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回 三國志亂紛紛五十餘載

關燈
也。

    許破,則奉天子以讨操,操成擒矣?如其未潰,可令首尾奔命,破之必也。

    ”紹亦不從。

    會攸家犯法,治中審配收系之,攸遂奔操。

    操跣足迎之,撫掌笑曰:“子卿遠來,吾事濟矣!”攸因言袁氏辎重萬乘,在故市烏巢,軍無嚴備,輕兵襲之,焚其積聚,不過三日,袁氏敗矣!”操大喜,乃留曹洪、荀攸守營,自将步騎五千人,皆用袁軍旗幟,間道銜枚,人抱束薪。

    既至,圍屯放火,營中大亂,遂大破之,焚其糧米。

    殺士卒千餘人,皆取其鼻,牛馬割唇舌,以示紹軍。

    紹軍惶懼,大潰,紹及子譚等,幅巾乘馬,與八百騎渡河。

    操追之不及,盡收其辎重圖書珍寶,餘衆降者,操盡坑之。

    乃擊劉備于汝南,備奔荊州劉表。

    表聞備至,自出郊迎,以上賓之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袁紹軍既敗還,以不聽田豐言;恐為所笑,遂殺之。

    慚忿發病,吐血而亡。

    紹為人寬雅有度,喜怒不形于色,但矜愎自高,短于從善,故至于敗。

     紹有三子:譚、熙、尚。

    紹後妻劉氏愛尚,紹在日,欲立為後。

    衆以譚長,當立譚。

    審配矯紹命立尚,譚不得立,自将兵屯黎陽,欲攻尚。

    譚别駕王修谏曰:“兄弟者,左右手也,今與人鬥,而斷其左右手曰:‘我必勝’。

    其可得乎?夫棄兄弟而不親,天下誰其親之!”不聽,袁譚、袁尚治兵相攻。

    時曹操擊劉表,軍于西平,譚遣辛毗詣操請救。

    操群下多以為劉表強,宜先平之,譚尚不足憂也。

    荀攸曰:“天下方有事,而劉表坐保江漢之間,其無四方之志。

    可知矣,袁氏據西州之地,帶甲數十萬,使二子和睦,天下之患未息也,今及其亂而取之,天下定矣!”操從之。

    袁尚攻袁譚,曹操攻邺,尚還戰,敗走幽州,投袁熙。

    操遂入邺,自領冀州牧。

    袁譚複背操,操攻平原,拔之,譚走保南皮,曹操攻南皮,克之,斬袁譚。

    幽州刺史袁熙,為其将焦觸、張南所攻,與尚俱奔遼西烏桓,觸自号幽州刺史,率守令來降曹。

    其後曹操擊烏桓,袁熙、袁尚奔遼東,遼東太守公孫康斬熙、尚之首獻操,袁氏遂亡。

     卻說琅琊諸葛亮,字孔明,寓居襄陽隆中,每自比管仲、樂毅,時人莫之知也,惟颍川徐庶與崔州平信之。

    劉備訪士于襄陽司馬徽。

    徽曰:“儒生俗士,豈知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

    此間自有伏龍、鳳雛。

    ”備問為誰,曰:“諸葛孔明、龐士元也。

    ”徐庶亦謂備曰:“諸葛孔明,卧龍也。

    将軍其願見之乎?”備曰:“君與俱來。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緻,宜枉駕顧之。

    ”備詣亮,凡三往,乃見。

    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柄,孤不度德量力,欲伸大義于天下。

    請問計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争鋒。

    孫權據有江東,已曆三世,地險麗民附,賢能樂為之用,此可與為援,麗不可圖也。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而其主劉表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将軍也;益州險塞,沃野千裡,天府之地,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将軍既帝室之冑,信義着于四海,若跨有荊、益,結好孫權,内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備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

    關公、張飛不悅。

    備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願諸君勿複言。

    ”關、張乃止。

     曹操自為丞相,奏封功臣二十餘人為列侯,引兵擊劉表。

     初,劉表二子琦、琮,表為琮聚其後妻蔡氏之侄女,蔡氏遂愛琮而惡琦。

    琦不自安,與亮謀自安之策。

    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會孫權報父仇,擊江夏太守黃祖,破斬之。

    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為江夏太守。

     表卒,琮嗣。

    未幾,曹操兵至;蒯越等勸琮降。

    操至新野,琮舉州降。

    操遂進兵。

    時劉備屯焚城,琮降,不以告備,及覺,則操已在宛矣。

    備大驚,呼部曲共議,或勸備攻琮,荊州可得。

     備曰:“劉荊州危亡,托我以孤,背信自濟,吾所不為。

    ”備将其衆去,過襄陽,州人多歸之。

    比到當陽,衆十餘萬人,辎重數十輛,日行十餘裡。

    别遣關公乘船數百艘,使會江陵。

    或曰宜速行,可保江陵。

    備曰:“夫成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而去!”曹操以江陵有軍實,恐劉備據之,乃釋辎重,輕車至襄陽。

    聞備已過,遂将精兵五千往追之,一日-夜行三百餘裡,至當陽之長坂。

    備乃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

    徐庶母為曹操所獲。

    庶辭備,指其心曰:“本欲與将軍共圖王業者,以此方寸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

    在此無益于事,請從此别。

    ”遂詣操。

    張飛拒後,據水斷橋,目真目橫矛曰:“吾乃張翼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