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十二

關燈
監修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淵閣領閣事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方略館總裁武英殿大學士軍機大臣鑲藍旗滿洲都統管理吏部事務戶部三庫事務加七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七級紀錄三十次臣寶鋆蒙古總裁官經筵講官太子少保文淵閣領閣事體仁閣大學士武英殿總裁正紅旗滿洲都統管理工部光祿寺事務内大臣輔國公軍功加一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七次臣宗室載齡總裁官經筵日講起居注官太子太保翰林院掌院學士稽察欽奉上谕事件處國史館總裁方略館總裁協辦大學士兵部尚書軍機大臣教習庶吉士管理戶部三庫事務國子監事務加九級軍功加五級随帶加六級紀錄十九次臣沈桂芬稿本副總裁官經筵講官頭品頂帶禮部尚書管理戶部三庫事務随帶加五級紀錄十二次臣徐桐等奉敕修 同治元年。

    壬戌。

    六月。

    壬申。

    谕内閣、前因李續宜奏參、安徽候補知府袁懷忠夤緣幹進。

    卑鄙無恥。

    請革職永不叙用。

    當以該員曾經鄭元善留豫助剿。

    谕令該撫查奏。

    茲據鄭元善奏稱、該員帶勇日久。

    習染油滑。

    并非骁健之材等語。

    袁懷忠雖經打仗受有微傷。

    惟既經李續宜參奏。

    查明屬實。

    即應革懲以儆官邪。

    袁懷忠着即革職永不叙用。

     ○又谕、前因勝保、鄭元善奏、已革知府廖慶謀從前冤抑被參。

    當經降旨令鄭元善詳細具陳。

    茲據奏稱、該革員前署羅山縣等處。

    辦事認真到皖後督運糧饷攻剿賊圩着有勞績可否仍懇開複原官等語己革知府廖慶謀系永不叙用之員非有卓着戰功未便率請開複。

    既據勝保及該撫再三籲請。

    着将永不叙用之案先行開複。

    俟續有戰功再行奏請開複原官。

    以慎名器而杜冒濫。

     ○谕議政王軍機大臣等、鄭元善奏官軍連克賊巢三處。

    進搗平輿。

    并調兵勇截剿宛境竄匪一摺。

    汝營官軍。

    兩日之閑。

    連将二王樓郭莊賈寨三處賊巢攻拔。

    現在乘勝進搗平輿事機頗為順利。

    即着鄭元善饬令張曜迅圖攻拔。

    毋稍延緩。

    此次豫軍正在得手之際。

    務當乘此聲威将首匪陳大<?氵喜>等殲除勝保諒亦斷不至固執前見。

    并着派兵會合楚豫各軍。

    将附近着名匪寨。

    痛加剿洗其被脅各圩。

    仍當剿撫兼施。

    酌量解散以期及早肅清。

    至西路回竄股匪。

    擾及葉裕其前陷鄖西之賊。

    亦擾及淅川廳之戴家河一帶距荊子關僅數十裡。

    該匪三路環偪。

    窺伺宛城。

    鄭元善現饬參将廬得勝統帶駐洛之師由汝郏進剿。

    并令援洛之剛銳三營。

    改道襄葉探蹤剿擊複商由勝保派撥馬隊千名會合知縣王珠炜所帶勇隊。

    并力兜擊。

    又由毛昶熙撥兵千名。

    馳赴裕州辦理尚為周密着勝保鄭元善毛昶熙、嚴饬各軍。

    迅速會剿并着官文、嚴樹森、饬令前赴信陽一帶。

    助剿之道員歐陽正墉、副将周鳳山、所部兵勇四面兜擊以期一鼓殲除。

    如歐陽正墉等兵力尚單并着官文、嚴樹森、迅速添兵往助。

    以固邊圉至由鄖西竄近荊子關股匪。

    難保不與宛境各股并聚。

    西擾陝疆北窺河洛。

    鄭元善現已飛咨多隆阿援秦之師。

    取道宛城。

    與豫軍兩面夾擊現在既有歐陽正墉等軍會剿則多隆阿應仍前赴陝省進剿回匪。

    先其所急。

    現在陝省回匪到處焚殺。

    圍攻同州。

    并偪近省城滋擾。

    非速行剿辦陝事幾。

    不可問前經疊谕官文、多隆阿、饬令雷正绾迅速赴秦此時尚無到陝信息。

    實屬任意遲緩。

    着官文嚴行饬催。

    如有意逗遛。

    即行參辦多隆阿現在行抵何處。

    如已行近陝境。

    即着徑行前進。

    不可為宛城股匪牽掣。

    前谕勝保統率全軍馳赴河洛。

    此時豫省西路情形緊要。

    着即遵奉前旨。

    迅速前進。

    毋得遲回觀望。

    緻誤事機。

    鄭元善另片奏、袁懷忠現無蹤迹等語。

    袁懷忠習染油滑。

    難保不潛匿豫境。

    着鄭元善查明饬令赴皖。

    毋許逗遛。

    其所部遊勇。

    斷不可任令在光州一帶潛留。

    務當速行解散。

    以靖地方。

    将此由六百裡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曾國藩奏、副将陳由立私行遠揚。

    降旨将陳由立革職。

    并谕知鄭元善、如陳由立已募勇赴豫。

    即派員接統其衆。

    仍将該革員押赴曾國藩軍營。

    茲據鄭元善奏稱、陳由立業已到湘開招。

    趕造軍裝。

    尚未據報成軍起程日期遵即撤去該革員募勇差使。

    并咨毛鴻賓饬令交代清楚。

    押解回皖等語。

    陳由立到皖後。

    着曾國藩即将該革員及餘大勝等。

    分别審訊嚴行懲辦以肅軍令。

    惟陳由立所募之勇。

    亟須揀員前往湘省接辦。

    豫省現無妥員可派着曾國藩由皖營揀派熟悉湘楚情形堪勝統帶之鎮将一員。

    及營哨各官。

    饬令速赴湖南。

    接辦募勇事宜。

    迅赴汝南。

    以資防剿。

    并着毛鴻賓勒令陳由立将所募勇丁造冊送驗。

    以憑挑選。

    其已制軍裝未用經費。

    一并饬令交代清楚。

    毋任稍涉含混。

    袁懷忠一軍現在不知所向。

    勢必任意逗遛肆行騷擾亟應查明下落。

    以肅戎行着曾國藩、李續宜迅速查明該革員現駐何所及因何逗遛之處據實參奏其所帶遊勇。

    妥為遣散。

    毋令恃衆滋擾地方。

    将此由五百裡各谕令知之。

     ○又谕、前因賊匪竄入陝境。

    疊陷商雒渭南孝義鎮安等廳縣巡撫瑛棨未能先事籌防。

    任賊出入。

    提督孔廣順與賊相左。

    節節退避。

    總兵閻丕敏道員李祝齡等輕棄要隘。

    疊經潘祖蔭卞寶第朱潮等、先後奏參。

    朱潮摺内并有商州知州曹熙夤緣饋送各情。

    當經谕令瑛棨等查明覆奏。

    嗣後瑛棨奏稱、曹熙本應回任。

    絕無收受饋送之事。

    并請究問原奏之人得自何人。

    分别嚴究等語。

    語多負氣。

    殊失大臣之體。

    因命議政王軍機大臣、将朱潮傳至軍機處。

    面加詢問。

    據稱瑛棨徇庇屬員。

    收受古玩。

    事涉暧昧。

    瑛棨明知事難顯指。

    故為此請情詞未免巧滑。

    并請派親信大臣查辦。

    又瑛棨奏保前任廣西巡撫曹澍鐘、督辦漢南軍務當谕以曹澍鐘前經胡林翼參奏卑鄙巧詐。

    豈足獨當一面。

    所奏不準行。

    乃瑛棨接奉此旨。

    為曹澍鐘哓哓置辯并言胡林翼挾嫌參劾尤屬任性渎陳。

    據章京朱學勤以該撫迹近跋扈。

    漸不可長。

    呈請查辦。

    本日複據都察院奏陝西在籍道員李宗沆等、專丁以回匪燒殺生靈殆盡等嗣。

    赴該衙門呈控呈内所稱孔廣順性弱年邁。

    閻丕敏、李祝齡棄隘而逃。

    施鵬謬妄失機各情。

    與潘祖蔭等摺内所參副将張維義等見賊先潰各節。

    大略相同。

    着愛仁、王茂蔭、按照所參各節。

    嚴密訪查秉公訊辦。

    丕敏、李祝齡、施鵬三員。

    業經分别革職拏問。

    如實系棄隘不守。

    縱賊殃民。

    即行從嚴定拟奏請正法。

    以肅軍律。

    孔廣順如果年老恇怯。

    與賊背道而馳亦即嚴參治罪。

    瑛棨身任地方。

    一籌莫展任賊蹂躏。

    己屬咎無可辭。

    而于署藩司王承基之吸食洋煙。

    演唱昆曲。

    署鹽道韓泰華之辦理防堵局一切支發表裡為奸何以漫無覺察。

    形同聾聩商州知州曹熙聲名素劣。

    當賊蹤偪近州境。

    安坐衙齋。

    不敢出城。

    其子又将練勇經費濫行支用。

    以緻賊匪越險而過。

    聞此次匪蹤複竄商州該員是否尚能捍禦。

    抑或仍前玩洩其饋送瑛棨古玩值數千金。

    是否實有其事朱潮參劾瑛棨等款迹有無挾嫌報複。

    着一并查明據實具奏。

    再此次賊匪由豫入陝疊陷商雒等城毫無攔阻。

    該省地方文武。

    何員贻誤何員棄城逃遁。

    瑛棨在省聞警有無調撥布置。

    均着詳細訪查明确具奏。

    毋稍徇隐本日複有人奏、晉省吏治廢弛。

    司道大員聲名狼藉據稱臬司瑞昌、收受陋規。

    黃金逾萬候選道沈巢生、性情貪鄙。

    無錢不要冀甯道鐘秀夤緣開複。

    現派辦防。

    毫無布置候補道穆克金布不通文理。

    不谙公事不知廉恥。

    雁平道崇泰、吸食洋煙。

    不理公事等語。

    晉省辦理防堵地方。

    正在吃緊。

    豈容此等貪劣之員、虐民肥己着愛仁、王茂蔭于道過山西時先将瑞昌等查辦。

    如實有婪贓逾萬之事。

    即一面将各該員家産查封。

    一面奏明從嚴懲辦以儆貪。

    墨而肅官方。

    該尚書等素負清名。

    肩茲重寄。

    務當破除情面。

    并須随時随事嚴防弊窦。

    毋得稍有含混。

    代人受過。

    将此谕令知之。

     ○以内閣學士恒祺為理藩院右侍郎。

     ○以約束兵丁不嚴。

    革河南都司劉進貞等職。

     ○癸酉。

    谕内閣、大學士桂良志慮忠純。

    器量淵粹渥承四朝知遇由部曹外任道府洊陟封圻曆任都統将軍蒙文宗顯皇帝優加擢用。

    由直隸總督洊登揆席。

    并令來京供職綜理部旗事務。

    朕禦極之初。

    蒙我兩宮皇太後任用耆臣重加倚畀。

    特授為軍機大臣。

    與議政王等夙夜在公。

    商搉庶務用資輔弼。

    方冀遐齡克享恩眷長承。

    迺因偶染時疴遽爾溘逝遺章披覽猶複惓惓于用人行政。

    語不及私其忠愛之忱。

    閱之尤堪堕淚。

    着賞給陀羅經被派醇郡王帶領侍衛十員。

    即日前往奠醊。

    加恩晉贈太傅。

    照大學士例賜恤。

    入祀賢良祠賞給廣儲司銀一千兩治喪。

    任内一切處分悉予開複。

    應得恤典該衙門察例具奏。

    伊子孫俟百日孝滿後。

    并着該旗帶領引見用示笃眷忠荩至意。

    尋予祭葬谥文端。

     ○又谕、滿慶等奏、頒賞物件。

    在途遺失。

    懇請補發一摺據稱頒賞廓爾喀王物件。

    由塘遞到時。

    業已遺失花緞等多件。

    懇恩補發等語。

    着照所請補發。

    由滿慶等轉發該國王祇領。

    惟此項欽頒賞件。

    各該地方官并不小心護送。

    敬謹馳遞。

    以緻沿途遺失。

    實屬藐玩已極。

    着該部将口内驿站。

    口外塘遞。

    逐一查明。

    系在何地遺失。

    據實嚴參。

     ○谕議政王軍機大臣等據滿慶等奏稱、哷徵呼圖克圖禀稱布赉繃寺所聚人等。

    向惜德寺擲石。

    随于附近該寺各廟宇房屋放槍。

    而商屬僧俗。

    亦以哷徵喇嘛居心叛逆。

    達賴喇嘛、合藏僧俗、均聲稱要将哷徵及此案串謀主使之人。

    一同埽滅等情經滿慶等分饬兩造。

    不得妄肆。

    惟當靜候谕旨辦理。

    兩造藐不聽信。

    商屬僧俗。

    竟從布達拉山軍械庫内。

    取出炮位藥鉛。

    調集前後藏江孜番營官兵藥鉛。

    所屬百姓等。

    将惜德寺圍攻。

    因惜德寺竭力守禦。

    殺斃商屬僧俗兵民不少。

    哷徵呼圖克圖忿極。

    拟調果洛克野番來藏助戰。

    雖是否聽從尚難逆料。

    惟西藏系達賴喇嘛駐紮處所。

    西南北三面。

    均與外番毗連。

    該僧俗等同室操戈不受漢官約束經滿慶等面屬薩迦喇嘛向兩造勸解并劄調已辭噶布倫汪曲結布來藏理說。

    而兩造皆知防兵人少。

    藏台饷乏。

    肆行無忌。

    以緻藏中漢兵漢民。

    俱恐誤遭殺害懇饬由川委員管帶文武官員兵丁數百名及應用饷銀軍火兼程來藏彈壓審辦等語。

    着駱秉章由川酌調妥幹文武官數員。

    及兵丁數百名探明。

    景紋行抵何處。

    即交管帶赴藏。

    以資彈壓。

    若因川省現在有事。

    且距藏路途稍遠。

    即咨行景紋酌調達木蒙古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