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十九回 奉直失睦張吳再決雌雄

關燈
曰:“餘老矣,無能為也,請子玉、孝伯兩人攝行大元帥、副乖帥職權,統籌對付,全權辦理。

    ”吳、王兩人謙讓再三,始應允。

    又聞曹曰:“東北事關系甚大,須專心對付,不能再顧東南。

    現江浙戰事已有轉機,可由撫萬一人辦理。

    ”吳亦認可。

    旋出府,赴四照堂辦公,閱看各處電報,凡有來賓,着參謀長接見。

    及閱到蘇齊請援之電,吳遂複一電雲:東北軍事亦急,請齊直接電商皖閩贑各省,抽調軍隊,全權籌劃。

    此間應付東北,實不能兼顧。

    但吳此次來京,完全是為東北,其最要問題,是支配軍隊與措籌軍饷兩項,迨軍隊支配好了,遂一緻對奉。

    至籌饷問題,諒政府不能獨籌。

    其在洛陽時,已電各省,請代協籌,以外又有數省代籌,一面再催中央力籌。

    吳計算,此次非預備兩千萬元不敷支配,亦不能有把握。

    此次戰事,倘能戰勝,則直系之幸,不勝則大家犧牲,大有孤注一擲之勢。

     不三四日,即出京,其大本營非灤州即在唐山,現尚未定。

    據某機關調查,奉軍現在約有十八萬人,直軍之數隻有七與五之比。

    奉軍槍械又堅利,直軍是雜湊,觀此兩樣,識者早知五勝負之有在矣。

     十七日,吳又谒曹,陳說對奉作戰态度,已有把握,請将讨伐令頒發。

    哪知吳未至京,曹已将讨伐令拟好,及吳來京,遂與馮玉祥、王承斌、王懷慶等正式交換意見。

    至夜間,府中又有秘密之讨論,至三時餘方交印鑄局。

    至早晨六時,才将公布命令發出。

    本日下午六時,公府懷仁堂召集聯席會議,列席者吳、馮、顔及三王等,會議一切軍事。

    正論間,忽熱河都統朱振标、朝陽鎮守使龔漢治等來電報告,說奉軍節節前進。

    張作霖支日通電,破壞大局,請中央大加撻伐。

    列席各要人相繼發言,皆謂國家維持紀綱起見,應即明令讨伐,當将國務院秘書廳所拟之稿,略加修飾,交印鑄局發表,并饬印鑄局火速鑄就讨逆軍關防。

     至十八日,始申印鑄局正式發表。

    總司令辦公處設于四照堂,或設大本營中,總司令部内分九處,皆是參謀副官等名目,副司令部則不另設,吳此時心滿意足,說道:十一年間,直奉決裂,直軍不及奉軍之半,尚能取勝,今直軍一呼數十萬,又有大總統明令讨伐,何患不勝。

    且說蘇督齊燮元接吳電後,遂約皖、贑、鄂四省出兵攻浙,原訂戰略,約于一月内可的士浙盧掃除,收回上海,在自己掌中,所以自己任為前敵總司令,出兵進駐昆山。

    浙盧見蘇齊出兵,不敢懈怠,即下動員令,親往上海,與何護軍使會師,出兵兵抵敵雙方在宜興、浏河、黃渡、嘉定、青浦一帶,鏖戰四十餘日,不分勝負。

    浙盧見蘇齊用全力前來攻擊,不得不向奉張求援。

    誰知作霖正籌對洛吳計劃,忽接到東南戰事報告,又不忍輕易開釁,仍然坐鎮東三省,派偵探進關,偵探曹、吳舉動如何。

    哪知吳佩孚欲達到武力統一目的,靜候東南戰事開始,再定進止,忽見東南開戰,他即調重兵開往關外布防,暗中下動員令,專等東南戰事弗束後,他即率兵攻打奉天,以便實行武力統一計劃。

    偵探得此信息,徑回奉天報告。

     誰知張作霖接到關内密電,皆言吳使計劃,先平東南,後掃東北。

    閱電後,仍然按兵不動。

    後偵探回來,所言皆是一樣。

     作霖聞知,甚為驚惶。

    遂低頭沉吟,心想子玉欲謀統一,實行武力計劃,我向來力主和平,今日被他逼近出兵,但是我兵雖然單薄,尚堪一戰。

    若守,他率兵來攻,豈不是被他看輕嗎? 我想不如用個先發制人。

    主意已定,遂發電召集三省軍官,到署會議。

    先将吳氏武力計劃宣告,然後發表意見出兵。

    衆官長聽得霖如此說話,遂說道:“吳氏今行武力計劃,大帥何不就調全軍,與他共決雌雄。

    前日在關内損失,此仇尚未得報,咱等正要尋他。

    他今無端開釁,妄起禍端,請大帥趕快傳令,調集三省士兵,即日進兵,與吳佩孚決一死戰。

    此番若不得勝,誓不回兵。

    ”張作霖見各官長個個奮勇,一緻主戰,均以報複為念,諒此次進關,可操必勝之券,遂歡慰不已。

    随即函電紛馳,限定二十四小時齊集奉天省城署内。

    于是三省官長接到雨帥急電,果然于二十四小時内,齊集省城。

    張大帥見此情形,格外歡喜,遂将三省之兵,編成六軍,分道出發,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