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正是。
”和尚道:“我等聞知國王皇叔出國,大小臣工、善男信女、僧尼道俗,千百之多迎送,我等也是等候迎接的。
怎麼這些時還不見到?”三師答道:“就是我師,他出家本為修行了道,度化衆生,便是一人前行,連我等弟子也不肯帶,哪裡肯驚動衆人?”衆僧道:“我等是一樣出家的,巴不得說個大頭勢驚動世人,若據三位師父說,真乃高僧也。
”道育師便問道:“庵中何人吆吆喝喝?有如病苦?”衆僧道:“小庵前有空堂三間,專下往來僧道。
今有幾個化緣和尚住宿,遇着兩位官人說要齋僧,和尚中一個不曾得齋,吃了他兩個冷馍馍,便作怪起來,卻是他在庵中吆喝。
”衆僧說了,又問:“祖師何時到此?”三僧說道:“我師在石橋打坐。
”衆僧忙步往石橋迎接。
卻說三師走到庵前,便聞着一陣腥風糟氣,及擡頭,又見那庵堂屋上一團妖氛現出。
道副乃向尼總持說:“此庵中定有妖邪迷人,想那沒道行僧人染惹了。
”尼總持答道:“正是這根因,我等須要提防。
”三僧進得庵來,卻直上大殿,參拜了世尊聖像,稽首了兩庑阿羅尊者。
道育見了八位阿羅聖前,便了悟前因,乃合掌稱揚道:“佛心無處不慈悲,隻要僧道家時時警省,行行正念,自然感應甚神。
”三僧參禮畢,隻見兩廊衆僧知是祖師徒弟先到,各各來行禮,問道:“祖師尚在何處?”副師答道:“祖師在衆師心頭。
”那僧們聽得,便笑起來,說道:“東度師父真真的有些撥嘴,我等初相見,問聲祖師在何處,乃是好去迎接。
乃答道:】在我等心頭。
”副師聽了,乃說道:“衆位師父,不必疑我言語。
假使你問我靈山在哪裡,我卻不曾走過,也隻得答在你心頭。
”隻見一個僧合掌拜下,道:“師父,我弟子悟了。
”育師乃問:“往來僧人住在何處?”一僧答道:“師父,我這庵通各處地方,往來遊方卻多,前邊有空堂三間,安住師父們,已打掃了。
方丈聞知祖師降臨,又收拾殿後一間靜室伺候。
”育師道:“出家人莫要兩樣待人,既在佛會,都是有緣,我且與師父看那前堂。
若可容我等,又何必他處?”衆僧道:“前堂有幾衆遊方化緣僧,聞知方才有兩位施主,把了兩個冷馍馍與一僧吃了,正在那裡作怪。
”育師聽了道:“是了,是了。
我們未進庵門,便已知這作怪。
”乃直走入前堂,隻見那吃了馍馍的和尚,愁着臉,摸着腹。
衆僧也有為他愁的,也有說他不是的。
為他愁的,便說同行為伴,憐他貪食,受了疾苦;說他不是的,怪他不自愛重,貪食冷物受病。
育師見了,合掌道:“善哉善哉!這馍馍是哪裡化來的?”隻見堂内走出兩個士人來,見了育師神光罩體,道氣合身,他兩個打一個寒噤。
狐妖乃向陶情說道:“這和尚不凡,想乃是演化僧人,我等既撞着,須要做出個手段來。
”陶情乃開口向育師問道:“師父們可是東行演化的?”育師道:“正是。
”陶情道:“同行有幾衆?”育師答道:“上有吾師,下有吾師兄兩個。
”陶情道:“演化行的是何事?”育師道:“随類而化。
若是出家僧道,吾師便發慈悲,指陳上乘道理,令其覺悟;若是士農工商在俗衆等,吾師便說方便,開導人倫正道,這便是事。
”陶情笑道:“上乘道理,我等迷而不悟,若是人倫正道,四海九州島人民無數,你們一人如何能化?且莫說千萬人、千萬心,便是我一人也有千萬樣心。
”育師聽了笑道:“施主,你可知千萬心總歸一心,假如我僧家化得一人心,便是化了千萬心。
”狐妖也開口問道:“師父,你說人倫正道,卻是哪樣人倫?”育師答道:“大則君臣父子,次則夫婦、朋友、昆弟,各有個綱常天理,便是正道。
”狐妖道:“此時且莫講别理,隻說朋友這一倫,便有千百樣心,師父卻如何演化?”育師道:“朋友之交,任他千百樣心,隻要盡了我一人之心。
”狐妖道:“一人心卻是何心?”育師道:“朋友以義合,隻要盡了這個義心。
”狐妖明曉得這個義字道理,他卻故意辯問,隻要等僧人說出個演化的去向,他便為陶情設阻攔計策。
他哪裡知道高僧智慧明靜,自庵前已知妖氣腥風,及進入堂中觀見這兩人形色,乃暗忖道:“何處妖邪,敢青天白日迷亂僧人?也隻因這和尚動了貪癡,自取作怪,我如今且探這妖邪何故在此。
”乃問道:“二位施主到庵何事
”和尚道:“我等聞知國王皇叔出國,大小臣工、善男信女、僧尼道俗,千百之多迎送,我等也是等候迎接的。
怎麼這些時還不見到?”三師答道:“就是我師,他出家本為修行了道,度化衆生,便是一人前行,連我等弟子也不肯帶,哪裡肯驚動衆人?”衆僧道:“我等是一樣出家的,巴不得說個大頭勢驚動世人,若據三位師父說,真乃高僧也。
”道育師便問道:“庵中何人吆吆喝喝?有如病苦?”衆僧道:“小庵前有空堂三間,專下往來僧道。
今有幾個化緣和尚住宿,遇着兩位官人說要齋僧,和尚中一個不曾得齋,吃了他兩個冷馍馍,便作怪起來,卻是他在庵中吆喝。
”衆僧說了,又問:“祖師何時到此?”三僧說道:“我師在石橋打坐。
”衆僧忙步往石橋迎接。
卻說三師走到庵前,便聞着一陣腥風糟氣,及擡頭,又見那庵堂屋上一團妖氛現出。
道副乃向尼總持說:“此庵中定有妖邪迷人,想那沒道行僧人染惹了。
”尼總持答道:“正是這根因,我等須要提防。
”三僧進得庵來,卻直上大殿,參拜了世尊聖像,稽首了兩庑阿羅尊者。
道育見了八位阿羅聖前,便了悟前因,乃合掌稱揚道:“佛心無處不慈悲,隻要僧道家時時警省,行行正念,自然感應甚神。
”三僧參禮畢,隻見兩廊衆僧知是祖師徒弟先到,各各來行禮,問道:“祖師尚在何處?”副師答道:“祖師在衆師心頭。
”那僧們聽得,便笑起來,說道:“東度師父真真的有些撥嘴,我等初相見,問聲祖師在何處,乃是好去迎接。
乃答道:】在我等心頭。
”副師聽了,乃說道:“衆位師父,不必疑我言語。
假使你問我靈山在哪裡,我卻不曾走過,也隻得答在你心頭。
”隻見一個僧合掌拜下,道:“師父,我弟子悟了。
”育師乃問:“往來僧人住在何處?”一僧答道:“師父,我這庵通各處地方,往來遊方卻多,前邊有空堂三間,安住師父們,已打掃了。
方丈聞知祖師降臨,又收拾殿後一間靜室伺候。
”育師道:“出家人莫要兩樣待人,既在佛會,都是有緣,我且與師父看那前堂。
若可容我等,又何必他處?”衆僧道:“前堂有幾衆遊方化緣僧,聞知方才有兩位施主,把了兩個冷馍馍與一僧吃了,正在那裡作怪。
”育師聽了道:“是了,是了。
我們未進庵門,便已知這作怪。
”乃直走入前堂,隻見那吃了馍馍的和尚,愁着臉,摸着腹。
衆僧也有為他愁的,也有說他不是的。
為他愁的,便說同行為伴,憐他貪食,受了疾苦;說他不是的,怪他不自愛重,貪食冷物受病。
育師見了,合掌道:“善哉善哉!這馍馍是哪裡化來的?”隻見堂内走出兩個士人來,見了育師神光罩體,道氣合身,他兩個打一個寒噤。
狐妖乃向陶情說道:“這和尚不凡,想乃是演化僧人,我等既撞着,須要做出個手段來。
”陶情乃開口向育師問道:“師父們可是東行演化的?”育師道:“正是。
”陶情道:“同行有幾衆?”育師答道:“上有吾師,下有吾師兄兩個。
”陶情道:“演化行的是何事?”育師道:“随類而化。
若是出家僧道,吾師便發慈悲,指陳上乘道理,令其覺悟;若是士農工商在俗衆等,吾師便說方便,開導人倫正道,這便是事。
”陶情笑道:“上乘道理,我等迷而不悟,若是人倫正道,四海九州島人民無數,你們一人如何能化?且莫說千萬人、千萬心,便是我一人也有千萬樣心。
”育師聽了笑道:“施主,你可知千萬心總歸一心,假如我僧家化得一人心,便是化了千萬心。
”狐妖也開口問道:“師父,你說人倫正道,卻是哪樣人倫?”育師答道:“大則君臣父子,次則夫婦、朋友、昆弟,各有個綱常天理,便是正道。
”狐妖道:“此時且莫講别理,隻說朋友這一倫,便有千百樣心,師父卻如何演化?”育師道:“朋友之交,任他千百樣心,隻要盡了我一人之心。
”狐妖道:“一人心卻是何心?”育師道:“朋友以義合,隻要盡了這個義心。
”狐妖明曉得這個義字道理,他卻故意辯問,隻要等僧人說出個演化的去向,他便為陶情設阻攔計策。
他哪裡知道高僧智慧明靜,自庵前已知妖氣腥風,及進入堂中觀見這兩人形色,乃暗忖道:“何處妖邪,敢青天白日迷亂僧人?也隻因這和尚動了貪癡,自取作怪,我如今且探這妖邪何故在此。
”乃問道:“二位施主到庵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