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信道教詭說遇天神築離宮微行探春色
關燈
小
中
大
眺望,不覺大聲稱異。
攸問道:“陛下所見,是否為東方雲氣?”徽宗道:“朕不特見有雲氣,且隐隐有樓台複雜,這是何故?”莫非作夢?攸即答道:“待臣仔細看來。
”言畢下車,即趨向東方,擇一空曠所在,凝眺片刻,便回奏徽宗道:“臣往玉津園東面,審視雲物,果有樓殿台閣,隐隐護着,差不多有數裡迤長,且皆去地數十丈,大約是上界仙府哩。
”海市耶?蜃樓耶?徽宗道:“有無人物?”攸即對道:“有若幹人物,或似道流,或似童子,統持幢幡節蓋,出入雲間,眉目尚曆曆可辨。
想總由帝德格天,因有此神明下降呢。
”滿口說謊。
徽宗大喜,待郊天禮畢,即以天神降臨,诏告百官,并就雲氣表見處,建築道宮,取名迎真,禦制天真降靈示現記,刊碑勒石,豎立宮中,并敕求道教仙經于天下。
越年,又創置道流官階,有先生處士等名,秩比中大夫,下至将仕郎,凡二十六級。
嗣複添設道官二十六等,有諸殿侍宸校籍授經等官銜,仿佛與待制修撰直閣相似。
于是黃冠羽客,相繼引進,勢且出朝臣上。
王仔昔尤邀恩寵,甚至由徽宗特命,在禁中建一圓象徽調閣,畀他居住。
一班卑瑣龌龊的官僚,常奔走伺候,托他代通關節,希附寵榮。
中丞王安中看不過去,上疏谏诤,略謂:“自今以後,招延術士,當責所屬切實具保,宣召出入,必察視行徑,不得與臣庶交通。
”結末,又言蔡京引用匪人,欺君害民數十事。
徽宗頗為嘉納。
安中再疏京罪,徽宗隻答了“知道”二字,已為蔡京伺覺,令子攸泣訴帝前,說是安中誣劾。
徽宗乃遷安中為翰林學士。
未幾,又命為承旨。
安中工骈文,妃黃俪白,無不相當,所以徽宗特别器重,不緻遠斥,且因此猜疑仔昔,漸與相疏。
怎奈仔昔寵衰,又來了一個仔昔第二,比仔昔還要刁狡,竟擅寵了五六年。
這人姓甚名誰?乃是溫州人氏林靈素。
道流也有興替,無怪朝臣。
靈素少入禅門,受師笞罵,苦不能堪,遂去為道士。
善作妖幻,往來淮、泗間,嘗丐食僧寺。
寺僧複屢加白眼,以此靈素甚嫉視僧徒。
左階道徐知常,因王仔昔失寵,即薦靈素入朝。
知常前引蔡京,此時又薦林靈素,名為知常,實是敗常。
至召對時,靈素便大言道:“天有九霄,神霄最高。
上帝總理九霄事務,以神霄為都阙,号稱天府。
所有下界聖主,多系上帝子姓臨凡。
現在上帝長子玉清王,降生南方,号稱長生大帝君,就是陛下。
次子号青華帝君,降生東方,攝領東北。
陛下能體天行道,上帝自然眷顧,甯有親為父子,不關痛癢麼?”一派胡言。
徽宗不覺驚喜道:“這話可真麼?”靈素道:“臣怎敢欺诳陛下?陛下若非帝子降生,哪能貴為天子?就是臣今日得見陛下,亦有一脈相連,臣本仙府散卿,姓褚名慧,因陛下臨凡禦世,所以臣亦随降,來輔陛下宰治哩。
”越發荒唐。
徽宗聞了此言,即命靈素起身,賜令旁坐,又問答了一番。
靈素自言,能呼風喚雨,驅鬼役神,徽宗大喜。
會當盛暑,宮中奇熱,徽宗出居水殿,尚苦炎熇,乃命靈素作法祈雨。
靈素道:“近日天意主旱,不能得雨,但陛下連日苦熱,待臣往叩天阍,假一甘霖,為陛下暫時緻涼罷。
”徽宗道:“先生既轉凡胎,難道尚能升天麼?”靈素道:“體重不能上升,魂輕可以駕虛,臣自有法處置。
”言已,即退入齋宮,小卧一時,複起身入奏道:“四渎神祇,均奉上帝诰敕,一律封閉,唯黃河尚有路可通,但隻可少借涓流,不能及遠。
”徽宗道:“無論多少,能得微雨,也較為清涼呢。
”靈素奉命,即在水殿門下,披發仗劍,望空拜禱,口中喃喃誦咒,左手五指捏訣,裝作了一小時,果然黑雲四集,蔽日成陰,他即向空撒手,但聽得隆隆聲響,阿香車疾驅而來。
震雷甫應,大雨立施,約三五刻時候,雨即停止,依然雲散天清,現出一輪紅日。
惟水殿中的炎熱氣,已減去一半。
最可怪的,是雨點降下,統是濁流,徽宗已是驚異,忽由中使入報,内門以外,并無雨點,赫日自若,于是徽宗愈以為神,優加賞赉,賜号通真達靈先生。
史稱靈素識五雷法,大約禱雨一事,便用此訣。
先是徽宗無嗣,道士劉混康,以法箓符水,出入禁中,嘗言:“京師西北隅,地勢過低,如培築少高,當得多男之喜。
”徽宗乃命工築運,疊起岡阜,高約數仞。
未幾,後宮嫔禦,相繼生男,皇後也生了一子一女。
徽宗始信奉道教。
蔡京乘勢獻媚,即陰嗾童貫、楊戬、賈詳、何、藍從熙等中官,導興土木。
土木神仙,本是相連。
遂于政和四年,改築延福宮,宮址在大内拱辰門外,由童貫等五人,分
攸問道:“陛下所見,是否為東方雲氣?”徽宗道:“朕不特見有雲氣,且隐隐有樓台複雜,這是何故?”莫非作夢?攸即答道:“待臣仔細看來。
”言畢下車,即趨向東方,擇一空曠所在,凝眺片刻,便回奏徽宗道:“臣往玉津園東面,審視雲物,果有樓殿台閣,隐隐護着,差不多有數裡迤長,且皆去地數十丈,大約是上界仙府哩。
”海市耶?蜃樓耶?徽宗道:“有無人物?”攸即對道:“有若幹人物,或似道流,或似童子,統持幢幡節蓋,出入雲間,眉目尚曆曆可辨。
想總由帝德格天,因有此神明下降呢。
”滿口說謊。
徽宗大喜,待郊天禮畢,即以天神降臨,诏告百官,并就雲氣表見處,建築道宮,取名迎真,禦制天真降靈示現記,刊碑勒石,豎立宮中,并敕求道教仙經于天下。
越年,又創置道流官階,有先生處士等名,秩比中大夫,下至将仕郎,凡二十六級。
嗣複添設道官二十六等,有諸殿侍宸校籍授經等官銜,仿佛與待制修撰直閣相似。
于是黃冠羽客,相繼引進,勢且出朝臣上。
王仔昔尤邀恩寵,甚至由徽宗特命,在禁中建一圓象徽調閣,畀他居住。
一班卑瑣龌龊的官僚,常奔走伺候,托他代通關節,希附寵榮。
中丞王安中看不過去,上疏谏诤,略謂:“自今以後,招延術士,當責所屬切實具保,宣召出入,必察視行徑,不得與臣庶交通。
”結末,又言蔡京引用匪人,欺君害民數十事。
徽宗頗為嘉納。
安中再疏京罪,徽宗隻答了“知道”二字,已為蔡京伺覺,令子攸泣訴帝前,說是安中誣劾。
徽宗乃遷安中為翰林學士。
未幾,又命為承旨。
安中工骈文,妃黃俪白,無不相當,所以徽宗特别器重,不緻遠斥,且因此猜疑仔昔,漸與相疏。
怎奈仔昔寵衰,又來了一個仔昔第二,比仔昔還要刁狡,竟擅寵了五六年。
這人姓甚名誰?乃是溫州人氏林靈素。
道流也有興替,無怪朝臣。
靈素少入禅門,受師笞罵,苦不能堪,遂去為道士。
善作妖幻,往來淮、泗間,嘗丐食僧寺。
寺僧複屢加白眼,以此靈素甚嫉視僧徒。
左階道徐知常,因王仔昔失寵,即薦靈素入朝。
知常前引蔡京,此時又薦林靈素,名為知常,實是敗常。
至召對時,靈素便大言道:“天有九霄,神霄最高。
上帝總理九霄事務,以神霄為都阙,号稱天府。
所有下界聖主,多系上帝子姓臨凡。
現在上帝長子玉清王,降生南方,号稱長生大帝君,就是陛下。
次子号青華帝君,降生東方,攝領東北。
陛下能體天行道,上帝自然眷顧,甯有親為父子,不關痛癢麼?”一派胡言。
徽宗不覺驚喜道:“這話可真麼?”靈素道:“臣怎敢欺诳陛下?陛下若非帝子降生,哪能貴為天子?就是臣今日得見陛下,亦有一脈相連,臣本仙府散卿,姓褚名慧,因陛下臨凡禦世,所以臣亦随降,來輔陛下宰治哩。
”越發荒唐。
徽宗聞了此言,即命靈素起身,賜令旁坐,又問答了一番。
靈素自言,能呼風喚雨,驅鬼役神,徽宗大喜。
會當盛暑,宮中奇熱,徽宗出居水殿,尚苦炎熇,乃命靈素作法祈雨。
靈素道:“近日天意主旱,不能得雨,但陛下連日苦熱,待臣往叩天阍,假一甘霖,為陛下暫時緻涼罷。
”徽宗道:“先生既轉凡胎,難道尚能升天麼?”靈素道:“體重不能上升,魂輕可以駕虛,臣自有法處置。
”言已,即退入齋宮,小卧一時,複起身入奏道:“四渎神祇,均奉上帝诰敕,一律封閉,唯黃河尚有路可通,但隻可少借涓流,不能及遠。
”徽宗道:“無論多少,能得微雨,也較為清涼呢。
”靈素奉命,即在水殿門下,披發仗劍,望空拜禱,口中喃喃誦咒,左手五指捏訣,裝作了一小時,果然黑雲四集,蔽日成陰,他即向空撒手,但聽得隆隆聲響,阿香車疾驅而來。
震雷甫應,大雨立施,約三五刻時候,雨即停止,依然雲散天清,現出一輪紅日。
惟水殿中的炎熱氣,已減去一半。
最可怪的,是雨點降下,統是濁流,徽宗已是驚異,忽由中使入報,内門以外,并無雨點,赫日自若,于是徽宗愈以為神,優加賞赉,賜号通真達靈先生。
史稱靈素識五雷法,大約禱雨一事,便用此訣。
先是徽宗無嗣,道士劉混康,以法箓符水,出入禁中,嘗言:“京師西北隅,地勢過低,如培築少高,當得多男之喜。
”徽宗乃命工築運,疊起岡阜,高約數仞。
未幾,後宮嫔禦,相繼生男,皇後也生了一子一女。
徽宗始信奉道教。
蔡京乘勢獻媚,即陰嗾童貫、楊戬、賈詳、何、藍從熙等中官,導興土木。
土木神仙,本是相連。
遂于政和四年,改築延福宮,宮址在大内拱辰門外,由童貫等五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