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第三十四

關燈
武十三王元四王簡文三子 武帝二十六男:楊元後生毗陵悼王軌、惠帝、秦獻王柬。

    審美人生城陽懷王景、楚隐王玮、長沙厲王乂。

    徐才人生城陽殇王憲。

    匮才人生東海沖王祗。

    趙才人生始平哀王裕。

    趙美人生代哀王演。

    李夫人生淮南忠壯王允、吳孝王晏。

    莊保林生新都懷王該。

    陳美人生清河康王遐。

    諸姬生汝陰哀王谟。

    程才人生成都王穎。

    王才人生孝懷帝。

    楊悼後生渤海殇王恢。

    餘八子不顯母氏,并早夭,又無封國及追谥,今并略之。

    其玮、乂、穎自有傳。

     毗陵悼王軌,字正則,初拜騎都尉,年二歲而夭。

    太康十年,追加封谥,以楚王玮子義嗣。

     秦獻王柬,字弘度,沈敏有識量。

    泰始六年,封汝南王。

    鹹甯初,徙封南陽王,拜左将軍、領右軍将軍、散騎常侍。

    武帝嘗幸宣武場,以三十六軍兵簿令不料校之,東一省便擿脫謬,帝異之,于諸子中尤見寵愛。

    以左将軍居齊獻王故府,甚貴寵,為天下所屬目。

    性仁讷,無機辯之譽。

    太康十年,徙封于秦,邑八萬戶。

    于時諸王封中土者皆五萬戶,以柬與太子同産,故特加之。

    轉鎮西将軍、西戎校尉、假節,與楚、淮南王俱之國。

     及惠帝即位,來朝,拜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加侍中、錄尚書事,進位大将軍。

    時楊駿伏誅,柬既痛舅氏覆滅,甚有憂危之慮,屢述武帝旨,請還籓,而汝南王亮留柬輔政。

    及亮與楚王玮被誅,時人謂柬有先識。

     元康元年薨,時年三十,朝野痛惜之。

    葬禮如齊獻文王攸故事,廟設軒懸之樂。

    無子,以淮南王允子郁為嗣,與允俱被害。

    永甯二年,追谥曰悼。

    又以吳王晏子鄴嗣。

    懷帝崩,鄴入纂帝位,國絕。

     城陽懷王景,字景度,出繼叔父城陽哀王兆後。

    泰始五年受封,六年薨。

     東海沖王祗,字敬度,泰始九年五月受封。

    殇王薨,複以祗繼兆,其年薨,時年三歲。

      始平哀王裕,字濬度,鹹甯三年受封,其年薨,年七歲。

    無子,以淮南王允子迪為嗣。

    太康十年,改封漢王,為趙王倫所害。

     淮南忠壯王允,字欽度,鹹甯三年,封濮陽王,拜越騎校尉。

    太康十年,徙封淮南,仍之國,都督揚江二州諸軍事、鎮東大将軍、假節。

    元康九年入朝。

     初,愍懷之廢,議者将立允為太弟。

    會趙王倫廢賈後,诏遂以允為骠騎将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都督如故,領中護軍。

    允性沈毅,宿衛将士皆敬服之。

     倫既有篡逆志,允陰知之,稱疾不朝,密養死士,潛謀誅倫。

    倫甚憚之,轉為太尉,外示優祟,實奪其兵也。

    允稱疾不拜。

    倫遣禦史逼允,收官屬以下,劾以太逆。

    允恚,視诏,乃孫秀手書也。

    大怒,便收禦史,将斬之,禦史走而獲免,斬其令史二人。

    厲色謂左右曰:“趙王欲破我家!”遂率國兵及帳下七百人直出,大呼曰:“趙王反,我将攻之,佐淮南王者左袒。

    ”于是歸之者甚衆。

    允将赴宮,尚書左丞輿閉東掖門,允不得人,遂圍相府。

    允所将兵,皆淮南奇才劍客也。

    與戰,頻敗之,倫兵死者千餘人。

    太子左率陳徽勒東宮兵鼓噪于内以應,允結陳于承華門前,弓弩齊發,射倫,飛矢雨下。

    主書司馬畦秘以身蔽倫,箭中其背而死。

    倫官屬皆隐樹而立,每樹辄中數百箭,自辰至未。

    徽兄淮時為中書令,遣麾驺虞以解鬥。

    倫子虔為侍中,在門下省,密要壯士,約以富貴。

    于是遣司馬督護伏胤領騎四百從宮中出,舉空版,詐言有诏助淮南王允。

    允不之覺,開陳納之,下車受诏,為胤所害,時年二十九。

    初,倫兵敗,皆相傳:“已擒倫矣。

    ”百姓大悅。

    既而聞允死,莫不歎息。

    允三子皆被害,坐允夷滅者數千人。

     及倫誅,齊王冏上表理允曰:“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誠,憂國忘身,讨亂奮發,幾于克捷。

    遭天兇運,奄至隕沒,逆黨進惡,并害三子,冤魂酷毒,莫不悲酸。

    洎興義兵,淮南國人自相率領,衆過萬人,人懷慷忾,愍國統滅絕,發言流涕。

    臣辄以息超繼允後,以尉存亡。

    ”有诏改葬,賜以殊禮,追贈司徒。

    冏敗,超被幽金墉城。

    後更以吳王晏子祥為嗣,拜散騎常侍洛京傾覆,為劉聰所害。

     代哀王演,字宏度,太康十年受封。

    少有廢疾,不之國,演常止于宮中。

    薨,無子,以成都王穎子廓為嗣,改封中都王,後與穎俱死。

      新都王該,字玄度,鹹甯三年受封,太康四年薨,時年十二。

    無子,國除。

     清河康王遐,字深度,美容儀,有精彩,武帝愛之。

    既受封,出繼叔父城陽哀王兆。

    太康十年,封渤海郡,曆右将軍、散騎常侍、前将軍。

    元康初,進撫軍将軍,加侍中,遐長而懦弱,無所是非。

    性好内,不能接士大夫。

    及楚王玮之舉兵也,使遐收衛瓘,而瓘故吏榮晦遂盡殺瓘子孫,遐不能禁,為世所尤。

    永康元年薨,時年二十八。

    四子:覃、籥、铨、端。

    覃嗣立。

     及沖太孫薨,齊王冏表曰:“東宮曠然,冢嗣莫繼。

    天下大業,帝王神器,必建儲副,以固洪基。

    今者後宮未有孕育,不可庶幸将來而虛天緒,非祖宗之遺志,社稷之長計也。

    禮,兄弟之子猶子,故漢成無嗣,繼由定陶;孝和之絕,安以紹興。

    此先王之令典,往代之成式也。

    清河王覃神姿岐嶷,慧智早成,康王正妃周氏所生,先帝衆孫之中,于今為嫡。

    昔薄姬賢明,文則承位。

    覃外祖恢世載名德,覃宜奉宗廟之重,統無窮之祚,以甯四海颙颙之望。

    覃兄弟雖并出紹,可簡令淑還為國胤,不替其嗣。

    辄谘大将軍穎及群公卿士,鹹同大願。

    請具禮儀,擇日迎拜。

    ”遂立覃為皇太子。

    既而河間王颙協遷大駕,表成都王穎為皇太弟,廢覃複為清河王。

    初,覃為清河世子,所佩金鈴欻生隐起如麻粟,祖母陳太妃以為不祥,毀而賣之。

    占者以金是晉行大興之祥,覃為皇胤,是其瑞也。

    毀而賣之,象覃見廢不終之驗也。

    永嘉初,前北軍中候任城呂雍、度支校尉陳顔等謀立覃為太子,事覺,幽于金墉城。

    未幾,被害,時年十四,葬以庶人禮。

     籥初封新蔡王,覃薨,還封清河王。

     铨初封上庸王,懷帝即位,更封豫章王。

    二年,立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