檄止諸軍,曹操九營俱就撫,授為遊擊将軍,供給甚備。
羅汝才自言不願為官,願為百姓耕田,乃分屯部衆于房、竹、鄖、均諸邑,與居民錯壤而居。
張獻忠就撫,屯谷城,汝才遙為聲援。
李自成陷泸溪。
洪承疇、孫傳庭大破反民于襄陽,闖王困于潼關。
初,闖王父守忠禱于華山,夢神以破軍星為之子,生自成,呼為黃來兒。
自成妻韓氏,故娼也,縣役蓋君祿與之通,自成殺淫者,偕李過亡命甘州。
後凄邢氏,又與高傑通。
傑竊之以降于明。
及潼關之敗,其再娶妻小及女,盡為官軍所得,止從十八騎,過谷城,依張獻忠。
獻忠與之飲,酒半酣,谳忠撫其背曰:“李兄盍亦從我降,而仆仆奔走乎?”自成仰而嘻曰:“不可。
”獻忠乃資以衣馬,走依老回回營,卧病半年。
老回回授以百人,使同諸人出-階文,向陝西。
左良玉大破之,射塌天降之。
射塌天即李萬慶也,降後屢立戰功,聲至副将,守襄城,後自成陷襄城,殺之。
已卯十二年,張獻忠複叛于谷城,飛蝗蔽天,食禾稼殆盡,饑民并起從之。
羅汝才九營複叛應獻忠。
七月,二人合于房縣,左良玉追及之,大敗而還。
事聞,逮熊文燦棄市,以太學士楊嗣昌督師讨之。
羅汝成過天星七股入蜀,犯夔州,石柱女帥秦良玉邀擊之,斬東山虎。
秦蛆帥師勤王,見邵巡撫,公然帶美貌男妾十餘人;時李自成向陝西,勢複振。
九月,秦兵大破李自成于函谷關,自成衆略盡。
秦兵蹙之于北,左良玉扼之于南,自成窮蹙,不複他逸,食且盡,自經者數四,養子李雙喜救之,諸将圍自成甚密。
督師楊嗣昌曰:“圍師
衆名雖降,而實叛。
冬十月,清太宗親率兵南下,過京城,群臣遂欲取明,太宗不忍取,班師而還。
明逮薊遼總督袁崇煥下獄,磔于市。
因都城警,诏天下勤王。
山西巡撫耿如杞以兵入援,其所統兵,皆沿邊勁卒,會京師解嚴,兵部屢調其兵不已,又不與糧,嘩于涿州。
朝廷逮耿如杞論死,其兵遂叛,與李自成合,衆萬餘,共推高迎祥為闖王,李自成為闖将,轉戰山西、河南等處。
庚午三年,秦地大旱,米粟騰貴,軍饷告匮,兵無糧,往往亡命山谷間為盜。
時東事甚急,廷議核兵饷,各邊鎮共厘汰至數十萬,多嘩而流亡,倡饑民為盜。
又給事劉懋請裁定驿站,謂可歲省金錢數十萬,上從之。
豈知河北遊民,向借驿糈,至是無所得食,遂群起為盜,而盜風大熾。
給事吳執禦請罷加派、捐助、搜括三項,以蘇民困。
勿聽。
又請于沿邊諸邑,擇賢守宰,界以本地錢糧,訓練土著兵丁,各自為守,再發兵讨之。
不聽。
六月,曹文诏擊斬王嘉胤于陽城,其黨複推王自用為首,号紫金梁。
其黨白相名目,有老回回、八金剛、闖王、闖将、八大王、擇地王、闖塌天、破甲錐、邢紅狼、亂世王、混天王、顯道人、鄉裡人、活地草、革裡狼、左金王、曹操、關索、混天星、過天星、獨行狼、蠍子塊、一字王、射塌天、混十萬、可天飛、混天飛、點燈子、王老虎、金翅鵬、滿天星、混天猴、上天龍、馬老虎、獨頭虎、上天猴、黑煞神、飛山虎、一隻虎、撞天王、翻山鹞、整齊王、紫微星、托天王、十反王、小秦王、混世王、上天王、一連莺、一盞燈、鑽天硝、開山斧、一座城、通天柱、爬天王、抓地虎、滾地狼等名号。
以上諸人,或一人為一營,或二三四五人合為一營,分為三十六營。
而張獻忠等亦皆叛去,分戰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四川、湖廣、河西、北直之南、南直之北。
其殺戮之慘,亘古未聞。
時諸賊敗則就撫,旋撫旋叛,廷臣任其所為,于是有“官賊”之謠。
而官軍亦複到處淫掠,于是民不聊生,盡皆為盜,幾于無民矣。
八月,命洪承疇總督三邊。
洪承疇、曹文诏出擊,趙四兒擒之,即點燈子也。
壬申五年,秦地反民流入山西,山西巡按羅世錦歸咎于秦.謂以鄰國為壑。
給事裴君錫,晉人也,上言請責成秦撫,驅之回秦,然後再議剿撫,當事之無識如此。
洪承疇、曹文诏大敗秦地反民于西澳,又敗之于鐵角城,斬可夫飛、獨行狼等。
曹文诏忠勇無敵,屢建大功,而為文臣所排,其後力竭,自刎于娑羅寨。
時文臣結黨營私,武臣觀望畏縮。
反民陷城邑無虛日。
有一過者,有至數過者。
其數過者,則婦女民人廬舍皆盡,惟有空城而已。
癸酉六年,上命諸内臣各視師行營,諸内臣動以威倨上官庶司,于是上官庶司群相壅蔽,而軍事愈多掣肘矣。
張道浚堆滿天星,總兵張應昌擒一盞燈,延綏巡撫陳奇瑜擊斬鑽天哨、開山斧、一座城。
山西、陝西大饑,人相食,民反叛者愈衆。
甲戌七年,總督陳奇瑜圍李自成于車廂峽,會連雨四十日。
自成無所得食,遂大窘,乃自縛乞降于奇瑜,奇瑜受之。
已而,既出棧道,遂不受約束而叛。
先鋒高傑,因竊自成妻,乞降于賀人龍。
山西巡撫戴君恩誘斬通天柱。
山西、陝西大饑,人相食,叛者益熾,削總督陳奇瑜職聽勘。
洪承疇奏寺:“賊兵猖獗,動至數十萬,而官兵不過一二萬;賊多精騎,每跨雙馬,而官軍馬三步七,不能追逐;賊到處攻掠城堡,即可得食,而官軍必待轉運,若不大發兵饷,何能克敵哉?”河南大旱,叛者益熾。
乙亥八年,秦地反民數十萬出關,分而入晉、入豫、入楚、入蜀。
河南反民入江南,趙六安陷鳳陽,焚皇陵,闖、獻皆與。
皇陵報至,上素服避殿,親祭告太廟。
蕲黃村民擒斬爬天王。
丙子九年,武舉陳啟新上言科甲之無用,“惟知虐民剝民以自富,民奈之何不窮且為盜哉?勢不以皇上之天下,斷送于章句腐儒之手不止也。
”上異之,擢為吏科給事中,然啟新實無奇才異能可用,至十四年,以匿喪被劾,下撫按訊,遂遁。
總理盧象升敗反民于谷城,斬黑煞神、飛山虎。
四月,大清太宗建國号曰清,改天聰十年為崇傅元年。
七月,明陝撫孫傳庭擒闖王高迎祥及劉哲等送京師,磔之。
反民共推李處自成為闖王。
副将祖大樂敗反民于谷城,斬混天王,而柴金梁、掃地王諸人歸于闖王。
丁醜十年正月,老回回等趨桐城,總兵秦翼明敗之于麻城,老回回所部整齊王、八大王九營潰而為四:一支走啰田,一支走團風,一支向蕲水,一支趨岐亭。
闖塌天等又分兩路至江北,一自桐城犯廬江、舒城,一由光固逾霍山、六合東行,又分為數十股,分戰江北。
時混天星侵轶商洛,李自成縱橫西安,過天星盤踞湃隴,獨行狼、蠍子塊轉戰漢南、河西,聲勢大盛矣。
左良玉于舒城、六安間,連戰三捷。
秦翼明敗闖塌天于細石嶺,俘一條蔥、新來虎,反民退入大山中。
張國維檄左盡玉入山搜捕,良玉憚于入山,兵将日擁戰中奪回美女數千為樂。
國維三檄之,始自舒城進發,而反民已出境矣。
诏革左良玉職,俾殺反民自贖。
命陝西巡撫孫傳庭兼理河南,以熊文燦為兵部尚書,總理直隸、山、陝、川、湖軍務,督剿反民。
戊寅十一年正月,左良玉、陳洪範破反民于鄖西,張獻忠再降于陳洪範。
八月,曹操會革裡眼、過天星、托天王、十反王、整齊王、小秦王、混世王、整十萬等于陝州,犯襄陽。
熊文燦次襄陽,遣副将龍在田邀擊革裡眼、射塌天于雙溝,大破之。
老回回奔棗陽,曹操獨留内浙山中,勢孤,乞降于提督太監利瓦伊政。
維政為言于熊文燦,文燦檄止諸軍,曹操九營俱就撫,授為遊擊将軍,供給甚備。
羅汝才自言不願為官,願為百姓耕田,乃分屯部衆于房、竹、鄖、均諸邑,與居民錯壤而居。
張獻忠就撫,屯谷城,汝才遙為聲援。
李自成陷泸溪。
洪承疇、孫傳庭大破反民于襄陽,闖王困于潼關。
初,闖王父守忠禱于華山,夢神以破軍星為之子,生自成,呼為黃來兒。
自成妻韓氏,故娼也,縣役蓋君祿與之通,自成殺淫者,偕李過亡命甘州。
後凄邢氏,又與高傑通。
傑竊之以降于明。
及潼關之敗,其再娶妻小及女,盡為官軍所得,止從十八騎,過谷城,依張獻忠。
獻忠與之飲,酒半酣,谳忠撫其背曰:“李兄盍亦從我降,而仆仆奔走乎?”自成仰而嘻曰:“不可。
”獻忠乃資以衣馬,走依老回回營,卧病半年。
老回回授以百人,使同諸人出-階文,向陝西。
左良玉大破之,射塌天降之。
射塌天即李萬慶也,降後屢立戰功,聲至副将,守襄城,後自成陷襄城,殺之。
已卯十二年,張獻忠複叛于谷城,飛蝗蔽天,食禾稼殆盡,饑民并起從之。
羅汝才九營複叛應獻忠。
七月,二人合于房縣,左良玉追及之,大敗而還。
事聞,逮熊文燦棄市,以太學士楊嗣昌督師讨之。
羅汝成過天星七股入蜀,犯夔州,石柱女帥秦良玉邀擊之,斬東山虎。
秦蛆帥師勤王,見邵巡撫,公然帶美貌男妾十餘人;時李自成向陝西,勢複振。
九月,秦兵大破李自成于函谷關,自成衆略盡。
秦兵蹙之于北,左良玉扼之于南,自成窮蹙,不複他逸,食且盡,自經者數四,養子李雙喜救之,諸将圍自成甚密。
督師楊嗣昌曰:“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