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回 嬰兒戲化禅心亂 猿馬刀歸木母空

關燈
内生機,斷然拿了。

    且下去戲他一戲。

    ” 好妖怪,即散紅光,按雲頭落下,去那山坡裡,搖身一變,變作七歲頑童,赤條條的,身上無衣,将麻繩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樹梢頭,口口聲聲,隻叫“救人!救人!” 卻說那孫大聖忽擡頭再看處,隻見那紅雲散盡,火氣全無。

    便叫:“師父,請上馬走路。

    ”唐僧道:“你說妖怪來了,怎麼又敢走路?”行者道:“我才然間,見一朵紅雲從地而起,到空中結做一團火氣,斷然是妖精。

    這一會紅雲散了,想是個過路的妖精,不敢傷人。

    我們去耶!”八戒笑道:“師兄說話最巧,妖精又有個甚麼過路的。

    ”行者道:“你那裡知道,若是那山那洞的魔王設宴,邀請那諸山各洞之精赴會,卻就有東南西北四路的精靈都來赴會;故此他隻有心赴會,無意傷人。

    此乃過路之妖精也。

    ” 三藏聞言,也似信不信的,隻得攀鞍在馬,順路奔山前進。

    正行時,隻聽得叫聲“救人!”長老大驚道:“徒弟呀,這半山中,是那裡甚麼人叫?”行者上前道:“師父隻管走路,莫纏甚麼‘人轎’、‘騾轎’、‘明轎’、‘睡轎’。

    這所在,就有轎,也沒個人擡你。

    ”唐僧道:“不是扛擡之轎,乃是叫喚之叫。

    ”行者笑道:“我曉得,莫管閑事,且走路。

    ” 三藏依言,策馬又進,行不上一裡之遙,又聽得叫聲“救人!”長老道:“徒弟,這個叫聲,不是鬼魅妖邪;若是鬼魅妖邪,但有出聲,無有回聲。

    你聽他叫一聲,又叫一聲,想必是個有難之人。

    我們可去救他一救。

    ”行者道:“師父,今日且把這慈悲心略收起收起,待過了此山,再發慈悲罷。

    這去處兇多吉少,你知道那倚草附木之說,是物可以成精。

    諸般還可,隻有一般蟒蛇,但修得年遠日深,成了精魅,善能知人小名兒。

    他若在草科裡,或山凹中,叫人一聲,人不答應還可;若答應一聲,他就把人元神綽去,當夜跟來,斷然傷人性命。

    且走!且走!古人雲:‘脫得去,謝神明’,切不可聽他。

    ” 長老隻得依他,又加鞭催馬而去,行者心中暗想:“這潑怪不知在那裡,隻管叫阿叫的;等我老孫送他一個‘卯酉星法’,教他兩不見面。

    ”好大聖,叫沙和尚前來:“攏着馬,慢慢走着,讓老孫解解手。

    ”你看他讓唐僧先行幾步,卻念個咒語,使個移山縮地之法,把金箍棒往後一指,他師徒過此峰頭,往前走了,卻把那怪物撇下。

    他再拽開步,趕上唐僧,一路奔山。

    隻見那三藏又聽得那山背後叫聲“救人!”長老道:“徒弟呀,那有難的人,大沒緣法,不曾得遇着我們。

    我們走過他了;你聽他在山後叫哩。

    ”八戒道:“在便還在山前,隻是如今風轉了也。

    ”行者道:“管他甚麼轉風不轉風,且走路。

    ”因此,遂都無言語,恨不得一步(足叉)過此山,不題話下。

     卻說那妖精在山坡裡,連叫了三四聲,更無人到。

    他心中思量道:“我等唐僧在此,望見他離不上三裡,卻怎麼這半晌還不到?……想是抄下路去了。

    ”他抖一抖身軀,脫了繩索,又縱紅光,上空再看。

    不覺孫大聖仰面回觀,識得是妖怪,又把唐僧撮着腳推下馬來道:“兄弟們,仔細!仔細!那妖精又來也!”慌得那八戒、沙僧各持兵刀,将唐僧又圍護在中間。

     那精靈見了,在半空中稱羨不已道:“好和尚!我才見那白面和尚坐在馬上,卻怎麼又被他三人藏了?這一去見面方知。

    先把那有眼力的弄倒了,方才捉得唐僧。

    不然啊,徒費心機難獲物,枉勞情興總成空。

    ”卻又按下雲頭,恰似前番變化,高吊在松樹山頭等候。

    這番卻不上半裡之地。

     卻說那孫大聖擡頭再看,隻見那紅雲又散,複請師父上馬前行。

    三藏道:“你說妖精又來,如何又請走路?”行者道:“這還是個過路的妖精,不敢惹我們。

    ”長老又懷怒道:“這個潑猴,十分弄我!正當有妖魔處,卻說無事;似這般清平之所,卻又恐吓我,不時的嚷道有甚妖精。

    虛多實少,不管輕重,将我搊着腳,捽下馬來,如今卻解說甚麼過路的妖精。

    假若跌傷了我,卻也過意不去!這等,這等!……”行者道:“師父莫怪。

    若是跌傷了你的手足,卻還好醫治;若是被妖精撈了去,卻何處跟尋?”三藏大怒,哏哏的,要念《緊箍兒咒》,卻是沙僧苦勸,隻得上馬又行。

     還未曾坐得穩,隻聽又叫“師父救人啊!”長老擡頭看時,原來是個小孩童,赤條條的,吊在那樹上,兜住缰,便罵行者道:“這潑猴多大憊懶!全無有一些兒善良之意,心心隻是要撒潑行兇哩!我那般說叫喚的是個人聲,他就千言萬語隻嚷是妖怪!你看那樹上吊的不是個人麼?”大聖見師父怪下來了,卻又觌面看見模樣,一則做不得手腳,二來又怕念《緊箍兒咒》,低着頭,再也不敢回言。

    讓唐僧到了樹下。

    那長老将鞭梢指着問道:“你是那家孩兒?因有甚事,吊在此間?說與我,好救你。

    ”——噫!分明他是個精靈,變化得這等,那師父卻是個肉眼凡胎,不能相識。

     那妖魔見他下問,越弄虛頭,眼中噙淚,叫道:“師父呀,山西去有一條枯松澗,澗那邊有一莊村。

    我是那裡人家。

    我祖公公姓紅,隻因廣積金銀,家私巨萬,混名喚做紅百萬。

    【證道本夾批:美名。

    】年老歸世已久,家産遺與我父。

    近來人事奢侈,家私漸廢,改名喚做紅十萬,【證道本夾批:猶然美名。

    】專一結交四路豪傑,将金銀借放,希圖利息。

    怎知那無籍之人,設騙了去啊,本利無歸。

    我父發了洪誓,分文不借。

    那借金銀人,身貧無計,結成兇黨,明火執杖,白日殺上我門,将我财帛盡情劫擄,把我父親殺了;見我母親有些顔色,拐将去做甚麼壓寨夫人。

    那時節,我母親舍不得我,把我抱在懷裡,哭哀哀,戰兢兢,跟随賊寇;不期到此山中,又要殺我,多虧我母親哀告,免教我刀下身亡,卻将繩子吊我在樹上,隻教凍餓而死。

    那些賊将我母親不知掠往那裡去了。

    我在此已吊三日三夜,更沒一個人來行走。

    不知那世裡修積,今生得遇老師父。

    若肯舍大慈悲,救我一命回家,就典身賣命,也酬謝師恩。

    緻使黃沙蓋面,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