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且聞於辭第,留侯豈遂於停飧。
成餘社稷之本,懿爾勳庸之望,固可勉纡新绂,載珥舊貂,宜罷辎車之禮,俾廣黃閣之政。
可行侍中。
○授蕭華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制 弼予之選,審象是求,天步未平,廟谟尤切。
必資明表,伫以佐時,畫一之才,取則不遠。
正議大夫前河中尹兼禦史中丞充本府晉绛等州節度觀察等使上柱國嗣徐國公賜紫金魚袋蕭華,公輔成名,承家繼業,詞标麗則,德蘊谟明。
道開雲物之先,節貫嚴凝之序。
早登台閣,多識舊章,再履宮坊,尤知至行。
緻君望美,閱相求能。
且推伊陟之賢,更啟漢臣之閣。
還依日月,佐理陰陽,俾參政於紫宸,用建中於皇極。
可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散官勳封如故。
○授裴遵慶黃門侍郎同平章事制 緻君惟善,輔德在和,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
彜倫所屬,元氣是調,乃眷公才,作予良弼。
銀青光祿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河東縣侯裴遵慶,體凝精粹,理暢黃中,學奧全經,詞深大雅。
行歸於簡,節固其貞,公輔之望攸先,古人之風非遠。
累階朝序,久踐天台,凡所彌綸,多為故事,鹹有斯在,王猷是經。
庶宏翼善之功,克濟艱難之運,登庸瑣闼,參政兩闱,宜轟山公之啟,以光說命之求。
可行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散官勳封如故。
○授李鼎隴右節度使制 勇而有謀,是資兼領,有則益便,實仗宏才。
開府儀同三司行鳳翔尹兼禦史大夫充本府及秦隴興鳳成等州節度觀察使保定郡開國公李鼎,成用通明,智略深遠。
攻守之志,不憚勤勞,報效之誠,無忘夙夜。
頃以岐陽近甸,王業大都,爰藉政能,委之鎮緝。
下車未幾,克樹奇功,寇盜厎甯,聲謠載洽。
眷茲隴外,戎馬要衛,時屬艱虞,尤資式遏。
制勝千裡,諒在伊人,必當振我師徒,展茲籌畫,兼弱攻昧,在此行焉。
可持節都督鄯州諸軍事鄯州刺史隴右節度營田等使,馀并如故。
○授李若幽朔方節度使制 保大定功,事資於宏量;坐籌決勝,政總於中軍。
令在必行,寇不可玩,欲清小醜,須委大臣。
中大夫守殿中監賜紫金魚袋李若幽,宗室英髦,士林桢幹。
出忠入孝,抱質懷文,包果斷之深謀,蘊韬钤之秘略。
累登清貫,克振休聲。
名正西京,奸豪屏息,紀網三蜀,邛僰乂安。
黎庶賴其強明,搢紳推其利用。
今河洛之境,未殄馀氛;晉魏之郊,比仍多壘。
山河襟帶,關輔要衛,東盡大行,南鄰魏汭,擁旄亘野,精騎成群,必俟元戎,以清妖孽。
靜言其選,允謂當仁。
地官高步於六卿,亞相作程於百辟。
綜斯劇務,朝選攸歸。
宜兼領護之權,以副師貞之吉。
可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持節充朔方鎮西北庭興平陳鄭等州行營兵馬及河東節度都統處置使,鎮於绛,仍賜名國貞。
○加令狐彰銀青光祿大夫鴻胪卿制 使持節滑州諸軍事守滑州刺史攝禦史大夫充滑亳相魏德貝六州節度使令狐彰,義勇無倫,忠貞有素,艱危效用,終始不渝。
頃陷賊庭,忠誠屢達;來持漢節,壯志彌高。
拔城變《六月》之師,破敵振三軍之氣。
疇庸議賞,須越等夷。
今淇澳未甯,河朔猶梗,廓清醜類,實屬元戎。
宜列職於中司,俾承榮於茂秩。
登壇授律,藉爾良謀;獻凱論功,伫聞嘉績。
可銀青光祿大夫鴻胪卿使持節滑州諸軍事兼滑州刺史禦史大夫充滑亳相魏博貝六州節度使。
○令谏官言事制 所設谏曹,欲聞諷議,允副從繩之望,須成削藁之書。
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陳時政得失。
若不舉職事,當别有處分。
○授元載平章事制 天位惟艱,廟谟是切,委在公輔,正於四方。
伫鼎實之能調,補衮章之有阙。
眷求勵翼,式允佥諧。
朝議大夫行尚書戶部侍郎兼禦史中丞上柱國許昌縣子賜紫金魚袋充度支等使元載,清明在躬,貞固幹事。
信必可複,文而不華。
準繩朝端,金玉王度,不有其善,遹觀厥成。
固是生靈之傑,鹹推宰輔之器。
執茲大政,叙以彜倫,建中於人,莫匪相爾。
丹青神化,參議兩闱,宜書一德之篇,俾協赓歌之美。
可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修國史,馀如故。
○誅張謙奴附子诏 周以五聲聽訟,漢以三章約法。
自下訟上,敗俗亂常,矯誣之詞,妄稱不軌,忿意之嫉,圖有誅夷。
朕處分中書門下,再令按問,備茲閱實。
其妄告張謙奴附子,宜付鳳翔郡,集衆決殺。
○選京減省供頓诏 聖人有作,弧矢爰興,曆代以來,征伐靡廢。
自逆胡已死,馀孽猶存。
所在蕃人,多以利合,亦有因事,便被脅從。
朕誓雪國恥,馀無所問,中夜痛憤,志安蒼生。
其假息偷生,披城自守,池魚幕燕,何以喻茲。
廣平王及諸将,分隧夾攻,迎軍破敗,橫屍遍野,積甲如山,二十裡内,可知多少?其中逼迫,同被殺傷。
言念於茲,良深憫悼。
今兵馬乘勝,便取東京,平盧節度使兼領奚契丹五萬,又收河北,天下之事,計日可平,緣京城初收,要在安百姓,又灑掃宮阙,奉迎上皇,以今月十九日還京,應緣供頓,務須減省,豈忘艱弊,當别優賞。
宣示百姓,令知朕意。
○昇龍州為都督府诏 江油舊壤,境帶靈山。
自狩巴梁,屢昭感應。
眷茲郡邑,合有增崇。
可昇龍州為都督府,賜号應靈郡。
○答宰臣等請編皇帝奉迎上皇史冊诏 荷社稷之靈,賴上皇之感,翦除寇盜,克複京都。
浃辰之間,大勳允集,掃清宮阙,奉迎銮輿。
昨自望賢宮得申拜慶,重歡侍省,深戴君父之恩;承順尊嚴,固宜臣子之禮。
卿等訏谟緻理,翼贊成功,方告史臣,有慚薄德。
○答李輔國請編皇帝奉迎上皇史冊诏 朕恭承明命,親總兵戎,掃欃槍之妖,拯生靈之患。
宗社所祐,何往不克。
雖兆自於艱難,而終盛於丕業。
昨日星動順,鸾輿回京,仰戴君父之恩,重歡侍省之慶。
拜迎之日,得展孝誠,特荷恩慈,多慚薄德。
遂得祥風引旆,瑞雪灑途,宮阙生光,感應昭著。
卿為朕心膂,夙夜忠勤。
所請宣付史館宜依。
○答裴冕等請上尊号诏 朕以眇躬,敬承明兩。
比遭狂寇擾亂,宗社不甯。
禀上皇至聖之謀,當仗钺秉旄之任,六師一振,殘孽無遺。
上皇厭彼代紛,棄茲人事,萬邦之重,俾付朕躬。
傳授寶符,乃加徽号,朕再三固讓,實懷黾勉。
恭膺典冊,感慶良深。
覽卿等來章,倍加祗懼。
依卿等所請。
○封魯炅岐國公诏 特進太仆卿南陽郡公
成餘社稷之本,懿爾勳庸之望,固可勉纡新绂,載珥舊貂,宜罷辎車之禮,俾廣黃閣之政。
可行侍中。
○授蕭華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制 弼予之選,審象是求,天步未平,廟谟尤切。
必資明表,伫以佐時,畫一之才,取則不遠。
正議大夫前河中尹兼禦史中丞充本府晉绛等州節度觀察等使上柱國嗣徐國公賜紫金魚袋蕭華,公輔成名,承家繼業,詞标麗則,德蘊谟明。
道開雲物之先,節貫嚴凝之序。
早登台閣,多識舊章,再履宮坊,尤知至行。
緻君望美,閱相求能。
且推伊陟之賢,更啟漢臣之閣。
還依日月,佐理陰陽,俾參政於紫宸,用建中於皇極。
可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散官勳封如故。
○授裴遵慶黃門侍郎同平章事制 緻君惟善,輔德在和,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
彜倫所屬,元氣是調,乃眷公才,作予良弼。
銀青光祿大夫行尚書吏部侍郎上柱國河東縣侯裴遵慶,體凝精粹,理暢黃中,學奧全經,詞深大雅。
行歸於簡,節固其貞,公輔之望攸先,古人之風非遠。
累階朝序,久踐天台,凡所彌綸,多為故事,鹹有斯在,王猷是經。
庶宏翼善之功,克濟艱難之運,登庸瑣闼,參政兩闱,宜轟山公之啟,以光說命之求。
可行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散官勳封如故。
○授李鼎隴右節度使制 勇而有謀,是資兼領,有則益便,實仗宏才。
開府儀同三司行鳳翔尹兼禦史大夫充本府及秦隴興鳳成等州節度觀察使保定郡開國公李鼎,成用通明,智略深遠。
攻守之志,不憚勤勞,報效之誠,無忘夙夜。
頃以岐陽近甸,王業大都,爰藉政能,委之鎮緝。
下車未幾,克樹奇功,寇盜厎甯,聲謠載洽。
眷茲隴外,戎馬要衛,時屬艱虞,尤資式遏。
制勝千裡,諒在伊人,必當振我師徒,展茲籌畫,兼弱攻昧,在此行焉。
可持節都督鄯州諸軍事鄯州刺史隴右節度營田等使,馀并如故。
○授李若幽朔方節度使制 保大定功,事資於宏量;坐籌決勝,政總於中軍。
令在必行,寇不可玩,欲清小醜,須委大臣。
中大夫守殿中監賜紫金魚袋李若幽,宗室英髦,士林桢幹。
出忠入孝,抱質懷文,包果斷之深謀,蘊韬钤之秘略。
累登清貫,克振休聲。
名正西京,奸豪屏息,紀網三蜀,邛僰乂安。
黎庶賴其強明,搢紳推其利用。
今河洛之境,未殄馀氛;晉魏之郊,比仍多壘。
山河襟帶,關輔要衛,東盡大行,南鄰魏汭,擁旄亘野,精騎成群,必俟元戎,以清妖孽。
靜言其選,允謂當仁。
地官高步於六卿,亞相作程於百辟。
綜斯劇務,朝選攸歸。
宜兼領護之權,以副師貞之吉。
可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持節充朔方鎮西北庭興平陳鄭等州行營兵馬及河東節度都統處置使,鎮於绛,仍賜名國貞。
○加令狐彰銀青光祿大夫鴻胪卿制 使持節滑州諸軍事守滑州刺史攝禦史大夫充滑亳相魏德貝六州節度使令狐彰,義勇無倫,忠貞有素,艱危效用,終始不渝。
頃陷賊庭,忠誠屢達;來持漢節,壯志彌高。
拔城變《六月》之師,破敵振三軍之氣。
疇庸議賞,須越等夷。
今淇澳未甯,河朔猶梗,廓清醜類,實屬元戎。
宜列職於中司,俾承榮於茂秩。
登壇授律,藉爾良謀;獻凱論功,伫聞嘉績。
可銀青光祿大夫鴻胪卿使持節滑州諸軍事兼滑州刺史禦史大夫充滑亳相魏博貝六州節度使。
○令谏官言事制 所設谏曹,欲聞諷議,允副從繩之望,須成削藁之書。
其谏官令每月一上封事,指陳時政得失。
若不舉職事,當别有處分。
○授元載平章事制 天位惟艱,廟谟是切,委在公輔,正於四方。
伫鼎實之能調,補衮章之有阙。
眷求勵翼,式允佥諧。
朝議大夫行尚書戶部侍郎兼禦史中丞上柱國許昌縣子賜紫金魚袋充度支等使元載,清明在躬,貞固幹事。
信必可複,文而不華。
準繩朝端,金玉王度,不有其善,遹觀厥成。
固是生靈之傑,鹹推宰輔之器。
執茲大政,叙以彜倫,建中於人,莫匪相爾。
丹青神化,參議兩闱,宜書一德之篇,俾協赓歌之美。
可中書門下平章事兼集賢殿崇文館大學士修國史,馀如故。
○誅張謙奴附子诏 周以五聲聽訟,漢以三章約法。
自下訟上,敗俗亂常,矯誣之詞,妄稱不軌,忿意之嫉,圖有誅夷。
朕處分中書門下,再令按問,備茲閱實。
其妄告張謙奴附子,宜付鳳翔郡,集衆決殺。
○選京減省供頓诏 聖人有作,弧矢爰興,曆代以來,征伐靡廢。
自逆胡已死,馀孽猶存。
所在蕃人,多以利合,亦有因事,便被脅從。
朕誓雪國恥,馀無所問,中夜痛憤,志安蒼生。
其假息偷生,披城自守,池魚幕燕,何以喻茲。
廣平王及諸将,分隧夾攻,迎軍破敗,橫屍遍野,積甲如山,二十裡内,可知多少?其中逼迫,同被殺傷。
言念於茲,良深憫悼。
今兵馬乘勝,便取東京,平盧節度使兼領奚契丹五萬,又收河北,天下之事,計日可平,緣京城初收,要在安百姓,又灑掃宮阙,奉迎上皇,以今月十九日還京,應緣供頓,務須減省,豈忘艱弊,當别優賞。
宣示百姓,令知朕意。
○昇龍州為都督府诏 江油舊壤,境帶靈山。
自狩巴梁,屢昭感應。
眷茲郡邑,合有增崇。
可昇龍州為都督府,賜号應靈郡。
○答宰臣等請編皇帝奉迎上皇史冊诏 荷社稷之靈,賴上皇之感,翦除寇盜,克複京都。
浃辰之間,大勳允集,掃清宮阙,奉迎銮輿。
昨自望賢宮得申拜慶,重歡侍省,深戴君父之恩;承順尊嚴,固宜臣子之禮。
卿等訏谟緻理,翼贊成功,方告史臣,有慚薄德。
○答李輔國請編皇帝奉迎上皇史冊诏 朕恭承明命,親總兵戎,掃欃槍之妖,拯生靈之患。
宗社所祐,何往不克。
雖兆自於艱難,而終盛於丕業。
昨日星動順,鸾輿回京,仰戴君父之恩,重歡侍省之慶。
拜迎之日,得展孝誠,特荷恩慈,多慚薄德。
遂得祥風引旆,瑞雪灑途,宮阙生光,感應昭著。
卿為朕心膂,夙夜忠勤。
所請宣付史館宜依。
○答裴冕等請上尊号诏 朕以眇躬,敬承明兩。
比遭狂寇擾亂,宗社不甯。
禀上皇至聖之謀,當仗钺秉旄之任,六師一振,殘孽無遺。
上皇厭彼代紛,棄茲人事,萬邦之重,俾付朕躬。
傳授寶符,乃加徽号,朕再三固讓,實懷黾勉。
恭膺典冊,感慶良深。
覽卿等來章,倍加祗懼。
依卿等所請。
○封魯炅岐國公诏 特進太仆卿南陽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