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回

關燈
獄,當受之罪。

    師兄既精攝孤,當借人家道場法會,關召這反目邪魔,備審他曆來幾家反目,卻是為甚不和。

    我這裡也備開應堕的罪獄,叫他永遠不入反目之門,莫使作人世夫妻不明這一種報應。

    ”輕塵聽了,便求總持開出地獄罪名。

    總持道:“地獄在心,何勞紙筆?我說與師兄谛聽。

    ”乃說道:夫不愛妻堕地獄,當審何因行此毒。

     或嫌貌陋婦家貧,或娶寵妾将妻辱。

     或貪嫖賭拒妻言,或肆驕奢費産屋。

     奸盜邪淫總是非,緻與妻兒成反目。

     此等地獄有酆都,罪下油鍋灸皮骨。

     若是妻妾不循良,欺妯辱娌罵小叔。

     偷饞抹嘴敗家常,鄰裡街坊多不睦。

     緻使丈夫生厭嫌,因成仇隙犯七出。

     此等地獄有刀山,罪入火坑燒肌肉。

     當下尼師一一說出,輕塵宗宗記了,二師卻又附耳與輕塵說一句話。

    輕塵到道場等法事完畢,攝孤施食時,把尼師這些說的地獄罪案開讀了一遍,又炷香關召反目邪魔。

    隻見山門神将押着邪魔,于燈燭光搖之下,隐隐見邪魔畏避,飛空而去,臨去說道:“師父,你也說兩句度脫的話兒,隻說些地獄罪孽。

    ”輕塵乃把總持附耳的一言說道:“世間有夫婦,如天道有陰陽。

    陰陽和,雨澤降;夫婦和,家道成。

    ”隻說了這一句,那邪魔方才滅迹。

    輕塵齋事圓滿,回寺備細把這事與尼師說了。

    隻見老祖向輕塵說道:“我等隻為演化本國,因願東度,久留寺中。

    雖然行所住處,随緣而安,但非本願。

    ”乃叫徒弟收拾,辭别方丈寺衆,拜謝聖像,出山門大路,往東海前行。

    時值初秋,地方雖異,風景不殊。

    但見:梧桐飄一葉,時序已初秋。

     殘暑收微雨,流螢繞遠洲。

     寒蟬鳴樹底,野鹭宿沙頭。

     老僧随節令,日與道優遊。

     話表離了萬聖禅林數十裡,卻有個遠村,地名新沙,邊鄰東海。

    這村人煙輻辏,有座海潮庵,安宿往來僧衆。

    隻因客僧中有一等不為生死出家,卻為衣食落發。

    梆子不知怎敲,經文哪知半句,披着一件缁衣,隻會一聲佛号。

    這一日化齋不得,倦餓在庵,歎氣生惱。

    卻有兩個知道些戒行的和尚,見他這嗟嗟歎歎,乃說道:“這和尚化齋不得,入了貪嗔癡孽。

    ”這客僧氣哼哼道:“甚麼貪嗔癡孽!化齋不出,腹饑難熬。

    你們吃得飽飽的,還得了人家贈齋錢鈔,卻來說現成話。

    ”隻因這客僧不知戒行,動了這種無名火性,遂惹出一宗煩惱。

    卻說陶情在山門前怕女将威武,一陣風走了。

    狐妖見他走,随後趕來,卻好趕上陶情,被狐妖一把揪住,說道:“你這妖魔,如何脫空而走?早早受降,待我老狐索子捆了去見女将。

    ”陶情笑道:“你這忘情的妖狐,想我老陶幫你誘出反目邪魔,與你獻功。

    我若是該捆的,那女将也不饒我走了。

    你得了功,反來趕我,還要繩索來捆。

    ”狐妖聽了笑道:“你原來是幫功人役,你叫做甚名何姓?卻是哪項來曆?”陶情道:“若要問我名姓、來曆,我說你聽:祖上傳流是外苗,隻因情性甚雄豪。

     有田收得多升鬥,采藥鍋中水火熬。

     熬成春夏秋冬釀,世上交歡要我曹。

     隻因不中高僧意,靈通關上把身逃。

     四海九州島都走遍,多情偏遇沒情交。

     相逢不飲空回去,枉費心機四處跑。

     相交幾個兄和弟,勝似親生共一胞。

     一心隻為僧懷念,四下謀為要陰撓。

     昨朝誤聽名兒點,助你降魔一盞醪。

     你今問我名和姓,一字名情本姓陶。

     狐妖雖然一時幫助女将捉拿邪魔,卻是畏那金睛白額,不得不行出個正氣。

    他聽見陶情這一篇話說,便動了他原來的妖心。

    乃問道:“陶情哥,你為何要阻演化的僧人?相交幾個甚弟兄?”陶情道:“隻為當初受了僧家三言兩語之氣,他又禁絕,不與