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關燈
小
中
大
狐妖乃說道:朋友乃五倫之一,你聽我道:人與人同一類,往來便有交情。
益友損友六般名,但把勝吾友敬。
狐妖說罷,笑和尚道:“朋友之交果多。
”愁和尚道:“多也,少也!我們餓着肚子,這時哪個朋友齋你,送些布施與你?”狐妖聽了道:“我原意來齋僧,你們問我朋友,方才答應。
”愁和尚道:“施主是隻齋我等見在,還是大衆俱齋?可外有襯錢?”狐妖道:“大衆也齋,見在也齋,襯錢也有。
”愁和尚聽了,便笑起來,說道:“施主,這善事隻是一次,卻是長遠而齋?”狐妖道:“今歲盡着收的幾斛麥,若是年歲有餘收成,依舊齋僧。
”愁和尚道:“好善心,好善行!隻是和尚今日化齋不出,腹饑之甚。
二位施主方便,且布施些錢鈔,買幾個馍馍充饑,便是一般功德。
”狐妖聽了,與陶情說道:“人言演化高僧因類普度,怎麼我們講說朋友之交、損益不等,他不借此開發些道理,隻是說腹饑要馍馍吃?”陶情道:“高僧妙用不同,莫不是随你口,試你心?你沒個忠誠的問,他便沒個正經的答。
”狐妖道:“高僧高道點化世人,多有裝瘋作癡,随口诨話,其中卻暗藏着至大至深禅機妙理,要人自悟。
”陶情道:“雖然遇着這樣和尚,他試我,我也試他。
”狐妖道:“這是自己先存個不信心去待僧家。
”陶情道:“你是何人我是誰?一心要阻攔和尚,卻如何講細微曲折?”狐妖笑道:“我原是個聽人指教的。
”乃地下拾了兩塊土泥,叫聲:“變!”卻變了兩個大馍馍。
那愁和尚見施主袖内拿出馍馍來,乃笑道:“好施主。
”便忙來手搶,那笑和尚中一個也來搶。
愁和尚嗔道:“你是化緣得齋,肚飽的,且讓我吃罷。
”那笑和尚雖難讓,狐妖見他面色卻變,乃暗笑道:“他說也有個道友,怎麼見一個馍馍便動了面色?”這愁和尚拿着兩個馍馍,也不管冷熱,幾口吞下,哪裡知道是邪妖詭計?兩個土泥入腹便作怪起來,疼痛吆喝,聲聞于外。
狐妖與陶情笑倒,說道:“演化高僧,原來是假的,阻他何難?”兩個正在庵中弄術兒耍和尚,不防祖師師徒一路行來,見遠遠一座庵堂:青松隐隐,白石堆堆。
青松隐處見雕檐,白石堆中藏小徑。
高出雲中的是鐘樓佛殿,流來澗内的是綠水青萍。
往來不見一人行,遠望但聞多鳥噪。
祖師見道:“上一座小石橋,便在橋上少憩。
”三弟子依欄傍立。
師徒正講幾何見性明心道理,祖師隻見橋下清流可飲,乃命道育持缽汲水。
道育下得石橋,見那水中蟲蟻雜集,乃循着溝浍而走,說道:“水雖清流,蟲蛭遊中,不但不潔,且恐驚傷生命。
”乃循流到那潔淨去處取來獻師。
道育正舉此念,卻說阿羅尊者随處顯靈,第八位尊者以一法試道育。
他卻為何?隻因狐妖以幻法弄愁和尚,為釋門護道,故試道育禅心,因扶演化,乃于水溝傍地,忽然見一人,捧着一個盤子,中有錢鈔數貫,見了道育乃說道:“師父,小子是村間人,為父母災疾,許下齋僧布施。
願以這幾貫寶鈔敬僧,祈保父母。
”道育道:“雖是你為父母孝心,隻是我僧家遇緣化齋,這錢鈔無處使用。
”那人道:“師父說的何話?出家人哪個不貪幾貫鈔?防天陰、備饑餓,就是破了偏衫,也要錢買。
”道育笑道:“補破衲是我僧家本願,有齋供何必要錢?善人,你隻知布施我僧家這錢鈔,你哪裡知道替我僧家生過孽?世人嚣嚣,隻為财利,見了錢鈔,必起貪心。
我僧家受了你的,必要藏收在身邊,或是密貯在囊廂,是我先生個防人貪盜心腸。
不如無有,何等清淨。
”說罷,隻看着溝渠中清水要取了獻師。
那人又道:“師父,你既不受錢鈔,難道不開個方便救我父母?”道育道:“留你錢鈔問醫贖藥,便是我的方便。
”那人道:“救不得,救不得。
”道育道:“你父母在哪裡?”那人便指着庵内道:“在這裡。
”道育擡頭一看,隻聽得庵内吆吆喝喝人聲,乃想道:“此是他父母病苦也。
”及看那人忽然不見,驚異起來,忙忙取水到橋上,獻與祖師,便把這異事說知。
祖師乃把慧光一照,說道:“此神人也。
為試汝因而救僧。
吾且打坐在石橋,汝等弟子當先到庵中,自然知故。
” 三弟子領諾,離了石橋,尚遠庵門,隻見庵中來了三五個和尚,迎着三師問道:“列師可是東行的麼?”三師答道:“
益友損友六般名,但把勝吾友敬。
狐妖說罷,笑和尚道:“朋友之交果多。
”愁和尚道:“多也,少也!我們餓着肚子,這時哪個朋友齋你,送些布施與你?”狐妖聽了道:“我原意來齋僧,你們問我朋友,方才答應。
”愁和尚道:“施主是隻齋我等見在,還是大衆俱齋?可外有襯錢?”狐妖道:“大衆也齋,見在也齋,襯錢也有。
”愁和尚聽了,便笑起來,說道:“施主,這善事隻是一次,卻是長遠而齋?”狐妖道:“今歲盡着收的幾斛麥,若是年歲有餘收成,依舊齋僧。
”愁和尚道:“好善心,好善行!隻是和尚今日化齋不出,腹饑之甚。
二位施主方便,且布施些錢鈔,買幾個馍馍充饑,便是一般功德。
”狐妖聽了,與陶情說道:“人言演化高僧因類普度,怎麼我們講說朋友之交、損益不等,他不借此開發些道理,隻是說腹饑要馍馍吃?”陶情道:“高僧妙用不同,莫不是随你口,試你心?你沒個忠誠的問,他便沒個正經的答。
”狐妖道:“高僧高道點化世人,多有裝瘋作癡,随口诨話,其中卻暗藏着至大至深禅機妙理,要人自悟。
”陶情道:“雖然遇着這樣和尚,他試我,我也試他。
”狐妖道:“這是自己先存個不信心去待僧家。
”陶情道:“你是何人我是誰?一心要阻攔和尚,卻如何講細微曲折?”狐妖笑道:“我原是個聽人指教的。
”乃地下拾了兩塊土泥,叫聲:“變!”卻變了兩個大馍馍。
那愁和尚見施主袖内拿出馍馍來,乃笑道:“好施主。
”便忙來手搶,那笑和尚中一個也來搶。
愁和尚嗔道:“你是化緣得齋,肚飽的,且讓我吃罷。
”那笑和尚雖難讓,狐妖見他面色卻變,乃暗笑道:“他說也有個道友,怎麼見一個馍馍便動了面色?”這愁和尚拿着兩個馍馍,也不管冷熱,幾口吞下,哪裡知道是邪妖詭計?兩個土泥入腹便作怪起來,疼痛吆喝,聲聞于外。
狐妖與陶情笑倒,說道:“演化高僧,原來是假的,阻他何難?”兩個正在庵中弄術兒耍和尚,不防祖師師徒一路行來,見遠遠一座庵堂:青松隐隐,白石堆堆。
青松隐處見雕檐,白石堆中藏小徑。
高出雲中的是鐘樓佛殿,流來澗内的是綠水青萍。
往來不見一人行,遠望但聞多鳥噪。
祖師見道:“上一座小石橋,便在橋上少憩。
”三弟子依欄傍立。
師徒正講幾何見性明心道理,祖師隻見橋下清流可飲,乃命道育持缽汲水。
道育下得石橋,見那水中蟲蟻雜集,乃循着溝浍而走,說道:“水雖清流,蟲蛭遊中,不但不潔,且恐驚傷生命。
”乃循流到那潔淨去處取來獻師。
道育正舉此念,卻說阿羅尊者随處顯靈,第八位尊者以一法試道育。
他卻為何?隻因狐妖以幻法弄愁和尚,為釋門護道,故試道育禅心,因扶演化,乃于水溝傍地,忽然見一人,捧着一個盤子,中有錢鈔數貫,見了道育乃說道:“師父,小子是村間人,為父母災疾,許下齋僧布施。
願以這幾貫寶鈔敬僧,祈保父母。
”道育道:“雖是你為父母孝心,隻是我僧家遇緣化齋,這錢鈔無處使用。
”那人道:“師父說的何話?出家人哪個不貪幾貫鈔?防天陰、備饑餓,就是破了偏衫,也要錢買。
”道育笑道:“補破衲是我僧家本願,有齋供何必要錢?善人,你隻知布施我僧家這錢鈔,你哪裡知道替我僧家生過孽?世人嚣嚣,隻為财利,見了錢鈔,必起貪心。
我僧家受了你的,必要藏收在身邊,或是密貯在囊廂,是我先生個防人貪盜心腸。
不如無有,何等清淨。
”說罷,隻看着溝渠中清水要取了獻師。
那人又道:“師父,你既不受錢鈔,難道不開個方便救我父母?”道育道:“留你錢鈔問醫贖藥,便是我的方便。
”那人道:“救不得,救不得。
”道育道:“你父母在哪裡?”那人便指着庵内道:“在這裡。
”道育擡頭一看,隻聽得庵内吆吆喝喝人聲,乃想道:“此是他父母病苦也。
”及看那人忽然不見,驚異起來,忙忙取水到橋上,獻與祖師,便把這異事說知。
祖師乃把慧光一照,說道:“此神人也。
為試汝因而救僧。
吾且打坐在石橋,汝等弟子當先到庵中,自然知故。
” 三弟子領諾,離了石橋,尚遠庵門,隻見庵中來了三五個和尚,迎着三師問道:“列師可是東行的麼?”三師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