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回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馬力牛筋為子孫,龍争虎鬥鬧乾坤。
戰塵摩擦英雄老,殺氣熏蒸日月昏。
千載幾人傳後代,百年誰主吊忠魂。
孔明若曉其中意,高卧南陽緊閉門。
卻說曹丕篡漢,蜀中傳言漢帝已遇害,于是漢中王劉備發喪,即皇帝位于武擔之南。
大赦,改元章武,是為昭烈皇帝。
以諸葛亮為丞相,立宗廟,祀高祖以下。
立夫人呆氏為皇後。
吳氏系将軍吳懿之妹,劉璋兄瑁之妻也。
立子禅為皇太子。
帝恥關公之殁,将擊孫權。
翊軍将軍趙雲谏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位,衆心未附,當因此時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兇逆,則關東義士必有應者;不當置魏,先與吳戰。
兵勢一交,不下,非良策也。
”群臣谏者甚衆,帝皆不聽,留諸葛亮輔太子守都,而自率諸軍東下。
車騎将軍張飛,勇猛亞于關公。
公善待卒伍,而傲于士大夫;飛愛敬士大夫,而不恤軍人。
帝常戒之,飛不改,至是率兵萬人,會江州。
臨發,為帳下張達、範強所殺,以其首奔孫權。
帝聞飛營都督有表,曰:“噫嘻,飛死矣。
”孫權遣諸葛瑾使蜀求和,帝不許。
帝遣吳班、馮習,攻破權将李異等于巫縣,進軍秭歸,權以陸遜為大都督以拒之。
帝進軍猇亭,自巫峽建平連營至夷陵界,立數十屯,連營七百餘裡。
自正月與吳相拒,至六月不決。
帝遣吳班将數千人于平地立營。
吳将士皆欲擊之,陸遜曰:“此必有詐,且觀之。
”帝知其計不行,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
遜曰:“所以不聽諸軍擊之者,揣之必有計也。
”陸遜将進攻漢軍,諸将皆曰:“攻備當在初時,今乃已入五六百裡,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守,攻之必無利矣。
”遜曰:“備是猾虜,更變常多。
其軍始集,思慮專精,未可幹也。
今駐已久,不得我便,兵疲計沮,詐不複生,殄滅此寇,正在今日。
”乃先攻一營,不利。
諸将皆曰:“空殺兵耳。
”遜曰:“吾已得破之之術矣。
”乃令人各持一把茅,每間一營,攻一營,以火攻拔之,斬張南、馮習等。
破其四十餘營。
漢将杜路、劉甯等窮迫請降。
帝升馬鞍山,陳兵自衛,遜督諸軍四面攻之,死者萬數。
帝夜遁,僅得入白帝城。
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盡淨,屍骸塞江而下。
帝大慚恚曰:“吾乃為陸遜所折厚,豈非天耶!”帝疾笃,命丞相亮輔太子。
帝謂亮曰:“君才十位曹丕,必能安國家,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可,君當自取,無為他人有也。
”亮泣涕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帝又敕太子曰:“勉之,勉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德惟義,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
汝與丞相從事,當事之如父。
”遂崩于白帝城。
在位三年,年六十三歲。
丞相亮奉喪成都,太子禅即位,時年十七,是為後主。
尊皇後曰皇太後,立張飛女張氏為皇後。
其後張後崩,複立其妹為後。
封丞相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事無巨細,鹹決于亮。
亮乃約官職,修法制,開誠心,布公道,集衆思,廣忠益。
謂人曰:“有忠心于國者,但勤攻吾之短。
”亮嘗自校簿書,主簿楊颙谏日:“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
今明公自校簿書,汗流終日,不亦勞乎!”亮謝之。
及頤卒,亮垂涕三日。
帝遣尚書鄧芝修好于吳,吳使張溫來聘,複遣鄧報之,吳遂絕魏,專與漢連和。
魏主丕大興師伐吳,為水軍,親禦龍船,至廣陵,吳将軍徐盛列舟檻于江,而植木衣葦,為疑城假樓。
時江水盛長,丕臨流歎曰:“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未可圖也。
”丕禦龍舟,會暴風漂蕩,幾至覆沒,乃旋師歸。
南蠻雍閩,與郡人孟獲煽亂,丞相亮率衆南征讨雍闿,參軍馬谡送之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今日破之,明日複叛。
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次之,願公服其心而已。
”亮納其言。
至南中,所在戰捷,由越嶲入斬雍闿.孟獲收闿餘衆以拒亮。
獲素為南夷所服,亮募生緻之,既得,使觀于營陣間。
獲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
今蒙賜觀營陣,若隻如此,則易勝耳。
”乃縱之,使再戰,凡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
南人不複反矣!”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帥而用之。
或以谏亮,亮曰:“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無所食,必成禍患。
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綱紀初定,夷漢相安耳。
”于是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終亮之世。
夷不複反。
丞相亮屯軍漢中,上《出師表》伐魏。
初,魏以夏侯楙鎮長安,至是丞相亮将伐魏,與群下謀之。
魏延曰:“夏侯楙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谷而
戰塵摩擦英雄老,殺氣熏蒸日月昏。
千載幾人傳後代,百年誰主吊忠魂。
孔明若曉其中意,高卧南陽緊閉門。
卻說曹丕篡漢,蜀中傳言漢帝已遇害,于是漢中王劉備發喪,即皇帝位于武擔之南。
大赦,改元章武,是為昭烈皇帝。
以諸葛亮為丞相,立宗廟,祀高祖以下。
立夫人呆氏為皇後。
吳氏系将軍吳懿之妹,劉璋兄瑁之妻也。
立子禅為皇太子。
帝恥關公之殁,将擊孫權。
翊軍将軍趙雲谏曰:“國賊乃曹操,非孫權也。
今曹丕篡位,衆心未附,當因此時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兇逆,則關東義士必有應者;不當置魏,先與吳戰。
兵勢一交,不下,非良策也。
”群臣谏者甚衆,帝皆不聽,留諸葛亮輔太子守都,而自率諸軍東下。
車騎将軍張飛,勇猛亞于關公。
公善待卒伍,而傲于士大夫;飛愛敬士大夫,而不恤軍人。
帝常戒之,飛不改,至是率兵萬人,會江州。
臨發,為帳下張達、範強所殺,以其首奔孫權。
帝聞飛營都督有表,曰:“噫嘻,飛死矣。
”孫權遣諸葛瑾使蜀求和,帝不許。
帝遣吳班、馮習,攻破權将李異等于巫縣,進軍秭歸,權以陸遜為大都督以拒之。
帝進軍猇亭,自巫峽建平連營至夷陵界,立數十屯,連營七百餘裡。
自正月與吳相拒,至六月不決。
帝遣吳班将數千人于平地立營。
吳将士皆欲擊之,陸遜曰:“此必有詐,且觀之。
”帝知其計不行,乃引伏兵八千從谷中出。
遜曰:“所以不聽諸軍擊之者,揣之必有計也。
”陸遜将進攻漢軍,諸将皆曰:“攻備當在初時,今乃已入五六百裡,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守,攻之必無利矣。
”遜曰:“備是猾虜,更變常多。
其軍始集,思慮專精,未可幹也。
今駐已久,不得我便,兵疲計沮,詐不複生,殄滅此寇,正在今日。
”乃先攻一營,不利。
諸将皆曰:“空殺兵耳。
”遜曰:“吾已得破之之術矣。
”乃令人各持一把茅,每間一營,攻一營,以火攻拔之,斬張南、馮習等。
破其四十餘營。
漢将杜路、劉甯等窮迫請降。
帝升馬鞍山,陳兵自衛,遜督諸軍四面攻之,死者萬數。
帝夜遁,僅得入白帝城。
其舟船、器械、水步軍資一時盡淨,屍骸塞江而下。
帝大慚恚曰:“吾乃為陸遜所折厚,豈非天耶!”帝疾笃,命丞相亮輔太子。
帝謂亮曰:“君才十位曹丕,必能安國家,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可,君當自取,無為他人有也。
”亮泣涕曰:“臣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帝又敕太子曰:“勉之,勉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德惟義,可以服人,汝父德薄,不足效也。
汝與丞相從事,當事之如父。
”遂崩于白帝城。
在位三年,年六十三歲。
丞相亮奉喪成都,太子禅即位,時年十七,是為後主。
尊皇後曰皇太後,立張飛女張氏為皇後。
其後張後崩,複立其妹為後。
封丞相亮為武鄉侯,領益州牧,事無巨細,鹹決于亮。
亮乃約官職,修法制,開誠心,布公道,集衆思,廣忠益。
謂人曰:“有忠心于國者,但勤攻吾之短。
”亮嘗自校簿書,主簿楊颙谏日:“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
今明公自校簿書,汗流終日,不亦勞乎!”亮謝之。
及頤卒,亮垂涕三日。
帝遣尚書鄧芝修好于吳,吳使張溫來聘,複遣鄧報之,吳遂絕魏,專與漢連和。
魏主丕大興師伐吳,為水軍,親禦龍船,至廣陵,吳将軍徐盛列舟檻于江,而植木衣葦,為疑城假樓。
時江水盛長,丕臨流歎曰:“魏雖有武騎千群,無所用之,未可圖也。
”丕禦龍舟,會暴風漂蕩,幾至覆沒,乃旋師歸。
南蠻雍閩,與郡人孟獲煽亂,丞相亮率衆南征讨雍闿,參軍馬谡送之曰:“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今日破之,明日複叛。
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次之,願公服其心而已。
”亮納其言。
至南中,所在戰捷,由越嶲入斬雍闿.孟獲收闿餘衆以拒亮。
獲素為南夷所服,亮募生緻之,既得,使觀于營陣間。
獲曰:“向者不知虛實,故敗。
今蒙賜觀營陣,若隻如此,則易勝耳。
”乃縱之,使再戰,凡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
南人不複反矣!”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帥而用之。
或以谏亮,亮曰:“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無所食,必成禍患。
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綱紀初定,夷漢相安耳。
”于是悉收其俊傑孟獲等,以為官屬,終亮之世。
夷不複反。
丞相亮屯軍漢中,上《出師表》伐魏。
初,魏以夏侯楙鎮長安,至是丞相亮将伐魏,與群下謀之。
魏延曰:“夏侯楙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