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回 至三皇傳多氏漸剖乾坤
關燈
小
中
大
補不足何如?”
遂向凹者投之。
其投也,甚覺美快,于是忻然。
衆共效而投之,遂分凹者為女,凸者為男,而男女分矣。
且自一投,美快之後,而凹者漸覺腹大,至十月而後生男生女,于是乎有生育。
有男女生育,遂有父子君臣。
此時君乃明君,而主不虛王;臣乃良臣,而臣不虛貴。
制治漸敷,而政教由此興;禮義漸備,而君尊臣卑自此起;饑飧渴飲,而民之食用漸着;男女交媾,而民之婚姻漸起。
兄弟九人,共治天下一萬五千六百年;或曰四萬五千六百年,非也。
人皇之後,有五龍氏。
兄弟五人:一曰皇伯,二曰皇仲,三曰皇叔,四曰皇季,五曰皇少。
五姓同朝,治在五方。
司五行,布山嶽,駕五龍,以治天下,行無為之化。
今上郡膚施有五龍山,蓋出治之所也。
繼五龍氏而治者,曰巨靈氏。
巨靈氏出于汾睢,與元氣齊生,握大象,持大權,揮五丁乏士,驅陰陽,反山川,居無恒處,而迹躔于蜀。
繼治有句疆式、谯明氏、涿光氏、鈎陳氏、黃神氏、巨神氏、犁靈氏、大馬鬼氏、鬼隗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靈陽氏、巫常氏、泰壹氏。
泰壹氏開圖挺紀,調大鴻之氣,正神明之位。
蓋茫無形,嘗無味,操法久視而長存者。
厥後,皇帝老子受法于泰壹元君,有泰壹之書傳于世。
空桑氏、神民氏,蓋使民神異業,而精氣通行者,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
古初之人,卉服蔽體,辰放氏教民扌搴木茹皮以禦風霜,绹鬓闊首以去靈雨,而人從之,号曰衣皮之民,傳四世。
蜀山氏、馬鬼豗氏、渾沌氏,生而不殺,予而不奪,天下之人,服其威而懷其德。
當是時,陰陽和平,萬物無争。
蜚鳥之巢,可俯而探也,走獸可系而走也。
蓋執中涵和,無内而無外者,傳七世。
東戶氏,當是之時,禽獸成群,竹木遂長,道不拾遺,傳十七世。
皇覃氏、啟統氏、吉夷氏、幾蘧氏、稀韋氏、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處,搏生咀華,與物相友,尚有與禽獸同食共宿者。
至是,民有機智,淩虐禽獸,而禽獸始為人敵,爪牙角毒,概不足以勝禽獸。
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居而避之。
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實。
未有火化,渴飲禽獸之血,饑則帶毛而食禽獸之肉,故曰茹毛飲血。
取禽獸之皮,以蔽前後。
傳二世而燧人氏繼之。
燧人氏有四賢臣:一曰明山、二曰必育、三曰成博、四曰隕丘,輔燧人氏以治天下。
時民不知有火,未知熟食,燧人氏仰觀列宿,俯察五行,知空中有火,麗木則明。
一日遊于南垂,有木焉。
鳥喙其枝,見磷磷火出,燧人氏感之,于是鑽木取火,教民烹饪,放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臊生食,民大利之。
時未有文字,燧人氏作結繩之政,大事則大結,小事則小結。
立傳教之台,為日中之市,興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謂之燧皇,傳八世。
繼治有庸成氏,再繼有伏羲氏出焉。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其投也,甚覺美快,于是忻然。
衆共效而投之,遂分凹者為女,凸者為男,而男女分矣。
且自一投,美快之後,而凹者漸覺腹大,至十月而後生男生女,于是乎有生育。
有男女生育,遂有父子君臣。
此時君乃明君,而主不虛王;臣乃良臣,而臣不虛貴。
制治漸敷,而政教由此興;禮義漸備,而君尊臣卑自此起;饑飧渴飲,而民之食用漸着;男女交媾,而民之婚姻漸起。
兄弟九人,共治天下一萬五千六百年;或曰四萬五千六百年,非也。
人皇之後,有五龍氏。
兄弟五人:一曰皇伯,二曰皇仲,三曰皇叔,四曰皇季,五曰皇少。
五姓同朝,治在五方。
司五行,布山嶽,駕五龍,以治天下,行無為之化。
今上郡膚施有五龍山,蓋出治之所也。
繼五龍氏而治者,曰巨靈氏。
巨靈氏出于汾睢,與元氣齊生,握大象,持大權,揮五丁乏士,驅陰陽,反山川,居無恒處,而迹躔于蜀。
繼治有句疆式、谯明氏、涿光氏、鈎陳氏、黃神氏、巨神氏、犁靈氏、大馬鬼氏、鬼隗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益盈氏、大敦氏、靈陽氏、巫常氏、泰壹氏。
泰壹氏開圖挺紀,調大鴻之氣,正神明之位。
蓋茫無形,嘗無味,操法久視而長存者。
厥後,皇帝老子受法于泰壹元君,有泰壹之書傳于世。
空桑氏、神民氏,蓋使民神異業,而精氣通行者,猗帝氏、次民氏、辰放氏。
古初之人,卉服蔽體,辰放氏教民扌搴木茹皮以禦風霜,绹鬓闊首以去靈雨,而人從之,号曰衣皮之民,傳四世。
蜀山氏、馬鬼豗氏、渾沌氏,生而不殺,予而不奪,天下之人,服其威而懷其德。
當是時,陰陽和平,萬物無争。
蜚鳥之巢,可俯而探也,走獸可系而走也。
蓋執中涵和,無内而無外者,傳七世。
東戶氏,當是之時,禽獸成群,竹木遂長,道不拾遺,傳十七世。
皇覃氏、啟統氏、吉夷氏、幾蘧氏、稀韋氏、有巢氏,太古之民,穴居野處,搏生咀華,與物相友,尚有與禽獸同食共宿者。
至是,民有機智,淩虐禽獸,而禽獸始為人敵,爪牙角毒,概不足以勝禽獸。
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居而避之。
未知稼穑,食草木之實。
未有火化,渴飲禽獸之血,饑則帶毛而食禽獸之肉,故曰茹毛飲血。
取禽獸之皮,以蔽前後。
傳二世而燧人氏繼之。
燧人氏有四賢臣:一曰明山、二曰必育、三曰成博、四曰隕丘,輔燧人氏以治天下。
時民不知有火,未知熟食,燧人氏仰觀列宿,俯察五行,知空中有火,麗木則明。
一日遊于南垂,有木焉。
鳥喙其枝,見磷磷火出,燧人氏感之,于是鑽木取火,教民烹饪,放于石上,炙而食之,以免腥臊生食,民大利之。
時未有文字,燧人氏作結繩之政,大事則大結,小事則小結。
立傳教之台,為日中之市,興交易之道,人情以遂,故又謂之燧皇,傳八世。
繼治有庸成氏,再繼有伏羲氏出焉。
未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