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帕提亞人的盔甲

關燈
今日的貴族有一種有害和缺乏英武氣的做法,那就是不到最後關頭不穿上盔甲,危險稍一過去即卸去盔甲。

    這樣形成許多忙亂。

    因為在鳴号沖鋒時刻,大家高聲大叫跑過去穿盔甲;有的人還在系胸甲帶子時他們的戰友已經潰退了。

    我們的祖輩,隻要還在當值,僅把頭盔、長矛和護手甲交給随從,其餘配備還是留在身上。

    如今辎重和随從不分,随從又由于看管主人的盔甲不能遠離,造成我們的軍隊次序混亂和隊形不齊。

     泰特斯·裡維厄斯談到我們的軍隊時說:&ldquo他們的身體完全不能吃苦耐勞,盔甲也壓得肩膀豎不起來。

    &rdquo 從前許多國家上陣作戰不穿盔甲,或者穿一些無濟于事的護身衣,現在還有這樣做的。

     他們撕下樹皮蓋在頭上[1]。

     &mdash&mdash維吉爾 亞曆山大是自古以來最勇武的将軍,很少穿盔甲。

    我們中間有人對盔甲嗤之以鼻,并不影響他們的作戰能力。

    如果說有人沒穿盔甲而被殺,那麼,由于盔甲的重壓而動作不靈活,由于反彈或别的原因而閃腰傷肩,而送了命的要多得多。

    因為從我們的盔甲的重量和厚度來看,我們追求的目的隻是防守,壓垮自己更多于保護自己。

    為了承載這份重量,手腳變得不利落,夠我們應付的了,仿佛我們打仗是在跟盔甲打仗,仿佛我們有義務保護盔甲而不是盔甲保護我們。

     塔西佗對古代高盧戰士作過一番有趣的描述,高盧人披上盔甲後隻會留在原地不動,既不會攻人也不會讓人攻,跌倒地上也站不起來。

    柳卡勒斯看到跟泰格雷尼茲軍隊對陣的米底軍人,全身盔甲又笨又重,仿佛受到鐵的禁锢,相信打敗他們易如反掌,開始向他們反攻取得了勝利。

     現在我們的火槍手甚孚衆望,我相信有人為了保護我們,又會發明什麼玩意兒把我們團團裹住,躲進小堡壘裡去打仗,像古人裝備戰鬥的象似的。

     這樣的做法完全不合小西皮奧的脾性,他尖銳地批評他的士兵把鐵蒺藜撒到護城河的一角,防止圍城内的人沖出來襲擊他;他對他們說進攻者應該想到奪取,不是害怕,他有道理擔心這種預防措施會麻痹他們的警惕心理,造成自衛不力。

     他向一名給他看美麗盾牌的年輕人說:&ldquo盾牌确實很美,我的孩子,但是羅馬士兵應該把希望放在右手,不是左手。

    &rdquo 我們覺得盔甲不堪忍受,隻是一個習慣問題: 我歌頌的兩名戰士,身穿铠甲,頭戴鐵盔;自從他們進入城堡,日夜不脫下,他們穿在身上像穿衣服那樣輕松自在,這是他們習以為常了[2]! &mdash&md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