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七回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關燈
小
中
大
,而秦王如此,正是憎嫉妾等。
陛下萬歲後,妾母子必無孑遺矣。
皇太子仁孝,陛下以妾等子母托之,必能保全。
”高祖為之怆然。
時帝于窦後所生四子之外,又生十八子,由是無意易太子,待世民日疏。
而待建成、元吉日親矣。
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甲欲刺之。
建成見尉遲敬德、秦叔寶在外,乃急止之。
突厥屢寇關中,上欲遷都避之。
世民曰:“戎狄為患,自古有之。
陛下聖武龍興,奈何欲遷都以遺四海羞?臣忝備藩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颉利之頭,緻之阙下。
”上曰:“善。
”建成與妃嫔共谮世民曰:“突厥雖屢為邊患,得賂則退。
秦王外托禦侮之名,實欲内總兵權,成其篡奪之謀耳。
”上大怒,召世民責之,不解。
會有司奏突厥入寇甚急,上乃改容勞勉,诏世民、元吉将兵出幽州以禦之。
上海有寇盜,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後,猜嫌益甚。
世民、元吉與颉利突利二可汗遇于幽州,元吉見其兵盛,大懼,不敢出。
世民獨帥騎馳詣颉利曰:“國家與可汗和親,何為負約?我秦王也,可汗能鬥,請獨出與我鬥。
”又遣騎前告突厥曰:“爾往與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也?”颉利見世民輕出,又聞香火之言,疑突厥與世民有謀,突厥又疑颉利與世民有謀,乃相與請和,與盟而去。
丙戍九年六月丁巳,太白經天,世民既與建成、元吉有隙,建成于夜宴進酒,世民飲之未盡而倒,淮安王掖世民還,咯血數升,急解之,得愈。
上臨幸視疾,因語世民曰:“爾兄弟終不相下,同在京師,忿閱且深,爾宜往洛陽,分陝以東悉主之,許建天子旌旗。
”建成、元吉相與謀曰:“秦王若至洛陽,不可複制,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取之易矣。
”乃令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聞往洛陽,無不喜躍,觀其志趣,恐不複來。
帝乃中止。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欲誘之使為己用,密以金銀器一車,贈尉遲敬德。
敬德辭不受,以告世民。
世民曰:“公心如山嶽,雖積金至鬥,知公不移。
元吉乃谮敬德于上,将殺之。
世民固請得免。
房玄齡、杜如晦勸世民行周公之事。
建成、元吉亦日夜與後宮谮訴世民于上,上信之。
元吉密請殺秦王。
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着,何以為辭?”元吉曰:“但應速殺,何患無辭。
”上不應。
會突厥入塞,建成薦元吉将兵擊之。
元吉請秦府骁将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元同行,簡秦府精兵悉隸麾下,徙房玄齡、杜如晦等不得在秦府。
東宮官王日至至密告世民曰:“太子語齊王,吾與秦王餞汝于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盡殺秦叔寶等,遣人說上授我以國,而立汝為太弟。
”于是長孫無忌、高土廉、尉遲敬德等請世民決計。
世民命蔔之幕僚。
張公謹自外來見之,取龜投地曰:“夫蔔以決疑。
今事在不疑,尚複何蔔?” 己未,太白複經天,太史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帝以其狀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與張婕妤、尹德妃及與諸後官淫亂狀,且曰:“臣于兄弟,無私毫負,今欲殺臣,以為世充、建德報仇。
”上省之,愕然曰:“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庚申,世民将入朝,夜享将士,長孫後親為行酒,士皆感奮願死世民遂帥長孫無忌等入,伏兵玄武門。
張婕妤竊知之,密告建成。
建成、元吉覺變,即跨馬東歸宮府。
世民從而呼之,元吉惶悚,引弓三射不能彀。
世民一箭射殺建成,再中元吉墜馬。
世民馬驚逸入林下,為木枝所挂,墜不能起。
元吉遽至,奪弓将扼之,尉遲敬德将七十騎繼至,躍馬叱之。
元吉欲趨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東宮及齊府兵乃鼓噪欲攻秦府,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皆潰。
上謂裴寂等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
”蕭瑀、陳叔達曰:“建成、元吉嫉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讨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複事矣。
”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遂立世民為皇太子。
又诏自今軍國重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奏聞。
殺建成諸子承道、承德、承訓、承明、承義等,殺元吉諸子承業、承巒、承獎、承裕、承度等。
元吉妻楊氏,美麗無比,素與長孫後善,嘗谏止元吉無與世民為仇,至是親至世民宮中請死。
光彩發越,嬌啼宛轉,百倍撩人。
世民忘其為弟婦,竟以克敵仇家視之,遂與私焉。
及即位,納之宮中,甚寵幸之。
赦建成、元吉黨羽,一無所問。
洗馬魏征嘗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至是,世民召見曰:“汝何為離間我兄弟?”對曰:“先太子早從征言,無有今日。
”世民素重其才,改容謝之。
又召王圭以為谏議大夫。
命縱禁苑鷹犬,罷四方貢獻,聽百官各陳治道,政令簡肅,中外大悅。
帝自稱太上皇,诏傳位于太子,太子世民即皇帝位于顯德殿,是為太宗文武帝。
大赦天下,放宮女三千人。
高祖在位九年,又在太上皇位九年崩,壽七十一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陛下萬歲後,妾母子必無孑遺矣。
皇太子仁孝,陛下以妾等子母托之,必能保全。
”高祖為之怆然。
時帝于窦後所生四子之外,又生十八子,由是無意易太子,待世民日疏。
而待建成、元吉日親矣。
世民從上幸元吉第,元吉伏甲欲刺之。
建成見尉遲敬德、秦叔寶在外,乃急止之。
突厥屢寇關中,上欲遷都避之。
世民曰:“戎狄為患,自古有之。
陛下聖武龍興,奈何欲遷都以遺四海羞?臣忝備藩維,願假數年之期,請系颉利之頭,緻之阙下。
”上曰:“善。
”建成與妃嫔共谮世民曰:“突厥雖屢為邊患,得賂則退。
秦王外托禦侮之名,實欲内總兵權,成其篡奪之謀耳。
”上大怒,召世民責之,不解。
會有司奏突厥入寇甚急,上乃改容勞勉,诏世民、元吉将兵出幽州以禦之。
上海有寇盜,辄命世民讨之,事平之後,猜嫌益甚。
世民、元吉與颉利突利二可汗遇于幽州,元吉見其兵盛,大懼,不敢出。
世民獨帥騎馳詣颉利曰:“國家與可汗和親,何為負約?我秦王也,可汗能鬥,請獨出與我鬥。
”又遣騎前告突厥曰:“爾往與我盟,有急相救,今乃引兵相攻,何無香火之情也?”颉利見世民輕出,又聞香火之言,疑突厥與世民有謀,突厥又疑颉利與世民有謀,乃相與請和,與盟而去。
丙戍九年六月丁巳,太白經天,世民既與建成、元吉有隙,建成于夜宴進酒,世民飲之未盡而倒,淮安王掖世民還,咯血數升,急解之,得愈。
上臨幸視疾,因語世民曰:“爾兄弟終不相下,同在京師,忿閱且深,爾宜往洛陽,分陝以東悉主之,許建天子旌旗。
”建成、元吉相與謀曰:“秦王若至洛陽,不可複制,不如留之長安,則一匹夫,取之易矣。
”乃令人上封事,言秦王左右,聞往洛陽,無不喜躍,觀其志趣,恐不複來。
帝乃中止。
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欲誘之使為己用,密以金銀器一車,贈尉遲敬德。
敬德辭不受,以告世民。
世民曰:“公心如山嶽,雖積金至鬥,知公不移。
元吉乃谮敬德于上,将殺之。
世民固請得免。
房玄齡、杜如晦勸世民行周公之事。
建成、元吉亦日夜與後宮谮訴世民于上,上信之。
元吉密請殺秦王。
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狀未着,何以為辭?”元吉曰:“但應速殺,何患無辭。
”上不應。
會突厥入塞,建成薦元吉将兵擊之。
元吉請秦府骁将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志元同行,簡秦府精兵悉隸麾下,徙房玄齡、杜如晦等不得在秦府。
東宮官王日至至密告世民曰:“太子語齊王,吾與秦王餞汝于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盡殺秦叔寶等,遣人說上授我以國,而立汝為太弟。
”于是長孫無忌、高土廉、尉遲敬德等請世民決計。
世民命蔔之幕僚。
張公謹自外來見之,取龜投地曰:“夫蔔以決疑。
今事在不疑,尚複何蔔?” 己未,太白複經天,太史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帝以其狀授世民,于是世民密奏建成、元吉與張婕妤、尹德妃及與諸後官淫亂狀,且曰:“臣于兄弟,無私毫負,今欲殺臣,以為世充、建德報仇。
”上省之,愕然曰:“明當鞫問,汝宜早參。
”庚申,世民将入朝,夜享将士,長孫後親為行酒,士皆感奮願死世民遂帥長孫無忌等入,伏兵玄武門。
張婕妤竊知之,密告建成。
建成、元吉覺變,即跨馬東歸宮府。
世民從而呼之,元吉惶悚,引弓三射不能彀。
世民一箭射殺建成,再中元吉墜馬。
世民馬驚逸入林下,為木枝所挂,墜不能起。
元吉遽至,奪弓将扼之,尉遲敬德将七十騎繼至,躍馬叱之。
元吉欲趨武德殿,敬德追射殺之。
東宮及齊府兵乃鼓噪欲攻秦府,敬德持建成、元吉首示之,宮府兵皆潰。
上謂裴寂等曰:“不圖今日乃見此事。
”蕭瑀、陳叔達曰:“建成、元吉嫉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讨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務,無複事矣。
”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
”遂立世民為皇太子。
又诏自今軍國重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奏聞。
殺建成諸子承道、承德、承訓、承明、承義等,殺元吉諸子承業、承巒、承獎、承裕、承度等。
元吉妻楊氏,美麗無比,素與長孫後善,嘗谏止元吉無與世民為仇,至是親至世民宮中請死。
光彩發越,嬌啼宛轉,百倍撩人。
世民忘其為弟婦,竟以克敵仇家視之,遂與私焉。
及即位,納之宮中,甚寵幸之。
赦建成、元吉黨羽,一無所問。
洗馬魏征嘗勸太子建成早除秦王,至是,世民召見曰:“汝何為離間我兄弟?”對曰:“先太子早從征言,無有今日。
”世民素重其才,改容謝之。
又召王圭以為谏議大夫。
命縱禁苑鷹犬,罷四方貢獻,聽百官各陳治道,政令簡肅,中外大悅。
帝自稱太上皇,诏傳位于太子,太子世民即皇帝位于顯德殿,是為太宗文武帝。
大赦天下,放宮女三千人。
高祖在位九年,又在太上皇位九年崩,壽七十一歲。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