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回 五帝起亶聰明創制立法
關燈
小
中
大
成作蓋天以象天,以占日月星辰而定氣運。
造神曆,積邪分以置閏,于是時惠而辰從矣。
帝又命倉颉制文字。
倉颉四目,生有聖德。
時有靈龜負書,出于洛水之汭,丹甲青文,倉颉受之。
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以指畫掌,而創文字。
文字成,天為雨粟,鬼為夜哭。
初,自伏羲畫卦以來,略有文字。
至是以六義制字,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諧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而天下之文字備矣。
命隸首作算數,命伶倫造律呂,命大容作承雲之樂,命之曰鹹池。
作冕垂旒充纩為玄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帝觀翚翟草木之華,乃染五色為文章,以表貴賤,于是兖冕衣裳之制興。
命甯封為陶正,赤将為木正,作杵臼,而谷粟始鑿。
作斧竈,而民始粥。
作甑,而民始飯。
以烹以炰,以為醴酪。
澤有橋梁,行有屦履,死有棺椁。
命揮作弓,夷牟作矢,岐伯作鼓吹铙角靈鞞神钲,以揚武德。
命共鼓化狐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水,邑夷法鬥之周旋,作大辂以行四方。
帝始立宮室之制,遂作合宮,祀上帝,接萬靈,布政教。
始範金為貨,制金刀,立五币,為輕重以制國用。
帝以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咨于岐伯,而作《内經》。
複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巫彭桐君處方餌,而人得以盡年。
命元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蠶。
初,太古之時,未有君長,無所統攝,所聚,即推一人為長。
蜀地有長,為鄰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馬在。
女念父隔絕,或廢飲食,其母慰撫之,因誓于衆曰:“有得父還者,以此女嫁之。
”部下之人,唯聞其言,無能緻父歸者。
馬聞其言,驚躍振迅,絕其拘絆而去。
數日,父乃乘馬歸,自此馬嘶鳴不已。
父問其故,母以誓衆之言白之。
父曰:“誓于人,不誓于馬,安有人而偶馬乎?” 但厚其刍養,馬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辄怒目奮擊。
父怒,射殺之。
曝其皮于庭,女行過其側,馬皮蹷然而起,卷女飛去。
旬日,得其皮于大樹之上,女化為蠶,食葉,吐絲成繭。
因名其樹曰桑。
桑者,喪也。
父母悔恨,念之不已。
忽見蠶女乘流雲,駕此馬,侍衛數十人,自天而下。
女謂父母曰:“上帝以我孝能緻身,心不忘義,授以九嫔宮仙之任,長生于天矣,無複憶念也。
”乃沖虛而去。
父母不忍,年年取繭,出蛾生子,收養之。
至是上其事于朝,西陵氏取養之。
一日偶将數繭入于湯内,以之抽絲,牽之牢而不斷。
織而成絹,比苎麻所織之布,軟而嬌嫩,披之可蔽寒暑,又可染各種顔色,其繭又可煮為綿枲以禦寒。
西陵氏教民間女子,各收養之。
治絲以供衣服,後世祀為先蠶。
黃帝畫野分州,得百裡之國萬區,命匠營建國邑,置左右監,監于萬國。
帝又分田畝,為井田之制,定經界以杜争端。
由是民不習僞,市不預價,見利不争,風雨時若。
時有草生于庭,見佞人即指之,名曰屈轶。
鳳凰巢于阿閣,麒麟遊于苑囿,稱極治之世焉。
帝彩首山之銅,鑄三鼎于荊山之陽。
八月既望,鼎成。
有龍垂髯下迎,帝騎龍上天,群臣後宮從者七十餘人。
小臣不得上,悉持龍髯,時挂弓于髯,髯拔弓堕,仰攀莫及,乃抱弓而号。
後因名其地曰鼎湖,弓曰烏号。
群臣葬其衣冠弓劍于峤山。
帝在位一百一十年。
初,帝與仙女西王母相往還,凡一切宮室衣冠器用之物,俱于仙域得其法,效而為之,故制度無不舉。
帝四妃,元妃西陵氏,二妃方累氏,三妃肜魚氏,四妃嫫母。
生子十二人,并庶子二十五人。
少昊金天氏立,姓己,名質,黃帝之子。
母西陵氏嫘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渚而生。
帝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政,故曰少昊。
都曲阜,時鳳鳥适至,因以鳥紀官,作樂曰大淵。
其晚年,諸侯黎氏九人作亂,能為妖法,以役鬼神,天下之人,相懼以神,相駭以怪。
家為巫史,民渎于祀,災禍并至。
在位八十四年崩。
兄昌意之子,颛顼高陽氏立。
姬姓,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樞,感瑤光貫月之祥,生帝于若水,以水德王。
初國高陽,故号高陽氏,遷都丘帝。
自少昊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揉,不可方物。
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絕地通天,無相侵渎,革除九黎之亂。
神人不雜,萬物有序,民安其生焉。
作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作承雲之樂,在位七十八年崩。
少昊之孫,帝喾高辛氏立。
姬姓,名俊,父曰蟲喬極,祖即少昊金天氏。
初受封于辛,故号高辛氏。
以木德王,色尚黑,都于亳,今河南偃師縣是也。
帝普施利物,不私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仁而威,惠而信,修其身而天下服。
帝四妃,元妃有邰氏女姜嫄,與帝禋祀上帝,感巨人迹而生稷。
陳鋒氏女慶都,有赤龍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堯。
有女戎同戈氏女簡狄,祈于高礻某,有飛燕之祥而生契。
女戎訾氏之女常儀生子摯。
帝在位七十年崩。
子摯立,荒淫無度,不修善政,居九年,諸侯廢之,而尊堯為天子。
上五帝,已表過伏羲、神農、軒轅三帝,尚有堯、舜二帝未表。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造神曆,積邪分以置閏,于是時惠而辰從矣。
帝又命倉颉制文字。
倉颉四目,生有聖德。
時有靈龜負書,出于洛水之汭,丹甲青文,倉颉受之。
遂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羽山川,以指畫掌,而創文字。
文字成,天為雨粟,鬼為夜哭。
初,自伏羲畫卦以來,略有文字。
至是以六義制字,一曰象形,二曰指事,三曰諧聲,四曰會意,五曰轉注,六曰假借,而天下之文字備矣。
命隸首作算數,命伶倫造律呂,命大容作承雲之樂,命之曰鹹池。
作冕垂旒充纩為玄衣黃裳,以象天地之正色,帝觀翚翟草木之華,乃染五色為文章,以表貴賤,于是兖冕衣裳之制興。
命甯封為陶正,赤将為木正,作杵臼,而谷粟始鑿。
作斧竈,而民始粥。
作甑,而民始飯。
以烹以炰,以為醴酪。
澤有橋梁,行有屦履,死有棺椁。
命揮作弓,夷牟作矢,岐伯作鼓吹铙角靈鞞神钲,以揚武德。
命共鼓化狐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水,邑夷法鬥之周旋,作大辂以行四方。
帝始立宮室之制,遂作合宮,祀上帝,接萬靈,布政教。
始範金為貨,制金刀,立五币,為輕重以制國用。
帝以人之生也,負陰而抱陽,食味而被色,咨于岐伯,而作《内經》。
複命俞跗、岐伯、雷公察明堂,究息脈;巫彭桐君處方餌,而人得以盡年。
命元妃西陵氏之女嫘祖,教民育蠶。
初,太古之時,未有君長,無所統攝,所聚,即推一人為長。
蜀地有長,為鄰所掠去,已逾年,唯所乘之馬在。
女念父隔絕,或廢飲食,其母慰撫之,因誓于衆曰:“有得父還者,以此女嫁之。
”部下之人,唯聞其言,無能緻父歸者。
馬聞其言,驚躍振迅,絕其拘絆而去。
數日,父乃乘馬歸,自此馬嘶鳴不已。
父問其故,母以誓衆之言白之。
父曰:“誓于人,不誓于馬,安有人而偶馬乎?” 但厚其刍養,馬不肯食,每見女出入,辄怒目奮擊。
父怒,射殺之。
曝其皮于庭,女行過其側,馬皮蹷然而起,卷女飛去。
旬日,得其皮于大樹之上,女化為蠶,食葉,吐絲成繭。
因名其樹曰桑。
桑者,喪也。
父母悔恨,念之不已。
忽見蠶女乘流雲,駕此馬,侍衛數十人,自天而下。
女謂父母曰:“上帝以我孝能緻身,心不忘義,授以九嫔宮仙之任,長生于天矣,無複憶念也。
”乃沖虛而去。
父母不忍,年年取繭,出蛾生子,收養之。
至是上其事于朝,西陵氏取養之。
一日偶将數繭入于湯内,以之抽絲,牽之牢而不斷。
織而成絹,比苎麻所織之布,軟而嬌嫩,披之可蔽寒暑,又可染各種顔色,其繭又可煮為綿枲以禦寒。
西陵氏教民間女子,各收養之。
治絲以供衣服,後世祀為先蠶。
黃帝畫野分州,得百裡之國萬區,命匠營建國邑,置左右監,監于萬國。
帝又分田畝,為井田之制,定經界以杜争端。
由是民不習僞,市不預價,見利不争,風雨時若。
時有草生于庭,見佞人即指之,名曰屈轶。
鳳凰巢于阿閣,麒麟遊于苑囿,稱極治之世焉。
帝彩首山之銅,鑄三鼎于荊山之陽。
八月既望,鼎成。
有龍垂髯下迎,帝騎龍上天,群臣後宮從者七十餘人。
小臣不得上,悉持龍髯,時挂弓于髯,髯拔弓堕,仰攀莫及,乃抱弓而号。
後因名其地曰鼎湖,弓曰烏号。
群臣葬其衣冠弓劍于峤山。
帝在位一百一十年。
初,帝與仙女西王母相往還,凡一切宮室衣冠器用之物,俱于仙域得其法,效而為之,故制度無不舉。
帝四妃,元妃西陵氏,二妃方累氏,三妃肜魚氏,四妃嫫母。
生子十二人,并庶子二十五人。
少昊金天氏立,姓己,名質,黃帝之子。
母西陵氏嫘祖感大星如虹,下臨華渚而生。
帝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能修太昊之政,故曰少昊。
都曲阜,時鳳鳥适至,因以鳥紀官,作樂曰大淵。
其晚年,諸侯黎氏九人作亂,能為妖法,以役鬼神,天下之人,相懼以神,相駭以怪。
家為巫史,民渎于祀,災禍并至。
在位八十四年崩。
兄昌意之子,颛顼高陽氏立。
姬姓,黃帝之孫、昌意之子。
昌意娶蜀山氏之女,曰女樞,感瑤光貫月之祥,生帝于若水,以水德王。
初國高陽,故号高陽氏,遷都丘帝。
自少昊之衰,九黎亂德,民神雜揉,不可方物。
帝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北正黎司地以屬民,絕地通天,無相侵渎,革除九黎之亂。
神人不雜,萬物有序,民安其生焉。
作曆以建寅之月為歲首,作承雲之樂,在位七十八年崩。
少昊之孫,帝喾高辛氏立。
姬姓,名俊,父曰蟲喬極,祖即少昊金天氏。
初受封于辛,故号高辛氏。
以木德王,色尚黑,都于亳,今河南偃師縣是也。
帝普施利物,不私其身,聰以知遠,明以察微,仁而威,惠而信,修其身而天下服。
帝四妃,元妃有邰氏女姜嫄,與帝禋祀上帝,感巨人迹而生稷。
陳鋒氏女慶都,有赤龍之祥,孕十四月而生堯。
有女戎同戈氏女簡狄,祈于高礻某,有飛燕之祥而生契。
女戎訾氏之女常儀生子摯。
帝在位七十年崩。
子摯立,荒淫無度,不修善政,居九年,諸侯廢之,而尊堯為天子。
上五帝,已表過伏羲、神農、軒轅三帝,尚有堯、舜二帝未表。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