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回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關燈
小
中
大
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
比東方相合,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
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
”亮以此為危計,不聽。
乃身率大軍攻祁山。
魏以昭烈既崩,數載寂然,略無預防。
猝聞亮出,朝野恐懼,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魏應亮,天水參軍姜維詣亮降。
亮美其膽智,使典軍事。
關中震動,魏群臣不知計所出。
魏主睿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破亮必矣。
”乃勒兵步騎五萬,令右将軍張合督之,西拒亮。
亮以馬谡好論軍計,深加器異,乃不用舊将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谡督諸軍在前,與張合戰于街亭。
谡違亮節度,舍水登山。
張合絕其汲道,大破之。
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
收谡下獄,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斬之。
于是考微勞,甄壯烈,引咎責躬。
自貶為右将軍。
厲兵講武,戎事簡煉,民忘其敗。
吳主使鄱陽太守周鲂詐以郡降魏,魏揚州牧曹休率步騎十萬以應鲂,與陸遜戰于石亭,大敗而還。
漢右将軍亮聞曹休敗,複上《出師表》伐魏,引兵出散關,圍陳倉,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魏主叡召張合于方城,使擊亮。
叡問合曰:“待将軍到,亮得毋已得陳倉乎?”合知亮深入無谷,屈指計曰:“比臣到,亮已走矣。
”合晨夜進軍,未至,亮以糧盡引還。
将軍王雙追亮,亮擊斬之。
魏遣曹真、司馬懿等寇漢中,丞相亮出次成固,魏師還。
丞相亮伐魏,圍祁山。
魏遣司馬懿西屯長安,督将軍張合等以禦之。
懿斂軍依險,不肯出戰。
賈诩、魏平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乃出戰,魏兵大敗,懿還保守。
亮以糧盡引軍還。
懿遣張合追之,至木門道,中伏弩而死。
丞相亮務農講武,作木牛流馬,運米于斜谷口,悉衆十萬,由斜谷伐魏,遣使至吳,約同時大舉,共伐魏。
丞相亮至郿,屯軍于渭水之南。
司馬懿引軍渡謂,背水為壘以拒之。
亮以前者六出祁山,皆以糧盡引還,乃止于五丈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計。
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懿與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
亮乃遺懿巾帼婦人之服。
懿怒,上表請戰。
亮曰:“彼本無戰心,固請戰者,以示武于其衆耳。
”亮遣使者至懿軍中,懿問其寝食及事之煩簡,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閱之。
日啖食不及數升。
”懿告人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病笃。
帝使尚書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國家大計。
亮曰:“公所問者,公琰其宜也。
”又問蔣琬之後,誰可任。
亮曰:“文偉可以繼之。
”又問費袆之後,亮不答。
是日卒于軍中。
長史楊儀整軍而還。
百姓奔告司馬懿,懿追之。
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将向懿者。
懿收軍而退,不敢逼,于是儀結陣而回。
入谷,然後發喪。
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懿聞之笑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亮嘗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至是懿按行其營壘,歎曰:“天下奇才也。
”追至赤岸,不及而還。
蜀前軍帥魏延勇猛過人,嘗言亮不能盡用己才,又與楊儀不協。
及亮卒,楊儀主兵,延遂反。
儀遣将斬之,夷延三族。
初,亮表于帝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餘财,以負陛下。
”至是卒如其言。
亮之為政也,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佥忘其身也。
谥遭有餘财,以負陛下。
”至是卒如其言。
亮之為政也,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佥忘其身也。
谥曰忠武。
後主以蔣琬為大将軍,錄尚書事。
費袆、董允相繼為尚書令,雖無諸葛亮之盛,而蜀亦大治。
自蔣琬、董允卒,而宦官黃皓始預政事,以姜維為衛将軍,與費袆并錄尚書事。
而姜維始屢次伐魏,維攻魏西平,獲中郎郭循,以為左将軍。
循欲刺帝不果,至是袆與諸大将會沉醉,循刺殺之。
袆泛愛不疑,待新附太過,故及于難。
初,姜維自負其才武,每欲大舉伐魏,費袆嘗裁抑之,與兵不過萬人,曰:“丞相猶不能定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無為僥幸,若有不及,悔不可追。
”及袆卒,維遂大舉伐魏,屢為魏将鄧艾所敗。
維不俊,前後幾九伐魏,蜀人愁苦,大怨姜維。
司馬昭患姜維之北伐無已,欲大舉寇漢,朝臣多以為不可,獨司隸校尉鐘會勸之。
乃以鐘會為鎮西将軍,都督吳中。
姜維上表于帝曰:“聞鐘會治兵關中,欲有進取,宜并遣左右車騎諸軍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黃皓信巫鬼,謂狄終不敢至,啟帝寝其事,群臣
楙聞延奄至,必棄城逃走。
比東方相合,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亦足以達。
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
”亮以此為危計,不聽。
乃身率大軍攻祁山。
魏以昭烈既崩,數載寂然,略無預防。
猝聞亮出,朝野恐懼,于是天水、南安、安定皆叛魏應亮,天水參軍姜維詣亮降。
亮美其膽智,使典軍事。
關中震動,魏群臣不知計所出。
魏主睿曰:“亮阻山為固,今者自來,破亮必矣。
”乃勒兵步騎五萬,令右将軍張合督之,西拒亮。
亮以馬谡好論軍計,深加器異,乃不用舊将魏延、吳懿等為先鋒,而以谡督諸軍在前,與張合戰于街亭。
谡違亮節度,舍水登山。
張合絕其汲道,大破之。
亮進無所據,乃拔西縣千餘家還漢中。
收谡下獄,亮自臨祭,為之流涕斬之。
于是考微勞,甄壯烈,引咎責躬。
自貶為右将軍。
厲兵講武,戎事簡煉,民忘其敗。
吳主使鄱陽太守周鲂詐以郡降魏,魏揚州牧曹休率步騎十萬以應鲂,與陸遜戰于石亭,大敗而還。
漢右将軍亮聞曹休敗,複上《出師表》伐魏,引兵出散關,圍陳倉,陳倉已有備,亮不能克。
魏主叡召張合于方城,使擊亮。
叡問合曰:“待将軍到,亮得毋已得陳倉乎?”合知亮深入無谷,屈指計曰:“比臣到,亮已走矣。
”合晨夜進軍,未至,亮以糧盡引還。
将軍王雙追亮,亮擊斬之。
魏遣曹真、司馬懿等寇漢中,丞相亮出次成固,魏師還。
丞相亮伐魏,圍祁山。
魏遣司馬懿西屯長安,督将軍張合等以禦之。
懿斂軍依險,不肯出戰。
賈诩、魏平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懿病之,乃出戰,魏兵大敗,懿還保守。
亮以糧盡引軍還。
懿遣張合追之,至木門道,中伏弩而死。
丞相亮務農講武,作木牛流馬,運米于斜谷口,悉衆十萬,由斜谷伐魏,遣使至吳,約同時大舉,共伐魏。
丞相亮至郿,屯軍于渭水之南。
司馬懿引軍渡謂,背水為壘以拒之。
亮以前者六出祁山,皆以糧盡引還,乃止于五丈原,分兵屯田,為久駐之計。
耕者雜于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懿與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
亮乃遺懿巾帼婦人之服。
懿怒,上表請戰。
亮曰:“彼本無戰心,固請戰者,以示武于其衆耳。
”亮遣使者至懿軍中,懿問其寝食及事之煩簡,使者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閱之。
日啖食不及數升。
”懿告人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病笃。
帝使尚書仆射李福省侍,因谘以國家大計。
亮曰:“公所問者,公琰其宜也。
”又問蔣琬之後,誰可任。
亮曰:“文偉可以繼之。
”又問費袆之後,亮不答。
是日卒于軍中。
長史楊儀整軍而還。
百姓奔告司馬懿,懿追之。
姜維令儀反旗鳴鼓,若将向懿者。
懿收軍而退,不敢逼,于是儀結陣而回。
入谷,然後發喪。
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
”懿聞之笑曰:“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
”亮嘗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至是懿按行其營壘,歎曰:“天下奇才也。
”追至赤岸,不及而還。
蜀前軍帥魏延勇猛過人,嘗言亮不能盡用己才,又與楊儀不協。
及亮卒,楊儀主兵,延遂反。
儀遣将斬之,夷延三族。
初,亮表于帝曰:“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孫衣食,自有餘饒。
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餘财,以負陛下。
”至是卒如其言。
亮之為政也,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佥忘其身也。
谥遭有餘财,以負陛下。
”至是卒如其言。
亮之為政也,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佥忘其身也。
谥曰忠武。
後主以蔣琬為大将軍,錄尚書事。
費袆、董允相繼為尚書令,雖無諸葛亮之盛,而蜀亦大治。
自蔣琬、董允卒,而宦官黃皓始預政事,以姜維為衛将軍,與費袆并錄尚書事。
而姜維始屢次伐魏,維攻魏西平,獲中郎郭循,以為左将軍。
循欲刺帝不果,至是袆與諸大将會沉醉,循刺殺之。
袆泛愛不疑,待新附太過,故及于難。
初,姜維自負其才武,每欲大舉伐魏,費袆嘗裁抑之,與兵不過萬人,曰:“丞相猶不能定魏,況吾等乎?不如且保國治民,謹守社稷,無為僥幸,若有不及,悔不可追。
”及袆卒,維遂大舉伐魏,屢為魏将鄧艾所敗。
維不俊,前後幾九伐魏,蜀人愁苦,大怨姜維。
司馬昭患姜維之北伐無已,欲大舉寇漢,朝臣多以為不可,獨司隸校尉鐘會勸之。
乃以鐘會為鎮西将軍,都督吳中。
姜維上表于帝曰:“聞鐘會治兵關中,欲有進取,宜并遣左右車騎諸軍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及陰平橋頭,以防未然。
”黃皓信巫鬼,謂狄終不敢至,啟帝寝其事,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