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五

關燈
,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

    ”而況如此之久乎!先進忘揖讓之容,後生惟金鼓是聞,幹戈日尋,俎豆不設,先王之道彌遠,華僞之俗遂滋,非所以端本靖末之謂也。

    殿下以命世之資,屬陽九之運,禮樂征伐,翼成中興。

    誠宜經綸稽古,建明學業,以訓後生,漸之教義,使文武之道墜而複興,俎豆之儀幽而更彰。

    方今戎虜扇熾,國恥未雪,忠臣義夫所以扼腕拊心。

    苟禮儀膠固,淳風漸著,則化之所感者深而德之所被者大。

    使帝典阙而複補,皇綱弛而更張,獸心革面,饕餮檢情,揖讓而服四夷,緩帶而天下從。

    得乎其道,豈難也哉!故有虞舞幹戚而化三苗,魯僖作泮宮而服淮夷。

    桓文之霸,皆先教而後戰。

    今若聿遵前典,興複道教,擇朝之子弟并入于學,選明博修禮之士而為之師,化成俗定,莫尚于斯。

     帝甚納之。

     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導升禦床共坐。

    導固辭,至于三四,曰:“若太陽下同萬物,蒼生何由仰照!”帝乃止。

    進骠騎大将軍、儀同三司。

    以讨華轶功,封武岡侯。

    進位侍中、司空、假節、錄尚書,領中書監。

    會太山太守徐龛反,帝訪可以鎮撫河南者,導舉太子左衛率羊鑒。

    既而鑒敗,抵罪。

    導上疏曰:“徐龛叛戾,久稽天誅,臣創議征讨,調舉羊鑒。

    鑒暗懦覆師,有司極法。

    聖恩降天地之施,全其首領。

    然臣受重任,總錄機衡,使三軍挫衄,臣之責也。

    乞自貶黜,以穆朝倫。

    ”诏不許。

    尋代賀循領太子太傅。

    時中興草創,未置史官,導始啟立,于是典籍頗具。

    時孝懷太子為胡所害,始奉諱,有司奏天子三朝舉哀,群臣一哭而已。

    導以為皇太子副貳宸極,普天有情,宜同三朝之哀。

    從之。

    及劉隗用事,導漸見疏遠,任真推分,澹如也。

    有識鹹稱導善處興廢焉。

     王敦之反也,劉隗勸帝悉誅王氏,論者為之危心。

    導率群從昆弟子侄二十餘人,每旦詣台待罪。

    帝以導忠節有素,特還朝服,召見之。

    導稽首謝曰:“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帝跣而執之曰:“茂弘,方托百裡之命于卿,是何言邪!”乃诏曰:“導以大義滅親,可以吾為安東時節假之。

    ”及敦得志,加導守尚書令。

    初,西都覆沒,海内思主,群臣及四方并勸進于帝。

    時王氏強盛,有專天下之心,敦憚帝賢明,欲更議所立,導固争乃止。

    及此役也,敦謂導曰:“不從吾言,幾緻覆族。

    ”導猶執正議,敦無以能奪。

      自漢魏已來,賜谥多由封爵,雖位通德重,先無爵者,例不加谥。

    導乃上疏,稱“武官有爵必谥,卿校常伯無爵不谥,甚失制度之本意也”。

    從之。

    自後公卿無爵而谥,導所議也。

     初,帝愛琅邪王裒,将有奪嫡之議,以問導。

    導曰:“夫立子以長,且紹又賢,不宜改革。

    ”帝猶疑之。

    導日夕陳谏,故太子卒定。

    及明帝即位,導受遺诏輔政,解揚州,遷司徒,一依陳群輔魏故事。

    王敦又舉兵内向。

    時敦始寝疾,導便率子弟發哀,衆聞,謂敦死,鹹有奮志。

    及帝伐敦,假導節,都督諸軍,領揚州刺史。

    敦平,進封始興郡公,邑三千戶,賜絹九千匹,進位太保,司徒如故,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

    固讓。

    帝崩,導複與庾亮等同受遺诏,共輔幼主,是為成帝。

    加羽葆鼓吹,班劍二十人。

    及石勒侵阜陵,诏加導大司馬、假黃钺,出讨之。

    軍次江甯,帝親餞于郊。

    俄而賊退,解大司馬。

     庾亮将征蘇峻,訪之于導。

    導曰:“峻猜阻,必不奉诏。

    且山薮藏疾,宜包容之。

    ”固争不從,亮遂召峻。

    既而難作,六軍敗績,導入宮侍帝。

    峻以導德望,不敢加害,猶以本官居己之右。

    峻又逼乘輿幸石頭,導争之不得。

    峻日來帝前肆醜言,導深懼有不測之禍。

    時路永、匡術、賈甯并說峻,令殺導,盡誅大臣,更樹腹心。

    峻敬導,不納,故永等貳于峻。

    導使參軍袁耽潛諷誘永等,謀奉帝出奔義軍。

    而峻衙禦甚嚴,事遂不果。

    導乃攜二子随永奔于白石。

     及賊平,宗廟宮室并為灰燼,溫峤議遷都豫章,三吳之豪請都會稽,二論紛纭,未有所适。

    導曰:“建康,古之金陵,舊為帝裡,又孫仲謀、劉玄德俱言王者之宅。

    古之帝王不必以豐儉移都,苟弘衛文大帛之冠,則無往不可。

    若不績其麻,則樂土為虛矣。

    且北寇遊魂,伺我之隙,一旦示弱,竄于蠻越,求之望實,懼非良計。

    今特宜鎮之以靜,群情自安。

    ”由是峤等謀并不行。

     導善于因事,雖無日用之益,而歲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