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九州島中諸列國并入強秦

關燈
文獻之邦,首推魯國,姬姓,侯爵。

    武王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國。

    傳魯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

    于昭王時,弟魏公氵費弒幽公而自立。

    傳厲公擢、獻公具、直公濞、武公敖、懿公戲。

    侄伯禦弒懿公而自立。

    周宣王讨誅之,懿公之弟孝公稱立。

    傳子孝公弗涅、惠公元妃孟子。

    孟子卒,繼室以聲子,生隐公息姑。

    宋武公生仲子。

    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故仲子歸于魯。

    生桓公軌,惠公以手文之故,欲傳位于軌。

    惠公薨,桓公少,兄隐公權國。

    桓公既壯,隐公遵父志,将讓國于桓公。

    桓公反聽羽父之讒,弒隐公而自立。

    桓公生四子,長莊公周,次慶父,次叔牙,次季友。

    季友之将生也,公使蔔之,曰:“男也,其名曰友,在公之右。

    季氏亡,則魯不昌。

    ”及生,有文在其手,曰“友”,因以名之。

    及桓公與夫人文姜如齊,齊襄公兄妹通奸,醫而殺桓公。

    魯人立莊公。

     莊公娶齊襄公之女,曰哀姜,無子。

    其娣叔姜,生啟方,即闵公也。

    又納黨氏女孟任,生子般,欲立之。

    公疾,問嗣于叔牙,對曰:“慶父材。

    ”問季友,對曰:“臣以死奉般。

    ”乃以鸩賜叔牙死,而以其子公孫茲為大夫,是為叔孫氏。

    慶父通于哀姜,及子般立,慶父殺之而立闵公,又弒闵公而謀自立。

    季友奉公子申立之,是為僖公。

    哀姜奔邾,齊桓公取而殺之,以屍歸魯。

     慶父奔莒,季友以賂求之于莒,追而缢之,亦以其子公孫敖為大夫,是為孟孫氏。

    季友賢,卒定魯國,遂相魯,是為季孫氏。

     三家俱出桓公之後,謂之三桓。

    僖公傳文公興。

    文公長妃齊女出姜,亦曰哀姜,生惡及視。

    次妃敬蠃,生宣公倭。

    敬嬴嬖,而私事孟孫氏襄仲,即公子遂。

    文公薨,襄仲殺惡及視,而立宣公。

    自是三桓專權,四分公室,季氏取其二,孟孫;叔孫各取其一,皆盡征之,而貢于公。

    宣公傳成公黑肱、襄公午、昭公稠。

    昭公欲去季氏,為季平子所逐,薨于幹侯。

    昭公弟定公宋立,傳哀公蔣,請兵于越,欲因越伐魯,而去三桓。

    三桓攻公,公奔于衛,去如鄒,遂如越,國人迎公歸,卒于有山氏之家。

    子悼公甯立。

    魯君如小侯,卑于三桓。

    再傳元公嘉、穆公顯、共公奮、康公屯、景公郾、平公叔、文公賈、頃公雠,為楚考烈王所滅。

    凡傳三十四世,共八百六十八年。

     又有鄭,姬姓,伯爵。

    周宣王封母弟桓公友于鄭,死幽王犬戎之難。

    已見第八回中。

    鄭處晉楚之間,晉楚急霸,交伐鄭,鄭幾于亡。

    至于産當國,而國大治,且善事大國,而兵争少息,自後差可粗安。

    時公孫黑、公孫段與驷帶強殺伯有。

    子産已殺公孫黑,至七年後,鄭人忽相驚曰:“伯有至矣!”則皆走,不知所往。

    或夢伯有介而行曰:“壬子,餘将殺帶也。

    明年壬寅,餘又将殺段也。

    ”及壬子,驷帶卒。

    明年正月壬寅,公孫段卒,國人大懼。

    子産立公孫洩及伯有子良止以撫之,乃止。

    子太叔問故。

    子産曰:“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吾為之歸也。

    ”太叔曰:“并及公孫洩何為?”子産曰:“若為鬼而立後,恐惑民,故并及公孫洩,蓋為大義存絕者然,以自解說于民也。

    ”餘不盡述。

    至康公乙,韓哀侯滅其國,徙都之。

    凡傳二十三世,共四百三十二年。

    又有宋,子姓,公爵。

    成王三年戊子,既誅武康,封微子啟于宋,以繼殷祀。

    弟微仲嗣位,十七傳而至襄公茲父,亦霸諸侯。

    事見第八回中。

    傳子成公、孫昭公。

    宋襄公夫人王姬,因與孫文公鮑通,遂弒昭公而立文公。

    又十傳而至宋公剔成。

     弟偃弒兄自立,滅滕,滅薛,敗齊、楚、魏之兵,乃僭稱王,淫于酒色,齊愍王與楚、魏共滅之。

    凡傳三十二世,八百二十八年。

     又有衛,姬姓,侯爵。

    武王十三年,封弟康叔于衛,七傳而至頃侯,首壞王制,并邶、墉二國。

    又二傳而至武公和,将兵救周,輔平王東遷,始命為公傳莊公、桓公。

    桓公為州籲所弒。

    石蠟與國人共殺州籲,而立宣公晉。

    宣公奸娶子伋之妻宣姜,而生壽及朔。

    複聽惠公朔之讒,而殺伋及壽。

    及宣公薨,惠公立,宣公庶子頑,又烝其庶母宣姜,而生戴公、文公。

    及惠公薨,子懿公赤立,為狄所滅。

    齊桓公帥諸侯之師救衛,立戴公及文公。

    文公毀以勤儉興衛,七傳而至靈公元,寵夫人南子,複為南子召宋朝,男女并寵。

    太子蒯瞶醜之,欲殺南子,不果,出奔。

    靈公薨,蒯瞶之子辄立,是為出公。

    蒯瞶欲入,辄興兵拒之。

    蒯瞶因孔悝之母以入,辄出奔。

    蒯瞶立,是為莊公。

    父子争國,辄出而複入,入而複出;蒯瞶亦再出再入。

    晉趙鞅逐蒯瞶,立靈公之侄般師。

    齊人執般師而立靈公之子起,石圃複逐之,而立靈公之子悼公黔。

    八傳而至成侯速,貶号曰侯,服屬三晉。

    又二傳而至衛嗣君,貶号曰君。

    又三傳而至衛君角。

    秦并六國,唯衛尚存,至始皇三十六年,始廢為庶人。

     凡傳四十世,共九百有二年。

     又有陳,妫姓,侯爵。

    武王封舜後胡公滿于陳。

    十八傳而至靈公平國,以淫夏征舒之母,為征舒所弒。

    楚入陳,已而複封。

    再五傳而至闵公越、楚惠王滅之。

    凡傳二十四世,共六百四十五年。

    其後複盛于齊,是為後齊田氏。

     又有蔡,姬姓,侯爵。

    武王封弟叔度于蔡。

    度以亂誅,子蔡仲複封。

    至蔡侯齊,楚惠王滅之。

    凡傳二十五世,共六百六十二年。

    又有曹,姬姓,伯爵。

    武王封弟振铎于陶邱,曰曹。

    至伯陽,為宋景公所滅。

    初,曹人或夢衆君子立于社宮,而謀亡曹,曹叔振铎請待公孫疆,許之。

    旦而求之,曹無之,戒其子曰:“我死爾聞公孫疆為政,必去之。

    ”及曹伯陽即位,好田弋。

     曹鄙人公孫疆好弋,獲白雁獻之,有寵,使為司城以聽政。

    夢者之子乃行,疆言霸術于曹伯。

    曹伯從之,乃背晉而奸宋。

    宋人伐之,晉不救。

    宋滅曹。

    凡傳二十五世,共六百三十六年。

     夫晉、楚、齊、燕、秦、魯、鄭、宋、衛、陳、蔡、曹,是為春秋十二國。

    秦、楚、齊、趙、韓、魏、燕,是為戰國七雄。

     此外,又有吳,姬姓。

    秦伯逃吳,弟雍繼之。

    雍傳子季簡,簡傳叔達,叔達傳周章。

    武王封為吳伯,十四傳而至壽夢,稱王。

    傳諸樊、餘祭、夷昧、王僚、阖闾。

    至夫差,以強暴霸中國,為越王勾踐所滅。

    凡傳二十六世,共七百六十年。

     又有越。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