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 第三卷 第02章 巴黎鳥瞰

關燈
取消一八三○年七月三日選舉結果:召開選舉人重新選舉;修改選舉法(壓縮選舉人的數目);全部取消新聞自由。

    于是巴黎爆發了七月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日三天起義,曆史稱為“三個光輝的日子”,結束了查理十世的統治。

    起義群衆于七月二十九日攻占了杜伊勒裡宮。

    然而,七月革命的勝利果實卻被大資産階級所篡奪,他們與貴族相勾結,建立了波旁支系的七月王朝。

     杜伊勒裡宮今已不複存在,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起義時部分遭火焚,一八八二年被拆除。

    如今隻剩下杜伊勒裡花園,成為巴黎遊覽勝地之一。

     在聖恩谷教堂,是路易十三①的巴黎,這是一種低矮扁平的建築藝術,拱頂呈籃子提手狀,柱子像大肚皮,圓頂像駝背,要說都說不來;在殘老軍人院,是路易十四②的巴黎,氣派宏大,富麗堂皇,金光燦爛,卻又冷若冰霜;在聖絮爾皮斯修道院,是路易十五③的巴黎,渦形裝飾,彩帶系結,雲霞缭繞,細穗如粉絲,菊苣葉飾,這一切都是石刻的;在先賢祠,是路易十六④的巴黎,羅馬聖彼得教堂拙劣的翻版(整個建築呆頭呆腦地蜷縮成一堆,這就無法補救其線條了);在醫學院,是共和政體的巴黎,一種摹仿希臘和羅馬的可憐風格,活像羅馬的大競技場和希臘的巴特農神廟,仿佛是共和三年憲法摹仿米諾斯⑤法典,建築藝術上稱為穑月⑥風格;在旺多姆廣場,是拿破侖的巴黎,這個巴黎倒是雄偉壯觀,用大炮鑄成一根巨大的銅柱;在交易所廣場,是複辟時期的巴黎,雪白的列柱支撐着柱頂盤的光滑中楣,整體呈正方形,造價兩千萬。

     ①穑月:又譯獲月,法國共和曆法的第十月,相當于公曆六月十九(或二十)日至七月二十(或二十)日。

    
②米諾斯:古希臘克諾索斯島國的國王,大約在公元前十六至十五世紀期間。

    相傳米諾斯是克裡特島的開化者,公正的國君,立法的哲人。

    
③路易十六(1754—1793):法國國王(1774—1791)。

    
④路易十五(1710—1774):法國國王(1715—1774)。

    
⑤路易十四:見本卷第一章注。

    
⑥路易十三:見本卷第一章注。

    
由于格調、式樣和氣勢相類似,各有一定數量的民房與上述每座獨具特色*的曆史古迹緊密相聯系。

    這些民房分散在不同的街區,但行家的目光還是一眼便可把它們區分開來,并确定其年代,隻要善于識别,哪怕是一把敲門槌,也能從中發現某個時代的精神和某個國王的面貌。

    包法利夫人 因此,今日巴黎并沒有總體的面貌,而是收藏好幾個世紀樣品的集錦,其中精華早已消失了。

    如今,京城一味擴增房屋,可那是什麼樣子的房屋呀!照現在巴黎的發展速度來看,每五十年就得更新一次。

    于是,巴黎最富有曆史意義的建築藝術便天天在消失,曆史古迹日益減少,仿佛眼睜睜看這些古迹淹在房舍的海洋中,漸漸被吞沒了。

    我們祖先建造了一座堅石巴黎,而到了我們子孫,它将成為一座石膏巴黎了。

     至于新巴黎的現代建築物,我們有意略去不談。

    這并非因為我們不願恰如其分地加以贊賞。

    蘇弗洛先生建造的聖日芮維埃芙教堂,不用說是有史以來薩瓦省用石頭建造的最美麗蛋糕。

    榮譽軍團官也是一塊非常雅緻的點心。

    小麥市場的圓頂是規模巨大的一頂英國賽馬騎手的鴨舌帽。

    聖絮爾皮斯修道院的塔樓是兩大根單簧管,而且式樣平淡無奇;兩座塔樓屋頂上那電報天線歪歪扭扭,起伏波動,像在不斷做鬼臉,煞是可愛!聖羅希教堂門廊之壯麗,隻有聖托馬斯·阿奎那①教堂的門廊可相媲美;它在一個地窖裡還有一座圓雕的耶稣受難像和一個鍍金的木雕太陽,都是奇妙無比的東西。

     ①托馬斯·阿奎那(1227—1274):意大利神學家和經院哲學家。

    其學說被确定為羅馬教會的官方哲學,其哲學體系被稱為“托馬斯主義”。

    
植園的迷宮之燈也是巧妙異常。

    至于交易所大廈,柱廊是希臘風格的,門窗的半圓拱是羅馬風格的,扁圓的寬大拱頂是文藝複興風格的,無可争辯地這是一座極其規範、極其純粹的宏偉建築物。

    證據就是:大廈頂上還加上一層阿提喀①頂樓,這在雅典也未曾見過,優美的直線,随處被煙突管切斷,雅緻得很!還得補充一句,凡是一座建築物,其建築藝術必須與其用途結合得天衣無縫,以至于人們一眼見到這建築物,其用途便一目了然,這是司空見慣的,因此任何一座古迹,無論是王宮,還是下議院、市政廳、學堂、馴馬場、科學院、倉庫、法庭、博物館、兵營、陵墓、寺院、劇場,都令人驚歎得無以複加。

    且慢,這裡說的是一座交易所。

    此外,任何一座建築還應當與氣候條件相适應。

    顯然,這座交易所是特意為我們寒冷而多雨的天氣建造的,它的屋頂幾乎是平坦的,就像近東的那樣,這樣做是冬天一下雪,便于清掃屋頂,更何況一個屋頂本來就是為了便于打掃而造的。

    至于剛才在上面所提到的用途,那可真是物盡其用了;在法國是交易所,要是在希臘,作為神廟又有何不可!誠然,建築師設計時把大時鐘鐘面遮掩起來是煞費一番苦心的,要不然,屋面的純淨優美的線條就被破壞了。

    話說回來,相反地,圍繞整座建築物造了一道柱廊,每逢重大的宗教節日,那班證券經紀人和商行掮客便可以在柱廊下冠冕堂皇地進行高談闊論了。

    毫無疑問,上述這一切都是無以倫比的壯麗的宏偉建築。

     ①阿提喀:建築藝術上指頂樓小于底下各層。

    阿提喀文化指雅典文化。

    
此外,還有許多漂亮的街道,式樣繁多,盎然生趣,裡沃街便是一例。

    我可以滿懷信心地說,從氣球上俯瞰巴黎,總有一天它會呈現出豐富的線條,多采的細節,萬般的面貌,簡樸中見某種難以名狀的偉大,優美中見某種有如奕棋般的出奇制勝的絕招。

     然而,不論您覺得如今的巴黎如何令人觀止,還是請您在頭腦中恢複十五世紀時巴黎的原狀,重新把它建造起來;看一看透過那好似一道奇妙綠籬的尖頂、圓塔和鐘樓的燦爛陽光;瞧一瞧那一灘綠、一灘黃的塞納河河水,波光閃爍,色*澤比蛇皮更光怪陸離,您就把塞納河端起來往這廣大無邊的城市中間潑灑,就把塞納河這一素練往島岬一撕,再在橋拱處把它折疊起來;您再以藍天的背景,清晰地勾畫出這古老巴黎峨特式樣的剪影,讓其輪廓飄浮在那纏繞于無數煙囪的冬霧之中;您把這古老的巴黎浸沒在沉沉黑夜裡,看一看在那-陰-暗的建築物迷宮中光與影的離奇古怪遊戲;您灑下一道月光,這迷宮便朦胧出現,那座座塔樓遂從霧霭中伸出巨大的頭頂來;要不,您就再現那黑黝黝的側影,用-陰-影複活尖塔和山牆的無數尖角,并使烏黑的側影突現在落日時分赤銅色*的天幕上,其齒形的邊緣勝似鲨魚的颔額。

    ——然後,您就比較一下吧。

     您要是想獲得現代的巴黎所無法給您提供的有關這古城的某種印象,那麼您不妨就在某一盛大節日的清晨,在複活節或聖靈降臨節①旭日東升的時分,登上某個高處,俯覽整個京城,親臨其境地體驗一下晨鐘齊鳴的情景。

     ①複活節:基督教紀念“耶稣複活”的節日,每年春分月圓後第一個星期日為複活節。

    聖靈降臨節在複活節後第七個星期日。

    
等天空一發出信号,因為那是太陽發出的信号,您便可以看見萬千座教堂一齊顫抖起來。

    首先是從一座教堂到另一座教堂發出零散的丁當聲,好像是樂師們相互告知演奏就要開始了;然後,突然間,您看見——因為似乎耳朵有時也有視覺——每一鐘樓同時升起聲音之柱、和聲之煙。

    開始時,每口鐘顫震發出的聲音,清純,簡直彼此孤立,徑直升上燦爛的晨空。

    随後,鐘聲漸漸擴大,溶合,混和,相互交融,彙成一支雄渾壯美的協奏曲。

    最後隻成為一個顫動的音響整體,不停地從無數的鐘樓發出宏亮的樂聲來;樂聲在京城上空飄揚,蕩漾,跳躍,旋轉,然後那震耳欲聾的振輻漸漸搖蕩開去,一直傳到天外。

     然而,這和聲的海洋并非一片混雜;不論它如何浩瀚,如何深邃,一點也不失其清澈透亮。

    您可以從中發現每組音符從群鐘齊鳴中悄然逃離,獨自起伏回蕩;您可以從中傾聽木鈴和巨鐘時而低沉、時而刺耳的唱和;還可以看見從一座鐘樓到另一座鐘樓八度音上下跳動,還可以望見銀鐘的八度音振翅騰空,輕柔而悠揚,望見木鈴的八度音跌落墜地,破碎而跛腳;還可以從八度音當中欣賞聖厄斯塔舍教堂那七口大鐘豐富的音階升降不疊;還可以看見八度音奔馳穿過那些清脆而急速的音符,這些音符歪歪扭扭形成三、四條明亮的曲線,随即像閃電似地消失了。

    那邊,是聖馬丁修道院,鐘聲刺耳而嘶啞;這邊,是巴士底,鐘聲-陰-森而暴躁;另一端,是盧浮宮的巨塔,鐘聲介于男中音和男低音之間。

    王宮莊嚴的鐘樂從四面八方不懈地抛出明亮的顫音,恰好聖母院鐘樓低沉而略微間歇的鐘聲均勻地落在這顫音上面,仿佛鐵錘敲打着鐵砧,火花四濺。

    您不時還可看見聖日耳爾——德——普瑞教堂三重鐘聲飛揚,各種形狀的樂聲陣陣掠過。

    随後,這雄壯的組合聲部還不時略微間歇,讓道給念聖母經時那密集和應的賦格曲,樂聲轟鳴,如同星光閃亮。

    在這支協奏曲之下,在其最深處,可以隐隐約約分辨出各教堂裡面的歌聲,從拱頂每個顫動的毛孔裡沁透出來。

    ——誠然,這是一出值得人家傾聽的歌劇。

    通常,從巴黎散發出來的哄哄嘈雜聲,在白天,那是城市的說話聲;在夜間,那是城市的呼吸聲;此時,這是城市的歌唱聲。

    因此,請您聆聽一下這鐘樓樂隊的奏鳴,想象一下在整個音響之上彌散開來的五十萬人①的悄聲細語、塞納河永無盡期的哀訴、風聲沒完沒了的歎息、天邊山丘上宛如巨大管風琴木殼的四大森林那遙遠而低沉的四重奏;如同在一幅中間式調的畫中,您再泯除中心鐘樂裡一切過于沙啞、過于尖銳的聲音;那麼,請您說說看,世上還有什麼聲音更為豐富,更為歡悅,更為金燦,更為耀眼,勝過這鐘樂齊鳴,勝過這音樂熔爐,勝過這許多高達三百尺②的石笛同時發出萬般铿锵的樂聲,勝過這渾然隻成為一支樂隊的都市,勝過這曲暴風驟雨般的交響樂! ①指古法尺,每法尺為三二五毫米。

    
②指當時巴黎的人口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