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十回 晉滅唐漢繼晉郭氏周承
關燈
小
中
大
且逐漸叙明,以便觀者。
唐末藩鎮有盧龍,初名平盧,今北直永平府盧龍縣等處是也。
自唐玄宗以安祿山為平盧節度使起,及祿山反後,凡更二十七人,共易二十姓。
至劉守光稱帝于後梁末帝時,晉王李存勖擊破幽州,擒守光并其父仁恭斬之。
有魏博,亦名天雄,今北直大名府等處是也,唐代宗時,田承嗣執史朝義妻子降,以為魏博節度使,凡更十九人,共易九姓。
至後梁末帝時,楊師厚卒,魏人以其地降于晉王李存勖。
有成德,後名武順,今北直正定府等處是也。
唐肅宗時,以安史降将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
凡更十二人,共易四姓。
至後梁末帝時,王镕為其下太保王德明所弒,晉王存勖讨誅之;有澤潞,亦名昭義,今山西潞安府等處是也。
唐代宗時,以安史降将薛嵩為澤潞節度使,凡更三十人,共二十六易姓。
至丁會,以朱全忠弒昭宗,會降于晉王李克用。
又有淄青,今山東兖州府東平州是也。
唐肅宗時,以侯希逸為淄青等六州節度使。
凡五人,二易姓。
至李師道,唐憲宗遣兵讨之,其下劉悟斬獻其首。
又有淮西,後名彰義,今河南汝甯府等處是也。
唐肅宗時,以來王真為節度使,凡八人,七易姓。
至吳元濟,唐憲宗遣李想讨誅之。
又有滄景,亦名橫海,今北直河間府等處是也。
唐德宗時,以程日華為橫海軍節度使。
凡更二十七人,共十五易姓。
至盧彥威,于唐昭宗時,為劉守光之父劉仁恭所取。
又有宣武,今河南開封府等處是也。
唐德宗時,以劉元佐為宣武節度使,凡更十九人,共九易姓。
至唐實,于唐僖宗時,以朱全忠代之,後遂篡唐,此唐末河北藩鎮之大略也。
至于殘唐五代諸僭國,前後共約十國,其最大莫如吳與南唐。
初,合肥人楊行愍以為盜見獲,刺史鄭棨奇其狀貌,釋之,後應募為兵,充盧州牙将,高骈以為盧州刺史,改名行密。
時高骈好神仙,呂用之、張守一、諸葛殷等共為妖妄,淫刑濫賞,奪人資财、婦女,人大怨恨。
畢師铎、秦彥起兵讨之。
秦彥殺高骈,并其子弟甥侄,共為一坎瘗之,楊行密盡取高骈故地。
唐昭宗以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據有江南江西等地。
行密取濠州,得徐州人李氏子,養以為子。
其長子渥憎之。
行密賜與徐溫為子,名之曰知诰。
知诰勤孝過諸子,溫特愛之,每謂諸子曰:“汝輩事我,能如知诰乎?”使掌家事。
行密節度淮南十四年卒。
長子渥嗣。
渥驕侈信讒,多以舊怨殺人,燃十圍之燭以擊球,或單騎出遊,從者不知所之。
左右牙指揮使張颢、徐溫泣谏不聽,遂謀作亂,因弒渥,渥嗣位三年。
颢立渥弟楊隆演,徐溫密使人斬颢于牙堂,暴其弒君之罪。
溫出鎮潤州,留養子徐知诰居廣陵輔政。
隆演嗣位十年,又僭王位二年卒。
徐溫入朝,或勸溫自取,溫正色曰:“我受楊氏厚恩,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立之,敢妄言者斬。
”乃迎立隆演之弟丹陽公溥。
及溫卒,吳王贈溫齊王,以徐知诰都督軍事。
吳王楊溥在王位六年,又僭稱帝十一年,為徐知诰所篡,号為讓皇,尋卒,谥曰睿,吳亡。
凡四世,共四十六年,稱帝十一年。
徐知诰稱帝,複姓李,改名升,國号唐,都金陵,是為南唐。
南唐主李升,字正倫,乃唐太宗子吳王恪之後也。
世本微賤,父榮早卒,升少孤,流落濠泗間。
楊行密得之,奇其狀貌,囑其将徐溫養以為子。
及長,身長七尺,廣颡隆準,為人好學,溫厚有謀。
篡位後,追尊徐溫為忠武皇帝,廟号義祖,立唐七廟。
勤儉愛民,興利除害,在位六年,以服方士靈丹,疽發背而殂,廟号烈祖,長子璟嗣位。
璟性和柔,好文事,喜人順己。
于是谀臣日進,政事日亂。
既克建州,并有殷國,複破湖南,并有楚國,益驕肆,有并吞天下之志。
遣使通契丹及北漢,約共圖中國。
周世宗将兵伐之,唐兵大敗,去帝号,盡獻淮南江北之地。
劃江為界,奉表稱臣于周。
唐主在帝位十九年,去帝号稱國主者四年,徙都豫章。
以境土蹙弱,憂慮成疾而殂。
廟号元宗。
子煜時留建康,遂即位。
煜酷信佛法,出禁中金錢,募人為僧。
都下僧将萬人,皆仰給于縣官。
唐主與後服僧衣,誦佛經,拜跪手足成贅。
宋太祖聞之,乃選少年有口辯者為僧,南渡見唐主,論性命之說。
唐主信重,謂之一佛出世。
自是不複以治國守邊為事。
宋遣曹彬将大軍取江南,江南主日于後苑引僧及道土誦經,宋師駐城下累日,江南主猶未知。
及知之,乃遣使召都虞侯朱令贊,将上江兵入援,遣吏部尚書徐铉等貢方物,上表求退師。
铉言于宋帝曰:“李煜無罪。
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奈何見伐?”反複論辯不已。
帝怒曰:“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帝,豈容他人鼾睡耶?”铉惶恐而歸。
唐朱令赟入援,衆号五十萬,順流而下。
曹彬擊敗之,遂擒令赟.金陵孤城愈蹙,一日城将破,彬忽稱疾不視事。
諸将皆來問疾,彬日:“餘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君誠心自誓,于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
”諸将許諾,共焚香為誓,彬即稱愈,遂克升州。
江南主率臣僚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
煜治裝畢,遂與其宰相湯悅等四十五人赴汴京。
煜嗣位十九年而降于宋,南唐亡,凡三主,共三十九年。
其見滅于南唐者,有閩國,亦号殷。
唐僖宗時,壽州屠者王緒,與其妹夫劉行全,聚衆五百,盜據本州島,複陷光州,有衆刀餘人,蔡州節度使秦宗權表為光州刺史。
固始縣佐王潮及弟審邽、審知皆以才氣知名,緒以潮為軍正,信用之。
時黃巢已平,秦宗權責租賦于光州刺史王緒,緒不能給,宗權怒擊之,緒懼,悉光、壽二州兵渡江,轉掠江、洪、虔州,又陷汀、漳州,然皆不能守。
王緒以漳州道險糧少,令軍中無得以老弱自随,惟王潮兄弟扶其母以從。
緒責之,潮等曰:“人皆有母,未有無母之人,将軍奈何使人棄其母乎?”緒怒,令斬其母。
潮等曰:“潮等事母如事将軍,既殺其母,安用其子,請先母死。
”将士為之請,乃舍之。
有望氣者謂緒曰:“軍中有王者氣。
”于是緒見将士有勇略魁岸者,皆殺之,劉行全亦死,衆皆自危。
行至南安,潮說其前鋒将伏壯士篁竹中,就馬上擒緒,反縛以徇。
前鋒将推潮為将軍,引兵還光州,所過秋毫無犯,遂取泉州,遣使降于觀察使秦岩。
岩表潮為泉州刺史。
潮沉勇有智略,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悅服。
秦岩病卒,诏以潮為觀察使,未幾,升福州為威武軍,以潮為節度使。
一年卒,表其弟審知為威武留後,朝廷因而命之。
審知狀貌雄偉,隆準方口,常乘白馬,軍中号為白馬三郎。
後梁篡位,以審知為閩王。
審知儉約,寬刑薄賦,好賢下士,境内以安。
嗣位二十九年卒,子延翰嗣,驕淫殘暴,自稱大閩國王,以弟延鈞為泉州刺史,義弟延禀為建州刺吏,皆令采擇民間美女,三人皆谏,遂有隙,二人合兵襲福州,殺延翰。
翰嗣位一年,衆推延鈞為留後,更名璘.璘好神仙,大作宮殿,用度不足。
以薛文傑為國計使,文傑巧佞谄媚,陰求富民之罪,而籍沒其财,被榜掠者,胸背分受,乃以銅鬥火燙之,國人皆怨怒。
太後及長子繼鵬泣請于璘而殺之。
璘後陳金鳳善淫,曲盡其妙,閩王嬖之。
後與幸臣歸守明、李可殷等私通,國人皆惡之。
會璘疾甚,長子繼鵬與皇城使李仿殺李可殷。
璘力疾視朝,推求可殷死狀,仿大懼,遂帥所部兵鼓噪入宮,弒璘.繼鵬殺陳後。
璘嗣位九年,又稱帝三年而被弒。
子繼鵬立,更名昶。
昶既嗣立,驕縱好聚斂,重方士而崇宮室,又忌殺宗族。
其叔父延義弒之而自立,昶僭位三年。
延義更名曦,曦驕淫苛虐,宗族勳舊相繼被誅,每乘醉殺人,僭位六年,朱文進弒之而自立。
時審知子延政已據建州稱帝,改國号曰殷。
會南唐查文徽表請擊殷,南唐主遣徽興兵南下,延政使人詐告福州曰:“唐助我讨賊臣,大兵今至矣。
”福人大懼,斬文進以降于延政,唐兵與閩相持未決,唐查文徽請唐主王益兵,唐主遣将軍祖全恩将兵會之,閩兵大敗,唐兵拔镡州,又拔建州,殷王延政降,僭位三年,汀、泉、漳等州相繼皆降,閩亡,凡七傳,四主,共五十年,内稱帝二十年。
其見滅于南唐者,又有淮南,亦号楚國。
唐僖宗時,秦宗權與楊行密争揚州,馬殷與劉建鋒等俱屬宗權将孫儒。
及行密擊斬孫儒,劉建鋒、馬殷收餘衆
唐末藩鎮有盧龍,初名平盧,今北直永平府盧龍縣等處是也。
自唐玄宗以安祿山為平盧節度使起,及祿山反後,凡更二十七人,共易二十姓。
至劉守光稱帝于後梁末帝時,晉王李存勖擊破幽州,擒守光并其父仁恭斬之。
有魏博,亦名天雄,今北直大名府等處是也,唐代宗時,田承嗣執史朝義妻子降,以為魏博節度使,凡更十九人,共易九姓。
至後梁末帝時,楊師厚卒,魏人以其地降于晉王李存勖。
有成德,後名武順,今北直正定府等處是也。
唐肅宗時,以安史降将李寶臣為成德節度使。
凡更十二人,共易四姓。
至後梁末帝時,王镕為其下太保王德明所弒,晉王存勖讨誅之;有澤潞,亦名昭義,今山西潞安府等處是也。
唐代宗時,以安史降将薛嵩為澤潞節度使,凡更三十人,共二十六易姓。
至丁會,以朱全忠弒昭宗,會降于晉王李克用。
又有淄青,今山東兖州府東平州是也。
唐肅宗時,以侯希逸為淄青等六州節度使。
凡五人,二易姓。
至李師道,唐憲宗遣兵讨之,其下劉悟斬獻其首。
又有淮西,後名彰義,今河南汝甯府等處是也。
唐肅宗時,以來王真為節度使,凡八人,七易姓。
至吳元濟,唐憲宗遣李想讨誅之。
又有滄景,亦名橫海,今北直河間府等處是也。
唐德宗時,以程日華為橫海軍節度使。
凡更二十七人,共十五易姓。
至盧彥威,于唐昭宗時,為劉守光之父劉仁恭所取。
又有宣武,今河南開封府等處是也。
唐德宗時,以劉元佐為宣武節度使,凡更十九人,共九易姓。
至唐實,于唐僖宗時,以朱全忠代之,後遂篡唐,此唐末河北藩鎮之大略也。
至于殘唐五代諸僭國,前後共約十國,其最大莫如吳與南唐。
初,合肥人楊行愍以為盜見獲,刺史鄭棨奇其狀貌,釋之,後應募為兵,充盧州牙将,高骈以為盧州刺史,改名行密。
時高骈好神仙,呂用之、張守一、諸葛殷等共為妖妄,淫刑濫賞,奪人資财、婦女,人大怨恨。
畢師铎、秦彥起兵讨之。
秦彥殺高骈,并其子弟甥侄,共為一坎瘗之,楊行密盡取高骈故地。
唐昭宗以楊行密為淮南節度使,據有江南江西等地。
行密取濠州,得徐州人李氏子,養以為子。
其長子渥憎之。
行密賜與徐溫為子,名之曰知诰。
知诰勤孝過諸子,溫特愛之,每謂諸子曰:“汝輩事我,能如知诰乎?”使掌家事。
行密節度淮南十四年卒。
長子渥嗣。
渥驕侈信讒,多以舊怨殺人,燃十圍之燭以擊球,或單騎出遊,從者不知所之。
左右牙指揮使張颢、徐溫泣谏不聽,遂謀作亂,因弒渥,渥嗣位三年。
颢立渥弟楊隆演,徐溫密使人斬颢于牙堂,暴其弒君之罪。
溫出鎮潤州,留養子徐知诰居廣陵輔政。
隆演嗣位十年,又僭王位二年卒。
徐溫入朝,或勸溫自取,溫正色曰:“我受楊氏厚恩,使楊氏無男有女,亦當立之,敢妄言者斬。
”乃迎立隆演之弟丹陽公溥。
及溫卒,吳王贈溫齊王,以徐知诰都督軍事。
吳王楊溥在王位六年,又僭稱帝十一年,為徐知诰所篡,号為讓皇,尋卒,谥曰睿,吳亡。
凡四世,共四十六年,稱帝十一年。
徐知诰稱帝,複姓李,改名升,國号唐,都金陵,是為南唐。
南唐主李升,字正倫,乃唐太宗子吳王恪之後也。
世本微賤,父榮早卒,升少孤,流落濠泗間。
楊行密得之,奇其狀貌,囑其将徐溫養以為子。
及長,身長七尺,廣颡隆準,為人好學,溫厚有謀。
篡位後,追尊徐溫為忠武皇帝,廟号義祖,立唐七廟。
勤儉愛民,興利除害,在位六年,以服方士靈丹,疽發背而殂,廟号烈祖,長子璟嗣位。
璟性和柔,好文事,喜人順己。
于是谀臣日進,政事日亂。
既克建州,并有殷國,複破湖南,并有楚國,益驕肆,有并吞天下之志。
遣使通契丹及北漢,約共圖中國。
周世宗将兵伐之,唐兵大敗,去帝号,盡獻淮南江北之地。
劃江為界,奉表稱臣于周。
唐主在帝位十九年,去帝号稱國主者四年,徙都豫章。
以境土蹙弱,憂慮成疾而殂。
廟号元宗。
子煜時留建康,遂即位。
煜酷信佛法,出禁中金錢,募人為僧。
都下僧将萬人,皆仰給于縣官。
唐主與後服僧衣,誦佛經,拜跪手足成贅。
宋太祖聞之,乃選少年有口辯者為僧,南渡見唐主,論性命之說。
唐主信重,謂之一佛出世。
自是不複以治國守邊為事。
宋遣曹彬将大軍取江南,江南主日于後苑引僧及道土誦經,宋師駐城下累日,江南主猶未知。
及知之,乃遣使召都虞侯朱令贊,将上江兵入援,遣吏部尚書徐铉等貢方物,上表求退師。
铉言于宋帝曰:“李煜無罪。
煜以小事大,如子事父,奈何見伐?”反複論辯不已。
帝怒曰:“江南亦有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帝,豈容他人鼾睡耶?”铉惶恐而歸。
唐朱令赟入援,衆号五十萬,順流而下。
曹彬擊敗之,遂擒令赟.金陵孤城愈蹙,一日城将破,彬忽稱疾不視事。
諸将皆來問疾,彬日:“餘之疾,非藥石所能愈,惟須諸君誠心自誓,于克城之日,不妄殺一人,則自愈矣。
”諸将許諾,共焚香為誓,彬即稱愈,遂克升州。
江南主率臣僚詣軍門請罪,彬慰安之,待以賓禮,請煜入宮治裝。
煜治裝畢,遂與其宰相湯悅等四十五人赴汴京。
煜嗣位十九年而降于宋,南唐亡,凡三主,共三十九年。
其見滅于南唐者,有閩國,亦号殷。
唐僖宗時,壽州屠者王緒,與其妹夫劉行全,聚衆五百,盜據本州島,複陷光州,有衆刀餘人,蔡州節度使秦宗權表為光州刺史。
固始縣佐王潮及弟審邽、審知皆以才氣知名,緒以潮為軍正,信用之。
時黃巢已平,秦宗權責租賦于光州刺史王緒,緒不能給,宗權怒擊之,緒懼,悉光、壽二州兵渡江,轉掠江、洪、虔州,又陷汀、漳州,然皆不能守。
王緒以漳州道險糧少,令軍中無得以老弱自随,惟王潮兄弟扶其母以從。
緒責之,潮等曰:“人皆有母,未有無母之人,将軍奈何使人棄其母乎?”緒怒,令斬其母。
潮等曰:“潮等事母如事将軍,既殺其母,安用其子,請先母死。
”将士為之請,乃舍之。
有望氣者謂緒曰:“軍中有王者氣。
”于是緒見将士有勇略魁岸者,皆殺之,劉行全亦死,衆皆自危。
行至南安,潮說其前鋒将伏壯士篁竹中,就馬上擒緒,反縛以徇。
前鋒将推潮為将軍,引兵還光州,所過秋毫無犯,遂取泉州,遣使降于觀察使秦岩。
岩表潮為泉州刺史。
潮沉勇有智略,招懷離散,均賦繕兵,吏民悅服。
秦岩病卒,诏以潮為觀察使,未幾,升福州為威武軍,以潮為節度使。
一年卒,表其弟審知為威武留後,朝廷因而命之。
審知狀貌雄偉,隆準方口,常乘白馬,軍中号為白馬三郎。
後梁篡位,以審知為閩王。
審知儉約,寬刑薄賦,好賢下士,境内以安。
嗣位二十九年卒,子延翰嗣,驕淫殘暴,自稱大閩國王,以弟延鈞為泉州刺史,義弟延禀為建州刺吏,皆令采擇民間美女,三人皆谏,遂有隙,二人合兵襲福州,殺延翰。
翰嗣位一年,衆推延鈞為留後,更名璘.璘好神仙,大作宮殿,用度不足。
以薛文傑為國計使,文傑巧佞谄媚,陰求富民之罪,而籍沒其财,被榜掠者,胸背分受,乃以銅鬥火燙之,國人皆怨怒。
太後及長子繼鵬泣請于璘而殺之。
璘後陳金鳳善淫,曲盡其妙,閩王嬖之。
後與幸臣歸守明、李可殷等私通,國人皆惡之。
會璘疾甚,長子繼鵬與皇城使李仿殺李可殷。
璘力疾視朝,推求可殷死狀,仿大懼,遂帥所部兵鼓噪入宮,弒璘.繼鵬殺陳後。
璘嗣位九年,又稱帝三年而被弒。
子繼鵬立,更名昶。
昶既嗣立,驕縱好聚斂,重方士而崇宮室,又忌殺宗族。
其叔父延義弒之而自立,昶僭位三年。
延義更名曦,曦驕淫苛虐,宗族勳舊相繼被誅,每乘醉殺人,僭位六年,朱文進弒之而自立。
時審知子延政已據建州稱帝,改國号曰殷。
會南唐查文徽表請擊殷,南唐主遣徽興兵南下,延政使人詐告福州曰:“唐助我讨賊臣,大兵今至矣。
”福人大懼,斬文進以降于延政,唐兵與閩相持未決,唐查文徽請唐主王益兵,唐主遣将軍祖全恩将兵會之,閩兵大敗,唐兵拔镡州,又拔建州,殷王延政降,僭位三年,汀、泉、漳等州相繼皆降,閩亡,凡七傳,四主,共五十年,内稱帝二十年。
其見滅于南唐者,又有淮南,亦号楚國。
唐僖宗時,秦宗權與楊行密争揚州,馬殷與劉建鋒等俱屬宗權将孫儒。
及行密擊斬孫儒,劉建鋒、馬殷收餘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